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别”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历史、地理”学科里,我们对选题“性别”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性别”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体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重庆市初中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研究——性别、年级及学校类型间的特征与差异. 付道领;郭立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身体的武器:女性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赛场暴力. 李金龙;葛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基于数据挖掘的我国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赔付研究. 刘钟情.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11
健康老龄化:历史维度下的日本启示. 郭未. 兰州学刊,2016,05
体育·性别·政治动员——以南国“美人鱼”杨秀琼为中心. 汤锐. 广东社会科学,2014,03
妇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参政是妇女走向解放的必由之路. 董美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困境留守妇女. 汪淳玉;吴惠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资本下乡”后留守妇女的生计变迁及其对性别关系的影响. 孟祥丹;丁宝寅.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白春霞;焦杰. 齐鲁学刊,2018,01
“娜拉”与“海尔茂”的当代博弈——重读韦君宜小说《女人》及与妇女生活相关的文章. 刘传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社会性别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参政是妇女走向解放的必由之路. 董美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白春霞;焦杰. 齐鲁学刊,2018,01
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 林李月;朱宇. 地理科学,2014,05
如何讲述性别?——作为生命记录与意义生产的叙事. 杜平.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三寸金莲:博物馆语境下的他者文化景观. 傅美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女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感知结构与水平差异——基于探索与验证性因子的实证分析. 范静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6
董事会性别结构、市场环境与企业绩效. 张琨;杨丹.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农村居民多维不平等的动态变化与分解——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8轮调查数据. 李萌;杨龙;周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基于性别比较的北京城市居民活动的时空弹性研究. 申悦;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7,12
修正与事件:《克里斯蒂娜女王》与女性神话. 吴一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家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社会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基于安徽省金寨县的调研数据. 孙鹏飞;赵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基于性别比较的北京城市居民活动的时空弹性研究. 申悦;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7,12
修正与事件:《克里斯蒂娜女王》与女性神话. 吴一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陈振;欧名豪;郭杰;鲁帆;张雪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农民工在务工地购房意愿的影响因素. 梁志民;饶盼;杨国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性别差异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性别比较的北京城市居民活动的时空弹性研究. 申悦;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7,12
低收入大学毕业生的幸福感、社会支持及其关系——对“蚁族”的一项调查. 李雅儒;王伟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情绪对汉字整体与局部知觉的影响. 王鹏;李迪斯;石长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 林李月;朱宇. 地理科学,2014,05
新媒体、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工作搜寻——基于长三角四市的调查分析. 黄昊舒;何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性别角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娜拉”与“海尔茂”的当代博弈——重读韦君宜小说《女人》及与妇女生活相关的文章. 刘传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先秦儒家的夫妇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孟凡平. 齐鲁学刊,2013,01
西京美人的市井传奇——论贾平凹的新长篇《暂坐》. 王鹏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一个悲伤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洪雪花.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陈屹立.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6,03
女性主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修正与事件:《克里斯蒂娜女王》与女性神话. 吴一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媒介粉丝文化与女性主义. 鲍震培.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延安文艺“仙姑”改造叙事研究. 马春花.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性别化”张爱玲:一种文化政治的解读. 董丽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论露西·伊利格瑞女性主体性话语理论. 王纯菲;郑紫晖.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身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性别、阶级与身体享乐. 李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莎剧中的性别意识与性政治. 查日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身体操演和不定生活——作为政治哲学家的朱迪斯·巴特勒. 蓝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人类学视野下的性别思考——以间性人的境况为例. 林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从内容到形式:“社会性别”研究的新路径. 孙桂荣.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
空间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基于性别比较的北京城市居民活动的时空弹性研究. 申悦;柴彦威. 地理学报,2017,12
基于犯罪模式理论的犯罪出行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长春市南关区扒窃为例. 赵梓渝;刘大千;肖建红;王士君. 地理研究,2021,03
城中村流动人口的时间利用以及生活活动时空间结构——对北京5个城中村的调查. 兰宗敏;冯健. 地理研究,2010,06
人口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内地省域的空间计量模型. 王锋;秦豫徽;李紧想. 南方金融,2016,08
城市化进程中家屋空间重构的过程、内容与逻辑——以广州珠村为例. 丁传标;赵永琪;陶伟. 地理科学,2017,09
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性别差异与文化阶位——以周蕾、李欧梵等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为例. 陈惠芬.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中国现代性观念的起源:“五四”科学语境中的性话语分析. 杨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
农村婚居模式与性别偏好. 于光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西藏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的叙事话语转变与现代性特征——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祭语风中》为例. 周晓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生计脆弱性:何以为及何以能——来自中国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的实践调查. 汪超;刘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感知结构与水平差异——基于探索与验证性因子的实证分析. 范静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6
社会资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基于安徽省金寨县的调研数据. 孙鹏飞;赵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2012—2014)为例. 陈庆荣;傅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森林景区低碳旅游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 杨莉菲;温亚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农村养老参保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 赵珂巍;韩建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性别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三寸金莲:博物馆语境下的他者文化景观. 傅美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农产品质量安全视阈下农户生产技术选择行为研究——以陕西省猕猴桃种植户为例. 薛宝飞;郑少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乡村人力资本振兴:中国农民工回流意愿研究. 蒋海曦;蒋玲.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地质公园的旅游者收益及其核心影响力——以河南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彭永祥;曹小曙;吴成基. 地理研究,2012,09
人类学视野下的性别思考——以间性人的境况为例. 林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媒体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媒体能给农民工带来更匹配的工作么?——基于长三角四市的调查研究. 何军;黄昊舒.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05
当代主旋律电视剧中的性别话语与制约机制. 陈宁;黎宸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
新媒体、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工作搜寻——基于长三角四市的调查分析. 黄昊舒;何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中国早期电影《新女性》与民国上海的女性话语建构. 张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展示”的困境——20世纪30年代婚恋事件的媒体叙事. 李文健.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
政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性欲:哲学研究》. 罗杰·斯克鲁顿;朱云.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03
参政是妇女走向解放的必由之路. 董美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英国文化研究向“阶级”视点的回归及启示——从理查德·霍加特《文化的用途》谈起. 周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自然权利观念与美国19世纪前期各州的宪法改革. 蔡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论“十七年”文学中的性别、阶级与身体享乐. 李蓉.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美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美国亚洲学会年会的唐诗研究. 陶小路. 齐鲁学刊,2014,03
自然权利观念与美国19世纪前期各州的宪法改革. 蔡萌.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1945—1949年间上海人口的时空数字化分析. 牟振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5
冷战前期美国海外社会形象塑造——以劳工、女性与黑人群体为中心. 胡腾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
从“娜拉”到“芸娘”——现代文学翻译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刘堃.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战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1945—1949年间上海人口的时空数字化分析. 牟振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5
传统、革命与性别:华北根据地“妻休夫”现象评析(1941—1949). 江沛;王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女作家战争叙事中的儿童书写——以20世纪50-70年代小说创作为中心. 景欣悦;乔以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赛珍珠《龙子》中的乡土中国. 徐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媒体·性别·抗战动员——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日报》副刊《妇女界》为中心. 侯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传媒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人们如何使用媒介:用户社会特征的影响——“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调研成果之一. 喻国明;耿晓梦.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关怀伦理与女性新闻报道. 郝雨;杜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在跨文化语境中解构媒介女性话语. 吴越民.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新闻传媒报道中的女性歧视及其根源. 张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社会性别视阈下构建我国农村女性社会责任意识研究. 刘玲. 求索,2016,10
日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战后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臧佩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媒体·性别·抗战动员——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日报》副刊《妇女界》为中心. 侯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享虐”与“性越境”——析当代留日作家陈希我、林祁的日本体验及其性别话语. 陈庆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东亚福利体制中儿童照顾的福利态度——基于国际社会调查项目数据的比较分析. 杨爽. 北京社会科学,2021,02
文化距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日本和中国大陆出境游为例. 杨旸;刘宏博;李想. 旅游学刊,2016,10
文化研究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化研究与台湾“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耦合. 孔苏颜;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英国文化研究向“阶级”视点的回归及启示——从理查德·霍加特《文化的用途》谈起. 周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城市化进程中家屋空间重构的过程、内容与逻辑——以广州珠村为例. 丁传标;赵永琪;陶伟. 地理科学,2017,09
高句丽考古、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评郑春颖教授新著《高句丽服饰研究》. 范恩实.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文化研究与文化社会学想象力的拓展. 朱麟飞.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05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性别”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西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性别话语下明清小说戏曲中的昭君投江叙事. 杨宗红. 理论月刊,2015,10
关中西汉中小型墓葬“性别代码”初探. 王洋;刘一婷. 北方文物,2017,02
尹湾汉墓木牍《集簿》户口统计资料真实性探讨. 袁延胜. 史学月刊,2016,11
徐州西汉墓中的陪葬与女尊男卑现象分析. 孙爱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04
西汉饮酒具研究——以漆器为中心(下). 洪石.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01
法国大革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国民国家论”评介. 王新生. 日本学刊,2020,03
易装、性别与权力——略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亚马逊女战士”服饰. 汤晓燕. 史学理论研究,2015,04
姐妹共和国?——比较视野下的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 彼得·迈克菲;黄艳红. 世界历史,2016,04
“三色徽之争”与大革命中的女性. 汤晓燕. 世界历史,2014,01
《革命与霓裳:大革命时代法国女性服饰中的文化与政治》. . 史学理论研究,2016,02
政治动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地位、政治关注、政府信任与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投票参与——一项来自CGSS2010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李向健;孙其昂;孙旭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
体育·性别·政治动员——以南国“美人鱼”杨秀琼为中心. 汤锐. 广东社会科学,2014,03
近代上海苏北人无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倚重力量吗?——兼与《上海罢工》作者裴宜礼商榷. 张玲. 社会科学,2020,12
毛泽东中央苏区调查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展望. 刘大可. 党史研究与教学,2020,05
中央苏区农民政治动员中的性别与权力. 刘笑言.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4,02
历史书写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女性写作中的阶级与历史问题——重读虹影《饥饿的女儿》. 马春花;韩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
构建具有性别视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莫立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魅影过去——吉姆·克雷斯《收获》的哥特书写. 李菊花;杨金才.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史的回顾与批判:传统历史书写中的女性与传统女性的历史书写. 向燕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1990年代以来长篇历史小说创作中性别视角的开拓. 林云. 东南学术,2017,05
女性民俗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日本女性民俗研究述略——以女性视角的思考为线索. 郭海红. 民俗研究,2015,02
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理论之路——20世纪70至90年代. 李靖. 民俗研究,2012,04
讲述人、讲述视角与巧女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再认识——兼及巧女故事研究范式的反思. 王均霞. 民族文学研究,2015,06
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基于对22位民俗学者的访谈和个人的田野经验. 刁统菊. 民族文学研究,2017,04
身体与空间:汉魏六朝时期上巳节中的女性与女性活动. 夏增民. 妇女研究论丛,2012,06
清末民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恶之花”:清末民初上海夜花园与女学生的“黑幕叙事”. 黄湘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清末民初女学性别空间探析. 侯杰;常春波.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清末民初的女着男装现象. 赵晓华. 求索,2014,12
性别媒介与现代家庭小说的兴起——以《中华妇女界》家庭小说专栏为中心. 刘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媒体·视觉·性别——以清末民初天津画报女性生活为中心的考察. 侯杰;李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传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修正与事件:《克里斯蒂娜女王》与女性神话. 吴一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清中期女性的群体危机与解救之道——章学诚的女性传记、女性观和女性史. 黄晓丹.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小号》中的叙事认同与爵士乐身份. 王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文学研究何为——英语文学研究刍议. 程朝翔. 东吴学术,2020,03
《三国志》讲义. 戴燕. 读书,2017,01
饮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年度《全球粮食政策报告》评介. 陈劲松. 农村经济,2018,04
超克唯一身份幻象. 聂士全. 读书,2014,06
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健康与教育性别差异研究. 汪三贵;曾俊霞;史耀疆;罗仁福;张林秀. 农业技术经济,2012,06
唐代公主饮食及其文化研究. 郭海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叫化鸡”与“女易牙”:民国武侠小说中食物描写的社会结构功能. 王立.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墓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大溪墓葬与史前土家族区域社会性别关系. 黄秀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金珰与步摇——汉晋命妇冠饰试探. 韦正. 文物,2013,05
内蒙古朱开沟遗址甲类遗存墓葬研究. 王乐文. 华夏考古,2013,02
大南沟遗址的社会结构及相关问题探讨. 郭明. 华夏考古,2011,01
河南安阳杨河固遗址东周墓葬出土人骨研究. 王一如;申明清;孔德铭;朱泓;孙蕾. 江汉考古,2018,06
妇女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口述史方法与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史研究. 黄秀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文化学分析:妇女史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评王小健《中国古代性别结构的文化学分析》. 晁天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杨剑利. 江汉论坛,2013,06
祛中心化历史: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故事与文化交流.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段艳. 江海学刊,2012,03
教育史研究的社会性别分析范畴. 武翠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社会变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市场化改革和性别视野下的中国女性创业. 冮树革;费多丽.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
中国性别失衡与Sexuality: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与框架. 杨博;魏伟;李树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社会变迁中性别失衡在中国演化的机制分析. 闫绍华;刘慧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及其工资差异研究. 陈广汉;张光南.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新发展概观. 姚伟. 理论月刊,2020,08
战争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1945—1949年间上海人口的时空数字化分析. 牟振宇.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0,05
传统、革命与性别:华北根据地“妻休夫”现象评析(1941—1949). 江沛;王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女作家战争叙事中的儿童书写——以20世纪50-70年代小说创作为中心. 景欣悦;乔以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赛珍珠《龙子》中的乡土中国. 徐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媒体·性别·抗战动员——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日报》副刊《妇女界》为中心. 侯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家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现代女性的教育、职业机遇与“母职惩罚”——以陈衡哲、冰心为例. 刘堃.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新哥特小说《女勇士》和《残月楼》中华裔女性的自我身份构建. 祁和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印度高等教育性别不平等现象及其政府应对措施. 刘志民;宁芳艳;罗泽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常用亲属称谓语演变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固原方言为例. 魏耀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空间三一论”视阈下女性空间实践解读. 李晓云.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妇女解放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娜拉”与“海尔茂”的当代博弈——重读韦君宜小说《女人》及与妇女生活相关的文章. 刘传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传统、革命与性别:华北根据地“妻休夫”现象评析(1941—1949). 江沛;王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以电影剧本《女司机》《马兰花开》为例. 刘传霞.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论家务劳动及其社会化与妇女解放. 潘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非依附性包容性别秩序:农村妇女主体性建设的探讨——以川西平原的经验为讨论基础. 张雪霖;王会.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身份认同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信仰、性别、表达:杜氏书信与19世纪东北天主教研究. 李纪.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2
从林下之风到闺房之秀——盛清女性写作背后的身份认同. 黄晓丹. 齐鲁学刊,2013,05
我国公众国家认同及认同动机建构. 管健;荣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寻找男子汉”、“女强人”文学与女性性别身份认同. 刘传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论20世纪90年代台湾小说中“酷儿书写”的现代性. 罗显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传媒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人们如何使用媒介:用户社会特征的影响——“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调研成果之一. 喻国明;耿晓梦.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
关怀伦理与女性新闻报道. 郝雨;杜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在跨文化语境中解构媒介女性话语. 吴越民.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新闻传媒报道中的女性歧视及其根源. 张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社会性别视阈下构建我国农村女性社会责任意识研究. 刘玲. 求索,2016,10
男性气质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后结构主义视角下男性气质研究的主要维度. 张小燕;舒奇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研究理论发展概述. 舒奇志.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贝蒂·弗里丹的性别正义观析论. 肖爱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宋明话本小说中的男性气质书写与两性关系模式构建. 施文斐;刘锋焘. 青海社会科学,2017,03
如何成为男人?高星级酒店男性职员的性别气质建构——广州案例. 蔡晓梅;何瀚林. 旅游学刊,2017,01
文化研究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文化研究与台湾“重写文学史”思潮的耦合. 孔苏颜;刘小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英国文化研究向“阶级”视点的回归及启示——从理查德·霍加特《文化的用途》谈起. 周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城市化进程中家屋空间重构的过程、内容与逻辑——以广州珠村为例. 丁传标;赵永琪;陶伟. 地理科学,2017,09
高句丽考古、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评郑春颖教授新著《高句丽服饰研究》. 范恩实.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文化研究与文化社会学想象力的拓展. 朱麟飞.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05
日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战后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及启示. 臧佩红.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媒体·性别·抗战动员——以20世纪30年代《世界日报》副刊《妇女界》为中心. 侯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享虐”与“性越境”——析当代留日作家陈希我、林祁的日本体验及其性别话语. 陈庆妃.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
东亚福利体制中儿童照顾的福利态度——基于国际社会调查项目数据的比较分析. 杨爽. 北京社会科学,2021,02
文化距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日本和中国大陆出境游为例. 杨旸;刘宏博;李想. 旅游学刊,2016,10
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性别差异与文化阶位——以周蕾、李欧梵等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为例. 陈惠芬.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中国现代性观念的起源:“五四”科学语境中的性话语分析. 杨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
农村婚居模式与性别偏好. 于光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西藏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的叙事话语转变与现代性特征——以《格桑梅朵》《无性别的神》《祭语风中》为例. 周晓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
生计脆弱性:何以为及何以能——来自中国农村进城务工女性的实践调查. 汪超;刘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