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申报公告
2025年03月07日

点击订阅
截止日期:2025/04/05 23:59
原文链接:http://www.scskl.cn/#/detail/2c96808294fd6134019569411e4a0055
各有关单位:
按照2025年省社科基金项目工作安排,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面向全省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项目宗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集中推出一批体现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学术通俗读物,推动更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走进大众、服务社会,不断提升全省人民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二、项目管理
(一)本项目拟资助15项,每项资助20万元。
(二)项目成果出版日期应不晚于2026年12月31日。
三、申报条件
面向全省高等院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研究机构的社科理论工作者和省内出版社组织申报,并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尚未正式出版、以图书形式呈现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研究成果。
(二)反映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问题和最新成果,坚持学术性和普及性相结合,面向具有一定社科知识基础的读者群体,语言通俗易懂,形式图文并茂。
(三)鼓励以四川历史人文研究为主题的图书申报。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得申报,涉及重大选题备案的须予以说明。
(四)申报图书应为中文,字数在20万字左右,书稿完成度不少于50%,已签订出版合同的予以优先支持。
(五)优先支持独著,如合著,合著者不得超过1人;同一申报人只能申报一项。提倡“大家写小书”,第一作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
(六)已签订出版合同的,出版单位须为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具有出版资质的单位,并具有良好的出版业绩和社会信誉,具备完成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编辑出版的条件和能力,近3年来无违规处罚记录。出版单位和作者共同承担主体责任。
(七)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应设有科研管理部门,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够为作者编写图书提供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四、工作安排
(一)申报方式。本次申报采取线下申报方式,只提交申报材料纸质版。
(二)申报时间。本次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5日(以申报材料寄达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三)材料提交。申报书经申报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初步审核后,由科研管理部门汇总本单位所有申报材料,统一报送至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个人直接报送不予受理。报送材料包括:
1.审查合格的申请书纸质版一式5份(原件至少1份),申请书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
2.图书书稿或写作大纲纸质版5份。
3.加盖公章的申报汇总表纸质版1份。
以上三种纸质版材料请务必使用邮政EMS邮寄,不接受其他快递方式。邮件封套请务必标注“通俗读物”字样。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商业街16号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邮编:610014,联系电话:(028)63093384。
4.申报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将以上所有材料电子版发送至省社科工作办电子邮箱。邮箱地址:SCSKGZB@126.com,邮件主题标注为:“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申报汇总表(××单位)”。
我办将做好申报材料的保密工作,材料不予退回。
五、其他事项
(一)申请人须按照申请书和申报公告如实填写申报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申报成果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按照《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处理。
(二)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不得使用与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提出申请。
(三)我办不受理涉密项目申报。
联系人:彭老师、崔老师
联系电话:(028)63093384
附件:1.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申请书
2.2025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申报汇总表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2025年3月6日
— END —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