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关于“文学”的选题发现报告
2021-08-02 20:19:15生成 | 点击登录,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

“语言、文字”学科里,我们对选题“文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文学”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翻译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吴梼的翻译活动与日本《太阳》杂志. 崔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

新月派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文学观. 黄红春;王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从“娜拉”到“芸娘”——现代文学翻译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刘堃.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民国时期教会大学校园期刊文学考察——以天津工商学院《北辰杂志》等为中心. 刘丽霞. 齐鲁学刊,2017,06

比较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比较文学在北京大学. 陈跃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语言、文本与文本的转换:关于古代佛经的翻译. 王邦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清华国学和域外汉学. 刘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封闭的开放:泰戈尔1924年访华的遭遇. 彭姗姗.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缪斯之艺:泛美学研究》. 丹尼尔·奥尔布赖特;徐长生;杨贤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01

中国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魏名臣奏议》看魏晋文学的新变. 任子田;王小盾.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地域文化与现代作家的精神路向——以民国时期南京为例的一种考察. 杨洪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蒋春霖词的苦难书写. 杨柏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历史际遇与审美暗示:再评古典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潘水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现代媒介与文体变革——以王韬报章政论文为核心探讨. 邱江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经典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学术交融与穆旦诗歌经典化建构. 李蒙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

启蒙思潮·经典建构·文化转型——论启蒙运动与现代西方诸民族的文化转型. 江宁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朦胧诗的接受限度与先锋的宿命——以舒婷为中心的考察. 赵永刚. 齐鲁学刊,2011,03

汉语俗文学及其研究的经典化. 普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荷尔德林与德国人的民族情结. 李双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文学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何谓文学事件?. 何成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论加拿大华人史写作的文史统一. 池雷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从郭子仪诗歌组看杜甫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 张思齐. 齐鲁学刊,2016,02

文学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从《阿拉伯古代文学史》说起. 卢铁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读者意识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话语症候. 雷鸣.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外国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及其启示——以1920—1930年代的“小国文学”研究为例. 韩晗.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作为叙事文本构成方法的“引用”——以大江健三郎《被偷换的孩子》为例. 曾嵘.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2

由《活着之上》看中国当代作家的缺失. 旷新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江苏省图书版权贸易结构性困境分析. 张倩;竺杏月. 对外经贸实务,2014,09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走向. 王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跨学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文化记忆研究指南》. 李恭忠;李霞.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02

论人文学科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基于认知科学与人文学科边界及其互补性的思考. 江怡.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文化研究与台湾“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耦合. 孔苏颜;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中日宝卷研究历史状况及启迪. 陈安梅;董国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近年法国中世纪史研究中的跨学科动向二题. 黄艳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试析《西雅图宣言》中的生态文化思想. 许丽芹;高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诗律与散句:中西方小说标目的分界. 李小龙.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02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文化记忆研究指南》. 李恭忠;李霞.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02

朱彝尊与清初文献传承. 张宗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5

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 刘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05

语境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走向新世界:数字人文视野下中国近代“世界”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邱伟云;郑文惠.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5

文类身份认同的中西比较研究. 陈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新世纪文艺社会学的回归与重建. 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现当代文论的一段问题史. 吴玲玲;凌继尧.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论加拿大华人史写作的文史统一. 池雷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文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诗律与散句:中西方小说标目的分界. 李小龙.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02

从《魏名臣奏议》看魏晋文学的新变. 任子田;王小盾.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日本文学史》. 古桥信孝;徐凤;付秀梅.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06

地域文化与现代作家的精神路向——以民国时期南京为例的一种考察. 杨洪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现代媒介与文体变革——以王韬报章政论文为核心探讨. 邱江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学科建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世纪文艺社会学的回归与重建. 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现代文艺思潮与中国俗文学学科建设. 周忠元. 齐鲁学刊,2012,05

中日宝卷研究历史状况及启迪. 陈安梅;董国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初步思考. 席光;贾毅华;梅红;谢志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创意写作学的学科定位. 葛红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俄罗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俄罗斯文学与现代化转型之关系的历史回望. 汪介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汤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类型学的文学移植:袁枚和杰尔查文自然诗比较研究. 刘亚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中性别形象类型分析. 穆重怀.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新中国60年俄罗斯古典文学研究”专题. 申丹.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诗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清初关中李念慈诗论的时代精神. 冉耀斌.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西方学界的东方转向及其应对:跨文化比较诗学评议. 代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情感诗学与情感政治——观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新文化观的一个维度. 张冠夫.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2

从郭子仪诗歌组看杜甫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 张思齐. 齐鲁学刊,2016,02

论李澄中诗学观. 于海洋. 齐鲁学刊,2016,02

意识形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现当代文论的一段问题史. 吴玲玲;凌继尧.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革命文学家与鲁迅的分歧. 杨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1950年代:“本质—特征论”文学定义的形成及影响. 刘锋杰;许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悲剧意识形态. 宋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2

回到《讲话》接受史现场——以茅盾为考察中心. 商昌宝. 齐鲁学刊,2014,01

互文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破碎的摩崖:北宋诗人对《中兴颂碑》的多元演绎.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对话性:研究俄国文学的一种有效角度. 刘亚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此“经典”非彼“经典”——两种文学经典刍议. 李玉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经典性的内在构成与作品的艺术生命. 吴玉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形象的“思辨”——以《务虚笔记》为中心. 席建彬. 齐鲁学刊,2020,06

跨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 曹顺庆;王苗苗.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西方学界的东方转向及其应对:跨文化比较诗学评议. 代迅.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封闭的开放:泰戈尔1924年访华的遭遇. 彭姗姗.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近代来华法国耶稣会士对中国文学中他界书写的译介——以戴遂良、禄是遒等为例. 刘丽霞. 齐鲁学刊,2012,05

教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03

地域文化视野中的白马湖散文. 宋浩成. 齐鲁学刊,2020,03

中日宝卷研究历史状况及启迪. 陈安梅;董国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首届“语言文学认知研究”国际研讨会学术综述. 徐靖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012年中韩语言文学研究与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吴玥;汤洪;林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语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人文学科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基于认知科学与人文学科边界及其互补性的思考. 江怡.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日本文学史》. 古桥信孝;徐凤;付秀梅.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06

先秦文学元素论. 李开.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何谓文学事件?. 何成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洛特曼艺术符号模式化研究. 高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周作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周作人自编文集集名释义. 林树帅. 齐鲁学刊,2015,02

从功利到审美:周作人散文的语言观建构. 陈艳丽. 齐鲁学刊,2011,05

现代社会的主体性确立与传统社会的关系裂变——以鲁迅、周作人周氏兄弟失和作为考察对象. 李宗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新诗’建构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想研究”专题. 孟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整合与分离——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的编选为中心. 朱宏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儿童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童年生态”在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回归. 田媛. 齐鲁学刊,2013,03

儿童文学: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助推器”——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 李学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百年回声:“救救孩子”与五四文学启蒙——“鲁迅与儿童文学”学术论坛论点综述. 朱富豪;赵歌东. 齐鲁学刊,2018,05

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小说的儿童形象嬗变. 王家勇. 齐鲁学刊,2016,01

格雷马斯-托尔金理论视野下的儿童文学创作模式. 唐洁;赵文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文学”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大学语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 张福贵.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思考. 汪洪澜. 宁夏社会科学,2014,03

大学语文是现代语文学科的固有课程. 李明;何二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本期人物——马克来克·玉买尔拜编审. . 语言与翻译,2016,01

大学生“失语”现象与当代“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刘思诚;王世铎. 教育科学,2019,02

林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吴梼的翻译活动与日本《太阳》杂志. 崔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

从聚合到疏离:林纾与商务印书馆. 陈建宁;王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钱玄同、刘半农“双簧信”作用的再认识. 耿宝强. 齐鲁学刊,2015,04

在“狂人”的精神文化链条上:林纾人格论. 王桂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专业眼光·才子笔墨·哀为主调——论周瘦鹃的翻译小说. 孙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归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许渊冲《楚辞》英译的“三美论”. 严晓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乡土文学文化翻译的归化与异化——《浮躁》英译本个案分析. 班荣学;于亚莉;李雨田;赵荣.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翻译策略研究. 邹灿.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专业眼光·才子笔墨·哀为主调——论周瘦鹃的翻译小说. 孙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楚辞》原型意象英译策略研究——以许渊冲和卓振英译本为例. 李红绿.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三国演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 葛永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论明清四部长篇小说中的悲剧性.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三国演义》对应用文的吸收及其文学特点. 谭真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明代文学主导文体的重新确认. 陈文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布迪厄理论视角下翻译审美再现研究——以罗慕士、赛珍珠的汉语典籍英译为例. 董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接受美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学认知的“形式知觉模式”与“期待视野”. 李叶. 齐鲁学刊,2015,05

论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文学性与创造性——基于接受美学视角. 李薇;廖爽;季水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

霍兰德的文学反应动力学:渊源、框架及局限. 黄淑琼. 求索,2015,02

论温庭筠词的情感寄托. 陈际斌;李秋菊. 求索,2012,03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声乐表演艺术及其美学特征. 郑璐. 江西社会科学,2011,06

人才培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6年高层次人才招聘.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6,03

儿童文学: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助推器”——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 李学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国学应包括自然科学. 章兢;童调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创意写作学的学科定位. 葛红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虚构与叙事——创意写作方法论问题. 陈鸣;刘艳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修辞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韦恩·布斯的修辞伦理批评——从《小说修辞学》到《小说伦理学》. 任世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认知与审美交响的术语修辞:钱锺书《围城》中的科技术语管窥. 张春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期刊文献话语背后——以《〈文艺学习〉的广义修辞学研究》为观察对象. 谭学纯.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叙事:历史话语的结构性文学因素——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一个基本理路. 邱晓.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文化社会学: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范式. 杨向荣;刘永利.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教学改革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在中西新旧之间穿行:五四前后的清华国文教学. 欧阳军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创意写作学的学科定位. 葛红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虚构与叙事——创意写作方法论问题. 陈鸣;刘艳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对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探索. 田美;杨瑞英;黄平安;范晓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创意写作:课程模式与训练方法. 许道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语文教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儿童文学: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助推器”——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 李学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潘涌.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从国民语文教育到文学经典普及——余冠英先生学术思想溯源. 蔡丹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

语文课程内容的语用性建构. 曹明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

双声与复调:对话理论视角下文学教育探析. 赵欣欣;宋祥.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异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童年生态”在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回归. 田媛. 齐鲁学刊,2013,03

安德森《鸡蛋》中“人的异化”之圣经原型批评. 陈庆.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鲁迅留日早期译作思想命题和翻译问题再释. 王家平;王明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城市书写视野下的乔伊斯小说解读——以《尤利西斯》为例. 吴庆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从“核心期刊”、“来源期刊”排行榜谈起. 朱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符号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洛特曼艺术符号模式化研究. 高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用符号学推进诗歌研究:从钱钟书理论出发. 陆正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论苏曼殊小说的空间表意实践——一种地志符号学的考察. 唐珂. 齐鲁学刊,2014,05

格雷马斯-托尔金理论视野下的儿童文学创作模式. 唐洁;赵文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历史文本的符号学阐释——论德拉-沃尔佩对克罗齐美学观的批判与超越. 张碧.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

清末民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粉彩花鸟纹瓷瓶(民国 传世品). 李文;马音宁.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3

20世纪中国文学建构中的新传统因素. 杨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典型概念的变迁. 旷新年.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清末民初的小说读者及其对语体的选择. 庄逸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清末民初形成期海派小说与新文学创作. 吴智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方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惠洪《冷斋夜话》的文学思想. 张瑞君.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扬雄的文学追求与文学观念之迁变. 孙少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有关方言与文化综合研究的思考. 申慧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

五四小说与女性第三人称代词的书写探索. 王佳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布鲁斯-方言”批评理论与“黑人性”表述. 罗虹;程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红楼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谁解绘其真”:端恩的题红诗与清宗室文人社会心理. 李贵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霍克思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张婷. 齐鲁学刊,2013,06

论《红楼梦》中的元宵节意象. 刘相雨. 齐鲁学刊,2015,02

论明清四部长篇小说中的悲剧性.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马克思主义与《红楼梦》研究的范式转换. 郭士礼.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翻译文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吴梼的翻译活动与日本《太阳》杂志. 崔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S1

新月派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文学观. 黄红春;王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从“娜拉”到“芸娘”——现代文学翻译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刘堃.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民国时期教会大学校园期刊文学考察——以天津工商学院《北辰杂志》等为中心. 刘丽霞. 齐鲁学刊,2017,06

语文教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脸谱化改写:“十七年”鲁迅接受的话语策略. 杨海燕. 齐鲁学刊,2011,02

我国公民语言能力培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李德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教你发现语言密码——小学生习作提升招招鲜》. . 读书,2017,01

关于高校外国文学课改革的思考. 杜学霞. 河南社会科学,2010,04

内容的“残缺”与文学经典化生成——以老舍作品《济南的冬天》为例. 张炜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经典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学术交融与穆旦诗歌经典化建构. 李蒙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

启蒙思潮·经典建构·文化转型——论启蒙运动与现代西方诸民族的文化转型. 江宁康.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朦胧诗的接受限度与先锋的宿命——以舒婷为中心的考察. 赵永刚. 齐鲁学刊,2011,03

汉语俗文学及其研究的经典化. 普慧.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荷尔德林与德国人的民族情结. 李双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大学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见辅仁论文《论隋唐演义之来源及其演变》论析. 彭利芝.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从博雅教育维度审视大学德育:目标、方法及途径. 张亚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对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及探索. 田美;杨瑞英;黄平安;范晓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论五四时期的“大学叙事”小说. 李洪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革命救亡语境中的大学想象:论抗战时期的大学叙事. 李洪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周作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周作人自编文集集名释义. 林树帅. 齐鲁学刊,2015,02

从功利到审美:周作人散文的语言观建构. 陈艳丽. 齐鲁学刊,2011,05

现代社会的主体性确立与传统社会的关系裂变——以鲁迅、周作人周氏兄弟失和作为考察对象. 李宗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新诗’建构与中国现代文艺思想研究”专题. 孟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整合与分离——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的编选为中心. 朱宏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跨学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 《文化记忆研究指南》. 李恭忠;李霞.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02

论人文学科在认知科学中的作用——基于认知科学与人文学科边界及其互补性的思考. 江怡.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文化研究与台湾“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耦合. 孔苏颜;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中日宝卷研究历史状况及启迪. 陈安梅;董国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近年法国中世纪史研究中的跨学科动向二题. 黄艳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消费提示
确认查看将消耗您个金币
开通VIP会员可免费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金币支付
开通会员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设置跟踪
跟踪设置成功

内容更新时我们会发消息提醒您及时查看。

取消跟踪请到个人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

提示
该词范围较大,请搭配其他关键词一起查看或输入范围更小的关键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