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Title
关于“集体记忆”的选题发现报告
2021-08-02 22:10:01生成 | 点击登录,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

“历史、地理”学科里,我们对选题“集体记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集体记忆”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哈布瓦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记忆伦理与延迟的弥补——论记忆中的生和死. 刘亚秋. 江海学刊,2018,03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王楠. 江海学刊,2018,06

记忆活动、记忆史与记忆的物质性. 祁和平.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7

社会记忆与权力的互动关系. 杨田. 甘肃社会科学,2017,03

文化记忆与翻译研究. 罗选民. 中国外语,2014,03

记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藏族村落地名的空间格局、生成机制与保护策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 李巍;杨斌. 地理研究,2019,04

跨国的谣言:全球化背景下的谣言传播机制研究. 张加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 李志飞;聂心怡.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03

共享、重塑与认同:集体记忆传递的社会心理逻辑. 管健;郭倩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论集体记忆对民族历史的补充作用——以彝族服饰的虎纹意向为例. 刘晓. 齐鲁学刊,2016,02

张士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张士诚如何成“张王”——张士诚民间形象的塑造与文本化的再诠释. 林盼. 江海学刊,2012,06

空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藏族村落地名的空间格局、生成机制与保护策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 李巍;杨斌. 地理研究,2019,04

呈现与审视:“解严”后台湾家族书写中的创伤叙事. 朱云霞. 齐鲁学刊,2015,01

再现台湾田野的集体记忆——社会运动与再现论考察下的台湾报导文学史. 须文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上海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的记忆、地方感与“士绅化”实践. 潘天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弱者的游戏——2003年以来“南湖新村”空间改造的成与败. 胡恒.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大屠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八十年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王卫星. 南京社会科学,2017,08

《一切皆被照亮》中的“后记忆”与犹太性. 曾桂娥.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王楠. 江海学刊,2018,06

创伤叙事、见证和创伤文化研究.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论析. 严海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仪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记忆整合: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的时间路径. 龙柏林;刘伟兵. 青海社会科学,2018,03

宽容与纠错:意识形态创新发展的辩证法. 刘伟兵. 青海社会科学,2019,03

2019《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优秀会议论文. 本刊编辑部. 旅游学刊,2019,11

政治仪式的记忆再生产向度:国家认同的生成考察. 曾楠. 青海社会科学,2020,03

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以广南壮族皇姑节为例. 黄彩文;于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南京大屠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八十年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王卫星. 南京社会科学,2017,08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王楠. 江海学刊,2018,06

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论析. 严海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历史书写与记忆传承——读《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 王卫星. 档案与建设,2019,03

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家创伤与媒介记忆——中、日、美、英“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14年)的内容分析. 余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历史记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历史记忆与村落共同体的建构——肇兴侗寨起源故事考察. 周丹丹. 齐鲁学刊,2016,04

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空间叙事分析——以《延安延安》为例. 韩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赫塔·米勒《低地》中的黑色童年探究. 张培.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记忆·文本·性别——以20世纪30年代赛金花为中心. 侯杰;王晓蕾.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记忆、修辞与历史——从集体记忆视角看修昔底德的演说词使用. 杨扬.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民族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旅游对恩施土家族居民民族认同感的影响——基于个人生活史的视角. 薛熙明;覃璇;唐雪琼. 旅游学刊,2012,03

纪录片中的集体记忆呈现及其现实意义——以“二战”题材为例. 柯泽;程伟瀚. 江西社会科学,2020,0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维度和内在属性. 张波;张莹.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01

文化集体记忆载体与变迁:自一个节庆分析. 赵将;翟光勇. 重庆社会科学,2017,02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刘莉. 思想战线,2011,06

国家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觉醒与阵痛:抗战时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缩影. 杜华君. 宁夏社会科学,2015,05

政治仪式的记忆再生产向度:国家认同的生成考察. 曾楠. 青海社会科学,2020,03

台湾民众认同问题的历史与现实——以大陆台商社会认同的实证研究为例. 严志兰. 东南学术,2014,01

以“课”为旗——“东北作家”李辉英的抗日叙事(1931—1937). 杨慧.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历史遗忘与国家观念的重建——透视泰国北部美良河村拉祜族的国家认同. 张锦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新媒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跨国的谣言:全球化背景下的谣言传播机制研究. 张加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民俗文化新媒体传播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谷鹏. 东吴学术,2020,05

基于新媒体的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党建网络平台构建设想. 张福平;邱之梦. 河南社会科学,2019,09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仪式化构建. 刘燕;任旺. 广西社会科学,2018,11

文化集体记忆载体与变迁:自一个节庆分析. 赵将;翟光勇. 重庆社会科学,2017,02

文本塑造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张士诚如何成“张王”——张士诚民间形象的塑造与文本化的再诠释. 林盼. 江海学刊,2012,06

《人民日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焦裕禄精神集体记忆的建构历程——以《人民日报》(1966-2014)的报道为例. 陈莉莉;孙丽柯. 长白学刊,2016,03

抗日战争集体记忆及其建构历程——以《人民日报》“逢十”周年纪念相关报道为考察视角. 陈莉莉. 长白学刊,2019,03

记忆的建构与变迁:典型报道的时代印记. 王春晓;陈旭光. 当代传播,2018,05

作为媒介的时光博物馆:“连接性转向”中的记忆代际传承. 周海燕;吴晓宁. 新闻界,2019,08

被“标识”的国家:撤侨话语中的国家认同与家国想象. 陈薇. 国际新闻界,2020,01

记忆之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与国族认知——兼论《普鲁斯特之〈追忆似水年华〉》. 王一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01

文化整合的红色记忆维度. 龙柏林;潘丽文. 南京社会科学,2018,04

纪念空间的网络化转型及其文化影响. 翟光勇;李婷. 中州学刊,2019,02

词与物:语言的乡愁. 黄敏. 探索与争鸣,2018,09

集体记忆视阈下图书馆影音记忆文献建设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为例. 赵鑫;赵盼超. 图书馆建设,2018,06

国族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与国族认知——兼论《普鲁斯特之〈追忆似水年华〉》. 王一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01

民国初年江南教会女生集体记忆中的国族认同. 周东华. 学术月刊,2010,03

国族建构:中国如何实现对苏联的“否定性超越”. 朱碧波.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记忆重塑与认同建构:自由时报网有关日据时期台湾抗日史报道(2008—2016)的话语分析. 黄敏. 台湾研究集刊,2019,01

海外华文媒体对华人集体记忆的重构. 岳广鹏;张小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6

个人记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共享、重塑与认同:集体记忆传递的社会心理逻辑. 管健;郭倩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赫塔·米勒《低地》中的黑色童年探究. 张培.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论记忆的空间性叙事. 袁同凯;房静静.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口述历史:人类个体记忆库与历史学. 陈墨. 晋阳学刊,2013,05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王楠. 江海学刊,2018,06

建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庭院深深:龙潭古民居建筑的文化景观. 闫玉. 贵州社会科学,2016,03

城市的记忆. 殷子. 美术观察,2019,05

贵州文化遗产传承价值及其实践意义研究——以桐梓马鬃苗族为例. 娄鹏. 贵州民族研究,2019,06

桂南大芦村“跳岭头”面具世界图景探析. 张秋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港口城市的集体记忆“码头遗产”——以上海为例. 陆邵明;刁嘉辉;赵浩林;李钊;叶荔;汪现. 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遗产保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抗日战争景观遗产为例. 方程;李菁;杨波. 现代城市研究,2017,07

港口城市的集体记忆“码头遗产”——以上海为例. 陆邵明;刁嘉辉;赵浩林;李钊;叶荔;汪现. 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传统民间艺术生产性保护的模式、难题及策略. 季中扬;胡燕. 学习与实践,2016,0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东方立场. 刘容. 东南文化,2012,02

传承人口述史的身体经验价值. 马知遥;潘刚. 民俗研究,2015,05

日常生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空间叙事分析——以《延安延安》为例. 韩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生成与重塑: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族群关系记忆研究. 罗意;王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时光轴里的旅游体验——历史文化街区日常生活的集体记忆表征及景观化凝视. 曾诗晴;谢彦君;史艳荣. 旅游学刊,2021,02

神话、历史与替罪羊——兼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 赵静蓉;张培芳. 江西社会科学,2019,02

个体记忆何以可能:建构论之反思. 李里峰. 江海学刊,2012,04

历史书写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集体记忆对民族历史的补充作用——以彝族服饰的虎纹意向为例. 刘晓. 齐鲁学刊,2016,02

呈现与审视:“解严”后台湾家族书写中的创伤叙事. 朱云霞. 齐鲁学刊,2015,01

口述历史:人类个体记忆库与历史学. 陈墨. 晋阳学刊,2013,05

精神典范与集体记忆的编织——论南社人的历史书写. 张春田. 东吴学术,2013,05

集体记忆与历史书写——基于寿县清真寺的考察. 郭福亮. 宁夏社会科学,2013,06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集体记忆”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概念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循名责实——“延安”的概念史及其在战时的建构表达. 杨东. 中共党史研究,2016,11

历史记忆、历史-记忆或历史与记忆?——记忆史研究中的概念使用问题. 屠含章. 史学理论研究,2022,01

文本塑造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张士诚如何成“张王”——张士诚民间形象的塑造与文本化的再诠释. 林盼. 江海学刊,2012,06

地方心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张士诚如何成“张王”——张士诚民间形象的塑造与文本化的再诠释. 林盼. 江海学刊,2012,06

《人民日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焦裕禄精神集体记忆的建构历程——以《人民日报》(1966-2014)的报道为例. 陈莉莉;孙丽柯. 长白学刊,2016,03

抗日战争集体记忆及其建构历程——以《人民日报》“逢十”周年纪念相关报道为考察视角. 陈莉莉. 长白学刊,2019,03

记忆的建构与变迁:典型报道的时代印记. 王春晓;陈旭光. 当代传播,2018,05

作为媒介的时光博物馆:“连接性转向”中的记忆代际传承. 周海燕;吴晓宁. 新闻界,2019,08

被“标识”的国家:撤侨话语中的国家认同与家国想象. 陈薇. 国际新闻界,2020,01

建筑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庭院深深:龙潭古民居建筑的文化景观. 闫玉. 贵州社会科学,2016,03

城市的记忆. 殷子. 美术观察,2019,05

贵州文化遗产传承价值及其实践意义研究——以桐梓马鬃苗族为例. 娄鹏. 贵州民族研究,2019,06

桂南大芦村“跳岭头”面具世界图景探析. 张秋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港口城市的集体记忆“码头遗产”——以上海为例. 陆邵明;刁嘉辉;赵浩林;李钊;叶荔;汪现. 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张士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张士诚如何成“张王”——张士诚民间形象的塑造与文本化的再诠释. 林盼. 江海学刊,2012,06

口述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记忆理论与作家口述史研究——基于邵洵美“狱中嘱托”事件的分析. 高兴. 北京社会科学,2018,03

口述史与社会记忆:现状与未来*. 周晓虹. 南京社会科学,2020,03

当代新疆屯垦口述史:跨文类的历史叙述与记忆文本. 邹赞. 社会科学家,2016,11

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后知青时代的集体记忆. 刘明明;盛昕. 新疆社会科学,2019,06

口述史、集体记忆与新中国的工业化叙事——以洛阳工业基地和贵州“三线建设”企业为例. 周晓虹. 学习与探索,2020,07

记忆之场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与国族认知——兼论《普鲁斯特之〈追忆似水年华〉》. 王一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01

文化整合的红色记忆维度. 龙柏林;潘丽文. 南京社会科学,2018,04

纪念空间的网络化转型及其文化影响. 翟光勇;李婷. 中州学刊,2019,02

词与物:语言的乡愁. 黄敏. 探索与争鸣,2018,09

集体记忆视阈下图书馆影音记忆文献建设研究——以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为例. 赵鑫;赵盼超. 图书馆建设,2018,06

遗产保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战争景观遗产保护研究——以南京抗日战争景观遗产为例. 方程;李菁;杨波. 现代城市研究,2017,07

港口城市的集体记忆“码头遗产”——以上海为例. 陆邵明;刁嘉辉;赵浩林;李钊;叶荔;汪现. 现代城市研究,2012,10

传统民间艺术生产性保护的模式、难题及策略. 季中扬;胡燕. 学习与实践,2016,0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东方立场. 刘容. 东南文化,2012,02

传承人口述史的身体经验价值. 马知遥;潘刚. 民俗研究,2015,05

民族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1930年代西北考察家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 袁文伟. 甘肃社会科学,2012,05

集体记忆·文化符号·民族形象——论195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民族主义话语. 李晓峰. 民族文学研究,2013,06

村上春树可以作为东亚的“斗士”吗?——《奇鸟形状录》战争叙事论. 刘研. 外国文学评论,2010,01

民国初年江南教会女生集体记忆中的国族认同. 周东华. 学术月刊,2010,03

本土化背景下台湾青年学生的身份与文化认同——基于相关调查数据的分析. 李毓峰;吴维旭. 台湾研究,2017,04

历史书写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集体记忆对民族历史的补充作用——以彝族服饰的虎纹意向为例. 刘晓. 齐鲁学刊,2016,02

呈现与审视:“解严”后台湾家族书写中的创伤叙事. 朱云霞. 齐鲁学刊,2015,01

口述历史:人类个体记忆库与历史学. 陈墨. 晋阳学刊,2013,05

精神典范与集体记忆的编织——论南社人的历史书写. 张春田. 东吴学术,2013,05

集体记忆与历史书写——基于寿县清真寺的考察. 郭福亮. 宁夏社会科学,2013,06

国家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觉醒与阵痛:抗战时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构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缩影. 杜华君. 宁夏社会科学,2015,05

政治仪式的记忆再生产向度:国家认同的生成考察. 曾楠. 青海社会科学,2020,03

台湾民众认同问题的历史与现实——以大陆台商社会认同的实证研究为例. 严志兰. 东南学术,2014,01

以“课”为旗——“东北作家”李辉英的抗日叙事(1931—1937). 杨慧.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历史遗忘与国家观念的重建——透视泰国北部美良河村拉祜族的国家认同. 张锦鹏.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国族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与国族认知——兼论《普鲁斯特之〈追忆似水年华〉》. 王一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0,01

民国初年江南教会女生集体记忆中的国族认同. 周东华. 学术月刊,2010,03

国族建构:中国如何实现对苏联的“否定性超越”. 朱碧波.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记忆重塑与认同建构:自由时报网有关日据时期台湾抗日史报道(2008—2016)的话语分析. 黄敏. 台湾研究集刊,2019,01

海外华文媒体对华人集体记忆的重构. 岳广鹏;张小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6

日常生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空间叙事分析——以《延安延安》为例. 韩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生成与重塑:阿勒泰市红墩“老户儿家”汉人族群关系记忆研究. 罗意;王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时光轴里的旅游体验——历史文化街区日常生活的集体记忆表征及景观化凝视. 曾诗晴;谢彦君;史艳荣. 旅游学刊,2021,02

神话、历史与替罪羊——兼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替罪羊母题. 赵静蓉;张培芳. 江西社会科学,2019,02

个体记忆何以可能:建构论之反思. 李里峰. 江海学刊,2012,04

南京大屠杀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八十年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王卫星. 南京社会科学,2017,08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王楠. 江海学刊,2018,06

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社会影响论析. 严海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历史书写与记忆传承——读《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 王卫星. 档案与建设,2019,03

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家创伤与媒介记忆——中、日、美、英“南京大屠杀”相关报道(1949-2014年)的内容分析. 余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民族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旅游对恩施土家族居民民族认同感的影响——基于个人生活史的视角. 薛熙明;覃璇;唐雪琼. 旅游学刊,2012,03

纪录片中的集体记忆呈现及其现实意义——以“二战”题材为例. 柯泽;程伟瀚. 江西社会科学,2020,0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维度和内在属性. 张波;张莹.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01

文化集体记忆载体与变迁:自一个节庆分析. 赵将;翟光勇. 重庆社会科学,2017,02

全球化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身份与民族认同的建构. 刘莉. 思想战线,2011,06

个人记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共享、重塑与认同:集体记忆传递的社会心理逻辑. 管健;郭倩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赫塔·米勒《低地》中的黑色童年探究. 张培.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论记忆的空间性叙事. 袁同凯;房静静.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口述历史:人类个体记忆库与历史学. 陈墨. 晋阳学刊,2013,05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王楠. 江海学刊,2018,06

新媒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跨国的谣言:全球化背景下的谣言传播机制研究. 张加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民俗文化新媒体传播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谷鹏. 东吴学术,2020,05

基于新媒体的党风廉政建设文化传播——党建网络平台构建设想. 张福平;邱之梦. 河南社会科学,2019,09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仪式化构建. 刘燕;任旺. 广西社会科学,2018,11

文化集体记忆载体与变迁:自一个节庆分析. 赵将;翟光勇. 重庆社会科学,2017,02

哈布瓦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记忆伦理与延迟的弥补——论记忆中的生和死. 刘亚秋. 江海学刊,2018,03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王楠. 江海学刊,2018,06

记忆活动、记忆史与记忆的物质性. 祁和平.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7

社会记忆与权力的互动关系. 杨田. 甘肃社会科学,2017,03

文化记忆与翻译研究. 罗选民. 中国外语,2014,03

历史记忆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历史记忆与村落共同体的建构——肇兴侗寨起源故事考察. 周丹丹. 齐鲁学刊,2016,04

历史文献纪录片的空间叙事分析——以《延安延安》为例. 韩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赫塔·米勒《低地》中的黑色童年探究. 张培.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记忆·文本·性别——以20世纪30年代赛金花为中心. 侯杰;王晓蕾.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记忆、修辞与历史——从集体记忆视角看修昔底德的演说词使用. 杨扬.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消费提示
确认查看将消耗您个金币
开通VIP会员可免费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金币支付
开通会员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设置跟踪
跟踪设置成功

内容更新时我们会发消息提醒您及时查看。

取消跟踪请到个人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

提示
该词范围较大,请搭配其他关键词一起查看或输入范围更小的关键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