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关于儒家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儒家"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黄玉顺(35篇),沈顺福(33篇),朱汉民(32篇),韩星(30篇),杨泽波(30篇),陈来(21篇),涂可国(18篇),梁涛(17篇),景海峰(17篇),赵法生(16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15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135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127篇),中山大学哲学系(97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95篇),南京大学哲学系(90篇),北京大学哲学系(86篇),湖南大学岳麓书院(81篇),武汉大学哲学学院(80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74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孔子研究》(363篇),《中国哲学史》(180篇),《文史哲》(159篇),《哲学研究》(155篇),《齐鲁学刊》(148篇),《道德与文明》(147篇),《人民论坛》(128篇),《哲学动态》(121篇),《中华文化论坛》(119篇),《东岳论丛》(117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黄玉顺 山东大学
论文成果:
论“行为正义”与“制度正义”——儒家“正义”概念辨析 2021
天吏:孟子的超越观念及其政治关切——孟子思想的系统还原 2021
宋儒“立极”与“立身”的开新面向 2021
“君子”人格的政治哲学意涵及其时代转换 2021
不辨古今,何以为家?——家庭形态变迁的儒学解释 2021
情感儒学:当代哲学家蒙培元的情感哲学 2020
周公的神圣超越世界及其权力话语——《尚书·金縢》的政治哲学解读 2020
董仲舒思想系统的结构性还原——《天人三策》的政治哲学解读 2020
中国哲学“内在超越”的两个教条——关于人本主义的反思 2020
儒耶对话中的《中庸》解读 2019
儒家哲学发展的方向——评《唐君毅先生年谱长编》 2019
未能成己 焉能成人——论儒家文明的自新与全球文明的共建 2018
个体主体性的虚显:儒学现代化受限的根源 2018
梁漱溟先生的全盘西化论——重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2018
儒家自由主义对“新儒教”的批判 2017
生活儒学与进步儒学的对话 2017
“贤能政治”将走向何方?——与贝淡宁教授商榷 2017
生活儒学与“古今中西”问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黄玉顺先生访谈 2017
“直”与“法”:情感与正义——与王庆节教授商榷“父子相隐”问题 2017
儒家“道德个人主义”是否可能——略评“心性论礼法学”的政治哲学建构 2017
论儒学的现代性 2016
论“生活儒学”与“生活的儒学” 2016
“以身为本”与“大同主义”——“家国天下”话语反思与“天下主义”观念批判 2016
也论“大陆新儒家”——回应李明辉先生 2016
重建与超越:新世纪儒教问题的诉求 2015
国民政治儒学——儒家政治哲学的现代转型 2015
孔子怎样解构道德——儒家道德哲学纲要 2015
荀子:孔子之后最彻底的儒家——论荀子的仁爱观念及社会正义观念 2015
儒学之“本”与“源”——评安靖如“进步儒学”的思想方法 2014
儒家的情感观念 2014
“时间”观念何以可能——从“无间性”到“有间性” 2014
儒家伦理与社会角色 2014
易学对于中国哲学当代重建的意义——现代新儒家哲学与易学的深度关涉 2014
“角色”意识:《易传》之“定位”观念与正义问题——角色伦理学与生活儒学比较 2014
我们时代的问题与儒家的正义论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资助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20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儒家哲学现代转型研究”(16JJD720010)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研究”(10BZX03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哲学现代转型中的情感转向研究”(18CZX03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学现代化史——儒家哲学现代转型研究”(16JJD72001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20JZDW0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11@HZ009)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大项目“中国正义论——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系列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家哲学现代转型研究”(16JJD7200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现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研究”(12JJD720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批准号:16JJD720010)
许嘉璐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批准号:11@HZ009)中期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16JJD720010)
2. 沈顺福 山东大学
论文成果:
论传统儒家的生存之“思” 2021
玄学是儒学——从心学的角度来看魏晋玄学的派性 2021
理解即感应——论传统儒家诠释原理 2020
恶与性:原始儒家对恶的理解 2019
论理学的实践意义 2019
天人之辨与儒家人类主体性意识的形成 2019
感应与传统儒家的乐教原理 2019
试论传统儒家意识产生的机制 2019
论德的来源 2019
论责任伦理的基础 2019
论传统儒家诠释学:以方以智为中心 2019
论儒家哲学的两个传统 2018
从人文主义儒家到人道主义儒家 2018
试论传统儒家制度的伦理基础 2017
性即气:略论汉代儒家人性之内涵 2017
本源论与传统儒家思维方式 2017
教育便是教化:论传统儒家教育观念 2017
原始儒家为什么不论天道? 2017
主体与德性:试论传统儒家主体性问题 2017
论儒家心灵哲学纲领 2017
体用论与传统儒家形而上学 2016
儒家道德本源论辨析 2016
试论儒家之道 2016
善与性:儒家对善的定义 2015
德性与儒家伦理学精神 2015
试论中国早期儒家的人性内涵——兼评“性朴论” 2015
自然与中国古代道德哲学纲领 2014
性本还是心本?——论胡宏哲学主题 2014
自然与中国古代道德纲领 2014
儒家情感论批判 2014
德性伦理抑或角色伦理——试论儒家伦理精神 2014
荀子之“心”与自由意志——荀子心灵哲学研究 2014
从半神到人到神:儒家圣人观的演变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传统儒家心灵哲学研究”(20FZXA005)
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儒家哲学研究”(NCET-110308)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批准号:NCET-110308)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项目号:15BZX052)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16JJD720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20009)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15BZX052)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项目:人性论研究
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儒家形而上学(NCET-1103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ZX052)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项目编号:16JJD720009)之阶段性成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及其现代意义”(批准号:15CWHJ15)阶段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项目号15BZX052)之阶段成果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16JJD720009)
2015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及其现代意义》(15CWHJ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11@HZ009)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学术研究项目“儒学与儒教问题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16JJD720009)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15BZX052)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及其现代意义”(项目号:15CWHJ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15BZX05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ZX05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从天统人到人统天:中国古代天人学研究(16JJD720009)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项目批准号11@HZ00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编号15BZX052)的阶段性成果
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3. 朱汉民 湖南大学
论文成果:
《四书》学的忧乐情怀与宋儒的内圣之道 2021
宋学研究的现代学术视域 2021
清代西南边疆的国家儒学教化体系考述 2021
临川学的性命之理及后期衍化 2021
师道复兴与宋学崛起 2020
宋代儒家经典与民间教化——从《四书》学到家训家规的生成 2020
道统论探源 2020
从学统四起到理学独尊 2020
张载究天人之际的太虚论 2020
宋儒《中庸》学的学术渊源与思想发展 2019
从工夫到工夫论 2019
《四书》学整合中的道统与政统 2019
宋儒道统论与士大夫的主体意识 2018
宋代士大夫与唐宋学术转型 2018
天人三策:儒生与帝王的共识与盟约 2018
《六经》与《四书》的思想互补与内在张力 2018
经典诠释与道统建构——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序说的道统论 2018
以道学建构帝学——朱熹诠释《大学》的另一种理路 2018
儒家士大夫的身份认同与孟荀之争 2017
六艺与儒家子学的思想差异 2017
先秦诸子政治态度平议 2017
儒、法互补与传统中国的治理结构 2017
《白虎通义》:帝国政典和儒家经典的结合 2017
郭嵩焘道论的哲学精神 2017
儒学与“六经”的文化同源与相互生成 2017
宋儒义理之学新诠 2016
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 2016
南宋理学与书院教育宗旨 2016
南宋书院的学祠与学统 2015
朱熹人性论与儒家道德哲学 2014
实用理性传统与中国文化近代化——以湖湘士大夫与湖湘文化为例 2014
魏晋名士对孝道的反思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19ZDA028)
贵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重大项目“宋学学统研究”(批准号:19GZGX0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15AZD03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儒家文化认同研究”(2018-GMB-05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5AZD032)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15AZD0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15AZD03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理论化与现代化研究(14ZDB00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四书》经筵讲义研究”(项目编号:16BZX05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湘文化通书”(编号:10&ZD067)阶段性成果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级项目或奖项培育专项“清代西南边疆治理研究:文治教化视角”(2019XMJXPY01)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5AZD032)阶段性成果
贵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重大项目“宋学学统研究”(19GZGX06)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编号15AZD032)的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15AZD03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AZD03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理论化与现代化研究”(编号14&ZD00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19ZDA028)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15AZD032)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通史》(13ZD1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5AZD032)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通史(13ZD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15AZD03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5AZD03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ZD0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项目号:15AZD03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5AZD03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项目编号:19ZDA028)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5AZD032)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四书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的重建和整合研究”(项目编号:15AZD032)
4. 韩星 中国人民大学
论文成果:
中国文化的道统重建——以牟宗三为例 2021
熊十力:以经学为基础的新儒家哲学建构——以《读经示要》为中心 2021
儒学在历史上对我国伊斯兰教的影响 2019
儒道佛之间:三国至清末历代朝廷处理三教关系的模式·特征·经验 2019
中国士人使命担当的经典表达——张载“为万世开太平”新解 2019
社会儒学的新领域——城镇社区儒学 2018
河间献王的治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7
初唐儒家话语下的三教关系 2017
汉初政教互动中的儒家特质辨析 2017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仁”的构建 2016
上帝归来——段正元的上帝观及其现代意义 2016
“仁”、“正”、“中”、“和”——儒家古典正义论的逻辑展开 2016
中国传统经典诠释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以儒家为中心的考察 2016
齐家之道及其现代传承 2016
《韩诗外传》的治理之道 2016
内圣外王之道与当代新儒学重建 2016
上帝回归乎?——儒家上帝观的历史演变及对儒教复兴的启示 2015
廉政与廉正 2015
儒家“三祭”之礼的人文精神 2015
仁道——人权理论的价值基础 2015
《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章疏解 2015
由古今之道而天人之际——董仲舒天人之学的历史根源与王道政治构建 2015
“用力、用心思”写就的荀学力作——李桂民著《荀子思想与战国时期的礼学思潮》评价 2014
先秦儒家道统意识与批判精神 2014
儒家中国道、教、政视野下的政教关系问题 2014
春秋德礼思潮及其人文精神 2013
论儒家的身体观及其修身之道 2013
儒者之忧——忧患 2013
道统的失落与官本位之兴盛——基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思考 2013
重建中国式的道统与政统关系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思想史基本范畴研究”(编号12AZD082)子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30212101)
2012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30212101)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3021210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文化元典基本概念研究》子课题《仁》(12azd08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儒释道关系史研究”(编号11JZD00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11JZD005)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编号:30212101)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11JZD005)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编号3021210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11JZD00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项目编号:11JZD0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礼记》政治思想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20XNH143)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3021210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1JZD00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11JZD005)
中国人民大学引进人才项目“汉代经学与核心价值体系”(30212101)
5. 杨泽波 复旦大学
论文成果:
孟子达成的只是伦理之善——从孔孟心性之学分歧的视角重新审视孟子学理的性质 2021
先在性与逆觉性的缺失——儒家生生伦理学对荀子论仁的内在缺陷的分析 2021
三分法:儒学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儒家生生伦理学对孔子思想诠释引生的变革 2020
仁性和智性在道德存有中的不同作用 2020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仁性的诠释 2019
做好“常人”——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一种流行观点的修正 2019
何为善:儒家生生伦理学的解读 2019
内识:杜绝心学流弊的根本之法 2019
儒家生生伦理学三分法的理论效应 2019
“十力学派”遗留的一个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兼论儒家生生伦理学为什么以“生生”为切入点 2019
经验抑或先验:儒家生生伦理学的一个自我辩护 2019
回应“钱穆之问”——儒家生生伦理学对天人合一问题的再思考 2019
信念的还是实体的?——儒家生生伦理学关于德性之天与仁性关系的思考 2018
道德动力源自何处?——儒家生生伦理学关于道德动力问题的探索 2018
“存在先于本质”还是“本质先于存在”——儒家生生伦理学对存在主义核心命题的批评 2018
我们应当如何确认自己的仁性?——关于儒家生生伦理学逻辑起点的思考之三 2018
牟宗三心性之学的三个问题意识及其遗留的课题——纪念《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发表60周年 2018
儒家生生伦理学对休谟伦理难题的破解 2018
我们应当如何确认自己的欲性?——关于儒家生生伦理学逻辑起点的思考之二 2017
我们应当如何确认自己的智性?——关于儒家生生伦理学逻辑起点的思考之一 2017
新“人禽之辨” 2017
跨越气论的“卡夫丁峡谷”——儒家生生伦理学关于自然之天(气)与仁性关系的思考 2017
论牟宗三儒学思想方法的缺陷 2015
从“十力学派”的视角看牟宗三儒学思想的贡献 2015
如何看待康德审美思想是一种“外离”?——牟宗三对《判断力批判》理解之商榷 2014
牟宗三形著论商榷 2014
“觉他”的思维方式不是智的直觉——牟宗三的“觉他”与康德的智的直觉之关系辨析 2013
智的直觉抑或意向性的直接性?——对牟宗三“觉他”学说的重新定位 2013
从坎陷论的视角看李约瑟难题 2013
康德意义的智的直觉与牟宗三理解的智的直觉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编号16JHQ00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研究”(项目编号:13BZX050)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6JHQ001)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三分法视域下的儒学谱系研究”(编号18GZGX18)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三分法视域下的新旧旁出说”(编号2017BZX005)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6JHQ00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项目号:18AZX013)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6JHQ00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牟宗三儒学思想批判”(项目批准号:04BZX03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X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贡献与终结”(项目批准号:03JB2003)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研究”(项目编号:2012BZX006)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16JHQ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X01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16JHQ00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16JHQ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BZX033)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三分法视域下的儒学谱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8GZGX18)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研究”(项目编号:12JHQ050)
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项目编号:18BZX00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6JHQ00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6JHQ00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儒家生生伦理学研究”(项目号:16JHQ001)
6. 陈来 清华大学
论文成果:
儒墨关系的现代诠释(笔谈) 2021
儒家的政治思想与美德政治观 2020
《大学》的作者、文本争论与思想诠释 2020
《礼记·儒行》篇的历史诠释与时代意义 2020
周文化与儒家思想的根源 2019
论李泽厚的伦理思想 2019
如何看待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8
早期儒家的德行论——以郭店楚简《六德》《五行》为中心 2018
“情感儒学”评析——蒙培元八十寿辰学术座谈会发言选登 2018
梁启超的道德思想——以其孔孟立教论为中心 2017
孔子思想的道德力量 2016
《乐记》的儒学思想 2016
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之路——陈来教授学术访谈录 2016
关于桑德尔论共和主义德行的思考——对《民主的不满》的评论 2016
论儒家的实践智慧 2014
百年来儒学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2014
仁学本体论 2014
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2013
“一破千古之惑”——朱子对《洪范》皇极说的解释 2013
价值儒学:接着新理学的新儒学——陈来先生儒学思想访谈录 2013
梁启超的“私德”论及其儒学特质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15MZD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广义逻辑悖论的历史发展、理论前沿与跨学科应用研究”(18ZDA031)之子课题“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悖论思想研究”(2019010245)的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大项目(文化类)(12&ZD004)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儒家"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217项,其中2017年立项20项,2016年立项18项,2015年立项16项,2013年立项15项,2012年立项15项,2019年立项14项,2022年立项12项,2021年立项12项,2020年立项12项,2011年立项11项,2018年立项10项,2010年立项9项,2014年立项7项,2006年立项7项,1996年立项7项,1994年立项5项,1992年立项4项,2008年立项3项,2005年立项3项,2003年立项3项,2001年立项3项,1999年立项2项,2009年立项1项,2004年立项1项,2002年立项1项,1998年立项1项,1997年立项1项,1995年立项1项,1993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30项属于一般项目,51项属于青年项目,20项属于西部项目,10项属于重点项目,4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教育部重点;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基于儒家仁学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陶悦 首都师范大学 2022
明末清初儒家自然哲学转向研究.刘溪 山东师范大学 2022
圣经犹太律法与先秦儒家礼法比较研究.谢桂山 山东社会科学院 2022
德性认识论视角下的传统儒家致知思想研究.耿芳朝 山东理工大学 2022
实践智慧视域中的儒家经权观研究.姜妮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22
儒家交往行为美学思想研究.曾仲权 江苏师范大学 2022
儒家“自然法”思想研究.乔飞 河南大学 2022
唐宋时期道家的自然观念及其与儒家、佛教思想的互动研究.肖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2
儒家经典《四书》汉满蒙文本互勘与民族文化交融研究.斯钦巴特尔 内蒙古大学 2022
儒家政治哲学视域下的封建郡县之辨研究.陈佩辉 浙江大学 2022
儒家礼学的情理向度研究.王苏 曲阜师范大学 2022
儒家伦理角色与女性道德人格的养成研究.姜丽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2
先秦儒家自我学说研究.叶树勋 南开大学 2021
现代新儒家知识论思想研究.黄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原始儒家关于家国建构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邓梦军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 2021
现代新儒家境界论美学研究.马正应 贵州大学 2021
传播学视角下儒家经典的“经典化”过程研究.潘祥辉 南京大学 2021
先秦儒家时间哲学研究.陈晨捷 山东大学 2021
儒家思想的超越性与历史性研究.盛珂 首都师范大学 2021
近现代以来文学中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研究.耿传明 南开大学 2021
《明儒学案》文本生成及儒家文化自信重建研究.甄洪永 山西师范大学 2021
以儒家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组织幸福观实现机制研究.林澜 厦门大学 2021
清代湘西苗区儒家文化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张熙 信阳师范学院 2021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刘爱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
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研究.包雅玮 盐城工学院 2020
儒家伦理的现代困境及其转型路径研究.刘君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现代新儒家跨文化传播模式研究.金小方 合肥学院 2020
近代以来儒家“群”观念研究.洪晓丽 云南大学 2020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儒家经典英译的普世价值和多维传播研究.杨文地 中南大学 2020
理学体用观视域下儒家情境伦理思想研究.邹啸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
近世日本儒家生态哲学思想研究.孙传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明清儒家先贤祭祀研究.贺晏然 东南大学 2020
先秦典籍儒家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及其域外传播研究.陈丹丹 扬州大学 2020
元代儒家伦理思想与社会秩序研究.邓凌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传统儒家关怀与现代人文关怀契合下的国民伦理教化与教育研究.翟金秀 山东大学 2020
语录类文献整理与儒家话语体系建构及传承的研究.于雪棠 北京师范大学 2020
中国现代美学对儒家礼乐精神的传承与转化研究.潘黎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16—19世纪西方对“四书”儒家伦理诠释研究.潘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儒家圆善文献整理与思想研究.王春梅 长安大学 2019
丧服制度与儒家五伦关系的建构及流变研究.黄铭 重庆大学 2019
20世纪新儒家代表人物佛学思想研究.杨勇 云南大学 2019
儒家治边思想在西南地区的影响与发展研究.张刚 玉溪师范学院 2019
宋代儒家事功伦理思想研究.李雪辰 河北师范大学 2019
先秦儒家伦理的情感逻辑研究.李超 南京医科大学 2019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与儒家政治哲学的比较研究.晋晖 华南师范大学 2019
儒家经典俄译符际文化信息守恒与失恒研究.佟颖 沈阳师范大学 2019
商代甲骨文与儒家核心审美观念的起源及中华文明早期形象建构研究.王小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9
西汉儒家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闫利春 河南科技大学 2019
儒家人格养成的理论构成与实践路径研究.魏冰娥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儒家气节观的历史嬗变研究.文敏 陕西科技大学 2019
先秦儒家“成人”思想的形上意蕴研究.宋健 海南大学 2018
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两卷本).杨泽波 复旦大学 2018
儒家公共性思想脉络及其体系研究.朱承 上海大学 2018
儒家核心价值观研究.李祥俊 北京师范大学 2018
儒家仁学与共同体美德振兴研究.孙邦金 温州大学 2018
中国儒家情感理性思想研究.邵显侠 南京师范大学 2018
战后日本社会转型期敬语规划与儒家礼文化重塑的研究.夏建新 扬州大学 2018
儒家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模式构建及其实证研究.万东升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18
儒家思想文化在当代朝鲜社会流变与影响的研究.张寿 延边大学 2018
儒家情感主义视阈下新型医患关系的伦理建构研究.谢瑜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儒家“知行合一”思想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陈克恭 西北师范大学 2017
朝鲜朝的儒家“情理”观与通俗小说叙述研究.李娟 延边大学 2017
古代宗教与儒家本体论研究.李禹阶 重庆师范大学 2017
宋代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研究.张舜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
文明互鉴下的原始儒家与早期基督教生命伦理比较研究.朱清华 江西财经大学 2017
儒家伦理领导力的本土化构建研究.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 2017
以“名”为考察背景的儒家知识论研究.苟东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道德承续视域下先秦儒家友善美德的创造性转化研究.冯丕红 广西科技大学 2017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对待儒家文化的历程和经验研究.张卫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7
以《论语》为依托的儒家经典文献文字历时研究.李冬鸽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现代新儒家中国艺术精神研究.牛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7
儒家“成人”思想与现代社会个体意识的相互性研究.吴立群 上海大学 2017
儒家德性幸福的现代转型研究.张方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儒家生命哲学思想研究.刘云超 山东社会科学院 2017
早期儒家天命人性论探微.张二远 安庆师范大学 2017
儒家信任模式在现代组织中的生成与运用研究.王润稼 北方工业大学 2017
明代日用类书与儒家伦理民间化研究.魏志远 延安大学 2017
明清以来西南地区佛教碑刻中的儒家文献整理研究.杨梅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
中国南方儒家书院景观及其生态智慧研究.江牧 苏州大学 2017
儒家优秀道德资源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刘煜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儒家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杜振吉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传统儒家担当精神现代转化与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张乃芳 华北电力大学 2016
郭店简和上博简中儒家心灵哲学研究.邢起龙 湖北工业大学 2016
儒家早期文学价值观研究.夏静 首都师范大学 2016
传统儒家伦理的当代嬗变及价值研究.苑秀丽 青岛大学 2016
儒家政治合法性理论对构建现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借鉴意义研究.黄勇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中国传统儒家忠德思想的现代转化与社会忠德建设研究.欧阳辉纯 贵州师范大学 2016
儒家经典注疏中天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朱一文 中山大学 2016
晚清学制新政与儒家政教观的转型研究.袁晓晶 上海大学 2016
儒家经典中的逻辑思想研究.盛作国 贵阳学院 2016
儒家女性伦理研究.王堃 北京大学 2016
儒家心学中的道德情感现象学研究.卢盈华 浙江工商大学 2016
儒家经典解释学的体系与方法研究.景海峰 深圳大学 2016
辜鸿铭儒家经典翻译与域外传播研究.黄碧蓉 上海海洋大学 2016
明清伊斯兰教汉文典籍采借儒家经典辑录与诠释.冯杰文 宁夏大学 2016
儒家仁学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对话研究.彭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儒家文化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胡少华 云南财经大学 2016
中国古代儒家教育生活及其演变研究.广少奎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哲学史视域下的先秦儒家《诗》学研究.孟庆楠 北京大学 2015
现代新儒家孟子学研究.周浩翔 河北大学 2015
儒家“义”德政治哲学研究.朱璐 上海财经大学 2015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传统儒家资源研究.雷震 黑龙江大学 2015
儒家内在超越性的功夫模式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彭战果 兰州大学 2015
翻译规范视角下庞德儒家经典翻译在美国的接受与影响研究.祝朝伟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5
先秦儒家“意义—感通”的教化哲学研究.于述胜 北京师范大学 2015
基于朝鲜李朝儒家经典谚文注音的明代汉语语音研究.高龙奎 济南大学 2015
文明互鉴下的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比较研究.谢桂山 山东社会科学院 2015
明清之际儒家诗学体系重构研究.刘硕伟 临沂大学 2015
比较视野下的儒家哲学基本问题研究.沈顺福 山东大学 2015
现代新儒家援佛入儒思想研究.方红姣 湘潭大学 2015
儒家日常生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丁成际 安徽大学 2015
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话语转换及对外传播研究.吴雅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5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李友广 西北大学 2015
儒家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郭明俊 西北政法大学 2015
先秦儒家人格审美理论研究.李冬梅 琼州学院 2014
明末清初耶稣会决疑论与儒家经权论比较研究.黄佳 浙江省委党校 2014
儒家天理观与共产党员修养关系研究.孙兵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2014
中西伦理学比较视阈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涂可国 山东社会科学院 2014
晚清佛学与儒家经学流派关系研究.蒋海怒 浙江理工大学 2014
儒家秩序关怀背景下中国古代体育竞赛的文化价值研究.张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
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现代性研究.李春娟 合肥学院 2014
礼记儒家通论十篇研读.高小强 四川大学 2013
儒家经典翻译传播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李玉良 青岛科技大学 2013
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与认知研究.邱凌 山东大学 2013
儒家思想对刑事司法模式的影响研究.尹茂国 延边大学 2013
历代儒家石经文献集成.虞万里 上海社科院 2013
儒学、儒教与儒家宗法集体主义研究.徐朝旭 厦门大学 2013
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杨朝明 孔子研究院 2013
中国古代谏议制的儒家思想基础研究.赖功欧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013
儒家视阈中的越南汉文小说研究.朱洁 南昌大学 2013
儒家博爱论研究.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 2013
儒家思想对韩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研究.方浩范 延边大学 2013
儒家德性伦理思想研究.杨芳 巢湖学院 2013
儒家思想与正史编撰研究.张秋升 天津师范大学 2013
儒典《缁衣》古本及其相关先秦儒家文献研究.周泉根 海南师范大学 2013
《诗经》诠释与早期儒家哲学的生成研究.王国雨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13
向死而生视域下的儒家生命哲学研究.张美宏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当代视野下儒家“道德的政治”之内涵及其实现方式研究 .荆雨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
儒家人文精神与中国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战略研究 .曹莉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012
儒家文化底蕴下中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靳义亭 河南工业大学 2012
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关系研究 .杜卫 浙江科技学院校长办公室 2012
儒家文化底蕴下中韩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靳义亭 河南工业大学 2012
战国楚简中儒家礼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曹建墩 河南大学 2012
《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郑熊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2012
中国政治哲学史研究范式建构与牟宗三“儒家新外王学”例证性研究.宋宽锋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2012
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与儒家心性文化传统关系研究 .杜卫 浙江科技学院校长办公室 2012
儒家经典《春秋左传》的英译与域外左传学研究 .罗军凤 西安交通大学 2012
中国儒家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研究 .邵显侠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2
先秦儒家乐教文献的生成与思想演进 .雷永强 河南科技大学 2012
《礼记》与儒家政治哲学范式研究 .朱承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 2012
儒家事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李雪辰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12
原始儒家道德哲学之建构研究.张继军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1
明遗民士群之儒家庄学研究.邓联合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2011
先秦儒家情理主义道德哲学形态研究.郭卫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1
台湾新儒家美学研究.肖湛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2011
以礼仪教育为核心的传统儒家哲学生活化问题研究.吴树勤 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2011
儒家礼法文化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研究--以汉代社会为例.汪荣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2011
儒家生态哲学史研究.乔清举 南开大学哲学院 2011
儒家道德哲学和基督教道德哲学的比较研究.赵士林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2011
东亚儒家文化圈预防腐败制度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李辉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1
现代新儒家哲学方法论研究.陈永杰 江南大学 2011
现代新儒家哲学方法论研究.陈永杰 江南大学 2011
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知识论体系的发生学研究.崔宜明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2010
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译会通研究.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儒家视阈中的韩国汉文小说研究.孙逊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10
儒家视阈中的韩国汉文小说研究.孙逊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10
儒家历史哲学思想研究.邓辉 湖南省湘潭大学 2010
现代新儒家的本体论探索与“中国现代性”设计研究.李清良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湖南大学 2010
清初儒家基督徒思想、信仰与人际网络研究.肖清和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10
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辨”与儒家公共哲学的建构研究.陈乔见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2010
儒家文化与传统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研究.龙佳解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2009
金代儒家思想研究.刘辉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2008
新时期作家与儒家文化精神--以1980、90年代为中心.王彩萍 浙江万里学院 2008
儒家君子思想及其现代人文精神价值研究.李长泰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08
儒家政治哲学研究.马云志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006
儒家思想对构建东北亚区域“和谐”文化环境的角色定位.方浩范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06
儒家社群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胡伟希 清华大学哲学系 2006
儒家政治思想与现代社会.王杰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2006
儒家法律文化与和谐社会.崔永东 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 2006
儒家文化与民间信仰.徐朝旭 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 2006
儒家和谐治理观与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田广清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 2006
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中外伦理思想研究).刘余莉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2005
郭店简与上博简中儒家政治哲学研究.张杰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2005
中国和平发展视角下的儒家国家关系伦理思想研究.王易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05
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研究.侯敏 苏州大学文学院 2004
“人文奥运”与儒家文化研究.孙晋海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2003
儒家伦理思想对藏族伦理思想的影响研究.余仕麟 西南民族学院社会学系 2003
半是释家半儒家--周作人思想研究.哈迎飞 广州大学 2003
经济全球化下的儒家伦理.杨清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2
儒家理论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宋焕新、苗润田 曲阜师范大学 2001
儒家学派理论体系研究.陈启智 山东社会科学院 2001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论.余秉颐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1
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邵龙宝 同济大学 1999
台湾新儒家和台湾天主教新士林哲学比较研究.樊志辉 辽宁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 1999
现代新儒家政治思想研究.刘晓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1998
现代新儒家哲学与后现代哲学比较研究.李翔海 南开大学哲学系 1997
儒家文明的本质特征.刘文英 南开大学哲学系 1996
儒家伦理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体系的构建.邵龙宝 大连大学社会科学部 1996
儒家文艺思想研究--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张毅 南开大学中文系 1996
现代经济管理中儒家思想因素的实证分析.唐任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 1996
和谐论--儒家文明与当代社会.田广清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 1996
儒家伦理文化与当代青年价值观问题研究.邵显侠 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政治系 1996
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作用.范广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1996
儒家思想与东亚发展模式研究.陈启智 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 1995
儒家文化与中日韩经济模式.冯玉忠 辽宁大学 1994
儒家思想与新加坡发展模式研究.崔绪治 苏州大学政治系 1994
儒家思想与东亚社会发展模式.徐远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94
儒家政治文化与21世纪展望.曹德本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1994
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胡发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1994
儒家伦理与现代企业精神.陈为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993
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方克立 南开大学哲学系 1992
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文化.黎红雷 中山大学哲学系 1992
儒家文化与日本现代文明.王家骅 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 1992
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刘蔚华 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1992
儒家道德社会化路径研究.翟学伟 南京大学
清华简与儒家经典的形成发展研究.刘国忠 清华大学
与"儒家"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61项,其中2017年立项9项,2019年立项7项,2015年立项6项,2014年立项6项,2013年立项5项,2012年立项5项,2011年立项5项,2010年立项5项,2009年立项5项,2022年立项3项,2021年立项3项,2018年立项2项;立项项目中,30项属于青年项目,24项属于规划项目,4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2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杜甫诗歌及其儒家思想在英语世界的多模态传播与接受研究.刘羽 中南大学 2022
越南使臣北使诗文中的儒家思想研究.姚瑶 红河学院 202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彝文儒家文献整理研究.李金发 红河学院 2022
儒家十三经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研究.陈凤雏 绍兴文理学院 2021
儒家传播思想史研究.姚志文 南昌航空大学 2021
儒家经典学习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干预模式构建与验证研究.王文静 北京师范大学 2021
现代新儒家哲学话语创新研究.金小方 合肥学院 2019
基于欧美游客认知调查的儒家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齐荣军 曲阜师范大学 2019
国际汉学视野下儒家文化在当代德国的传播研究.巫莉丽 青岛科技大学 2019
儒家性恶思想研究.王军 江苏科技大学 2019
海上丝绸之路:儒家经典首次西传中的拉丁文译本研究.高源 中山大学 2019
儒家文化创造性转化问题研究.吴淑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儒家礼乐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研究.张明 曲阜师范大学 2019
现代性视域下韩国近代文学的儒家文化书写研究.许赛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18
现代新儒家与西方社群主义自我观比较研究.王斐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先秦儒家传播思想与春秋战国的政治沟通.姚锦云 暨南大学 2017
跨文化视域下辜鸿铭儒家文化传播研究.唐慧丽 惠州学院 2017
《论语》儒家思想英译及其跨文化意义研究.张小曼 合肥工业大学 2017
马克思主义对儒家实学的现代引领研究.程慧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7
儒家传统、隐性规则与企业非伦理行为: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淦未宇 西南政法大学 2017
基于儒家自省理念的中层管理者创造力实现机理研究.王智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17
维吾尔文化与儒家文化古今融通关系研究.包朗 塔里木大学 2017
儒家优秀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研究.许红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王丽君 天津商业大学 2017
南宋儒家价值观大众化的历史启示研究.朱爱胜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015
儒家礼乐教化思想与当代德性教育内在机理研究.张斯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国家话语、儒家审美、民间文化的并存与融构——明清戏曲社会传播接受研究.王斌 曲阜师范大学 2015
儒家社群主义文化视角下的中国传统产权结构分析.张志华 盐城工学院 2015
儒家道德的当代境遇研究.王雅 辽宁大学 2015
朝鲜半岛儒礼祀典建设与儒家化嬗变.金禹彤 延边大学 2015
先秦两汉儒家乐论若干疑难问题辨正研究.王虹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14
西汉儒家性情论研究.闫利春 河南科技大学 2014
身体发肤能否毁伤:儒家伦理与器官捐献.方耀 温州医科大学 2014
儒家“孝”伦理的精神哲学研究.王健崭 中国药科大学 2014
传统儒家人格教育思想资源的当代转化研究.孙德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4
儒家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领导美德范畴与制度规约.彭虹斌 华南师范大学 2014
宋代儒家道统系谱的建构与争论.郭畑 重庆大学 2013
儒家文化视角:山东古石牌坊建筑与雕刻艺术研究.苗红磊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喜怒哀乐:修身学视野下的儒家情感问题研究.陈立胜 中山大学 2013
先秦儒家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张方玉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3
儒家诠释学研究.康宇 黑龙江大学 2013
儒家大一统政法秩序研究.潘传表 上海大学 2012
东亚儒家文化圈视野下的明清《四书大全》研究.闫春 山西师范大学 2012
《诗经》诠释与早期儒家哲学的生成.王国雨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12
论现代新儒家对怀特海哲学的绍述和融会.王锟 浙江师范大学 2012
魏晋玄学代表人物的儒家素养研究.巴晓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明末清初“儒家天主教徒”新道统思想研究.贾未舟 广东商学院 2011
儒家关系主义视角下学校道德领导的困境与使命研究.彭虹斌 华南师范大学 2011
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研究.张舜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1
儒家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黄勇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中国儒家美德伦理学思想研究.邵显侠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比较文学视域下儒家思想对超验主义的影响研究.谢志超 东华大学 2010
日本古代和歌和儒家礼乐思想.尤海燕 青岛大学 2010
以传统礼仪教育为核心的“生活哲学”内在结构解析——基于先秦儒家礼仪思想的研究.吴树勤 山东工商学院 2010
论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祝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东亚儒家文化圈预防腐败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启示.李辉 复旦大学 2010
自力与他力------宗教伦理视阈下的基督教伦理与儒家伦理.田薇 清华大学 2009
现代刑事法律之人文改良---以儒家人文法律思想为视角.刘道朋 山东政法学院 2009
魏晋南北朝儒家经典诠释中的方法与问题研究.甘祥满 北京大学 2009
“分”之伦理与社会和谐——先秦儒家治世之道的一种解读视角.陈继红 河海大学 2009
儒家理想人格修养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蔡亚平 杭州师范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