Title

【双核】《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目次及摘要

2022年05月06日

点击订阅

点击此处查看《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用稿偏好>>

 

摘  要
 

体育社会资本的理论建构和现实意义
边燕杰,鲁肖麟
( 西安交通大学 )

在体育强国的推进路径探索中,提出体育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建构相关理论,将社会资本的联系性视角融入体育参与的群体性场景。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 2015)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这一新概念的有效性及其群体差异,发现:在群体层面,平均地位优势越大,群体的体育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在个体层面,体育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居民的身心健康状况越好、生活满意度也越高。启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让全民具备较高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需要培育体育社会资本,尤其是提升弱势群体的体育社会资本;体育社会资本的提升策略必须立足本土现实,发掘本土文化优势;应缩小我国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间的体育社会资本存量差距,实现全民健康和福祉的均衡发展。

 


体育锻炼、社会资本对城乡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
梁玉成,贾小双
( 中山大学 )

使用CLDS 2016数据对体育锻炼、社会资本对我国城乡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社会资本对体育锻炼的健康促进效应具有中介作用: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也能通过提高居民的集体和个体社会资本存量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通过城乡对比发现,城市居民的体育锻炼和社会资本均对身心健康有显着影响,而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对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并无显着的直接作用,农村居民反而更多地依靠参加体育锻炼后带来的集体和个体社会资本的增长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在体育锻炼和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比城市居民更高。


体育参与何以提升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张晓丽,张义祥,杜夏雨
( 西安体育学院 )

体育参与被认为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但是二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缺乏社会资本的解释路径。采用多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全国8个省(市)的1198份有效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体育参与、社会资本以及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良好,但存在群体差异;体育参与可直接提升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资本在体育参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其中集体社会资本的贡献度更大。


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及群体差异
权小娟,孙金
( 西安交通大学 )

体育参与为社会资本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媒介与机会。基于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7)数据,分析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对不同层次社会资本的影响。发现: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对个体社会资本与社会参与具有显着的正向提升作用,且这种作用不因性别、年龄、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现场观看体育比赛总体上对人际信任无显着影响,但对不同年龄、家庭经济条件者的影响存在差异。建议:积极倡导、构建以大众体育为载体的形式多样的社会资本建构路径,充分发挥体育参与的社会价值;同时不断深化、细化体育与社会资本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电竞传播在中国:媒介框架变迁与社会认知重塑
何天平,宋航
( 中国人民大学 )

电子竞技进入中国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新生事物的勃兴往往面临复杂的社会语境和认知难点,大众媒介的普及则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中国电竞传播的本土化过程,通过媒介框架建构与意义生产的视角考察主流社会认知电竞议题的变迁过程。依托于媒介框架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路径,着重解析主流大众媒介如何历时性地构造电竞议题,并探讨持有一系列信息认知资源的电竞传播如何重塑大众对此的认同性认知。发现:本土化电竞传播框架经历了“休闲娱乐—游戏危害性—作为竞技体育的属性正当化—正名与理性反思”的变化,电竞传播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既有社会认知资源的调用、吸纳实现了对相关议题的正名实践,并由此促成电竞之于中国社会的主流化演绎。 

 


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与解决之道
李静亚,王润斌
( 福建师范大学 )

“弗洛伊德事件”充分激活了运动员参与社会平权活动的意识,运动员期望在奥运会赛事期间进行自由表达的话语诉求也愈发强烈,由此引发诸多争议。这对奥林匹克运动所秉持的政治中立价值、运动员所拥有的多重角色属性,以及国际奥委会所坚守的体育自治原则等带来多重影响。在现象学视野下,尝试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对国际奥委会处理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事件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剖析,认为:造成运动员话语权争议频发的重要原因有国际奥委会在追求绝对主体性过程中的行为异化,运动员主体性意识在社交媒体时代的增强,以及二者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下的共振失效。提出现代奥运会赛场中运动员话语权争议的解决之道:消解“唯我”,以“去中心”为基点弱化国际奥委会的主体性思维;面向“他者”,以“增加约束力”为原则强化运动员的核心地位;构建“共体”,以“提升透明度”为保障突破国际奥委会与运动员间的对立困境。

 


新时代武术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基于武术独特学科知识的思考
刘文武
( 上海体育学院 )

在把握武术理论与实践之间适度张力的基础上,紧扣学校教育、竞技体育、大众健身三大场域,对新时代武术理论研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提出:①广泛开展武术技术的文化内涵研究,以“条件性实战”为武术技击理论创新的主要实践载体,扎根武术教育、竞技、健身、演艺、产业五大领域的现实场景,确定武术哲学层面“内容、形式、途径”的基本研究框架或范式;②将学校武术教育研究的着力点转移至武术专业教育,推进体制改革、评价创新、课程调整等;③重新考量“模糊评价”在武术套路竞赛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打破规则修订的体制阻碍,将研究重心置于新规则出台之前,重点总结以往经验、借鉴对练套路竞赛模式和改革评分制度;④将中老年群体健身作为大众武术健身研究的主攻方向,深入研究区别于竞技体育的赛事制度、规则和实施办法,加强武术对中老年群体健身效益研究,将“习武致趣”作为武术健身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重塑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底层逻辑——基于国际足联调研的定性比较分析
罗冲,龚波,冀杨,李丰荣,谢松林
(上海体育学院;戴德梁行研究院;长沙师范学院 )

在教育、群众体育等政策利好的新形势下,为突破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瓶颈,借鉴足球强国青训体系的建设路径,梳理2016年“FIFA青少年足球发展调查”的足球青训支持体系评价指标,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分析足球强国、次强国、欠强国的共性特征及差别,参照覆盖率构建金字塔对比模型,发现足球强国金字塔模型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足球欠强国金字塔结构孱弱、功能不足。建设足球青训支持体系是系统性长期工程,体系结构决定功能,新形势下应重塑我国足球青训支持体系的定位、主体对象、开展机制等底层逻辑。

 


国内外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技术特征对比分析
游国鹏,吴瑛,伍勰,王健清,黄静,袁强,张辉,张杰
( 上海体育学院;长治医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大学 )

目的  对比分析国内外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比赛技术特征及差异,为国内精英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二维运动学分析法采集2018—2020年攀岩世锦赛、攀岩世界杯赛和中国攀岩联赛中速度攀岩决赛男女前4名运动员比赛的反应时、触点特征、分段速度以及失误特征指标。结果  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反应时与比赛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3(P<0.01),同性别的国内外运动员间无显着差异(P>0.05)。多数四肢触点特征指标与比赛成绩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0.95>r>0.35,?0.71>r>?0.90,P<0.01),国内运动员多个肢体的触点时间和动作频率指标表现弱于国外运动员(P<0.05)。国内外男子和国外女子运动员的Vmax阶段为8—10号点,国内女子运动员的Vmax阶段为7—8号点;国内男子运动员在1—3、6—7号点,女子运动员在1—3、6—7、8—10和13—20号点的速度显着较低(P≤0.03)。国内外男子运动员的失误次数发生率分别为68.18%和60.00%,失误后胜赛率分别为20.00%和21.70%,加速阶段的失误风险分别为6.07%/m和2.50%/m,速度保持阶段的失误风险分别为3.50%/m和4.62%/m;国内外女子运动员的失误次数发生率分别为28.95%和38.00%,失误后胜赛率分别为0和23.53%,加速阶段的失误风险分别为1.88%/m和2.50%/m,速度保持阶段的失误风险分别为1.22%/m和2.31%/m。结论  国内外速度攀岩精英运动员的反应时与比赛成绩间具有低度的相关关系,且同性别的国内外精英运动员间无显着差异;国内男子运动员的速度劣势位于加速阶段,国内女子运动员在速度保持阶段的速度劣势更加明显;国内运动员四肢触点时间较长,动作频率较低,失误过多、过早,失误后快速调整能力较弱。 

— END —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针对“”的选题方向

地区选题方向

2024

2023

2022

2021

我要纠错
提交

Logo
提示
*该功能为SVIP专属权益,如需查看,请点击开通SVIP
开通SVIP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