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喻”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语言、文字”学科里,我们对选题“隐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隐喻”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语料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趋向补语的非范畴化研究——基于语料库“V上”与“V下”的比较. 李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修辞批评视域下治国理政生态话语的隐喻研究. 李克.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语篇名词化隐喻运用对比研究——以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理工科硕士论文摘要为例. 谭丽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研究. 潘冀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认知视角下运动动词的多义性研究. 魏水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隐喻识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现象及解读. 刘福英. 河南社会科学,2012,05
欧莱雅化妆品电视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与身份商品化. 陈敏;孙伟伟. 外国语文,2018,03
基于话语分析的联合国生态观念管窥——以《世界经济社会概览》中涉及气候变化的表述为例. 林琳;周桂君. 社会科学战线,2019,08
基于MIP对“习式演讲”的认知隐喻探析. 田良斌;李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8,06
基于词嵌入融合和循环神经网络的中英文隐喻识别. 苏传东;黄孝喜;王荣波;谌志群;毛君钰;朱嘉莹;潘宇豪.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0,04
政治语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政治语篇意识形态的认知阐释——以习近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讲话为中心. 陈风华;孙德贵. 江汉学术,2016,04
政治语篇隐喻架构之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医保演说为例. 梁婧玉;汪少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隐喻与政治语篇的建构. 朱炜;贺宁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政治语篇中隐喻的说服功能与话语策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吴丹苹;庞继贤.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4
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演讲为例. 汪少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4
翻译策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变”:一个译词形成的叙事隐喻. 李晖.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4
翻译策略:术语与隐喻. 郭亚玲;王立. 语言与翻译,2016,01
隐喻翻译的认知观和翻译策略. 陈雪;赵岩. 社会科学战线,2016,04
基于概念隐喻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 田苗.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
框架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中隐喻的英译策略——以《狂人日记》和《药》为例. 汪珍;杨思慧;胡东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关联理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隐喻解读--以G7峰会报道为例. 张巨文;蒋永久.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英汉疾病隐喻的关联认知阐释——兼谈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钱永红;王维.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03
广告语的认知语境与最佳关联. 谢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隐喻翻译的应用对策——以《围城》为例. 胡学坤. 语文建设,2017,17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语言符号隐喻象似性. 刘瑾;华先发. 江淮论坛,2016,02
语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汉语“这/那”的类同定指用法. 吴早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汉语“实词+叠词”结构的语法化现象认知解析. 廖福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廖福涛;钟守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趋向补语的非范畴化研究——基于语料库“V上”与“V下”的比较. 李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语言哲学视阈下的意义与隐喻. 李蓓岚;郭继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体验哲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概念整合理论对《黄帝内经》中隐喻的认知解释. 欧阳利锋;张学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通感隐喻微观对比框架中体验哲学与民俗模型性的联合动因考辩. 孙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认知语言学对西方哲学的贡献. 王天翼;王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宗教语言的体验哲学思辨. 刘坛孝;张承安. 求索,2012,12
认知语言学哲学视角阐释. 朱莉华. 求索,2011,12
映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人脸:身体传播中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表征. 谢清果;王婷. 齐鲁学刊,2021,02
德语人称名词的语法属性及其性别概念化. 张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概念整合理论对《黄帝内经》中隐喻的认知解释. 欧阳利锋;张学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意义. 焦彩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语言观脉络中的中国当代诗歌. 李心释. 江汉学术,2014,04
语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人脸:身体传播中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表征. 谢清果;王婷. 齐鲁学刊,2021,02
历史学中的隐喻及其特性. 王志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所罗门之歌》中的隐喻. 王天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
殖民主义的幽灵:论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制图的空间难题. 项歆妮.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
汉语“实词+叠词”结构的语法化现象认知解析. 廖福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语言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实词+叠词”结构的语法化现象认知解析. 廖福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廖福涛;钟守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隐喻研究的文化哲学视角诠释. 徐剑英;邹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概念隐喻”理论兴起的动因. 邵钦瑜;冯蕾.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语言哲学视阈下的意义与隐喻. 李蓓岚;郭继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英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多元语境下的中国性呈现——以熊式一的英语创作及其争议为考察中心. 倪婷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跨语言爱情隐喻异同的认知理据与哲学文化渊源考辨. 孙毅;周世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语篇名词化隐喻运用对比研究——以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理工科硕士论文摘要为例. 谭丽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通感隐喻微观对比框架中体验哲学与民俗模型性的联合动因考辩. 孙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研究. 潘冀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认知语言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实词+叠词”结构的语法化现象认知解析. 廖福涛.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廖福涛;钟守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概念隐喻”理论兴起的动因. 邵钦瑜;冯蕾.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德语人称名词的语法属性及其性别概念化. 张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转喻. 曹师一.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实证研究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改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概念隐喻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证研究. 朱淑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战略理论的隐喻、范式及整合意义. 武亚军;冯晓岚;许德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
划拳中言语和手势隐喻认知研究——基于对川渝和福建客家地区的调查. 江桂英;李恒. 东南学术,2012,03
论隐喻语料库研究的目标、途径及方法. 严敏芬;李健雪.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
栖息地特征、市场分布结构及其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王兴元;于伟;Fuan Li. 中国工业经济,2010,01
多模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后语言哲学“三观”理论在视频传播中的运用——以《重庆旅游形象宣传片》为例. 王扬.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空间导向符号的多模态隐喻. 廖宏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路径图式在中国国家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 张蕾.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的《1Q84》——村上春树《1Q84》中多模态隐喻分析. 苏萍. 兰州学刊,2012,12
多模态隐喻文化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邵旭. 青海社会科学,2015,06
英汉对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英空间隐喻“前”“后”的认知和表达比较研究. 李萍. 湖北社会科学,2013,03
英汉政治演说语篇隐喻之异同. 杨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语法隐喻视角下英汉名形化的认知语义研究. 方义桂;丛迎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03
基于英汉比较的语法隐喻再分类. 钱坤.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04
英汉语“风”概念隐喻的体验认知研究. 黄兴运;谢世坚.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04
概念隐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中“人生是饮食”概念隐喻分析. 梁海燕.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3
“概念隐喻”理论兴起的动因. 邵钦瑜;冯蕾.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口语诗《广岛》中隐喻手势的表征方式与元话语功能. 周花平;邓云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语篇名词化隐喻运用对比研究——以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理工科硕士论文摘要为例. 谭丽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通感隐喻微观对比框架中体验哲学与民俗模型性的联合动因考辩. 孙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认知语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名词性隐喻结构的认知语义研究. 朱守信.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两种不同的容器隐喻——“NP+里”和“NP+内”的认知语义差异. 曹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3
汉语“一把……”结构的语义阐释和英译. 冯学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01
俄语核心体态动词стоять的认知语义分析. 张凤.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6
语法隐喻视角下英汉名形化的认知语义研究. 方义桂;丛迎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03
语义特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汉语“这/那”的类同定指用法. 吴早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资深”的流行及其内在动因. 曾丹.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5
流行短语的隐喻性语义探析. 吴薇薇.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汉语维度形容词“粗”语义系统研究. 伍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百分之百”类词语从数量短语到副词的演变. 王擎擎;金鑫. 求索,2013,03
语法隐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语篇名词化隐喻运用对比研究——以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者理工科硕士论文摘要为例. 谭丽花.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百分之百”类词语从数量短语到副词的演变. 王擎擎;金鑫. 求索,2013,03
从语气隐喻角度解析广告语篇中的人际意义. 李华兵.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纯理功能与语法隐喻. 赵德全;李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汉语趋向补语构式“动词+下来”分析. 卫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多模态隐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空间导向符号的多模态隐喻. 廖宏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路径图式在中国国家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 张蕾.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的《1Q84》——村上春树《1Q84》中多模态隐喻分析. 苏萍. 兰州学刊,2012,12
多模态隐喻文化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 邵旭. 青海社会科学,2015,06
电视学术讲坛类节目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以“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为例. 黄东花. 宁夏社会科学,2013,04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隐喻”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黄帝内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概念整合理论对《黄帝内经》中隐喻的认知解释. 欧阳利锋;张学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黄帝内经》中“喜”情感的概念化研究. 李孝英.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黄帝内经》中“悲”情感的概念化研究. 李孝英;解宏甲. 外语电化教学,2018,03
《黄帝内经》中情感隐喻类型及其认知机制研究. 李孝英;陈丽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01
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中《黄帝内经》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 李孝英. 外语学刊,2016,03
批评隐喻分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修辞批评视域下治国理政生态话语的隐喻研究. 李克.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美国政治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构建与批评分析——以中美贸易冲突为例. 马廷辉;高原. 外语研究,2020,01
隐喻和政治神话的实现:美国总统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从里根到奥巴马. 凤群.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1
党内法规“党言党语”与“法言法语”的界分与融合. 邹东升;姚靖. 探索,2019,05
企业在华发展报告的批判认知分析. 李琳. 外语研究,2020,05
语义演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人体词语语义范畴跨界探源. 黄碧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流行语语义变化的认知隐喻解读. 姚力之. 湖南社会科学,2012,06
汉语中若干双向性的语义演变路径. 金小栋;吴福祥. 汉语学报,2019,04
试论总括向高程度的演变. 李小军. 语言科学,2018,05
语义演变视角下敦煌文献词语“枝罗”再析. 姬慧. 敦煌学辑刊,2020,02
主观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廖福涛;钟守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论《围城》隐喻的主观性. 郭振伟. 齐鲁学刊,2014,01
现代汉语主观少量构式“没+NP”探析. 华树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宗教语言的体验哲学思辨. 刘坛孝;张承安. 求索,2012,12
词汇演变创新、传播的动因和机制. 胡平. 古汉语研究,2020,02
词义演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汉语词语的构词理据及其词义演变. 郭海洋. 求索,2012,09
中古“借贷”概念场词义的演变机制. 姜黎黎. 求索,2013,11
中古汉语“逮捕”概念场动词词义演变研究. 姜黎黎. 古汉语研究,2014,01
类型学角度的“孩”研究. 张莉. 外语学刊,2016,05
通感、隐喻与认知——通感现象在汉语中的系统性表现与语言学价值. 赵青青;熊佳娟;黄居仁. 中国语文,2019,02
构式语法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语“X向左,Y向右”构式的语义认知研究. 陈文博.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
隐喻式否定的构式语义研究. 魏在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基于构式语法的现代汉语动趋式研究. 赖慧玲. 求索,2012,07
汉语趋向补语构式“动词+下来”分析. 卫斓.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汉语范围构式“从X到Y”研究. 朱军. 语言研究,2010,02
政治话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西藏日报》元旦社论看西藏政治话语变迁——一种隐喻的视角. 廖云路.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图像与情感:情感动员实践中的图像框架及其视觉修辞分析. 王雪晔. 南京社会科学,2019,05
论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中的记忆书写. 吴玲英;郭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政治话语的批评架构分析——以美媒对“一带一路”的报道话语为例. 张薇. 贵州社会科学,2019,06
中国政治话语的概念隐喻分析——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为例. 李玉;詹全旺. 江淮论坛,2013,05
语篇功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研究. 潘冀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隐喻语篇功能在商业英语语篇教学中的运用. 俞炎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纯理功能与语法隐喻. 赵德全;李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英语语音中的“不一致式”. 王兰春;王硕. 外国语文,2013,01
论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和认知效果. 郭建红. 外国语文,2010,02
政治语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政治语篇意识形态的认知阐释——以习近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会讲话为中心. 陈风华;孙德贵. 江汉学术,2016,04
政治语篇隐喻架构之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医保演说为例. 梁婧玉;汪少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隐喻与政治语篇的建构. 朱炜;贺宁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政治语篇中隐喻的说服功能与话语策略——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吴丹苹;庞继贤.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4
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演讲为例. 汪少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4
关联理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认知语用学视域下的隐喻解读--以G7峰会报道为例. 张巨文;蒋永久.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英汉疾病隐喻的关联认知阐释——兼谈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钱永红;王维.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03
广告语的认知语境与最佳关联. 谢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隐喻翻译的应用对策——以《围城》为例. 胡学坤. 语文建设,2017,17
关联理论观照下的语言符号隐喻象似性. 刘瑾;华先发. 江淮论坛,2016,02
多义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与既有词语相联系的网络词语研究. 周建民.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5
维吾尔语中人体词的隐喻认知研究. 斯迪克江·伊布拉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4
英语基本味觉词“sweet”一词多义的认知识解. 莫丽红;白解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日语「家」的多义扩展研究. 符莉;胡俊.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05
“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对比分析. 贾冬梅;蓝纯.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03
国家形象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路径图式在中国国家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 张蕾.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时政新闻语篇的叙事分析. 张庆庆. 求索,2019,02
国家形象的提升与演变——以当代“中国形象”的广告语变迁为例. 屈雅利. 青海社会科学,2014,05
病毒污名化:隐喻、意识操纵与应对. 舒绍福.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22
外宣语境多模态认知视角国家领导人形象建构——以习近平特稿为中心. 陈风华;查建设.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03
意向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图式论:图像思维与视觉修辞分析. 刘涛. 南京社会科学,2020,02
人工智能语言的哲学阐释. 陶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隐喻的信念真值及其特征——基于体验哲学观的探讨. 张其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
概念隐喻中始源域“多元性”的体验哲学观——以汉语诗词中“愁”的概念隐喻为例. 覃修桂;黄兴运.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05
“内蕴形而上学”的文化本体观. 杨晓. 社会科学辑刊,2015,06
主观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英汉语用标记语语法化模式一致性研究. 廖福涛;钟守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论《围城》隐喻的主观性. 郭振伟. 齐鲁学刊,2014,01
主观向量副词“充其量”的词汇化与认知研究. 亓文香.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黄帝内经》中“喜”情感的概念化研究. 李孝英.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两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体验哲学寻绎. 孙毅. 宁夏社会科学,2012,03
认知模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围城》隐喻的主观性. 郭振伟. 齐鲁学刊,2014,01
ICM理论对物流英语翻译创新教学的启示. 张媛飞.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认知语言学对西方哲学的贡献. 王天翼;王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新闻报刊中疾病隐喻表达的ICM分析. 张薇;汪少华.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04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预设编织与认知模型构建. 佘丹. 外国语文,2018,04
隐喻识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大学校徽多模态隐喻现象及解读. 刘福英. 河南社会科学,2012,05
欧莱雅化妆品电视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与身份商品化. 陈敏;孙伟伟. 外国语文,2018,03
基于话语分析的联合国生态观念管窥——以《世界经济社会概览》中涉及气候变化的表述为例. 林琳;周桂君. 社会科学战线,2019,08
基于MIP对“习式演讲”的认知隐喻探析. 田良斌;李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8,06
基于词嵌入融合和循环神经网络的中英文隐喻识别. 苏传东;黄孝喜;王荣波;谌志群;毛君钰;朱嘉莹;潘宇豪.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0,04
英汉对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英空间隐喻“前”“后”的认知和表达比较研究. 李萍. 湖北社会科学,2013,03
英汉政治演说语篇隐喻之异同. 杨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语法隐喻视角下英汉名形化的认知语义研究. 方义桂;丛迎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03
基于英汉比较的语法隐喻再分类. 钱坤.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04
英汉语“风”概念隐喻的体验认知研究. 黄兴运;谢世坚.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04
翻译策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变”:一个译词形成的叙事隐喻. 李晖.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4
翻译策略:术语与隐喻. 郭亚玲;王立. 语言与翻译,2016,01
隐喻翻译的认知观和翻译策略. 陈雪;赵岩. 社会科学战线,2016,04
基于概念隐喻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 田苗.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
框架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中隐喻的英译策略——以《狂人日记》和《药》为例. 汪珍;杨思慧;胡东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语言哲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后语言哲学“三观”理论在视频传播中的运用——以《重庆旅游形象宣传片》为例. 王扬.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语言哲学视阈下的意义与隐喻. 李蓓岚;郭继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认知语言学对西方哲学的贡献. 王天翼;王寅.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语言哲学中的隐喻及隐喻能力. 吴蓉;周玉忠. 宁夏社会科学,2011,06
英美语言哲学隐喻研究及其问题. 牛宏宝.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06
情感隐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知识亲和力的教学话语建构. 闻人行;庞继贤.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黄帝内经》中“喜”情感的概念化研究. 李孝英.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情感隐喻的心理层面与文明触发. 石勇;刘宇红. 重庆社会科学,2015,06
基于语料的跨语言核心情感的认知隐喻学发生原理探源. 孙毅. 中国外语,2011,06
汉英友谊认知隐喻启悟诠索. 孙毅;周婧. 江淮论坛,2015,05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