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文旅高质量发展论坛
2024年08月07日
点击订阅
截止日期:2024/08/31 23:59
时间:2024年9月17-18日
地点:甘肃省张掖市
会议形式:线下+线上
一、背景与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旅游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文旅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遇并提供了价值导向。复旦大学与河西学院共建的“中国式现代化行动研究实验基地——河西走廊文旅发展研究”于2024年5月顺利启动。基地将开展重要智库合作课题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围绕地方实践和治理需求的重要领域进行实践研究,并就行动实验基地创新项目成果进行总结推广、转化宣传,共同合作产出优质决策咨询报告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是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与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推进河西走廊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将文旅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主题,积极开展理论探索与创新,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河西学院、复旦大学、中国式现代化行动研究实验基地和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与旅游品牌研究基地共同计划于2024年9月17-18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举办“河西走廊文旅高质量发展论坛”,诚邀国内外学者、行业专家、产业实践者聚焦旅游高质量的理论建构与创新性研究并展开深入讨论。
二、会议主题及组织
会议主题:河西走廊文旅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
河西学院
复旦大学
中国式现代化行动研究实验基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与旅游品牌研究基地
承办单位: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甘肃省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
中国式现代化行动研究实验基地(河西走廊文旅发展研究)
三、征稿方向
欢迎就以下议题提交论文,并邀请部分优秀论文作者进行报告。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文旅品牌创新
(1)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
(2)乡村旅游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与创新;
(3)河西走廊文旅品牌创新与传播;
(4)文旅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
(5)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旅游资源与文化艺术融合;
(6)文旅创新与游客体验;
2.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河西走廊旅游资源转型研究;
(2)数字经济驱动旅游高质量发展;
(3)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及影响;
(4)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路径;
(5)乡村旅游资源保护传承与旅游高质量发展;
(6)农业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创新开发;
3.美食旅游开发
(1)河西走廊美食旅游开发模式及品牌建设;
(2)饮食文化行为特征与资源开发;
(3)饮食文化地域分异与影响效应;
(4)美食旅游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5)美食旅游效应评估与实践路径;
(6)饮食文化发展模式与创新路径;
4.文旅跨界合作与创新
(1)新兴技术融合与文旅跨界创新;
(2)旅游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旅游企业的跨界合作;
四、嘉宾邀请(按姓氏拼音排序)
把多勋(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
陈晔(南开大学 教授)
高亚芳(兰州文理学院 教授)
李咪咪(香港理工大学 教授)
吕兴洋(西南财经大学 教授)
柳红波(河西学院 教授)
沈涵(复旦大学 教授)
孙博文(携程研究院 执行秘书长)
孙永龙 (西北民族大学 教授)
谢朝武(华侨大学 教授)
袁得平 (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主任 )
许元(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局长)
张宏梅(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 《旅游科学》主编)
周文(复旦大学 教授)
嘉宾名单持续更新中......
五、会议论文投稿要求及相关安排
(一)会议论文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8月31日。
会议时间:2024年9月17-18日
会议地点:河西学院(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环路846号)
(二)格式要求:
摘要包括作者信息页(文章标题、作者姓名、职称、单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摘要页(摘要及关键词)。摘要长度不超过1000字;
全文请遵循《旅游科学》最新刊文格式,中英文均可,字数为8000-12000字左右。与会专家将对参与汇报的论文进行深度反馈,帮助研究者提高论文质量,优秀论文将推荐优先在高水平刊物发表。
(三)稿件发送地址及说明
通讯地址:甘肃省张掖市北环路846号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会议投稿及咨询邮箱:286620703@qq.com
请用电子邮件提交WORD文档,并以“第一作者姓名+论文题目”作为文件名,邮件主题请注明“河西走廊文旅高质量发展论坛”。
六、会议注册
请您扫码填写以下信息!
其它未尽事宜,请与以下人员联系:
会务组联系人及咨询电话:
李 静 18809369686
李海军 15379767407
七、支持期刊
学术期刊支持:
《旅游科学》
八、资源考察
推荐资源考察路线:
大佛寺------张掖七彩丹霞“历史文化与地质地貌资源考察”
亚洲第一马场------山丹军马场“历史文化与草原风情资源考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