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什么是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趋势?

2019年11月04日

点击订阅

以下文章来源于公共行政研究 ,作者会议会务组。

2019年10月23日,由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趋势——行为、实验、预测与数据驱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的100余位学者、师生代表参加会议。此次研讨会由两场主题报告和四场分论坛组成。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陈振明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对与会嘉宾、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同时简要介绍了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和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随后陈振明教授进行了题为《行为、实验、预测和数据驱动的公共政策知识增长——“第三代”政策科学的兴起》的主题发言,指出政策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实证主义政策分析(第一代政策科学)到后实证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公共政策(第二代政策科学),再到今天的行为主义与数据驱动的公共政策知识增长(第三代政策科学),紧接着陈振明教授围绕“第三代”政策科学的兴起这一主题,从公共决策数据化和智能化发展新方向,公共政策的行为、模拟、实验和预测新路径,基于证据或数据的“循证决策”新进展及政策科学的转型、重构与知识增长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场主题报告由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于文轩教授主持,香港城市大学RichardWalker教授以《Best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Replicating Experiment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为题做主题报告,他从行为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出发论述了公共管理领域开展复制性实验的必要性,并指出复制性试验不等于简单的重复性实验,复制性实验存在六种类型,其实践步骤包括判断研究可行性、评估原有研究与复制研究的内部效度、选择统计方法、选取关键实验案例、确立边界条件、确定实验效度、确定如何对比研究结果。美国Stony Brook大学JasonBarabas教授做了题为《CausalInference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Progress and Challenges》的主题报告,报告围绕社会科学研究中因果推论在四个方面的进展(识别机制、透明性、零结果、可复制性)和四项挑战(顺从性、统计效力、样本筛选、样本加权)展开,提出要利用现有的研究进展克服所遇到的挑战。香港科技大学吴逊教授做了题为《PolicyCapacity and Public Policy Research》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政策能力是决定政策情境和政策选择的关键因素,政策能力可以分为政治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和操作性能力,未来应加强对政策能力与政策过程、政策学习、政策成功(或失败)、新兴技术的研究。香港城市大学王小虎教授做了题为《E-leadershipResearch—New Developments and Directions》的主题报告,指出信息通信技术运用带来的管理方式转变需要对电子化领导进行研究,对于公共部门电子化领导应重点研究其概念化和操作化流程,运用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领导采纳和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对组织结果的影响。香港教育大学和经纬教授对上述报告给予了精彩点评。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吴逊教授主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Lin Qiu教授做了题为《Big Data,Social Media and Public Policy》的主题报告,指出对于大数据要采取“谨慎地乐观”的态度,大数据研究要坚持理论指导和注意数据分析方法,可以进行实验室实验和在线实验,并就大数据分析方法运用到管理与政策领域的一些研究实例进行了汇报。南洋理工大学Hong Xu教授做了题为《HumanFactors in VR in Policy Making》,汇报了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以考察人对自行车和助动车速度安全认知的研究,指出虚拟现实实验和计算机模拟能够通过改变环境或设施,探究其对个体直觉和行为的影响,进而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南洋理工大学Jue Wang教授做了题为《Talents andMobile Academics》的主题报告,汇报了关于人才跨国流动对合作网络影响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多源数据分析得出人才的资历、海外经历、在本地时间和研究领域对人才本地合作网络存在影响。香港教育大学和经纬教授做了题为《PolicyEntrepreneurship in Developing Countries:Stock-Taking and New Perspectives》的主题报告,指出政策企业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分析概念,但相关术语仍存在混乱,未来可以运用比较案例研究、定性比较分析和混合方法等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企业家进行进一步研究。RichardWalker教授对以上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第一场论坛由王小虎教授主持,吴逊教授担任评论人。复旦大学朱春奎教授基于对上海市公务员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技术因素对公务员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技术技能不存在直接影响,而基础资源和数据治理则有助于公务员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意愿与行为。山东大学王佃利教授运用尺度理论对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进行个案分析,指出战略功能区这种“计划性”区域实践的建构逻辑在于权力塑形、资本推动和社会网络重构。兰州大学何文盛教授运用CGR理论提出对构建中国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过程中组织体系内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分析模型的尝试,并从协同驱动、协同过程和协同结果三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湘潭大学盛明科教授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效应模型研究科技投入对于区域科技创新绩效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科研投入强度下技术进步与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存在双重门槛效应。

第二场论坛由吴逊教授主持,王小虎教授担任评论人。兰州大学王学军教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基于对公务员的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数据考察了绩效评估结果对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现高绩效等级会抑制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而绩效悖论是公共服务动机下降的根源。清华大学张楠教授基于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每日更新的170万篇内容数据,运用主题建模和回归分析方法初步探索和检验了政策层级扩散研究中涉及的经典变量在其研究涉及的短期扩散场景下的适用性。中山大学郑跃平教授以数字广东为案例分析了数字治理中的公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组织目标、绩效管理、激励方式、协同机制、组织文化等方面探讨制约公私合作的因素。清华大学孟天广教授以“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为数据来源,通过机器学习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政府回应制度对其回应性十分重要,政治权威、专业化及领导个人示范行为在不同程度上对回应性质量存在显著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宋煜研究员以北京“共生院”为例,对“共生院”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科理论与城市实践之间的冲突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初步探讨了其中所带来的跨学科协作方法。

第三场论坛由郑跃平教授主持,臧雷振教授担任评论人。中山大学王秋石教授运用元分析方法对政府透明度与政府信任的文献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学界对政府透明与政府信任间关系的研究因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数据而有所不同,政府透明对政府信任的平均影响大小为0.17。中山大学张书维教授使用调查实验方法考察框架效应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得而不失”的政策框架更有利于提高生育意愿,且新闻框架可以显著强化这一积极影响。华东政法大学李智超教授以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话语网络分析方法对计划生育议题的话语演变过程进行探究,研究表明在计划生育政策网络中的多元主体基于不同的政策信念形成不同的话语联盟网络结构,政策信念在各主体之间的共享与流动推动网络结构的变化。厦门大学王德文教授运用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方法对福建省2020-2050年的家庭特征及其水、电、燃料消费需求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40年福建省人口数量将继续增加,但2035年前后人口增长率将呈现负增长,而家庭日耗水量、电量和燃料消耗量的增长速度将快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速度。厦门大学梁丹教授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31个省级环保部门的微博声誉信息自动编码为绩效声誉、道德声誉、程序声誉和技术声誉四种类型,并实证考察了上级环保部门督查压力、声誉威胁对环保部门声誉管理策略的影响以及网民对环保部门不同类型声誉微博的响应程度。

第四场论坛由王秋石教授主持,张书维教授担任评论人。华南理工大学李文彬教授通过回顾公共管理及政治学重要期刊上26篇关于公民满意度实验研究的文献,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应更注重实验方法的外部效度以及实验结论的可复制性,应使用真实角色参与实验研究、提高实验代表性以及加强实验操纵检查。中国农业大学臧雷振教授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实证考察代际传递和政治正确对精英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中党员人数与政治正确会对“党二代”精英的政治态度产生影响,且父亲的影响大于母亲。西南交通大学王思琦教授运用随机实地实验的方法,采用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干预方式探究此类政策宣传对动员农民参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电话和短信的政策宣传动员有助于提高未参保农民的参保意愿。湖南大学刘盼教授通过对Facebook上个人动态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证明了过去9至10个月在Facebook上的负面情绪表达与用户生活满意度有关,继而又采用多层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网络情绪表达行为的因素。重庆大学张金凤教授探讨了不同社区类型中社区参与对提高老年人社区满意度的作用,通过对901位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得出在不同社区类型中,联系老年人社区参与与社区满意度的内在机制各不相同。 

会议还同时举办了由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电子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研究生院领导、院长、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学科建设论坛。在陈振明教授主持的学科建设论坛上,论坛代表各抒己见从,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技术挑战,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公共政策专业硕士学位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博士生跨专业学科培养,以及西部和非985和211高校如何吸引师资进行学科建设,进行了充分和热烈的讨论。

在会议闭幕式上陈振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这十个小时左右的思想盛宴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的许多前沿问题和重大问题都有所涉及和回应,是一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再次感谢各位学者、老师的参与和精彩的学术汇报和讨论。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汇集了国内外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的诸多优秀学者,充分交流和探讨了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趋势,以及基于行为、实验、预测与数据驱动等新途径的诸多研究成果。在循证的、数据驱动的、指向具体公共管理和政策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证研究成为主流的今天,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对推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领域一系列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和方法的支持。

 

— END —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针对“”的选题方向

地区选题方向

2024

2023

2022

2021

我要纠错
提交

Logo
提示
*该功能为SVIP专属权益,如需查看,请点击开通SVIP
开通SVIP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