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历史、地理”学科里,我们对选题“中西文化交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中西文化交流”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猧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域“猧子”与唐代社会生活. 丛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黄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黄宽: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王华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印中搜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十九世纪“理”概念英译的实践与演进. 蔡慧清. 中国哲学史,2016,01
南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5000年前的中西文化交流南道. 韩建业. 社会科学战线,2012,06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韩建业. 考古与文物,2013,01
波斯帝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二).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三).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晚清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奈何须眉变巾帼. 杨波. 读书,2011,02
中国近代文学叙述源头新探. 袁进.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01
近代上海英文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及中西文化交流. 朱伊革.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晚清潮汕中美文化融通中的基督徒丧葬礼. 李期耀.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
晚清政论中的“病国”隐喻与中医思维——以《东方杂志》政论为例. 周新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西学东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演变. 李永兰;陈艳红. 理论月刊,2020,12
《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张西平. 读书,2012,09
对明清之交“东学西渐”的思考——兼论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陈超. 东南学术,2011,04
西学东渐视域下南怀仁《坤舆全图》研究. 马秀娟;张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上海美华书馆与中国文学的英文传播. 孙轶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中国近代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演变. 李永兰;陈艳红. 理论月刊,2020,12
近十年林则徐研究述评(2006-2015年). 林国平;林静. 东南学术,2015,05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即将推出大型域外汉籍文献整理图书——《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第一辑). . 读书,2013,11
黄宽: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王华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蒙应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
唐代社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域“猧子”与唐代社会生活. 丛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三角形锯齿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甘肃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方文化交流--以三角形锯齿纹为例. 员雅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麦都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理念与实践:近代汉外辞典的诞生. 沈国威. 学术月刊,2011,04
十九世纪前期西人对中国上古史的研讨与认识. 吴义雄. 历史研究,2018,04
《东西史记和合》与晚清世界史观念. 邢科. 清史研究,2018,01
犍陀罗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域宽刃剑与中西文化交流. 王援朝.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07
鄯善佛寺分期初探. 陈晓露. 华夏考古,2013,02
大佛像源流刍议. 陈晓露. 敦煌研究,2012,03
欧亚草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甘肃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方文化交流--以三角形锯齿纹为例. 员雅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汉代画像石墓中的异域因素. 李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01
传教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传教士到汉学家——论中学西传的开拓者卫礼贤. 吴钧.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艾启蒙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画作. 漆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新教传教士与中国教育的早期近代化. 吴雪玲. 东岳论丛,2013,08
对明清之交“东学西渐”的思考——兼论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陈超. 东南学术,2011,04
西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汉晋时期藏西“高原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历史意义. 霍川;霍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西域“猧子”与唐代社会生活. 丛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艾启蒙关于土尔扈特东归的画作. 漆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2
墓葬遗存与环塔里木历史文化研究. 田海峰. 宁夏社会科学,2017,02
明末清初的岭南佛寺与中外交通——以广州光孝寺和韶州南华寺为中心. 何方耀. 学术研究,2012,08
汉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传教士到汉学家——论中学西传的开拓者卫礼贤. 吴钧.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西方语言中porcelain(瓷器)的跨文化语源研究. 计翔翔;马智慧.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叙述·观念·话语——现代性知识话语论域“中国风”的三种叙述方式. 佘国秀. 北京社会科学,2020,06
《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张西平. 读书,2012,09
丝绸之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二).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汉晋时期藏西“高原丝绸之路”的开通及其历史意义. 霍川;霍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吐鲁番文献释录中的几个问题. 王启涛.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三).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利玛窦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利玛窦墓地的历史变迁与中西文化交流意义. 张祖群.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04
利玛窦的中西文化交流之理念和价值. 曾峥;孙宇锋. 江西社会科学,2013,09
明末贵州巡抚郭子章与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吴倩华. 贵州社会科学,2012,02
西学东渐视域下南怀仁《坤舆全图》研究. 马秀娟;张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汉译《几何原本》的版本整理与翻译研究. 纪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西方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甘肃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方文化交流--以三角形锯齿纹为例. 员雅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从京剧到话剧:熊式一英译《王宝川》与中国戏剧西传. 肖开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中国民间舞种对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 韩玉澎. 江西社会科学,2011,07
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演变. 李永兰;陈艳红. 理论月刊,2020,12
《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基督教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孔门弟子到耶稣门徒——曾国藩家族的基督徒成员及其宗教观考述. 张乐. 北京社会科学,2017,06
《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新教传教士与中国教育的早期近代化. 吴雪玲. 东岳论丛,2013,08
交错的文化史,互动的中西方. 张西平. 读书,2018,05
晚清潮汕中美文化融通中的基督徒丧葬礼. 李期耀.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2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中西文化交流”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三角形锯齿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甘肃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方文化交流--以三角形锯齿纹为例. 员雅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麦都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理念与实践:近代汉外辞典的诞生. 沈国威. 学术月刊,2011,04
十九世纪前期西人对中国上古史的研讨与认识. 吴义雄. 历史研究,2018,04
《东西史记和合》与晚清世界史观念. 邢科. 清史研究,2018,01
西域佛教考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鄯善佛寺分期初探. 陈晓露. 华夏考古,2013,02
大佛像源流刍议. 陈晓露. 敦煌研究,2012,03
唐代社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域“猧子”与唐代社会生活. 丛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兵马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二).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三).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波斯帝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二).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三).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世界地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明末贵州巡抚郭子章与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吴倩华. 贵州社会科学,2012,02
明代利玛窦世界地图传播史四题. 汤开建;周孝雷.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03
新疆考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域回字形佛寺源流考. 陈晓露. 考古,2010,11
楼兰壁画墓所见贵霜文化因素. 陈晓露. 考古与文物,2012,02
欧亚草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甘肃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方文化交流--以三角形锯齿纹为例. 员雅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汉代画像石墓中的异域因素. 李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01
猧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域“猧子”与唐代社会生活. 丛振.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米怜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黄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黄宽: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王华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秦始皇陵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二).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一).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从秦始皇陵考古看中西文化交流(三). 段清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中国近代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演变. 李永兰;陈艳红. 理论月刊,2020,12
近十年林则徐研究述评(2006-2015年). 林国平;林静. 东南学术,2015,05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即将推出大型域外汉籍文献整理图书——《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第一辑). . 读书,2013,11
黄宽: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王华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三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蒙应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
南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5000年前的中西文化交流南道. 韩建业. 社会科学战线,2012,06
“彩陶之路”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 韩建业. 考古与文物,2013,01
中世纪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约翰长老:中世纪欧洲的东方幻象. 龚缨晏;石青芳. 社会科学战线,2010,02
继承人类古代文明遗产,谱写中西文化交流篇章——《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第二版)出版简述. 张田. 西域研究,2010,01
中国人的两只眼——从欧洲人将波斯谚语转化为中国传说看文化误读. 吴莉苇. 世界历史,2011,05
在文化使命与传教目标之间:辅仁大学兴起的多重思想资源. 李乐. 史林,2022,04
欧洲旅行家所记元朝宫廷节庆. 马晓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5
印中搜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印中搜闻》与19世纪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吴义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十九世纪“理”概念英译的实践与演进. 蔡慧清. 中国哲学史,2016,01
鸦片战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演变. 李永兰;陈艳红. 理论月刊,2020,12
近十年林则徐研究述评(2006-2015年). 林国平;林静. 东南学术,2015,05
马可波罗及《游记》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邬国义. 学术月刊,2012,08
来自英国的马利姑娘: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创者. 龚缨晏;郑乐静. 社会科学战线,2017,03
论花之安的教育观和宗教文化观. 孙立峰. 河北学刊,2011,05
犍陀罗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西域宽刃剑与中西文化交流. 王援朝.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07
鄯善佛寺分期初探. 陈晓露. 华夏考古,2013,02
大佛像源流刍议. 陈晓露. 敦煌研究,2012,03
林则徐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近十年林则徐研究述评(2006-2015年). 林国平;林静. 东南学术,2015,05
林则徐的翻译班子及所译西书西刊. 尹文涓.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6
英华书院与晚清翻译人才之培养——以袁德辉、马儒翰为中心的考察. 谭树林. 安徽史学,2014,02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