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艺术”学科里,我们对选题“京剧”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京剧”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体裁学研究的个案方法——从京剧与故事两个不同体裁切入. 董晓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江山有信 草木无私——深切缅怀欧阳中石先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基于艺术视阈的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之比较. 赵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五四精神的共振:论程砚秋的现代追求. 王桂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戏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清代南北园林演剧消长与南北戏曲嬗变. 董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与汉魏俗舞. 陈维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清末民初京剧编演新戏运动及启示. 钟鸣. 北京社会科学,2015,08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戏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影”与“戏”的协商——管海峰《红粉骷髅》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陈建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戏剧艺术的自觉与龃龉——《海瑞罢官》的创作过程及其阐释. 刘方政. 齐鲁学刊,2018,04
五四精神的共振:论程砚秋的现代追求. 王桂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传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影”与“戏”的协商——管海峰《红粉骷髅》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陈建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江山有信 草木无私——深切缅怀欧阳中石先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新戏院和新戏剧——论中国20世纪初视觉现代性的双重驱力.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04
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影”与“戏”的协商——管海峰《红粉骷髅》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陈建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江山有信 草木无私——深切缅怀欧阳中石先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
论京剧中的反观式美学意象. 胡胜;柳逢霖.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基于艺术视阈的中国京剧与西方歌剧之比较. 赵斌.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表演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京剧中的反观式美学意象. 胡胜;柳逢霖.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新戏院和新戏剧——论中国20世纪初视觉现代性的双重驱力.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04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 郭清;陈寒. 江西社会科学,2015,01
传承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体裁学研究的个案方法——从京剧与故事两个不同体裁切入. 董晓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湖北汉剧为例. 周希正;张轶. 湖北社会科学,2012,06
1951年周恩来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 “重视与改进,团结与教育,二者均不可缺一”. 贾坤. 党的文献,2013,02
价值与形态: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 孙红侠. 民族艺术研究,2017,04
传统·剧统与创造——关于中国戏剧“传统”说的分析与辨误. 张福海. 民族艺术研究,2017,01
齐如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与汉魏俗舞. 陈维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也谈齐如山与梅兰芳. 梁燕. 读书,2014,10
齐如山与梅兰芳之二三事. 傅谨. 读书,2013,04
齐如山的戏曲研究与治学特色. 苗怀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20世纪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艺海弄潮儿与革命旁观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上海京剧文化生态及其原因初探. 房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新戏院和新戏剧——论中国20世纪初视觉现代性的双重驱力.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04
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转型及“样板戏”现象. 高旭东. 东岳论丛,2014,07
昆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清代南北园林演剧消长与南北戏曲嬗变. 董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著名剧作家——华粹深.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第二届中国竹笛音乐节综述. 杨伟杰. 人民音乐,2015,06
百戏盛典:观剧收获录. 李雪艳. 戏剧文学,2019,12
融京昆元素 展传统意蕴——对民乐重奏《戏》的解析与思考. 杜佳骏. 人民音乐,2014,11
上海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艺海弄潮儿与革命旁观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上海京剧文化生态及其原因初探. 房默.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海派京剧与现代美学的转型. 陈伟;王展.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 郭清;陈寒. 江西社会科学,2015,01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新剧目及其意义. 和清;董姗姗.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
戏曲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清代南北园林演剧消长与南北戏曲嬗变. 董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试析《哈华萨号卧铺车厢》里的京剧元素. 葛海燕. 东岳论丛,2012,02
戏曲改革应慎重“间离”——从越剧《江南好人》反思布莱希特“间离”理论的中国化. 陈响园;程胡.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
让传统戏曲长出时尚的翅膀——2017年小剧场戏曲创作引发的思考. 刘平. 戏剧文学,2018,08
戏曲现代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蒋洪广. 戏剧文学,2018,10
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新戏院和新戏剧——论中国20世纪初视觉现代性的双重驱力.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04
海派京剧与现代美学的转型. 陈伟;王展.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 郭清;陈寒. 江西社会科学,2015,01
20世纪初的海派京剧与公共空间的建构——兼论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 倪君;陈伟. 广西社会科学,2019,06
电影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影”与“戏”的协商——管海峰《红粉骷髅》与中国早期电影观念. 陈建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白毛仙姑何处寻?. 高旭东. 读书,2021,02
回归体验:传统戏剧发展的新趋势. 宋俊华. 人民论坛,2018,27
四个“喜儿”的合影. . 戏剧文学,2011,04
表演上海:剧场转型、文化重构与城市想象. 杨子. 河南社会科学,2014,09
名角制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京班名角制下的戏剧叙事. 何萃. 戏剧艺术,2016,04
京剧名角制视域下《红娘》的叙事改编. 王琳. 四川戏剧,2020,10
从脚色制到名角制:近代京剧戏班薪酬分配的困境与转型. 曹南山. 戏剧艺术,2020,06
京剧捧角的形象建构与价值反思——以白社捧荀慧生为视角. 黄骁. 戏曲艺术,2022,03
表演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高甲戏与闽台社会变迁. 潘荣阳. 东南学术,2013,03
京剧名家作客《党建》杂志、党建网畅谈——中国京剧如何走向世界. . 党建,2014,09
从泰斗栗成之的成就看滇剧崛起. 杨军. 民族艺术研究,2019,03
略议京剧小生的表演艺术. 郑洁. 四川戏剧,2015,05
试论富连成科班京剧表演流派诞生的几个因素. 冉常建. 戏剧文学,2018,10
演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京剧中的反观式美学意象. 胡胜;柳逢霖.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现代戏的认知误区. 陈建华. 读书,2012,06
盐商的文化消费与京剧的形成——以18-19世纪的扬州为中心. 芦玲. 兰州学刊,2017,10
京剧《坐楼杀惜》的舞台节奏特性——谈话剧表演如何借鉴戏曲表演节奏的训练方法. 杨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2
梅兰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与汉魏俗舞. 陈维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当我们谈论戏曲史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王艺. 读书,2019,01
也谈齐如山与梅兰芳. 梁燕. 读书,2014,10
齐如山与梅兰芳之二三事. 傅谨. 读书,2013,04
试析《哈华萨号卧铺车厢》里的京剧元素. 葛海燕. 东岳论丛,2012,02
地方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高校校园戏剧生活调查. 刘方政. 东岳论丛,2014,02
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湖北汉剧为例. 周希正;张轶. 湖北社会科学,2012,06
盐商的文化消费与京剧的形成——以18-19世纪的扬州为中心. 芦玲. 兰州学刊,2017,10
话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五四精神的共振:论程砚秋的现代追求. 王桂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新戏院和新戏剧——论中国20世纪初视觉现代性的双重驱力.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04
从京剧到话剧:熊式一英译《王宝川》与中国戏剧西传. 肖开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转型及“样板戏”现象. 高旭东. 东岳论丛,2014,07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京剧”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时装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 郭清;陈寒. 江西社会科学,2015,01
戏曲现代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蒋洪广. 戏剧文学,2018,10
20世纪京剧走向与西方文化影响. 张伟品. 戏剧艺术,2016,01
梅兰芳早期新编戏的价值重思与启示. 任婷婷. 戏曲艺术,2021,03
戏曲批评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场上”剧评范式的确立. 任婷婷. 中国戏剧,2018,06
“全国之首魁”——北京“评剧俱乐部”考略. 简贵灯. 戏曲艺术,2018,04
论说抗战前左翼文坛对梅兰芳的评价. 孙玫. 艺术百家,2015,01
戏曲评论的理论维度、观者立场与参照体系——评刘祯《戏曲:批评与立场》. 柯琦. 艺术评论,2019,03
岁月悲歌 河山尽书——评川剧《还我河山》. 冯丹丹. 四川戏剧,2018,11
音乐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浅谈戏曲音乐创作中的“对比统一” 以京剧《杜鹃山》、黄梅戏《天仙配》为例. 徐锵. 中国戏剧,2017,10
电视剧《大宅门》音乐民族化和地域化风格. 曹广壮. 电影文学,2012,19
《走西口》:创新不断的一首老歌. 闫雪清. 艺术百家,2011,06
声学视域下的京剧颤音研究. 韩启超. 艺术百家,2017,03
中国戏曲融入钢琴的佳作——殷承宗《红灯记》中的浪漫音乐元素解析. 杜佳骏. 艺术百家,2014,S1
北方昆曲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白蛇”起舞在德国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携《白蛇传》赴德演出. 张力. 中国戏剧,2011,01
“字”得其乐,如“幕”春风 浅谈如何做好字幕工作. 王学军. 中国戏剧,2015,11
昆曲名家侯少奎先生喜收爱徒杨帆. 明明. 中国戏剧,2012,06
韩世昌与梅兰芳、吴梅的文化夙缘. 谢柏梁;顾卫英. 戏曲艺术,2013,S1
韩世昌年谱考略(上编)(1898-1928). 胡明明;张蕾. 戏曲艺术,2013,S1
老唱片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民国年间上海京剧唱片概论. 赵炳翔. 戏剧艺术,2016,03
郑剑西《二黄寻声谱》研究. 陈晓娟. 戏曲艺术,2019,04
京剧老唱片《捉放曹》音乐形态再创作的分析与比勘. 何畅. 音乐创作,2016,02
京剧唱片学中的珍稀史料——《北京唱盘》研究. 谷曙光. 戏曲艺术,2015,02
清末民初京剧名伶与唱片公司的关系研究. 孔培培. 戏曲艺术,2020,02
名角制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 陈恬.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京班名角制下的戏剧叙事. 何萃. 戏剧艺术,2016,04
京剧名角制视域下《红娘》的叙事改编. 王琳. 四川戏剧,2020,10
从脚色制到名角制:近代京剧戏班薪酬分配的困境与转型. 曹南山. 戏剧艺术,2020,06
京剧捧角的形象建构与价值反思——以白社捧荀慧生为视角. 黄骁. 戏曲艺术,2022,03
欧阳予倩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人艺停演话剧《潘金莲》谈起. 李春梅. 读书,2016,08
欧阳予倩与《梨园公报》. 景李斌. 东吴学术,2019,01
欧阳予倩南通戏剧创作考证. 胡玥;靳新来. 戏剧文学,2018,06
南通伶工学社的兴衰及启示. 傅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01
误读《黛玉葬花》:论北梅南欧的抒情京剧. 陈芳. 四川戏剧,2016,07
鲁迅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齐如山的戏曲实践与汉魏俗舞. 陈维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
北京社会大课堂:教育的一次自我超越与创新. . 基础教育课程,2011,Z1
鲁迅论梅兰芳及京剧艺术研究. 郭玉琼.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3,05
《梅兰芳》:“旦角”命运与“新新中国”形象. 王亚平. 电影文学,2013,05
论说抗战前左翼文坛对梅兰芳的评价. 孙玫. 艺术百家,2015,01
美声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歌剧民族性的现代呈现及其创作走向——第二届北大歌剧论坛综述. 颜铁军;王彦华. 人民音乐,2018,05
中国戏曲和西方歌剧在演唱方面的异同. 李秀齐. 音乐创作,2016,10
聆听文化的声音 文化审美意识形态下的中西“歌剧”唱腔音色比较研究初探. 滑静. 音乐创作,2011,03
关于改编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创作体会. 武丹宁. 音乐创作,2018,04
京剧发声与高位念白对民族声乐演唱的理论阐释. 张雪莲. 艺术百家,2013,03
程长庚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京剧“四大须生”. 顾建平. 北京档案,2011,11
韩再芬,一路上有戏. 方可. 中国戏剧,2015,12
京剧语音规范的形成与早期语音实践. 张伟品. 戏剧艺术,2012,01
从程长庚接受看民国时期京剧批评的两个维度. 王萍. 民族艺术研究,2015,03
京剧母体艺术——安庆调·潜山弹腔再探. 郑炎贵. 中国戏剧,2016,09
现代性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戏剧研究的三种路向. 陈平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新戏院和新戏剧——论中国20世纪初视觉现代性的双重驱力. 李科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04
海派京剧与现代美学的转型. 陈伟;王展.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 郭清;陈寒. 江西社会科学,2015,01
20世纪初的海派京剧与公共空间的建构——兼论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转型. 倪君;陈伟. 广西社会科学,2019,06
科班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泰斗栗成之的成就看滇剧崛起. 杨军. 民族艺术研究,2019,03
《大公报》视角下富连成之人才培养. 齐悦. 戏剧文学,2018,03
试论富连成科班京剧表演流派诞生的几个因素. 冉常建. 戏剧文学,2018,10
国剧苗圃 科班典范——京剧科班“富连城”京剧教育硕果浅析. 田志平. 戏剧文学,2019,01
稽古社人才培养与剧目建设考述. 苏坦. 戏剧文学,2020,04
梅派艺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江南红伶李炳淑. 金宝山. 中国戏剧,2012,09
京剧流派发展启示录(二) 论谭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齐致翔. 中国戏剧,2011,10
京剧流派发展启示录(一) 论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齐致翔. 中国戏剧,2011,07
梅派艺术对少数民族戏剧的影响研究——从甘南“南木特”表演程式看其对京剧的审美接受. 邸莎若拉;曹娅丽. 民族艺术研究,2015,06
漫淡梅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陈培仲. 四川戏剧,2016,02
谭鑫培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长安街上的双塔寺. 邵新春. 北京档案,2011,03
京剧“四大须生”. 顾建平. 北京档案,2011,11
余叔岩在天津的演出. 王永运. 中国戏剧,2011,02
民国初谭鑫培艺术流派传播特点. 王萍. 中国戏剧,2010,08
《许宝蘅日记》中的京剧史料. 张青飞. 戏剧文学,2015,01
程砚秋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五四精神的共振:论程砚秋的现代追求. 王桂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论程砚秋的京剧改革思想. 李伟. 北京社会科学,2010,05
梨园传本 粲然备列——《程砚秋玉霜簃珍藏稿抄本戏曲集刊》序. 吴书荫. 文献,2014,03
百年中国戏剧现代化语境下的“样板戏”论. 张丽军. 文艺研究,2017,04
“砚田”絮语 吕洋印象. 刘连群. 中国戏剧,2011,09
《四郎探母》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试论乡愁文化的三个维度——以京剧《四郎探母》为例. 黄骁. 戏剧文学,2018,01
演员看得多会得多方能借鉴创新. 王晶华;洪业. 中国戏剧,2015,08
流派代有传人出 首届京剧流派班毕业汇报演出巡礼. 池浚. 中国戏剧,2012,08
《四郎探母》源流考. 康保成. 戏剧艺术,2016,06
谈京剧《四郎探母》的分寸感. 李晓一. 戏剧文学,2013,01
清末民初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清末民初京剧编演新戏运动及启示. 钟鸣. 北京社会科学,2015,08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中的时装戏. 郭清;陈寒. 江西社会科学,2015,01
清末民初海派京剧新剧目及其意义. 和清;董姗姗.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
近代京剧西化的内在缘起及得失. 罗检秋. 江海学刊,2010,01
双红堂藏清末民初京调折子禁戏研究——以《庆顶珠》《趴蜡庙》《小上坟》为例. 丁淑梅. 甘肃社会科学,2013,06
荀慧生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试看谷云知不虚 记京剧男旦毕谷云的艺术生涯. 金宝山. 中国戏剧,2013,06
谈京剧《铁弓缘》及赵玉华表演特色. 穆凡中. 中国戏剧,2010,11
创新与改良:1927—1929荀慧生在津演出探析. 杨秀玲. 戏剧文学,2020,05
清文化遗民与京剧. 周茜. 文艺研究,2015,11
国粹芬芳“荀声”来. 梅馨. 中国戏剧,2015,11
艺术创作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时代京剧艺术创作论. 周宇洁. 戏剧文学,2019,10
1950年代北京京剧观演关系之考察. 谢雍君. 戏剧艺术,2013,06
唯有此情可恸天——京剧《杨靖宇》以情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分析. 赵玉敏. 戏剧文学,2014,11
C.爱森斯坦与中国文化艺术(节选)续. 罗艺军. 当代电影,2012,01
新时期中国电影声音:快速发展(1977—1990)中技术系统演进与观众观影方式的改变. 陈越红;王宇石. 当代电影,2011,12
红楼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误读《黛玉葬花》:论北梅南欧的抒情京剧. 陈芳. 四川戏剧,2016,07
红楼戏的前世今生. 支涛. 中国戏剧,2010,08
清代至近现代以来的“红楼戏”述论——以“黛玉焚稿”为考察中心. 张娅丽;温沙沙. 四川戏剧,2020,03
梅兰芳“红楼戏”编演研究. 李勍. 四川戏剧,2020,01
《戏考》本民初京剧旦本红楼戏七种研究. 李东东;丁淑梅. 红楼梦学刊,2014,04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