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艺术学论坛
2023年08月08日
点击订阅
截止日期:2023/08/15 23:59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秉持初心,7年来,坚持以影像艺术研究为主线索,以艺术哲学和艺术史研究为拓展和参照,坚持在当代艺术研究的前锋地带不断探索。7年来,论坛陆续收到各类参会稿件1200篇,议题广泛涉及影像与视觉艺术理论、电影哲学与历史学、媒介与文化研究等;论坛也陆续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提供了近百篇优秀论文。如今,艺术学论坛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影像研究交流平台之一。
2023年,第八届论坛召开在即,在此,我们向全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发出郑重邀请,期待如期与您相会。
现将论题阐释暨会议邀约信息发布如下:
论题一:作为视听史学的电影史
如德国电影理论家托马斯·埃尔塞瑟所言,20世纪电影历史写作的主流是“一部又一部影片依次连接而成的历史,或者是一位又一位导演传送创新火炬的历史”。在《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把传统电影历史写作看成是包含了美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总体电影”的历史叙事。此类电影史观支撑起了20世纪电影史研究的大厦,在电影机制内部回应了胶片时代高等教育界、艺术界、科技界和经济界所关切的电影文化、艺术、技术以及经济等属性的专业问题。
托马斯·埃尔塞瑟
21世纪初,中国历史研究界掀起的“新史学”浪潮,把“感觉”“图像”“影像”等非文字材料引入历史叙事的写作中。事实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年鉴派”已开始把影像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电影学者把“年鉴派”的微观历史方法应用到电影历史研究中,旨在丰富被传统电影史忽视的与历史叙事有关的证据。同时,视听语言结构也被当作是重要的历史话语方式。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在《电影中的奴隶:再现历史真相的影像实验》一书中,用电影文本尝试回答“脱开史学专业所通用的散文体的边界,而改用电影的视像、声音和戏剧性表演,我们还能给出忠实于史料的历史记述吗?”史学家海登·怀特在《书写史学与视听史学》中创造了“视听史学”(Historiophoty)这个概念,对“历史和我们对历史的见解是否可以用视听语言进行再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视听史学”在历史学研究内部,为具有语言和叙事特征的影像辟出了一块新的历史书写空间。
海登·怀特
在当下“总体屏幕”的时代,新媒体视听产品已然成为大众认知现实和历史最重要、甚至是最有共情力的媒介。视听影像不仅成为大众建构真实的主要依据,也是历史知识传播的重要手段。例如,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国》《国家宝藏》在历史知识的应用和传播上,充分发挥视听叙事的直观性与情感性,让过去教科书上的文字历史有了感官上的血肉与心跳。因此,视听化历史的影视作品也成为“公共史学”关注的领域。
因此,“视听史学”在史学研究意义上,为传统电影史研究拓开了“证据”的边界。同时,以视听语言进行的历史写作,以全新的方式对“过去”的“真实”予以再现——这不仅在文本内部形成了“美学感知”与“历史思辨”之间的张力关系,也在文本外部彰显了公共性知识的使用价值和传播效能。
本届论坛的论题一将围绕“作为视听史学的电影史”这一议题,在理论探讨、文本分析和历史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具体议题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视听史学的方法论;
2. 视听史学与中国电影研究;
3. 影像作品中的中国历史叙事研究;
4. 中国传统人文景观与艺术表达的视听转化研究;
5. VR虚拟影像在历史感受建构中的作用研究;
6. 历史影像在大众历史认知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论题二:电影的生态主义
从“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学传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当代生态理念,中国人对生态议题一直颇为熟悉,也极为重视。
人类作为物质世界中普通的存在,理应与整体环境处于和谐有机的联系中;但作为思考与行动的主体,人类又总是以极其特殊的姿态,将自身从环境中隔离出来,甚至构建起了系统性的理论体系——人类中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便是其中的典型。
现代以来,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质疑成为时代应允的思考角度。从康德的自然辩证法、马克思“自然向人生成”的人本思想,海德格尔对人类语言与栖息之所的诗性思辨,到基特勒的具身化技术媒介理论,再到蒂莫西·莫顿的黑色生态主义,差异巨大的思想已构成一组连续的、激进的哲学主题。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在当代,部分主题常常被置于“反主体哲学”的后现代情境,其中有关环境中的主体问题,更是与“后人类”主题密切交织。这种交织并不限于西方哲学内部,同时也与东方哲学形成了错位式的呼应:散落在《道德经》《齐物论》或《传习录》中的关于宇宙与人格化审美的思想,从未以主客之二分、物质与精神之区隔、环境与主体之异化等形而上学的面孔示人,反而以整体性的、超越性的视角,完成了对生命在环境中的位置的确认。
如今,生态思想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环保主义政治律令,跳脱了隐藏在“绿色”或“循背”背后的消费主义陷阱,进入到对人与世界之关系的多元化思考之中。
在电影中,生态主义更以独特的方式彰显自身。可以被称为“电影的生态主义”的思想,大致呈现出如下几种理论路径:
一是在生态美学框架下,重新处理电影中的美学问题。例如,从施密茨、赫伦巴特,直到波默的自然或气氛议题,不断丰富着我们对银幕审美特性的认知。
格诺特·波默 《气氛美学》
二是在电影哲学框架中,重新检查“再现”的问题,特别是那些围绕物质自然而展开的视觉再现。电影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迄今为止最为客观和最为自然的媒介再现方式。正如朗西埃所言,电影将世界戏剧自动地、无差别地上演,这不仅为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提供了不同于传统自然主义的全新动力,也规划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平等的现代政治图景。三是以技术媒介(包括数据)的形式处理电影的现象、图像和观众,从而彻底将观众的意识和观念处理为一种“非自然”的产物,以此为焦点展开对电影知识传统的系统反抗。例如,对观众身体的实验性构想——视觉不再是唯一的信息途径,而是拓展到了嗅觉和触觉等更广泛的身体感知领域。这不仅颠倒了既定的“存有关系”,也打破了精神与肉体、人与自然之间的长久区隔:那快闪光的大脑屏幕、那具无器官的身体,那条作为媒介延伸的义肢,纷纷以隐喻的方式假定着另一种主体的可能性,安排着技术嵌入身体后的“新型观众”和“新型媒体”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与电影的“主体位置理论”彻底划清了界限。
本届论坛的第二个论题将围绕“电影的生态主义”这一议题展开研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作为电影理论方法的生态主义;
2、 电影中的自然与物;
3、 电影生态主义视野中的新观众和新主体;
4、 电影或影像的耗散与循环;
5、 电影研究中的其他非人类中心主义方案……
征稿程序
征稿对象
我们诚邀全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踊跃参会,并选择上述命题之一展开写作。
征稿要求
2023年8月15日前,请作者按要求填写如下《参会回执》,并将表格投递至art_theory_bfa@163.com
请注意,在邮件标题中,请注明“姓名+论题一/论题二+第八届北京电影学院艺术学论坛投稿”字样。格式参见下图
时间节点
8月15日
截止收集回执(论文思路)相关信息,并在一周后遴选出符合论坛要求的论文思路,以邮件等方式通知入选者,入选者可进行正文写作阶段。
10月15日
论文正文截稿
10月20日
根据论文评议结果,确定最终入会论文,并在三日内向作者正式发出参会邀请。
11月4-5日
本次论坛将于11月4-5日(周末)在北京线下举办,具体地点将在会前一个月发布。
论坛采用直播和录播的形式,在“影像艺术理论研究“公众号和哔哩哔哩账号“BFA艺术学理论”向全网发布。
会后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将优先遴选、陆续刊载部分优秀的首发论文。会议结束后10个月左右,部分入选论文将结集出版。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联系邮箱:
art_theory_bfa@163.com
·联系人:
张静(15830962561.工作日白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