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公布
2022年08月16日
点击订阅
浙江大学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于近日揭晓。经学院(系)推荐、校内外专家评审、校文科发展领导小组审定通过,共有16项成果获浙江大学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其中专(编)著奖一等奖4项、专(编)著奖二等奖9项、译著奖1项、青年成果奖2项。
专(编)著奖一等奖成果介绍
《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可先
浙江大学文学院(筹)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并以唐宋文学为主。
该著作是唐代诗人墓志的集中呈现,是在前人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一项集成工作,同时融进编者的研究所得,内容集中于墓志汇录、墓志叙录、初次释文、补正释文等四个方面。
该著作是唐代诗人墓志汇编的首创之作,在数以万计的新出墓志当中,淘洗出诗人墓志,采用新的纂辑方式,更新了唐代诗人研究的系统,是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上的古籍整理著作,为唐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材料,为出土文献整理带来诸多的启示。
《清代华夷观与天下秩序的重构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尤淑君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筹)副教授,专长领域以中国明清两代的政治文化史为主,并延伸到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该著作上编讨论清代君臣对“华夷观”与“华夷之辨”的诠释变化,并探讨“华夷观”相关的满汉关系、朝贡制度、边疆管理等问题,分析清代天下秩序原理的运作模式;下编以属国、两属之国、互市国三种类型,分析朝鲜、琉球、日本如何以“华夷观”为标准,看待自身政权定位及其与清帝国的往来关系,借以突破美国费正清学派“朝贡体系”之理论框架。
该著作有望为清代政治史、文化史、礼制史及对外关系史研究,提供一批新材料与新思路,具备较大的学术价值。天下秩序原理可为今日中国如何与世界各国相处往来,提供相应的借鉴、反思及有价值的线索。
《权利、正义与责任》
浙江大学出版社
徐向东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筹)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伦理学、政治哲学、早期现代哲学以及分析哲学的教学和研究。
该著作旨在对全球正义领域所提出的一些核心问题和相关争论提出一个系统的阐释和理解,从批判性地考察权利的本质和人权的辩护入手,进而讨论平等主义分配正义的本质和要求,然后通过反驳当代一些最重要的理论家对约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提出的核心批评,捍卫和发展了一种罗尔斯式的社会正义和全球正义学说,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政治哲学作为一种“现实主义乌托邦”的本质以及一种语境主义的政治辩护概念。
该著作整合了伦理学、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经济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方面的思想资源,从逻辑分析和历史叙述的角度阐明了政治哲学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核心争论,因此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恰当地理解和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也具有显著的实践含义。
《功能性分权:中国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国权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现任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权力制约与监督、地方政府创新等研究。
该著作提出了诸多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如原创性地提出并深入阐释了“功能性分权”的学术概念、“广义政府”的学术概念、法治悖论和地方政府的三重治理逻辑、当代中国“强监督—弱制约”的控权模式、构建基于权力法治的功能性分权体系等。
该著作构建了事务分工→职能分定→责任分置→权力分立的权力分工的一般性理论,为阐释中国特色的权力分工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框架。同时,全书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功能性配置的视角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权力制约监督体系进行了理论的提炼和阐释,在基本原理的层面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理论和权力制约监督理论。
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设立于2020年,是浙江大学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引导方向,着力培育原创性、标志性、引领性创新成果,积极探索施行同行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该奖每年度评选一次,参评著作为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多卷本著作以最后一卷出版的时间为准),每届奖励名额不超过25项,允许各类各等级奖项空缺。奖项分为专(编)著奖、译著奖、普及读物奖以及青年成果奖。其中,专(编)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