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外交”的选题发现报告
在“历史、地理”学科里,我们对选题“中国外交”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为您推荐以下高价值的选题方向。
高价值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中国外交”相关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外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海问题与大变局中的海上挑战. 李聆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论中国在全球农业治理中的角色. 于浩淼;杨易;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探索外交理论的中国路径. 赵可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价值基础. 王存刚.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
21世纪初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多维审视. 袁学哲;黄凤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一带一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中国在全球农业治理中的角色. 于浩淼;杨易;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中国为什么传统上不重视东南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思考. 盛思鑫.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明代朝贡交往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南炳文;时培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合作的动力、风险与前景. 罗会钧;戴薇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马六甲困局”之化解路径. 庞昌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外交战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战略谋划. 吴志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历史进程、现实基础与原则策略. 肖晞;刘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实现方式. 贾烈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外交新课题. 金正昆;徐庆超.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
东南亚与中国合作的地缘战略研究. 许正;钮菊生. 求索,2013,08
外交决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外交决策中的地方政府——以广西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为例. 杨毅. 理论月刊,2016,05
援越抗美时期中越外交中的决策思想研究. 张勇. 求索,2011,06
习总书记和平外交的继承与创新. 刘国柱. 人民论坛,2014,06
中国与世界:“同床不异梦”策略——未来几年中国外交的重点. 王正绪. 人民论坛,2013,S1
1958年炮击金门外交决策分析. 魏薇. 人民论坛,2011,05
美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海问题与大变局中的海上挑战. 李聆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探索外交理论的中国路径. 赵可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21世纪初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多维审视. 袁学哲;黄凤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讲述中国与肯定自我——美国19世纪初中国叙事的话语逻辑之形成与影响. 易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中国周边国际环境的新挑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 邢广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外交思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朱德的外交思想与外交实践. 江泰然.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实现方式. 贾烈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郭嵩焘外交性格及其实践的再思考——基于湖湘文化的视角. 李开盛;宁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论毛泽东的民间外交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黄开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合作的动力、风险与前景. 罗会钧;戴薇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中美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海问题与大变局中的海上挑战. 李聆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讲述中国与肯定自我——美国19世纪初中国叙事的话语逻辑之形成与影响. 易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逆水行舟”四十载:中国外交理念的传承创新与中美关系历程. 严双伍;巩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中国外交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双重转变. 李熙玉;朴龙国. 东疆学刊,2019,04
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外交. 王毅. 人民论坛,2016,13
国家利益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21世纪初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多维审视. 袁学哲;黄凤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中国周边国际环境的新挑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 邢广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历史进程、现实基础与原则策略. 肖晞;刘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援越抗美时期中越外交中的决策思想研究. 张勇. 求索,2011,06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 卫灵.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0
中拉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肥料、火药与中拉新航路开辟:民国时期中国智利硝石贸易探析. 吕天石. 贵州社会科学,2020,09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探究. 江时学. 社会科学战线,2018,07
构建中国与拉美命运共同体路径思考. 江时学. 国际问题研究,2018,02
首脑外交视域下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张颖;颜露. 国际论坛,2016,02
中拉关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开拓前行. 王鹏. 当代世界,2017,04
日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日、中韩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灰色关联法. 李玉娟;王慕涵. 价格月刊,2020,09
冷战前期中国对日政策中的台湾问题. 刘世龙. 晋阳学刊,2015,04
南海冲突呼唤我国外交转型. 庞中英. 人民论坛,2012,15
五四时期反日运动中的《益世报》案. 高莹莹.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0
中国对日本和印度的外交需要有想象力和大手笔. 金中夏. 国际经济评论,2012,04
冷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战略谋划. 吴志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周恩来与中柬合作关系的建立(1954-1965年). 翟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中国加盟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与对外政策转型(1978—1986). 田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新殖民主义论”与中国外交应对. 孙勇胜;孙敬鑫. 青海社会科学,2010,05
冷战前期中国对日政策中的台湾问题. 刘世龙. 晋阳学刊,2015,04
革命外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外交转型的新方向:包容性塑造外交. 徐庆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主张与历史经验——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的分析. 朱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1949年以来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及南方政府的革命外交研究回顾. 侯中军. 兰州学刊,2016,05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从追求政治安全到促进和平发展. 韦世强. 学术论坛,2010,06
中国外交3.0版: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 赵可金. 社会科学,2013,07
中阿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的中阿文化交流先行战略. 张建成. 重庆社会科学,2014,12
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与中国政策(1949~1965)——基于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的梳理和分析. 张安. 南亚研究,2015,01
关于1963年中阿边界条约谈判进程中的“冷”与“热”现象之探析——以中国外交部新近解密档案为主. 周守高;齐鹏飞. 南亚研究,2011,04
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前景广阔. 杨福昌. 西亚非洲,2010,04
开辟空中“丝路”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中阿关于通航问题的交涉. 张安;李敬煊. 世界历史,2018,03
意识形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 马得勇;陆屹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
援越抗美时期中越外交中的决策思想研究. 张勇. 求索,2011,06
中美外交前沿的意识形态较量. 熊光清. 人民论坛,2012,30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战略内涵、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杨荣国;张新平. 甘肃社会科学,2018,06
融媒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价值取向. 李曦珍. 甘肃社会科学,2018,06
对外援助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主张与历史经验——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的分析. 朱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中国对外援助中的伦理思想研究——以对外经济援助为例. 曹启娥. 河南社会科学,2013,06
刘少奇与1950—1954年新中国的援越政策. 肖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中国援非五十年与国际援助理论创新. 胡美. 社会主义研究,2011,01
中国对外经济制裁:目标与政策议题. 阎梁.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06
周恩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战略谋划. 吴志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周恩来与中柬合作关系的建立(1954-1965年). 翟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论语》与外交. 黄仁国. 齐鲁学刊,2016,01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论“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 孙泽学. 党的文献,2020,03
学以致用 知行并进. 杨洁篪. 党建,2011,04
外交风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和平外交的风格与气派. 卢静. 人民论坛,2017,21
梁诚:一位让弱国外交闪光的外交家. 梁碧莹. 学术研究,2013,06
论国家的外交风格及其作用. 张鸿石.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03
软实力、虚实力与中国的外交传统. 何平;夏茜.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5,02
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张清敏.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09
中日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冷战前期中国对日政策中的台湾问题. 刘世龙. 晋阳学刊,2015,04
新中国对日外交战略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探析. 金正昆;张方慧. 广西社会科学,2020,10
从战后中日关系反思中国外交战略之得失.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2015,04
中国的对日政策及其国内背景.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12,05
对中日关系重回正轨的若干思考. 黄大慧. 现代国际关系,2019,12
中华传统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中国对日外交战略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探析. 金正昆;张方慧. 广西社会科学,2020,10
正确义利观的国际表达与传播. 武小平. 社会科学家,2020,12
和谐世界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王红续.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01
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杨悦. 国际论坛,2020,01
“势”及其对于理解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的独特价值. 潘忠岐. 国际观察,2020,01
中苏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外交在“第二中间地带”的成功实践——对1964年中意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历史考察. 王若茜. 党的文献,2012,05
中苏关系史研究与俄国档案利用. 沈志华. 社会科学,2014,08
试论新中国对外国驻华使馆的管理(1949—1965). 李潜虞.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05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缘起. 樊超. 国际政治研究,2013,01
意识形态大论战时期中苏关系的微妙变化——以“中苏条约”签订两次周年纪念活动为特定视角的解读. 齐鹏飞;郭昊.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06
新颖选题方向
以下关键词方向是与“中国外交”相关的具有较高新颖性的选题方向,点击可查看其研究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东亚秩序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牛军. 史学集刊,2015,06
无问西东:古代东亚秩序研究的自我束缚与解脱. 陈拯.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0,06
中拉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肥料、火药与中拉新航路开辟:民国时期中国智利硝石贸易探析. 吕天石. 贵州社会科学,2020,09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探究. 江时学. 社会科学战线,2018,07
构建中国与拉美命运共同体路径思考. 江时学. 国际问题研究,2018,02
首脑外交视域下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张颖;颜露. 国际论坛,2016,02
中拉关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开拓前行. 王鹏. 当代世界,2017,04
中华传统文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新中国对日外交战略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探析. 金正昆;张方慧. 广西社会科学,2020,10
正确义利观的国际表达与传播. 武小平. 社会科学家,2020,12
和谐世界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王红续.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01
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 杨悦. 国际论坛,2020,01
“势”及其对于理解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的独特价值. 潘忠岐. 国际观察,2020,01
中阿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的中阿文化交流先行战略. 张建成. 重庆社会科学,2014,12
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与中国政策(1949~1965)——基于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的梳理和分析. 张安. 南亚研究,2015,01
关于1963年中阿边界条约谈判进程中的“冷”与“热”现象之探析——以中国外交部新近解密档案为主. 周守高;齐鹏飞. 南亚研究,2011,04
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前景广阔. 杨福昌. 西亚非洲,2010,04
开辟空中“丝路”的尝试——20世纪50年代中阿关于通航问题的交涉. 张安;李敬煊. 世界历史,2018,03
中日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冷战前期中国对日政策中的台湾问题. 刘世龙. 晋阳学刊,2015,04
新中国对日外交战略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探析. 金正昆;张方慧. 广西社会科学,2020,10
从战后中日关系反思中国外交战略之得失. 葛剑雄. 探索与争鸣,2015,04
中国的对日政策及其国内背景.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12,05
对中日关系重回正轨的若干思考. 黄大慧. 现代国际关系,2019,12
外交风格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和平外交的风格与气派. 卢静. 人民论坛,2017,21
梁诚:一位让弱国外交闪光的外交家. 梁碧莹. 学术研究,2013,06
论国家的外交风格及其作用. 张鸿石.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03
软实力、虚实力与中国的外交传统. 何平;夏茜.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5,02
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张清敏.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09
中苏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外交在“第二中间地带”的成功实践——对1964年中意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历史考察. 王若茜. 党的文献,2012,05
中苏关系史研究与俄国档案利用. 沈志华. 社会科学,2014,08
试论新中国对外国驻华使馆的管理(1949—1965). 李潜虞.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05
19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缘起. 樊超. 国际政治研究,2013,01
意识形态大论战时期中苏关系的微妙变化——以“中苏条约”签订两次周年纪念活动为特定视角的解读. 齐鹏飞;郭昊.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06
对外援助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主张与历史经验——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的分析. 朱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中国对外援助中的伦理思想研究——以对外经济援助为例. 曹启娥. 河南社会科学,2013,06
刘少奇与1950—1954年新中国的援越政策. 肖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中国援非五十年与国际援助理论创新. 胡美. 社会主义研究,2011,01
中国对外经济制裁:目标与政策议题. 阎梁.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06
革命外交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外交转型的新方向:包容性塑造外交. 徐庆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主张与历史经验——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的分析. 朱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
1949年以来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及南方政府的革命外交研究回顾. 侯中军. 兰州学刊,2016,05
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从追求政治安全到促进和平发展. 韦世强. 学术论坛,2010,06
中国外交3.0版: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新走向. 赵可金. 社会科学,2013,07
周恩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战略谋划. 吴志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周恩来与中柬合作关系的建立(1954-1965年). 翟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论语》与外交. 黄仁国. 齐鲁学刊,2016,01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论“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 孙泽学. 党的文献,2020,03
学以致用 知行并进. 杨洁篪. 党建,2011,04
中美关系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海问题与大变局中的海上挑战. 李聆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讲述中国与肯定自我——美国19世纪初中国叙事的话语逻辑之形成与影响. 易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逆水行舟”四十载:中国外交理念的传承创新与中美关系历程. 严双伍;巩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中国外交和朝鲜半岛局势的双重转变. 李熙玉;朴龙国. 东疆学刊,2019,04
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外交. 王毅. 人民论坛,2016,13
意识形态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 马得勇;陆屹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
援越抗美时期中越外交中的决策思想研究. 张勇. 求索,2011,06
中美外交前沿的意识形态较量. 熊光清. 人民论坛,2012,30
“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战略内涵、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杨荣国;张新平. 甘肃社会科学,2018,06
融媒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价值取向. 李曦珍. 甘肃社会科学,2018,06
一带一路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中国在全球农业治理中的角色. 于浩淼;杨易;徐秀丽.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中国为什么传统上不重视东南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思考. 盛思鑫.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
明代朝贡交往中存在的三个问题. 南炳文;时培磊.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合作的动力、风险与前景. 罗会钧;戴薇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马六甲困局”之化解路径. 庞昌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日本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日、中韩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对比分析——基于灰色关联法. 李玉娟;王慕涵. 价格月刊,2020,09
冷战前期中国对日政策中的台湾问题. 刘世龙. 晋阳学刊,2015,04
南海冲突呼唤我国外交转型. 庞中英. 人民论坛,2012,15
五四时期反日运动中的《益世报》案. 高莹莹.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0
中国对日本和印度的外交需要有想象力和大手笔. 金中夏. 国际经济评论,2012,04
外交决策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外交决策中的地方政府——以广西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为例. 杨毅. 理论月刊,2016,05
援越抗美时期中越外交中的决策思想研究. 张勇. 求索,2011,06
习总书记和平外交的继承与创新. 刘国柱. 人民论坛,2014,06
中国与世界:“同床不异梦”策略——未来几年中国外交的重点. 王正绪. 人民论坛,2013,S1
1958年炮击金门外交决策分析. 魏薇. 人民论坛,2011,05
冷战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战略谋划. 吴志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周恩来与中柬合作关系的建立(1954-1965年). 翟强.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中国加盟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与对外政策转型(1978—1986). 田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新殖民主义论”与中国外交应对. 孙勇胜;孙敬鑫. 青海社会科学,2010,05
冷战前期中国对日政策中的台湾问题. 刘世龙. 晋阳学刊,2015,04
国家利益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21世纪初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多维审视. 袁学哲;黄凤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中国周边国际环境的新挑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 邢广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历史进程、现实基础与原则策略. 肖晞;刘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援越抗美时期中越外交中的决策思想研究. 张勇. 求索,2011,06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 卫灵.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0
外交思想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论朱德的外交思想与外交实践. 江泰然.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实现方式. 贾烈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郭嵩焘外交性格及其实践的再思考——基于湖湘文化的视角. 李开盛;宁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论毛泽东的民间外交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黄开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合作的动力、风险与前景. 罗会钧;戴薇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外交战略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中国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战略谋划. 吴志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
中国外交战略定位:历史进程、现实基础与原则策略. 肖晞;刘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实现方式. 贾烈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国外交新课题. 金正昆;徐庆超.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
东南亚与中国合作的地缘战略研究. 许正;钮菊生. 求索,2013,08
美国
该选题方向已发表的论文包括:
南海问题与大变局中的海上挑战. 李聆群.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9,05
探索外交理论的中国路径. 赵可金.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
21世纪初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多维审视. 袁学哲;黄凤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讲述中国与肯定自我——美国19世纪初中国叙事的话语逻辑之形成与影响. 易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
中国周边国际环境的新挑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 邢广程.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

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