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征稿启事
2022年06月07日
点击订阅
截止日期:2022/08/31 00:00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创刊于2004年,曾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2018)。作为一本学术期刊,本刊自创办起便以学术质量为重,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关注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也致力于拓展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传播愈来愈映射出人们对世界、他者以及自我的差异性认知与理解。随着传播异质性不断增强,本刊日益关注学科内外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旨在通过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社会等具象化的社会事实,从技术、人文、日常生活等关键词出发,以跨学科的方式直面个体、组织与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征稿范围及重点选题
“万物皆媒”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凸显出人类社会媒介化和平台化的社会事实,愈是技术的,愈是人文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何以为人”“人何以为”等成为每个学科都绕不开的关键议题。为此,在媒介重塑日常生活渐成常态的当下,《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现面向国内外专家、年轻学者及相关研究人员征稿,共同探索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可能,主要讨论专题如下(不限于):重现日常生活:技术、人文与传播
(一)理论创新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习近平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
2.新闻传播学历史与理论
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传播与周边传播
4.数智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与全球传播史
5.中华文明的现代传播与国际传播
(二)前沿探索
1.生命传播与跨媒介叙事
2.健康传播与疾痛叙事
3.权力控制与自我技术
4.人工智能与技术伦理
5.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发展
(三)媒介文化与传播
1.媒介文化与数字空间
2.媒介传播与数字法制
3.视觉文化与情感传播、认知传播
4.数字营销与算法权力
5.冬奥会与国家形象建构
(四)数智社会与治理
1.数字表达与公共领域重建
2.基层与社区传播治理
3.疫情紧急状态下的数字技术与社会自组织
4.数字化背景下的就业与劳动
5.虚拟社区与社会动员
……
二、来稿须知
(一)来稿应符合学术规范,具有创新性的视角与见解,使用较新文献资料。所投稿件应为作者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的最新研究成果。请作者遵循学术规范和道德,不得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二)本刊对来稿一律采取双向匿名审稿,择优录用。请勿一稿多投。来稿在3个月内未被采用,作者可自行处理。未刊用稿件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三)投稿论文字数以10000字左右为宜,投稿者须按照本刊的论文格式规范写作(见后),格式不符者作退稿处理。
(四)来稿文责自负,本刊编辑部有权修改、编辑、加工文稿,如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中注明。
(五)来稿请于文末注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称(在读研究生请规范注明“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在站博士后请规范注明博士后流动站名称或所在二级学院和“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及电子邮箱。若有多个作者,请用分号隔开。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六)有意投稿的作者,请于8月31日前将稿件发至本刊投稿邮箱:xwcbpl@pku.edu.cn,邮件请以“专题+标题+姓名+作者单位”命名,来稿附件请用Word文件。
三、本刊体例
(一)标题:主标题黑体小三号字,副标题(若有)黑体小四号字,居中,不宜超过20字。英文标题字号类同,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二)摘要和关键词:论文需提供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简明阐述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以150-300字为宜。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二字和“关键词”三字为宋体小四号字,加粗;摘要的文句和关键词词语为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两端对齐并缩进两个字符。英文字号类同,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三)正文:条理清晰,行文规范。1级标题用“一、”标示,黑体四号字,居中;2级标题用“(一)”标示,黑体小四号字,两端对齐并缩进两个字符;3级标题用“1.”标示,宋体小四号字、加粗,两端对齐并缩进两个字符。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每段两端对齐并缩进两个字符,1.5倍行距。范例见附录1。
(四)本刊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形式,标号顺序采用加圆圈的阿拉伯数字①②③……,并置于正文文字的右上角,具体标注格式见附录2。
四、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编辑部(邮政编码:100871)
投稿邮箱:xwcbpl@pku.edu.cn
联系人:李堃 lichkhun@pku.edu.cn
付砾乐 fll@stu.pku.edu.cn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