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教育 >
关于学科与跨学科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学科*跨学科"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李长玲(12篇),刘雪立(10篇),赵慧臣(9篇),焦磊(9篇),邹晓东(8篇),吴伟(8篇),杨连生(8篇),任友群(7篇),顾小清(7篇),包水梅(7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75篇),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52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41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36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2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30篇),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9篇),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9篇),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29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9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5篇),《教学与管理》(85篇),《教育理论与实践》(71篇),《中国教育学刊》(70篇),《图书情报工作》(70篇),《中国高校科技》(67篇),《黑龙江高教研究》(62篇),《中国高教研究》(60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7篇),《情报杂志》(56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李长玲 山东理工大学
论文成果:
期刊的跨学科引用对跨学科知识输出的影响研究——以图书情报领域为例 2021
试论跨学科潜在知识生长点及其识别方法 2021
基于引文关键词的跨学科相关知识发现方法探讨 2020
弱引文关系视角下跨学科相关知识组合识别方法探讨——以情报学为例 2020
基于引文网络的潜在跨学科合作者识别——以图书情报学为例 2018
基于开放式非相关知识发现的潜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主题识别——以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为例 2018
基于作者—核心关键词2-模网络的潜在跨学科合作组合识别——以图书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为例 2018
基于参考文献分类号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特点分析 2018
基于引用与被引用文献信息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性分析 2018
作者潜在跨学科合作度模型构建与合作组合识别——以图书情报学与计算机学科为例 2017
基于闭合式非相关知识发现的潜在跨学科合作研究主题识别——以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为例 2017
基于文献分类号的情报学跨学科属性分析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量化与质性数据的跨学科合作行为研究”(编号:16BTQ078)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量化与质性数据的跨学科合作行为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6BTQ0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TQ0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TQ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跨学科潜在知识生长点识别与创新趋势预测研究”(编号:19ATQ006)研究成果之一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异质网络的学科科研合作行为研究”(编号:14CTQJ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TQ0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量化与质性数据的跨学科合作行为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16BTQ07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跨学科潜在知识生长点识别与创新趋势预测研究”(项目编号:19ATQ006)研究成果之一
2. 刘雪立 新乡医学院
论文成果:
基于被引频次对数矫正的影响因子及其学科标准化研究 2021
图书情报学期刊和论文的跨学科强度与其学术影响力的关系 2021
我国SCI期刊的跨学科评价:aPSA及cnIF的应用 2021
利用论文被引频次基准线遴选学者代表作的方法——以河南省学者论文为例 2020
学术期刊的跨学科评价指标JIPR8及其应用 2019
影响因子百分位在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中的局限性 2018
期刊PR8指数:一个新的跨学科期刊评价指标及其实证研究 2017
跨学科学术评价指标PR8和FNII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为例 2017
SNIP、SJR及其修正指标SNIP2、SJR2在期刊评价中的应用 2014
基于Scopus数据库的SNIP及其修正指标SNIP2研究综述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响因子缺陷的多维度矫正与学术期刊的跨学科评价”(项目编号:15BTQ016)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引证指标的学科标准化方法与跨学科学术评价研究”(19BTQ087)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No.2012BZH004)
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学者资助项目(2017-YXXZ-06)
新乡医学院科学研究培育基金(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No.2013-001)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绩效评价和发展对策”(2015-JCZD-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影响因子缺陷的多维度矫正与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研究”(15BTQ06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2BZH004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19240041005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引证指标的学科标准化方法与跨学科学术评价研究”(19BTQ08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5BTQ06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引证指标的学科标准化方法与跨学科学术评价研究”(19BTQ08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630165)
3. 赵慧臣 河南大学
论文成果:
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2020
教育类APP评价的理论分析与实施开展 2018
美国STEAM实验室的特征与启示 2017
跨学科视野下“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基于美国STEAM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017
STEM教育视野下中学生探究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2017
开展STEAM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美国STEAM教育知名学者格雷特·亚克门教授 2016
教育信息化智库的研究:提升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价值 2016
应用复杂科学分析教育变革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反思 2015
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研究:促进跨课程的网络学习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教育信息资源城乡化一体化配置研究”(编号:132400410290)
2017年度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教育学)建设课题“教育大数据平台中学习分析技术应用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优化”(课题编号:DSJ1709)
2018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小学数字教材建设标准的研制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82400410576)
2016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小学实施STEM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学方式的变革研究”([2016]-JKGHZDZB-04)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编号:13YJC880117)
2016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小学实施STEM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2400410320)
2017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中学教师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JSJYYB-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STEM教育的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与提升研究”(BCA180089)
2016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我国中小学实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的路径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CJY032)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中学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15年度重大项目“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研究”(2015MZD056)
201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基于共生理论的教育信息资源城乡化一体化配置研究”(13240041029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小学生微博交往现状、规律与引导的实证研究”(2012CJX024)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网络课程群知识建构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13YJC880117)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河南省义务教育信息化状况研究”(编号:〔2013〕-JKGHB-0017)的阶段研究成果
2017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中学教师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2017-JSJYYB-004)的研究成果
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信息传播视角下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2016-zd-035)
2016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我国中小学实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的路径与对策研究”(2016CJY032)
4. 焦磊 华南理工大学
论文成果:
跨学科研究组织“自下而上”衍生路径及其保障机制研究——基于波士顿大学ECIBR的探析 2019
从“结构”到“准则”:研究型大学跨学科转向的组织行为学研究 2019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建制基础及样态创新 2019
国外知名大学跨学科建制趋势探析 2018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动因、路径及模式研究 2017
美国大学STEM领域博士生跨学科“规训”研究——基于IGERT项目 2017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动因、困境及策略探究 2016
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与机制探究 2015
国外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探究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样态的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CIA180277)的成果之一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英美发达国家跨学科培养拔尖研究生的经验借鉴研究”(2015JGXM-MS0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EIA15039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样态的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研究”(CIA180277)的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号:2014BS02)
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j2014005)的研究成果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拔尖研究生培养的组织模式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EIA150399)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拔尖研究生培养的组织模式与机制研究”(EIA150399)
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jjg2014001)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英美发达国家研究生学术创新培育的经验借鉴研究”(项目编号:2013JGXM-MS04)的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样态的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研究”(CIA180277)
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英美发达国家研究生学术创新培育的经验借鉴研究”(项目编号:2013JGXM-MS04)
5. 邹晓东 浙江大学
论文成果:
国内工程伦理实践研究述评 2017
杜克大学提升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实践创新 2017
美国高校跨学科独立研究机构建设的经验与借鉴——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高等研究院为例 2015
斯坦福大学独立研究机构的建设实践及启示 2014
跨学科研究发展的体系构建 2013
我国跨学科研究与发展的现状探析——基于构建我国国家层面跨学科体系的思考 2013
新美国大学的自定义式跨学科组织述评 2013
回归工程实践:欧林工学院改革模式初探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研究与科研生产力:基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分析”(14YJCZH005)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构模式、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编号:Y200805459)的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G0307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8年度)面上项目“基于系统管理的跨学科体系创新研究”(课题号:70873104)
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1ZD027)“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研究——创业型大学探索”
浙江省教育厅重大项目(Y201330311)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SCG248)的阶段成果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系统管理的跨学科体系创新研究”(课题编号:70873104)
浙江省软科学项目(2016C25055)的阶段成果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与机制研究”(2015B015)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104)“基于系统管理的跨学科体系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32)“研究型大学创业与科学能力集成发展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工程人才培养专项)(16JDGC015)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SCG637)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跨学科研究对科研生产力演化的作用机制——基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分析”(71403104)
6. 吴伟 浙江大学
论文成果:
如何在应对社会重大需求中推动学科会聚——美国部分大学“重大挑战计划”评述 2021
学科会聚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探讨 2020
跨学科研究的协同创新机理:基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实证分析 2018
多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的困境与出路 2018
洛杉矶加州大学创业转型之路探析 2016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复合导师制度的构想 2015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资源扫描及践行路径 2015
新美国大学的自定义式跨学科组织述评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跨学科研究对科研生产力演化的作用机制-基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分析”(项目批准号:71403104)的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从他组织到自组织: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及其政策激励研究”(7150323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研究与科研生产力:基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分析”(14YJCZH005)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载体引领的区域创新体系: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2020C25023)
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1ZD027)“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研究——创业型大学探索”
浙江大学2017年研究生教育研究重大课题“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体制机制研究”(20170101)的部分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共同治理视阈下高等教育统筹权研究”(2014M5604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873104)“基于系统管理的跨学科体系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32)“研究型大学创业与科学能力集成发展研究”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SCG637)成果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高校跨学科组织科研生产力演化机理研究”(LQ13G030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从他组织到自组织:研究型大学协同创新网络演化机理及其政策激励研究”(项目批准号:71503230)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跨学科研究对科研生产力演化的作用机制”(71403104)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学术创业机制研究——以浙江为例”(19NDJC07YB)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学科研究与科研生产力”(14YJCZH005)的部分成果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学科,跨学科"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82项,其中2022年立项12项,2021年立项8项,2019年立项8项,2017年立项8项,2015年立项8项,2012年立项6项,2020年立项5项,2018年立项5项,2014年立项5项,2016年立项4项,2013年立项4项,2005年立项3项,2011年立项2项,2010年立项1项,2009年立项1项,2008年立项1项,2007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39项属于一般项目,19项属于青年项目,12项属于重大项目,4项属于西部项目,4项属于重点项目,3项属于教育部重点,1项属于教育部青年;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美国自白诗跨学科书写研究.魏磊 淮阴师范学院 2022
跨学科科研合作模式及其对知识融合的影响研究.付慧真 浙江大学 2022
面向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4C教学模式研究.钟柏昌 华南师范大学 2022
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跨学科主题课程建设研究.冯春艳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22
“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王恒富 扬州市翠岗中学 2022
大概念统摄下的中学物理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林冰冰 福建教育学院 2022
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系统设计与实践研究.丁莉莉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路 2022
国家文化战略视野下的美术馆跨学科发展与新美术馆学研究.王璜生 广州美术学院 2022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跨学科研究能力”动态发展研究.陶伟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22
大科学背景下馆藏数字资源的跨学科非线性知识融合研究.王忠义 华中师范大学 2022
跨学科知识元迁移组合与学术创新机会发现研究.李秀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22
跨学科科研合作中知识元融合的双循环反馈运行机制研究.陈勇跃 武汉纺织大学 2022
中欧贸易与投资关系的跨学科研究.贾文华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跨学科科研合作运行机理与保障策略研究.曾粤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徐岚 厦门大学 2021
高校跨学科研究团队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影响因素与组织激励.陈霞玲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2021
跨学科视域中的里尔克研究.陈芸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21
艺术批评话语的跨学科比较研究.凌晨光 山东大学 2021
文学伦理学批评跨学科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聂珍钊 浙江大学 2021
高校图书馆跨学科知识组织与智慧服务模式构建研究.马翠嫦 中山大学 2021
宗教和灵性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文 北京大学 2020
多视角下跨学科研究影响力综合评价研究.陈仕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身体书写及其隐喻的跨学科研究.孙彩霞 河南大学 2020
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张晓报 湖南科技大学 2020
大数据时代地缘环境解析的理论与方法跨学科研究.胡志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上海抗战传媒史.钱晓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引证指标的学科标准化方法与跨学科学术评价研究.刘雪立 新乡医学院 2019
南海区域特色的STEAM教育与教师跨学科素养培育.李翠白 海南师范大学 2019
跨学科潜在知识生长点识别与创新趋势预测研究.李长玲 山东理工大学 2019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王硕旺 河北大学 2019
中国人道德认知和情绪特点的心理、脑与人工智能跨学科研究.刘超 北京师范大学 2019
世界一流本科教育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建设研究.范哗 云南大学 2019
跨学科教育中的协同概念转变研究.王靖 江南大学 2019
跨学科视角下西方“新修辞学”及其创新的三维考察.邓志勇 上海大学 2018
广义逻辑悖论的历史发展、理论前沿与跨学科应用研究.张建军 南京大学 2018
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样态的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研究.焦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面向生活方式的跨学科交互设计方法论研究.安娃 广州美术学院 2018
河西走廊民族语言的跨学科研究.苗东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8
社交媒体视域下的跨学科用户发现及其推荐研究.吴小兰 安徽财经大学 2017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行为人刑法问题跨学科研究.车浩 北京大学 2017
高校创业学院跨学科组织设计及运行机制研究.朱家德 温州大学 2017
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的调查与跨学科研究.陈泳超 北京大学 2017
依靠科技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跨学科研究.黄鲁成 北京工业大学 2017
汉语文本可读性测评和分级的跨学科研究.江新 北京语言大学 2017
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的构建模式及保障机制研究.张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困境及化解策略研究.张洋磊 华中科技大学 2017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杨健 南京艺术学院 2016
协同创新环境下跨学科文献保障研究.王新才 武汉大学 2016
中国边疆民族公共记忆的跨学科研究.潘天舒 贵州师范学院 2016
基于量化与质性数据的跨学科合作行为研究.李长玲 山东理工大学 2016
中国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语音习得机制的跨学科研究.李爱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15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刘志云 厦门大学 2015
不平等理论的跨学科分析和综合研究.陈荣虎 安徽工业大学 2015
基于国际法与行政法跨学科视角的我国海洋维权执法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研究.白续辉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 2015
影响因子缺陷的多维度矫正与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研究.刘雪立 新乡医学院 2015
跨学科研究影响力的计量分析研究.陈仕吉 中国农业大学 2015
跨学科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研究.何云波 湘潭大学 2015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刘志云 厦门大学 2015
人类学与流行病学跨学科合作研究.宋雷鸣 厦门大学 2014
跨学科科研协作行为的动态可视化跟踪与预测机制研究.陈勇跃 武汉纺织大学 2014
科尔沁部落及其变迁的跨学科研究.包赛吉拉夫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14
基于信息时域的跨学科协同信息行为与特征研究.代君 武汉大学 2014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毕颖 石河子大学 2014
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问题跨学科研究.李俊杰 中南民族大学 2013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快速响应情报体系——跨学科集成创新与实证研究.姚乐野 四川大学 2013
多平台、跨学科、聚类化、重创造的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研究.钟柏昌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移民工程的跨学科研究.施国庆 河海大学 2013
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色音 中国社科院 2012
自闭症儿童早期发现、干预、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徐云 浙江工业大学 2012
西方职业技能形成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许竞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2012
西方职业技能形成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基于跨学科的视角.许竞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2012
跨学科法概念理论借鉴研究 .张正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2
我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基于跨学科协同的多层次整合研究.王永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2
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模型研究.沈凌 武汉理工大学 2011
高校跨学科创新团队有效性形成机理及评价模型研究.沈凌 武汉理工大学 2011
跨学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户思社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0
跨学科研究与文学理论的新形态--文化研究的学术逻辑与批评实践.陶水平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9
“跨媒介艺术”: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多媒介和跨学科现象研究.庄维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一种跨学科视野中的“乡村道德知识”探究.王露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汉-英语码转换触发与制约的跨学科研究.刘承宇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壮族民歌习俗传承现状的跨学科调查和研究.覃德清 广西师范大学壮学研究所 2005
跨文化视野中的跨学科研究.何云波 中南大学 2005
与"学科,跨学科"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42项,其中2018年立项5项,2021年立项4项,2020年立项4项,2012年立项4项,2011年立项4项,2010年立项4项,2022年立项3项,2019年立项3项,2016年立项3项,2009年立项3项,2013年立项2项,2017年立项1项,2015年立项1项,2014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2项属于青年项目,13项属于规划项目,5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2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神经美学视域下的音乐表演跨学科研究.张玎苑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跨学科教育经历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谢鑫 北京大学 2022
中美初中数学教材跨学科内容的比较研究.李淑惠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跨学科视域下科技艺术的数据可视化设计研究.郑达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跨学科知识组织中学科概念跨学科关联研究.黄京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2021
基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官方和民间协同性话语的跨学科研究.侯建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1
跨学科视域下课程思政内容主体化的心理基础研究.陈相光 华南师范大学 2021
跨学科视域下的联邦戏剧计划研究.王玮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基础教育科学课程中“跨学科素养”的框架建构及测评研究.宋歌 河南师范大学 2020
时序动态视角下基于密度算子的学者学术影响力跨学科评价方法研究.舒予 四川大学 2020
设计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理论与实践范式研究.任丽莎 同济大学 2020
“双一流”建设高校全球人才管理战略研究:一项聚焦外国学生学者的跨学科研究.钟周 清华大学 2019
基于博士生学术成长的跨学科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张凌云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创新驱动背景下高校教师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激励机制.张冰冰 西北大学 2019
跨学科视域下基于语料库的语义波界面研究.罗载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STEM视角下跨学科学习的前瞻性研究.高潇怡 北京师范大学 2018
跨学科视角下的中小学科学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研究.严文法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大学跨学科文化与制度建设研究.朱永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基于创建一流本科的高校跨学科教育体系研究.陈彪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8
跨学科视域下习近平核安全观研究.高宁 辽宁大学 2017
跨学科视角的抗战时期军事翻译研究.罗天 重庆交通大学 2016
中美自然灾害话语的跨学科对比研究.侯建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6
跨学科视野下的汉唐时期官员服饰文化研究.李怡 北京科技大学 2016
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培养机制研究.包水梅 兰州大学 2015
跨学科研究与科研生产力:基于高校跨学科组织的分析.陈艾华 嘉兴学院 2014
国家反邪教话语的跨学科研究.孙静怡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跨学科视野中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陈玉茜 广西艺术学院 2013
美国联邦政府资助大学跨学科研究的政策与机制研究.文少保 西华师范大学 2012
双语记忆表征视域下的跨学科口译实证研究.陈雪梅 安徽师范大学 2012
电视新闻话语的跨学科研究.侯建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
以跨学科研究为核心的学科建设政策研究——协同学的视角.冯婕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跨学科交叉视野下的《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1949-2000)研究.魏宝涛 辽宁大学 2011
“学科交叉”概念的重释与中国大学跨学科发展模式选择研究.黄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青少年的道德状况及其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一项基于跨学科的分析.龙国莲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2011
中国文学修辞批评:跨学科观察、思考与开发.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高校跨学科团队知识整合机制及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朱少英 山西大同大学 2010
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冲突与治理机制研究.周朝成 浙江树人学院 2010
学科制度视野下跨学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陈亚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10
同声传译理想认知架构跨学科研究.管玉华 复旦大学 2010
“汉堡教学论模式”的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研究.李明秋 大连水产学院 2009
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下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项目:构建ESP一体化课程体系.龙芸 贵阳医学院 2009
学科制度视野下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运作模式探索.赵军 三峡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