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蜀道文化研究中心2025年度项目申报公告

2025年03月19日

点击订阅

四川

截止日期:2025/04/30 23:59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RRlNB_tWkLmnYvxmHsgZA?scene=25&sessionid=-1404258277#wechat_redirect

“蜀道文化研究中心”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根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经中心学术委员会批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蜀道文化研究中心2025年度项目申报正式启动,现将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四川省委关于蜀道保护利用部署要求,推动蜀道考古调查、文献整理、文化阐释、生态保护领域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深入挖掘和发挥蜀道文化价值,讲好蜀道故事,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出有理论高度、应用深度、引领学科发展的优秀成果,为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二、申报内容与范围

(一)此次课题申报应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紧密围绕蜀道与蜀道文化研究进行申报。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应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二)本年度设立课题指南,旨在大致确定本年度研究的范围和方向,供申请人作为选题参考。申请人可以直接选择《课题指南》中的相关选题进行申报;也可以围绕《课题指南》并结合自身专长和研究基础,自拟课题题目进行申报,鼓励开展反映国家需要、四川需要的前瞻性、创新性课题研究。自拟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指向的申请不予受理和立项。

三、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申请人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能够筹措足够的配套科研经费,具备必要的研究条件,能够完成课题研究。

(二)申请人不作年龄限制,但应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申请重大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原则上须具备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请重点项目的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课题确有重大现实需求或为当前现实紧追需求型课题,经本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评审批准,必要时可适当放宽职称要求);一般项目和自筹项目,课题负责人专业技术职称一般不作限制。本中心欢迎博士生以契合本中心研究方向的论文选题申报项目,优秀硕士生在同等条件下需导师承诺签名推荐且导师作为第二负责人(第一推荐人)申报;欢迎各地市州文史专家单独或联合高校、社科研究单位以契合中心研究方向的本地历史文化申报项目(以地市州社科联为科研管理单位申报,或以兼职/特聘人员身份从所兼职/特聘高校申报)。

(三)每位申请人作为课额负责人同年度限报1项,所列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5人)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四)凡承担本中心课题尚未结题者、曾经申报课题后被取消未满三年者,均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申报。

(五)申报者不得抄袭,盗用他人曾经立项研究过的课题;获得其他各级项目资助的,不得以相问题目重复申报本研究中心课题,以免重复资助。课题申报人承诺信守有关规定,如在立项后被发现有违规者,将立即终止相关课题,并取消课题申报人三年内申报本中心课题的资格。

四、选题类别与经费资助

本年度申报类别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自筹项目四类。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经费1万元重点项目,立项资助经费0.5万元左右;一般项目,立项资助经费0.2万元(以《立项通知》为准);自筹项目,经费自筹。中心原则上根据申报类别批准立项类别,课题经费分立项,结题两次拨付,分别拨付总经费的1/2。

五、申报办法及时间

(一)申报材料见公告附录(包括《课题申报书》和《课题论证活页》)。

(二)申报材料包括纸质申报材料和电子申报材料(缺一不可)填写完成的《课题申报书》,A3双面打印,中缝装订,一式3份(至少1份原件,其余2份可复印,均需加盖单位公章),每份单独装订;论证活页(一式10份),每份单独装订。申报材料纸质版由所在单位科研部门审查合格、签署意见盖章后邮寄到本研究中心(人手有限,请用快递寄达),并将电子申报材料(附录1、附录2)以“申请人单位+申请人+2025年蜀道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申报材料”方式命名(例如:西华师范大学+张三+2025年蜀道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申报材料)发送至sdwhyjzx@126.com。

(三)自即日起开始受理申报,申报材料最迟应于2025年4月30日前寄至蜀道研究院(寄出时间以邮戳为准,过期不再受理)。立项结果请留意蜀道研究院官网通知。

(四)邮寄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莲池路54号西华师范大学行署校区西二楼蜀道研究院,胡老师(收),邮编:637002,联系电话:0817-2536501。

六、成果验收与结题要求

(一)结题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且与申报课题主题相关;非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不得用于课题结题。

(二)课题如获准立项,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原则上须按照课题申报书中承诺的结题成果形式和数量来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成果验收以课题申报书和立项公告所示结题要求为准。

(三)课题研究期限,自课题批准立项之日起,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2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1年。研究过程中确有困难需要延期结项者,申请人提交延期结项申请并报本中心审批后可适当放宽1年。课题所有成果应在显著位置署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蜀道文化研究中心2025年度项目(项目编号xxx)资助成果”。

(四)所有成果结题时需提交《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结题成果形式包括专著、工具书、系列论文等,重大项目资助课题至少发表论文2篇或专著(合工具书)1部,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发表在CSSCI来源刊物(合CSSCI集刊);重点项目资助课题至少发表2篇省级普刊论文结题(未公开出版的论文集及专科类层次学报不算);一般项目资助课题或自筹项目课题,至少发表1篇省级普刊结题(未公开出版的论文集及专科类层次学报不算)。

(五)凡以调研报告(不少于3万字)、资料数据库结题的成果,调研报告须有县级(含县级)以上单位(领导)批示(签章),资料数据库须有领导批示或提供实际应用证明并验收合格。

 (六)研究中心同意以书稿、工具书或研究报告的成果形式申请结题,但须由本中心组织专家鉴定,确认是否通过。申请结题时需提交结题成果的电子文稿和专家鉴定意见,中心有权在保障作者著作权的前提下使用该成果。蜀道研究院创办有综合性学术研究刊物《蜀道研究》,研究成果欢迎积极投稿至《蜀道研究》邮箱:sdyibjb2024@126.com。

(七)所有结题资料需按以下要求装订。所有课题结题资料应以结题资料汇编的形式装订成册,封面应便用皮纹纸,封面内容包括课题编号、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单位名称及姓名、课题起止时间。其中装订内容及顺序如下:(1) 结题资料封面及目录;(2) 课题申报书;(3) 课题立项通知书;(4) 课题中期检查表;(5)《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1式3份,1份装订,其余2份装);(7) 课题研究成果(著作提交原件3部、论文提交复印件1份,复印内容包括期刊封面、目录、论文全文及封底;研究报告等其他研究成果打印件1份)。

(八)若遇《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立项课题结题管理办法》修订,结题要求以新修订的结题管理办法执行,具体另行通知。

七、附录:申报材料

附录1:课题申报书(Word电子版、A3纸质版3份)

附录2:课题论证活页(Word电子版、A3纸质版10份)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蜀道文化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指南

1.蜀道历史研究

2.蜀道线路历史变迁研究

3.蜀道各类文献搜集整理与专题研究

4.蜀道考古与田野调查研究

5.蜀道工程技术及相关测绘、测量研究

6.蜀道沿线古代石窟资源调查与研究

7.蜀道沿线古代山城、寨堡调查与研究

8.蜀道沿线红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

9.蜀道文学研究

10.蜀道音舞、绘画与书法等艺术学相关研究

11.蜀道沿线地理、地质研究

12.蜀道沿线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

13.蜀道沿线古树名木调查与保护研究

14.蜀道沿线古建筑、古村落调查、保护及人居环境研究

15.蜀道文化数字化资源开发、建设及其创新研究

16.蜀道文化资源时空分布特征、演变及其成因研究

17.蜀道文化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策略研究

18.蜀道与其他文化线路遗产开发利用比较研究

19.蜀道沿线旅游开发与文旅融合研究

20.蜀道文旅产业数智化开发研究

21.蜀道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研究

22.蜀道文化文创、文旅产品开发利用及其创新研究

23.蜀道沿线文化资源开发与研学旅行研究

24.中国蜀道学体系建构与学科建设研究

25.蜀道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26.蜀道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及其策略研究

27.数字赋能蜀道新质生产力研究

28.“大蜀道”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9.数字人文视域下的蜀道文化研究

30.蜀道文献数据库、知识库数字化建设研究

31.其他与蜀道及蜀道文化密切相关的研究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蜀道文化研究中心

二〇二五年三月十七日

附录1:蜀道文化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申报书.docx

附录2:蜀道文化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论证活页.docx

— END —

知识库
微信登录查看最新热点选题,发论文、报课题更有效率!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针对“”的选题方向

地区选题方向

2024

2023

2022

2021

我要纠错
提交

Logo
提示
*该功能为SVIP专属权益,如需查看,请点击开通SVIP
开通SVIP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