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常生活”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社科其他”学科里,我们对选题“日常生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老年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健康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日常步行活动的影响研究. 姜玉培;甄峰;孙鸿鹄;王文文. 地理研究,2020,03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圈情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毛雅倩;李九全.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2
中国老年人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周洁;柴彦威. 地理科学进展,2013,05
清代尊老敬老问题探究. 张留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老年人吸烟习惯对多维贫困的影响. 陈华帅;刘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农民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准现代性”:手机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 袁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特征及其治理:上海例证. 刘博. 重庆社会科学,2014,04
把阶级分析带回来——《大工地:城市建筑工人的生存图景》评述. 刘剑. 开放时代,2011,01
新生代农民工与公民权政治的兴起. 熊易寒. 开放时代,2012,11
城市化视野的农民工社区融入类型剖析. 白晓梅. 重庆社会科学,2010,07
社会工作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长期陪伴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批判与反思. 童敏;骆成俊;赵艳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4
知行合一: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历程. 张和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4
社会工作视域下艾滋患者家属的社会适应研究. 刘斌志. 贵州社会科学,2011,12
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困境与本土道路. 童敏. 社会科学辑刊,2019,06
空间思维的实践转向: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何以可能. 童敏. 社会科学辑刊,2020,04
农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准现代性”:手机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 袁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拆迁安置社区变迁逻辑的理论解释——基于“制度-生活”的分析框架. 李烊;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铁凝小说中基督教文化的存在形态. 景莹.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家庭政治转型视角下城郊村年轻人离婚实践与现代化调适. 班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回族失地农民消费生活方式变迁研究——以宁夏固原饮河村为例. 谢立宏;靳晓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农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我国居民绿色消费影响因素的多层次分析:基于CGSS2010的实证研究. 王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加快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路径探讨. 王中华. 对外经贸实务,2018,06
农村社区“微治理”中“软权力”的生成与运作逻辑. 包先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铁凝小说中基督教文化的存在形态. 景莹.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对农村少数民族与电视传播的冷思考. 葛艳玲;张瑞静.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列斐伏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基于列斐伏尔与德塞图的理论视角. 孙九霞;周一. 地理学报,2014,10
我们需要批判当今城市的日常生活吗?. 叶齐茂. 国际城市规划,2015,05
复兴还是异化?消费文化驱动下的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转型——对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的实证观察. 高慧智;张京祥;罗震东. 国际城市规划,2014,01
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与畸变: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之比较. 吴琼.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
日常语言批判和现代性批判的异形同构——列斐伏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袁文彬.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6
乡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加快我国农业聚落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路径探讨. 王中华. 对外经贸实务,2018,06
乡村居民消费空间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南京“五朵金花”为例. 黄莘绒;李红波;胡昊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4
陕西袁家村跨地方的乡村性生产与呈现. 黄清燕;白凯. 地理研究,2020,04
信仰、群体与日常生活——清代以来东北民间信仰组织述评. 刘扬.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举目无亲”的城市与“快闪”. 叶齐茂. 国际城市规划,2019,02
青少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世纪之交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摩托青年形象. 何明敏.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他者”眼中的独生子女——《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的方法启示与观点探讨. 风笑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城市化进程中维吾尔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现状——基于几个点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对比. 热孜婉·阿瓦穆斯林.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
老年人言语交际环境调查分析. 李宇峰;吕明臣. 东疆学刊,2016,03
“面子”背后的地方性知识——从文化与认知的视角看西藏藏族青少年的“面子”观. 陈小青. 开放时代,2015,03
风险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医疗保险类型与劳动力健康改善研究——来自CLDS经验数据的证据. 张琪;吴传琦.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老年人吸烟习惯对多维贫困的影响. 陈华帅;刘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风险和灾害的宗教解释与应对研究. 李永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影响研究. 贺聪志;叶敬忠. 农业经济问题,2010,03
找回风险:论全球公共危机的治理转向. 徐亚清;于水. 青海社会科学,2020,03
时空间行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圈情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毛雅倩;李九全.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2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 柴彦威;郭文伯. 地理科学进展,2015,04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柴彦威;塔娜. 地理科学进展,2013,09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申悦;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3,04
北京郊区女性居民一周时空间行为的日间差异研究. 柴彦威;张雪. 地理科学,2014,06
空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健康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日常步行活动的影响研究. 姜玉培;甄峰;孙鸿鹄;王文文. 地理研究,2020,03
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精英个体的日常实践. 孙九霞;苏静. 地理研究,2019,06
一国两制下的深港跨境生活空间形成——以中英街地区为例. 周雯婷;刘云刚;吴寅姗. 地理研究,2018,11
跨学科聚焦的新领域:流动的时间、空间与社会. 孙九霞;周尚意;王宁;朱竑;周大鸣;甄峰;刘行健;杨晶晶;陈敬复;杨茜好. 地理研究,2016,10
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时间利用以及生活活动时空间结构——对北京5个城中村的调查. 兰宗敏;冯健. 地理研究,2010,06
性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时间利用以及生活活动时空间结构——对北京5个城中村的调查. 兰宗敏;冯健. 地理研究,2010,06
英国文化研究向“阶级”视点的回归及启示——从理查德·霍加特《文化的用途》谈起. 周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在地化”书写的疏漏——大陆版台湾文学史对1950年代台湾女性小说的叙述. 周海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茶博士”:抗战时期成都茶馆的工人、职场文化与性别冲突. 王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家庭政治转型视角下城郊村年轻人离婚实践与现代化调适. 班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家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明清通俗小说中的纳妾叙事. 叶楚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圈情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毛雅倩;李九全.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2
流动儿童父母的入学准备实践及其特征研究. 曾守锤;谢晓露.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道德承续主要路径探究. 冯丕红;李建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
家庭政治转型视角下城郊村年轻人离婚实践与现代化调适. 班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社会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通——基于马克思“实践”与“感性世界”概念的思考. 夏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1
西方社会批判理论“身体转向”的深层逻辑探析——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 王玉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3
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精英个体的日常实践. 孙九霞;苏静. 地理研究,2019,06
关系学的逻辑及其运作——兼评《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朱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俗世的狂欢——波普艺术. 王原.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权力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关系学的逻辑及其运作——兼评《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朱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农村社区“微治理”中“软权力”的生成与运作逻辑. 包先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规训日常生活:新生活运动与现代国家的治理. 刘文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生活的权力化与权力的生活化——刘震云小说的权力观. 赵淑梅. 齐鲁学刊,2010,05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都市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经典论域. 温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空间生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基于列斐伏尔与德塞图的理论视角. 孙九霞;周一. 地理学报,2014,10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都市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经典论域. 温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复兴还是异化?消费文化驱动下的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转型——对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的实证观察. 高慧智;张京祥;罗震东. 国际城市规划,2014,01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策略与空间政治——基于J市N街区的个案分析. 何淼.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空间叙事分析——以《延安延安》为例. 韩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身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方社会批判理论“身体转向”的深层逻辑探析——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 王玉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3
健康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对老年人日常步行活动的影响研究. 姜玉培;甄峰;孙鸿鹄;王文文. 地理研究,2020,03
“准现代性”:手机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 袁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现象学教育学的视频分析:课堂中的注意与展示. 彭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欲”:晚明日常生活美学观念的本原. 曾婷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政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方社会批判理论“身体转向”的深层逻辑探析——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 王玉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3
英国文化研究向“阶级”视点的回归及启示——从理查德·霍加特《文化的用途》谈起. 周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文化概念——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 仰海峰.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01
“东突暴恐”事件的批判地缘政治分析. 安宁;朱竑. 地理学报,2015,10
乡村居民消费空间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南京“五朵金花”为例. 黄莘绒;李红波;胡昊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4
生活世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社会现象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通——基于马克思“实践”与“感性世界”概念的思考. 夏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1
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日常生活世界基础. 何林;朱洪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现象学教育学的视频分析:课堂中的注意与展示. 彭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当代煤矿工业题材小说的审美品格. 辛楠;史修永. 齐鲁学刊,2017,03
虚拟世界环境下网络非诚信治理路径探究——基于制度伦理学的视角. 王银娥;袁祖社. 齐鲁学刊,2015,01
日常生活批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儒学的现代建构与反思——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与发展. 李妍妍. 齐鲁学刊,2011,01
我们需要批判当今城市的日常生活吗?. 叶齐茂. 国际城市规划,2015,05
日常语言批判和现代性批判的异形同构——列斐伏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袁文彬.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6
日常生活的困境:哲学的乌托邦与脆弱的现代性——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刍议. 温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批判、日常生活批判和阅读城市大街. 叶齐茂. 国际城市规划,2015,06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时空间行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老年人日常生活圈情境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毛雅倩;李九全.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02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 柴彦威;郭文伯. 地理科学进展,2015,04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柴彦威;塔娜. 地理科学进展,2013,09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申悦;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3,04
北京郊区女性居民一周时空间行为的日间差异研究. 柴彦威;张雪. 地理科学,2014,06
美好生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城市:“美好生活”不易——“公共性”悖谬的诠释范本. 袁祖社. 江海学刊,2019,03
嵌入生活的项目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基础——基于海市塘村“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的个案研究. 杨威威;徐选国. 河南社会科学,2020,04
移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路径探讨. 张筱荣;吴学琴. 广西社会科学,2021,02
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种比较叙事. 沈江平. 江海学刊,2019,04
警惕消费主义营造的美好幻象. 刘怀玉. 人民论坛,2019,35
生命历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生命历程与日常生活:大流动时代的乡村家庭与个人. 周永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农民政治认同研究的传统及新尝试. 陈自强. 广西社会科学,2017,01
德音之谓乐“解”——以先秦儒学为视野. 金银润. 学术论坛,2011,06
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的空间实践与城市融入. 张霁雪. 山东社会科学,2014,06
平民传记史学价值的多视野观察. 钱茂伟. 人文杂志,2015,08
空间实践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空间修复与“城市病”: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视野. 车玉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空间三一论”视阈下女性空间实践解读. 李晓云.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当代中国城市化与居住空间再生产——以昆明和重庆的“农转城”为例. 张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列斐伏尔城市批判理论的空间辩证法内涵. 温权. 求是学刊,2019,04
差异地理之旅游塑造与空间生产权能. 郭文. 旅游学刊,2017,03
社会工作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长期陪伴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批判与反思. 童敏;骆成俊;赵艳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4
知行合一: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历程. 张和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4
社会工作视域下艾滋患者家属的社会适应研究. 刘斌志. 贵州社会科学,2011,12
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困境与本土道路. 童敏. 社会科学辑刊,2019,06
空间思维的实践转向: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化何以可能. 童敏. 社会科学辑刊,2020,04
民族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生成与重塑: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族群关系记忆研究. 罗意;王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 马翀炜. 开放时代,2016,0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的新情况与调控——乌江流域向家村调查. 莫代山. 贵州民族研究,2015,07
民族关系视角下快捷支付发展研究. 陈延斌;赵佳雨.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05
中国家族文学母题模式流变述论. 赵德利. 社会科学,2017,01
社会空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路径. 柴彦威;郭文伯. 地理科学进展,2015,04
乡村居民消费空间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南京“五朵金花”为例. 黄莘绒;李红波;胡昊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4
“苏联式”建筑与“新北京”的城市形塑--以1950年代的苏联展览馆为例. 李扬.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基于GPS数据的北京市郊区巨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空间. 申悦;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3,04
转译界面:夯实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恰切进路. 史献芝;严凤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族群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对农村少数民族与电视传播的冷思考. 葛艳玲;张瑞静.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选择性建构”:国家、市场和主体行动互动下的文化身份与认同——对北京某满族村的个案研究. 张岳;良警宇.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04
民族旅游纪念品与族群情感——以欧洲苗族游客为例. 石甜. 社会科学家,2020,05
潭溪地区蛊文化的民间叙事与族群认同. 陈心林. 云南社会科学,2011,06
中国大城市穆斯林女性移民的宗教空间实践——以广州为例. 李鹏;叶卉悦;黄逸恒. 世界地理研究,2019,03
风险社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生命存有:人工智能时代技术语言的叙事转向. 徐亚清;于水. 贵州社会科学,2021,01
风险与失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城市青年结婚、离婚现象的日常生活叙事分析. 李巾;杨晶. 人文杂志,2020,10
文明的风险——以G市的现代交通风险为例. 赵旭东;付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恐惧文化”的社会建构及其政治社会后果. 袁光锋;赵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3
风险社会视野中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省思. 楚江亭. 人文杂志,2010,01
文化变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旅游者与社会文化变迁. Dean MacCannell;张进福. 旅游学刊,2013,11
路、国家与鄂伦春社会文化变迁. 张雨男. 开放时代,2020,04
基于“地方场域”视角的中国旅游研究反思. 陈晓亮;蔡晓梅;朱竑. 地理研究,2019,11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如何与汉学家对话. 陈平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略论近代福建婚俗的变迁. 冯之余.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社会性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试论女同性恋T性别的身体表达. 赵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日常生活的咏叹:近代儿童性别意识启蒙——以20世纪初儿歌为中心. 侯杰;常春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网络媒体“更年期”修辞与转型中国的市场经济. 曹晋;徐璐;许一凡.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变动与坚守:生计方式转型与白族女性日常生活节奏的个案考察. 苏醒. 云南社会科学,2020,04
性别表演:易装的欲望叙述与文学生成. 李楚. 浙江学刊,2020,05
灾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代黄河下游粟麦轮作的植物考古学分析——以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为例. 赵昊.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风险和灾害的宗教解释与应对研究. 李永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请神祈禳:明清以来清水江地区民众日常灾害防范习俗研究. 吴才茂;冯贤亮. 江汉论坛,2016,02
生计流动:一种宋代女性行旅活动的历史考察. 铁爱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对策研究. 戴慎志;曹凯. 现代城市研究,2012,01
女性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中《红楼梦》的女娲叙事. 王明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人生意义的探寻:困境抑或契机——以张辛欣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小说为中心视域. 晋海学.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世纪之交女性小说的悲剧性症候认知. 魏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日常生活”与女性文学史的建构. 陆兴忍. 湖北社会科学,2014,10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 陆兴忍. 湖北社会科学,2010,01
空间生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基于列斐伏尔与德塞图的理论视角. 孙九霞;周一. 地理学报,2014,10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都市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经典论域. 温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复兴还是异化?消费文化驱动下的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转型——对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的实证观察. 高慧智;张京祥;罗震东. 国际城市规划,2014,01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策略与空间政治——基于J市N街区的个案分析. 何淼.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空间叙事分析——以《延安延安》为例. 韩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回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回族失地农民消费生活方式变迁研究——以宁夏固原饮河村为例. 谢立宏;靳晓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城市清真寺周边商业环境的空间区位分析——以青海西宁东关大寺为例. 魏明洁;艾少伟;陈肖飞. 经济地理,2013,02
藏文化环境中回回民族身份的传承——以一个家族口述史为例. 鲁顺元. 青海社会科学,2011,01
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融合——以山东平邑县地方镇回族“过年”为例. 李华. 云南社会科学,2014,05
回族女性性别观念中的世俗与宗教——以义乌市从事翻译工作的回族女性为例. 李之易. 浙江社会科学,2018,04
社会秩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规训日常生活:新生活运动与现代国家的治理. 刘文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元代民众诉讼实践中的“诉冤”与“告奸”. 郑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农村日常生活区隔化与农民阶层分化再生产——基于浙北农村调查的分析. 印子. 北京社会科学,2015,07
明代山东乡约与社会教化. 秦海滢. 东岳论丛,2011,08
河南省城市社会治理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周金恋;何阳晨. 河南社会科学,2015,12
大数据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数据与“被遗忘权”. 吴飞;傅正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2
网约车平台中心辐射型卡特尔规制问题研究. 杨婧.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谣言防控和治理研究. 丁晓蔚. 南京社会科学,2020,12
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日常生活化研究. 刘世衡. 广西社会科学,2016,11
从物语消费到数字消费:新媒介文艺消费逻辑的演进. 黎杨全.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自我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准现代性”:手机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 袁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文化的人本寓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 袁年兴.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2
试论女同性恋T性别的身体表达. 赵然.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物质性与个体化:网络热播纪录片中传统文化的话语机制及当代转化. 梁君健. 南京社会科学,2019,11
客观事实与主观分化:中国中产阶层的主观阶层认同分析. 胡荣;沈珊. 东南学术,2018,05
列斐伏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基于列斐伏尔与德塞图的理论视角. 孙九霞;周一. 地理学报,2014,10
我们需要批判当今城市的日常生活吗?. 叶齐茂. 国际城市规划,2015,05
复兴还是异化?消费文化驱动下的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转型——对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的实证观察. 高慧智;张京祥;罗震东. 国际城市规划,2014,01
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与畸变: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之比较. 吴琼.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
日常语言批判和现代性批判的异形同构——列斐伏尔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袁文彬.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6
公共空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越通婚中越南女性的空间排斥研究——以云南省河口县桥头村为例. 万蕙;朱竑. 地理科学,2013,05
微观世界的宏观思考:从成都个案看中国城市史研究. 王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日常都市主义理论发展及其对当代中国城市设计的挑战. 陈煊;玛格丽特·克劳福德. 国际城市规划,2019,06
脚踏车上的城市. 张颖;孟繁星. 国际城市规划,2014,03
从布莱恩特公园议城市公园中持续生机的创造. 刘保艳;汪民;黄伊伟;高翅. 国际城市规划,2014,03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