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妇联专项课题申报通知
2025年02月10日

点击订阅
截止日期:2025/02/17 17:00
原文链接:https://www.fzzx.sh.gov.cn/zxkt_zbtz/20250124/a9c1e96682934429b62294ca12d05bb7.html
各有关单位:
现将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妇联专项课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团队。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目录
1.完善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研究
2.上海促进生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3.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数字技术助推宝妈灵活就业的现状及政策优化研究
4.促进上海巾帼家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
5.城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女性权益保障的挑战与应对措施研究
6.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7.数字赋能低龄老年女性社会参与的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研究
8.关于加速推进我市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的策略研究
二、申报对象
本次申报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等单位(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自筹)或个人(个人申报须有课题依托管理单位)。
申请人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熟悉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并具有与所申报课题相关的研究基础。
申请人应是所在单位的全职在岗人员。
在申报截止日之前,已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在研的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的人员,不得申请。
三、申报方式及程序
1.申报方式:采用网上申报方式,无需提交纸质材料。申请人通过登录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fzzx.sh.gov.cn)——“课题申报”栏目——“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管理平台”进行申报。
2.申报步骤:(1)申请人所在单位进行注册(单位注册需使用“法人一证通”进行校验),已注册用户不用重复注册;(2)申请人注册并完成实名认证(已注册用户可直接登录);(3)申请人填写提交申报材料;(4)申请人所在单位完成网上审核。
3.课题指南获取:登录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查阅《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妇联专项课题指南》。
4.申报数量限制:同一申请人限申报1项。
5.在线填写要求:申请人应仔细阅读课题指南和填表说明;申报材料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和关键,其中《课题论证活页》部分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及成员的姓名和单位,字数限3000字,图表不超过规定尺寸。
6. 网上申报受理日期:2025年1月27日至2月17日(星期一) (截止于当天17时,含申请人所在单位完成网上审核)。
四、评审程序
1.申报受理后,由受理单位组织进行两轮评审。
2.评审结果将于2025年3月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网站和上海女性官网等渠道向社会公布。
五、研究进度要求
1.课题组按要求须填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计划任务书》,并提交详细研究提纲和具体实施计划。
2.研究期限为2025年3月至10月。
3.提交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含摘要)、专报,由受理单位组织专家开展结项评审验收。
六、经费资助
资助经费由市妇联承担,每项课题资助人民币5万元。
七、联系方式
受理部门: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联系地址:上海市天平路245号办公室(邮编:200030)
联 系 人: 朱亮佳
联系电话: 64330001*6215
电子信箱:zlj@shwomen.org
特此通知。
附件: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妇联专项课题指南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025年1月26日
附件
2025年度决策咨询研究妇联专项课题指南
一、完善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研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为把上海丰富多样的基层实践梳理、转化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各部门协同力量,开展本研究。
研究提示:
1.梳理当前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领域、渠道、项目等,进行规律性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并结合案例具体分析;
2.借鉴国内外经验,找准不足并分析原因;
3.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建设,提出突破重点、路径方法等,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二、上海促进生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与优化策略研究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对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当前生育率下降对上海人口结构带来的影响,本课题致力于深入分析上海促进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了解生育政策的公平性、均衡性和可及性,并探讨如何优化以提高其效果。
研究提示:
1.对我市现行促进生育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涵盖生育补贴、产假安排、婴幼儿照护服务、税收减免等方面;
2.评估这些政策对不同社会群体,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女性职业发展,以及两性在工作—家庭平衡上的实际影响,了解这些政策是否满足群众需求;
3.参考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市情民情与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优化建议。
三、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数字技术助推宝妈灵活就业的现状及政策优化研究
《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尊重生育、支持生育。我市需要面向家庭构建政策支持体系,促进生育和就业的平衡,达到理想的生育激励效果。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灵活就业开辟了广阔空间,日益成为女性劳动者的重要选择。对于宝妈群体而言,这一新兴业态为其带来了更大的工作灵活性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因此,亟须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于宝妈灵活就业的正负面影响,探索并提出更加全面、公正的女性就业解决方案。
研究提示:
1.研究了解当前宝妈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灵活就业的情况,了解其对数字技术的实际需求,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通过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赋能宝妈群体灵活就业;
2.研究分析数字平台是否存在对女性,特别是母亲的隐性偏见与排斥现象,是否忽略了宝妈群体的特殊需求,甚至强化了其在职位分配、晋升机会、薪酬体系等方面的不平等处境;
3.评估现行政策在妇女数字化灵活就业过程的适应性与局限性,提出建议举措,构建适应数字时代女性就业新形态的治理框架。
四、促进上海巾帼家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将“建设‘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列为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第一工作要点。上海已围绕建设“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做了大量工作,为进一步促进上海巾帼家政高质量发展,开展本研究。
研究提示:
1.对上海“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建设现状进行系统性调查,包括服务团体标准建设情况、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情况、宣传活动开展和服务成果展示情况等,梳理上海“巾帼家政”品牌建设中的经验和案例;
2.评估上海“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建设对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实际影响,找准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3.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促进上海巾帼家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五、城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女性权益保障的挑战与应对措施研究
当前,数字化正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席卷全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工具的普及也对女性权益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数字技术对女性权益保障的影响,并从顶层设计、法律法规制定的角度规避风险,提出建设性的、可操作的建议,以筑牢维护妇女权益的屏障。
研究提示:
1.在城市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损害女性权益的突出问题进行调研,总结其特点并分类梳理;
2.分析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方式路径;
3.对现有法规政策进行梳理和评估,提出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上海正持续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衔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但目前未成年人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事)件仍时有发生,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系统治理等仍存在短板。《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后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如何更好完善上下衔接贯通、部门协调联动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制机制,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还需多方同题共答。
研究提示:
1.调研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中涉及的职能部门,了解各部门未保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和产生的现实需求;
2.分析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运行的优势和短板,以未成年人保护中突出问题为导向,找准跨部门协作责任链、工作链中的交叉点、空白点或薄弱点;
3.研究有效应对我市未成年人保护新情况、新问题的工作机制和策略措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有机统筹未成年人保护与反家庭暴力、家庭教育等工作,结合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制定实施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和家庭建设规划,系统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治理,提高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七、数字赋能低龄老年女性社会参与的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研究
数字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社会交往模式,为社会参与赋予了全新的动力。《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在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观,引导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发展。目前,上海市低龄老年女性在老年人口中数量大、比重高,但社会参与形式相对单一。在此背景下,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低龄老年女性社会参与不仅有助于缓解养老压力和激发人力资源, 而且对于提高老年女性幸福感、促进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提示:
1.调研低龄老年女性社会参与状况以及数字技能掌握程度、数字设备使用状况等情况;
2.研究数字技术赋能低龄老年女性社会参与的实际情况与面临障碍,探索拓宽数字渠道与空间、构建对低龄老年女性友好的数字生态的路径与方式;
3.聚焦数字赋能低龄老年女性社会参与,对现有政策进行评估,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八、关于加速推进我市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的策略研究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威胁女性生命。2020年,我市宫颈癌发病率13.0/10万。2021年,我市宫颈癌现患率0.15%。为加快推进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中国郑重承诺,与其它193个国家一起,共同采取行动,消除宫颈癌。2021年9月,上海作为全国试点城市之一正式启动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明确将宫颈癌列为预防的重点癌种,将全面推动落实宫颈癌综合防控策略,力争在2030年实现适龄妇女宫颈癌疫苗接种率达到70%。202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规定,我市鼓励适龄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推动为适龄女性未成年人按照有关规定接种宫颈癌疫苗。为切实提升妇女健康水平,不断完善我市政策保障和提升妇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开展本研究。
研究提示:
1.调查梳理当前我市女性接种HPV疫苗的现状、需求及政策规定;
2.调查了解我市HPV疫苗接种服务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3.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根据城市特点和女性需求,提出加速推进我市适龄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的策略建议。
— END —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