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民政专项课题申报通知
2025年02月10日

点击订阅
截止日期:2025/02/17 17:00
原文链接:https://www.fzzx.sh.gov.cn/zxkt_zbtz/20250124/eeaadd1f09a74f16a950dbb2e20971fb.html
各有关单位:
现将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民政专项课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团队。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目录
1.新质生产力对上海民政事业的挑战和机遇研究
2.数据共享背景下养老服务场景信息化应用深化研究
3.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研究
4.上海市慈善事业中长期发展研究
二、申报对象
本次申报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等单位或个人(个人申报须有课题依托管理单位)。
申请人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熟悉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并具有与所申报课题相关的研究基础。
申请人应是所在单位的全职在岗人员。
在申报截止日之前,已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在研的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的人员,不得申请。
三、申报方式及程序
1.申报方式: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提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登录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fzzx.sh.gov.cn)——“课题申报”栏目——“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管理平台”进行申报。
2.申报步骤:(1)申请人所在单位进行注册(单位注册需使用“法人一证通”进行校验),已注册用户不用重复注册;(2)申请人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已注册用户可直接登录);(3)申请人填写提交申报材料;(4)申请人所在单位完成网上审核。
3.课题指南获取:登录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查阅《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民政专项课题指南》。
4.申报数量限制:同一申请人限申报1项。
5.在线填写要求:申请人应仔细阅读课题指南和填表说明;申报材料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其中《课题论证活页》部分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及成员的姓名和单位,字数限3000字,图表不超过规定尺寸。
6. 网上申报受理日期:2025年1月27日至2月17日(星期一) (截止于当天17时,含申请人所在单位完成网上审核)。
四、评审程序
1.申报受理后,由受理单位组织进行两轮评审。
2.评审结果将于2025年3月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向社会公布。
五、研究进度要求
1.课题组按要求须填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并提交详细研究提纲和具体实施计划。
2.研究期限为2025年3月至10月。
3.提交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含摘要)、专报,由受理单位组织专家开展结项评审验收。
六、经费资助
资助经费由上海市民政局承担,每项课题资助人民币10万元。
七、联系方式
受理部门:上海市民政局
联系地址:上海市江浦路2100号A楼4层(邮编:200093)
联 系 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1-35356331
电子邮箱:kjzxky@mzj.shanghai.gov.cn
特此通知。
附件: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民政专项课题指南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市民政局
2025年1月26日
附件
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民政专项课题指南
一、新质生产力对上海民政事业的挑战和机遇研究
责任处室:市民政局新闻宣传处(研究室)
(一)研究目的与要求
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党中央提出重大战略部署。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对上海民政事业的应用和影响,系统科学研判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借鉴国内外经验和规律,提出主动应对和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升上海民政工作的路径、突破口以及举措建议。
(二)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解析新质生产力的内容和特征,深入分析总结新质生产力在上海民政各个领域中已有的应用、效果及主要特征;
2.结合趋势和国内外经验,研判并分析新质生产力发展条件下民政工作面临的战略机遇、风险挑战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提出新质生产力促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4.对上海民政事业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二、数据共享背景下养老服务场景信息化应用深化研究
责任处室: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
(一)研究目的与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快提高基本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结合国家大数据战略要求,民政部、国家数据局决定组织开展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以下简称平台试点),上海为省级试点地区之一。本课题研究将为上海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项目中,进一步推进数据的建设与养老服务场景信息化深度应用提供重要拓展。
(二)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目前各省市养老服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现状研究;
2.国家和上海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信息化场景研究;
3.养老数据在面向老年人和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和管理、养老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数字化建设中的深度应用;
4.养老服务数据大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场景;
5.其他养老服务信息化应用场景拓展建议。
三、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研究
责任处室:市民政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中心
(一)研究目的与要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经济社会结构转变,我国养老服务已经从补缺型向普惠型发展。新时代,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养老事业和产业,必须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本课题旨在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和前期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普惠性养老服务”的内涵与边界,以需求及问题为导向,提出上海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的思路和举措。
(二)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区分养老服务“普惠性”与“基础性、兜底性”的内涵;
2.上海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上海普惠性养老服务的具体需求;
4.境外及外省市的政策和经验;
5.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四、上海市慈善事业中长期发展研究
责任处室:市民政局慈善事业促进处
(一)研究目的与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支持发展慈善事业”,本课题以本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为核心,系统回顾总结过去十年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情况、阶段性特征和存在问题,分析当前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提出慈善事业中长期发展思路、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以及政策促进措施,旨在进一步做优做强慈善力量,更好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创新慈善参与方式,弘扬慈善文化,激发社会慈善热情,推动上海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
(二)本课题重点研究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过去十年上海慈善事业发展回顾与总体评价;
2.上海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瓶颈约束和挑战;
3.慈善事业中长期发展的框架体系、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促进措施;
4.做优做强上海慈善事业的战略布局和实施途径;
5.慈善事业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
— END —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