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扩】《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年第二期目录及摘要
2022年06月07日
点击订阅
教学与科研融合: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
沈岑砚 黄明东
(武汉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武汉大学 教育法学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普遍面临着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的难题。从教学与科研关系演变的历程来看,“重教学轻科研”与“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各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交替存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能够正确理解高等学校的本质,从而偏离了高等学校发展的原本轨道。在现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既不存在“无教学的科研”,也不存在“无科研的教学”,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协同发展是高等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融合
高校教师学术动机:一个亟须深入探索的研究领域
张伟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面向国家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教师学术动机研究亟须深入探讨,为开展有效的教师个体心理建设、优化学术组织生态环境支持供给提供理论依据与发展路径。教学与研究目标一致性成为高校教师学术动机变化与目标再设定的关键所在。高校青年教师、在读博士生是本土研究话语中的重要主体。高校教师教学动机质量、自主性挫折及其自我调节机制、学术倦怠等负面情绪的成因与克服等热点议题亟待回应。确立以人为中心的多维情境视角,突出历时动态考察,大力推进动机干预研究,是开拓高校教师学术动机研究要把握的三大趋势。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术动机;教学与研究;持续动机;动机干预
师傅如何领进门?
——导师指导对本科生学术志趣的影响研究
王培菁 刘继安 戚佳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丹学院, 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49)
摘要:学术志趣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本研究以社会认知理论为框架,对S、U、B三所研究型大学参与科研训练的理工科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分析了不同维度的导师指导、科研自我效能感与学术志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导师的情感关怀和学术引领均有利于本科生学术志趣的养成,其中情感关怀对学术志趣的影响作用相对更大,科研自我效能感在导师指导与学术志趣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据此,建议研究型大学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并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激励导师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关键词:学术志趣;本科生导师制;自我效能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赋能美育生态——智慧环境下的美育教育与教学体系研究
张璐 袁馨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100091)
摘要:从早期美育概念到当下美育阐释,不同的时代、文化语境下对美育的理解有所区别。特别是关乎美育与德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关联,是深入解读美育概念的新维度。同时,在新文科语境下,以智慧环境为依托,找寻智慧环境和新文科美育教学的契合点,着力于教育教学、实验空间和平台建构等方面,这是科技赋能、打造美育新生态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智慧环境;新文科;美育
民国时期生命教育的探索及借鉴意义——兼谈近代“性教育”的发展
程方平 王军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2)
摘要:民国时期的教育界秉持“人之为人”的人本理念,旨在把普通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具有文明常识的社会人。民国时期教育在传承中华优良文化,倡导修身、养性,弘扬儒家道德伦理的基础上,借鉴西方人本教育理念,关爱生命,让教育充满人文情怀。从传统的“修身”教育,到提倡“公民”教育,是一个“质变”的过程。随着公民意识的日益觉醒,“性”这个敏感的话题很快凸显出来。人们没有消极回避,而是给予理性应对:让其回归生命常识。一场由社会人士广泛参与,时间跨度极长的关于“性教育”的讨论也由此展开。它促进了以“性教育”为特色的生命教育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性教育的理念、目标,以及课程、教材、教法的基本架构也由此初步形成。
关键词:民国时期;生命教育;公民教育;性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夕华北
高等教育委员会的历史考察
姜澄 郑刚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上海 200062)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武汉 430079)
摘要:新中国成立前夕,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作为管理高等教育的领导机关,履行管理华北地区高等教育的职能。全国解放战争尚未完成的特殊政治环境,以及华北地区高校集中的突出特点,使得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内部设置简单,其成员主要由华北地区主要高校的代表以及华北人民政府、北京、天津市委主要领导人构成,代表性较广,便于各项改革的实施。通过制订高等教育方针,改革高等院校课程,接管、接办旧式学校和领导华北地区院系调整等一系列举措,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不仅维持了高等教育的正常秩序,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端绪,还促成了新中国高等教育领导体制的形成,彰显了“教育委员会”的体制优势。
关键词: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教育方针;课程改革;接管学校;院系调整
五四前后的北洋教育部与北京学界风潮(1919—1920)
——兼论军阀政治下政学关系的演变
商盛阳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北洋教育部在教育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但研究成果却十分单薄。作为政学两界的重要枢纽,北洋教育部在五四时期迎来重大转折。起初北洋教育部尚能疏通政学两界,不久却陷入被动,无法令两界信服。这一时期北洋教育部立场偏向学界,与军阀当局存在疏离。此后北洋教育部被军阀势力渗透,对北京学界风潮的政策分为两阶段:巴黎和会结束前态度较和缓,但随着皖系政治危机解除态度转为严厉,自此巴黎和会结束教育部与北京学界关系开始恶化,在傅岳棻的带领下运用各种手段打击北京学界、角色扭曲,导致此后直至皖系统治终结政学关系趋于紧张,为日后北京学界风潮频发而不能平息埋下巨大隐患。通过分析这一时期北洋教育部在教育治理中的角色,并探讨其种种做法的得失,有利于为今后教育行政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北洋教育部;军阀政治;五四运动;索薪驱傅;政学关系
国际视野下高等教育研低被引问题的多维透析与研究启示
——基于6本SSCI学术期刊的实例分析
饶武元 陈林 刘浩
(南昌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院, 江西 330031)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310000)
摘要:长期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低被引”现象一直受到学界漠视,导致大量低被引论文沉没于学术“底层”。为此,研究选取6本国际高等教育类SSCI期刊的“低被引”论文为样本,通过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发现其在时间序列、国家地区、研究机构、作者与主题分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时间序列的增长低被引论文总数呈指数式增加,被引率和被引指数不升反降;国家及地区分布的先发地缘优势明显,而内生动力明显不足;研究机构的区域分布多而广,但高质量研究产出十分匮乏;研究者间的合作网络分散,且整体合作密度偏低;研究主题的同质性与分散性较高,且研究结论滞后现象突出。于此,建议应该适当关注低被引论文的潜藏价值,但要警惕结论的西方学术霸权现象,同时积极反思其学术部落与话语边界,并进一步调和研究议题的学理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国际化;学术论文;低被引现象;SSCI
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支出结构:特征、原因及启示
——基于2002—2020年间36所美国大学的数据分析
陈文博 邹加严 毛建青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上海 200062)
(浙江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杭州 310023)
(浙江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中心, 杭州 310023)
摘要:大学经费支出结构不仅有效反映了大学组织在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投入方向、配置方式和战略规划,更直接决定了大学在现有发展基础及所处内外部环境下的职能发挥和发展活力。2002—2020年间36所美国世界一流大学各项支出的规模及其占总支出比重、年均增长率虽有差异,但从支出功能来看,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各项支出均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教学和研究支出均为核心部分,两类大学的校均教学和研究支出规模相加占校均总支出的比重范围为50.71%~64.49%,且私立大学要略高于公立大学。从支出用途来看,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各项支出增长明显,且校均工资和福利支出规模最大,两者之和占校均总支出的比重稳定在53.63%~68.01%,公立大学要略高于私立大学。总体上呈现出重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征,这可能是受到了治理逻辑下基于学术权力的经费分配机制、教师薪酬规划引领下的人才吸引与教师队伍建设、财政经费紧缩背景下的收入来源主体多元化等的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各相关主体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术权力地位,优先保障教学和研究支出;提升教师工资支出占比,提供多元化的福利待遇体系;加大政府经费与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大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关键词: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经费支出结构;教师;薪酬;福利;经费收入
平等抑或精英: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的内在悖论
张舒丽 张睦楚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云南 650500)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竞相掀起的系列质疑呼声及诉讼案件颇有不减反增的发展态势。拨开繁杂不清的表象后发现,此等争论某种程度上正是触碰到了高等教育领域平等与精英之间何以权衡的经典议题。秉持平等原则而降低院校录取标准,抑或坚守精英理念而将少数族裔学生拒于门外,是政策制定者及实施者颇为头疼的问题所在。就美国当前仍深陷于系统性种族歧视的现状来看,坚决捍卫高等教育精英培养理念的同时,关照到需要倾斜性帮助的弱势群体才是“肯定性行动”未来发展的应有之义。这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值得反思的地方。
关键词:平等;精英;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
怀特海本科人才培养思想研究
聂建峰
(中央财经大学 教务处, 北京 100081)
摘要:本文以人才培养模式的五个基本要素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总结怀特海本科人才培养思想。即培养理念与目标方面,强调将培养“完整的人”这一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教师与学生方面,强调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融合与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探索精神;课程与教学内容方面,提出大学教育应该关注的三大科目,并强调文科课程、科学课程与技术课程应有机融合、相互支撑;教学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方面,提出教育的“三重节奏”观点,并强调针对不同课程与学生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效果评价方面,重视综合评价,重视学生的差异化,反对外部人员过多干涉评价工作。怀特海本科人才培养思想对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怀特海本科人才培养思想;五要素人才培养模式;一流本科教育
人的理智自由及其发展:杜威自由教育思想探析
夏剑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225002)
摘要:在现代自由教育的思想谱系中,杜威应占有一席之地。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之一,杜威对自由以及自由教育相关问题有着强烈的关注和精深的理论探索,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由教育思路。围绕自由教育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为什么要追求这种自由”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自由”对杜威的自由教育思想进行探析,可以发现在杜威那里:自由的实质指的是人的理智能力及其发展;之所以关注人的理智能力的自由,是因为它是民主的社会生活方式实现的基础条件,而追求民主的理想和价值实现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议题;最后,围绕人的理智能力及其发展,杜威从学校环境建设、教育内容建设和教学方法建设三个方面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自由教育实践思路。
关键词:杜威;自由;理智能力;自由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邮编:100872
电话:0086-10-82509699
在线投稿网站:https://rdxk.cbpt.cnki.net
邮箱:rdjyxk@ruc.edu.cn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