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交通运输 >

关于低碳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低碳"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范莉莉(28篇),赵道致(26篇),庄贵阳(23篇),路正南(17篇),陆小成(16篇),秦耀辰(15篇),徐建中(14篇),聂佳佳(13篇),刘名武(13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南大学商学院(56篇),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56篇),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56篇),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55篇),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5篇),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9篇),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8篇),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36篇),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35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34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生态经济》(437篇),《科技管理研究》(253篇),《企业经济》(113篇),《统计与决策》(104篇),《商业经济研究》(98篇),《中国金融》(97篇),《工业技术经济》(88篇),《城市发展研究》(86篇),《中国管理科学》(84篇),《财会通讯》(84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范莉莉 西南交通大学
论文成果:
战略视角下企业碳无形资产空间价值评估 2020
中国冶金企业环保规制、低碳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2019
碳标签产品“溢价”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8
企业低碳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2017
碳资产视角下的企业碳管理策略仿真 2017
碳交易机制下以技术投入为导向的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研究——以水泥、火电、煤炭和钢铁行业为例 2017
面向企业碳资产管理策略的多主体建模、仿真与异质性分析 2017
汽车企业碳资产培育仿真模拟研究 2017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6
电力企业碳资产的识别与开发 2016
企业减排碳无形资产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6
基于TOPSIS法的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来自12家上市钢铁公司的数据 2016
基于碳资产视角的汽车企业低碳行为策略仿真 2016
基于熵值法的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 2016
基于低碳竞争力培育的制造企业碳资产架构研究 2016
论政府低碳规制体系构建 2016
碳无形资产演绎路径研究 2015
基于减排碳无形资产的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5
基于碳无形资产的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培育研究 2015
基于减排碳无形资产的钢铁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5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定义与识别 2015
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于碳无形资产视角的实证研究 2015
工业企业碳无形资产的开发研究 2014
碳无形资产视角下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4
互联网碳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研究综述 2014
企业低碳竞争力视角下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维度设计 2014
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及障碍分析 2014
企业低碳竞争力探析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无形资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010XS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1177)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纺织服装企业碳资产的界定研究”(项目编号:15ZA032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7YJA630013)
四川省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11RKYB031Z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11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71490722)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项目“企业低碳发展系统模拟研究”(项目编号:Xq16B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YJA630013)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纺织服装企业碳资产的界定研究”(15ZA0327)
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11RKYB031ZF)
成都市科技项目(2015-RK00-00168-ZF)
四川省教育厅理科重点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纺织服装企业碳资产的界定研究”(15ZA03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无形资产视角下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系统评价研究”(71271177)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建筑群能效综合管理与负荷智能响应关键技术及商业模式研究与应用”(5211JN140001)
成都市软科学项目(2016-RK00-00076-ZF)
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多目标视角下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系统评价研究”(11RKYB031ZF)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项目“企业低碳发展系统模拟研究”(Xq16B02)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4SB0508)
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5ZA0327)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互联网碳无形资产评价空间研究”(14SB05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低碳背景下企业碳无形资产研究及低碳竞争力的系统评价方法”(项目编号:712711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无形资产视角下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系统评价研究”(项目编号:71271177)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低碳经济背景下四川纺织服装企业碳资产的界定研究”(项目编号:15ZA03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无形资产视角下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系统评价究”(71271177)
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重点项目(SCKCZY2017-ZD02)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碳无形资产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动态演化建模与仿真”(17YJA630013)
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碳资产管理的成都市冶金建材产业生态化发展研究”(2015-RK00-00168-Z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无形资产视角下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系统评价研究”(712711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177)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系统科学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规划项目(Xq16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碳无形资产视角下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系统评价研究”(712711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的顾客洞察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71490722)
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多目标视角下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系统评价研究”(项目编号:11RKYB031ZF)
成都市科技局项目(2015-RK00-00168-ZF)
四川省成都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多目标视角下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系统评价研究”(11RKYB031ZF)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碳无形资产视角下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系统评价研究”(712711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无形资产视角下的企业低碳竞争力系统评价研究”(71271177)
2. 赵道致 天津大学
论文成果:
上下游联合减排与低碳宣传的微分博弈模型 2016
收益共享寄售契约下考虑碳减排的供应链绩效 2016
低碳环境下供应链纵向减排合作的动态协调策略 2016
竞争市场中生产与碳交易策略 2016
考虑公平偏好的低碳化供应链契约协调研究 2015
需求具有碳排放敏感性的低碳供应链收益共享寄售契约 2015
低碳环境下供应链差异化定价与协调机制研究 2015
消费者低碳偏好下的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研究 2014
供应链企业碳减排投资策略选择与行为演化研究 2014
政府补贴政策下产品差别定价与供应链协调机制 2014
碳排放约束下考虑制造商竞争的供应链动态博弈 2014
考虑政府补贴的低碳供应链研发成本分摊比较研究 2014
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未知的产品线定价策略 2014
考虑公平偏好的低碳化供应链两部定价契约协调 2014
考虑产品碳排放约束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2014
考虑低碳政策的供应链企业减排决策研究 2014
考虑环境偏好的低碳化供应链协调 2014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2014
低碳供应链纵向减排合作下的政府补贴策略 2014
基于CDM的两级低碳供应链企业产品定价与减排决策机制研究 2013
考虑碳交易的政府及双寡头企业减排合作与竞争博弈 2013
基于碳交易的供应链碳资产质押融资模式探析 2013
低碳供应链企业减排合作策略研究 2013
低碳供应链环境下政府和核心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 2013
基于期权契约的低碳化供应链协调 2013
基于供应链低碳化的政府及企业行为博弈模型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2013062500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155,70771073)
天津社科课题(TJYY13-026)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B16GL021)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3454712)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21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1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2155;71202086)
天津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TJYY13-0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2155;71202086;71472134;71502050;71528002)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71072155,71202086)
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1351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21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2155)~~
河北省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02086)
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1351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1073,71072155)
河北省重点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2155,71272086)
3. 庄贵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
论文成果:
环境规制、工业集聚与城市碳排放强度——基于全国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0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行动导向与阶段任务 2020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行动导向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 2020
低碳消费的概念辨识及政策框架 2019
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路径选择研究 2018
高质量建设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2018
低碳城市成效评估及碳排放收敛性分析——以浙江省各设区市为例 2018
雄安新区低碳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低碳发展实践 2018
“低碳+”战略引领新时代绿色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2018
中国低碳试点城市成效评估 2018
低碳适用技术的概念、评估与减排效益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2018
近零碳排放示范区的内涵及建设路径分析 2017
非国家行为体参与和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转型——城市与城市网络的角色 2016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式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2016
城市低碳适用技术需求评估方法与应用建议 2015
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城镇化转型路径研究 2015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实践体系设计研究 2015
从“以评促建”到“评建结合”的低碳城市评价研究 2015
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排位及国际比较研究 2014
低碳城镇化与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国际研讨会综述 2014
韩国的低碳绿色增长战略 2013
中国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核算研究——以广元市为例 2013
基于VAR模型的甘肃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2017YCXZD007);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20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2017YCXZD00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批准号:15ZDA05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J07B07)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2017YCXZD007)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2015年创新工程项目“新常态下城市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
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动力结构演化及提升路径研究”(2017M621003)
第6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的贸易隐含碳研究——以中日贸易为例”(2017M611097);第1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隐含碳分析”(2018T11017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批准号:15ZDA05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ZDA05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5ZDA055)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市场机制研究”(2020-KY-0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项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7YCXZD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44)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京津冀产业转移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项目资助(2017YCXZD007)
全球环境基金项目“通过国际合作促进中国清洁绿色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编号:TF0A0276)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研究与示范”(1214073);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吉林市低碳城市试点项目”(2012002)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项目“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战略研究”(2017YCXZD007);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2015年度研究课题“建筑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选择研究”(2015GKZJ006)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专题项目(2017YCXZD007)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吉林省碳排放峰值预测及应对气候变化长远战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5ZDA05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需视角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16YJCZH12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为:15ZDA05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项目“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的贸易隐含碳研究——以中日贸易为例”(中批准号:2017M61109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共性及综合评价技术研究”(2018YFF02158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深化低碳城市试点示范的政策与机制创新研究”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产业转移视角下区域协同节能减碳路径分析”(项目编号:9172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究专项工程项目资助(16ZZD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15ZDA055)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生态文明发展范式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与难点研究”(项目编号:2016CHSCX0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106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隐含碳分析”(批准号:2018T11017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5ZDA05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13AZD07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ZDA05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J07B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196)
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外合作项目“2016/2017年度中英联合研究创新基金博士生交流项目”(留金欧[2017]6054号)
4. 路正南 江苏大学
论文成果:
考虑碳税政策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 2019
碳配额交易政策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研究 2018
动态预测视角下产业系统碳排放强度减排压力分析——基于低碳发展弹性系数的研究 2017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2016
碳资源视角下低碳技术进步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
基于耗散结构视角的产业系统低碳化熵变因素分解 2016
中国城镇居民能源消费反弹效应动态分析与政策研究 2016
碳结构变动对产业系统碳生产率的影响——基于Laspeyres分解模型的经验分析 2015
基于ZSG-DEA模型的产业部门碳排放分摊分析 2015
基于Laspeyres分解法的中国碳生产率影响因素解析 2014
阶段式低碳发展要求下我国工业部门碳减排潜力分析 2014
基于TPB和VBN的低碳旅游生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构建初探 2013
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差异分析 2013
中国东西部地区碳排放的比较研究 2013
对外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2013
基于IPCC清单编制法的碳排放灰色预测——以江苏省为例 2013
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减排差别责任视角下碳市场软连接的配额策略及企业减排响应研究”(项目编号:16YJA6300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产业系统减排机理及碳减排差别责任研究”(71173094)
全国统计科研计划一般项目“动态时序视角下考虑碳约束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扩展及其应用”(项目编号:2012LY184)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0-2-9)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33071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173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配额嵌入模式下CTP螺旋驱动的产业系统低碳演化及政策引导”(716731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减排差别责任视角下碳市场软连接的配额策略及企业减排响应研究”(16YJA630035)
镇江市软科学资助项目(项目编号:RK2012031)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域旅游交通碳排放水平测算及减排策略研究(2013SJD630013)”
全国统计科研计划一般项目“动态时序视角下考虑碳约束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扩展及其应用”(2012LY18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产业系统减排机理及碳排放差别责任研究”(项目编号:71173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产业系统减排机理及碳减排差别责任研究”(71173094)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1102128C)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产业系统减排机理及碳减排差别责任研究”(7117309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0YJA7902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71173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1730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配额嵌入模式下CTP螺旋驱动的产业系统低碳演化及政策引导”(项目编号:716731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3094)
全国统计科研计划一般项目“动态关联视角下产业部门低碳生产链演化及减排责任研究”(项目编号:2013LY1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产业系统减排机理与碳减排产别责任研究”(项目编号:71173094)
江苏大学第十三批科研项目“基于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产业系统低碳发展路径研究”(13C3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094)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启动资金项目(11JDG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非期望产出率熵变的产业系统减排机理及碳减排差别责任研究”(项目编号:71173094)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项目“碳排放约束下经济内生增长最优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2JDG009)
5.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论文成果:
京津冀污染防治与低碳发展 2019
中国典型区域低碳创新的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2018
新时代特色小镇建设的绿色金融模式研究 2018
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技术理性与社会建构 2017
生态文明视阈下企业低碳道德机制建设 2017
五大发展理念下低碳技术营销模式的构建 2017
城市群大气污染跨域治理与绿色营销机制 2017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技术批判与低碳创新观 2016
城市低碳创新的形象传播与规划策略 2016
城市低碳发展的空间网络化治理路径研究——基于“兰州蓝”的经验考察 2016
生态文明视域下体育产业低碳化研究进展 2015
基于城市绿色转型的企业低碳创新协同模式 2015
低碳发展视域下企业环境会计体系构建研究 2015
推进京津冀低碳协同发展 2015
新型城镇化的低碳创新道路研究 2014
基于低碳科技创新的会计信息披露模型研究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课题“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研究”(BJSJCS201701)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课题(GX2014-1019M)
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疏解非首都功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2017XCB022)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CSC01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北京特色小镇培育发展研究”(2017A46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14BGL099)
北京市社科院课题“城市低碳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编号:2016C342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14BGL099)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基于服务链理论的湖南体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11C123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区域低碳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编号:10CGL055)
北京市社科院重点课题“京津冀雾霾治理与低碳协同发展研究”(2016A368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编号:14BGL099)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级城市群视域下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与生态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JDGLA027〉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BGL099)
北京社科院重点课题“‘城市病’治理的国际比较—基于京津冀低碳发展的思考”(14200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科项目:《提高我国体育产业GDP比重与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对策研究》(2019SS14050)
北京市教委民促大学生研究项目“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研究”
北京市社科院重点课题“京津冀雾霾治理与低碳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7A368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142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099)
北京市社科院课题(2016A3155)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14BGL099)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教改项目(GDJG201310)
北京市社科院课题“生态环境联防联控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15202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GL099)
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项目“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污染防治区域联动与低碳发展机制研究”(15JDCSB007)
广义虚拟经济专项资助课题“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创新驱动价值与经济主导权研究”(编号:GX2014-1019M)
2013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北京低碳创新城市建设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6. 秦耀辰 河南大学
论文成果:
建成环境对居民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来自郑州的实证研究 2021
知行分离视角下郑州市居民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20
基于DPSIR模型的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 2019
城市居民嵌入式碳排放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2018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 2017
河南省碳源碳汇的时空变化研究 2016
我国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的时空分异与调控 2016
区域二元碳收支的理论方法研究进展 2016
基于改进EIO-LCA模型的城市旅游业碳排放核算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2015
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研究进展 2014
中原经济区县域碳收支空间分异及碳平衡分区 2014
低碳城市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 2014
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研究 2013
住宿业碳排放研究进展 2013
中国省级区域碳源汇空间格局研究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2012-JD-013)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2-JD-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295,420712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88、41671536)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4CJJ06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223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38)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7A170006)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GH-08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955804)~~
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2020M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L065)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B955800)
河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Y1317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536、415015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38,41201602)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B95580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030)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ZONGHE015)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JD-013)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zd-02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223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ZONGHE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33;41171438)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6M60057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536,4150158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955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88,41671536)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CB955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633)
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7A170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38,41371525)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低碳"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203项,其中2022年立项35项,2011年立项34项,2010年立项34项,2012年立项20项,2013年立项17项,2014年立项14项,2021年立项10项,2019年立项9项,2015年立项9项,2016年立项6项,2017年立项5项,2009年立项5项,2018年立项3项,2020年立项1项,2008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02项属于一般项目,60项属于青年项目,16项属于重点项目,12项属于西部项目,11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一般项目 ,1项属于无;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数字技术助推中国制造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孙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2
绿色补贴与技术培训双重激励下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促进机制研究.吴大磊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2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机制及调控路径研究.王伟 北方民族大学 2022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低碳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支撑体系研究.李燕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2
“双碳”目标下电力工业低碳转型的协同机制研究.谢志明 长沙理工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中国林产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侯方淼 北京林业大学 2022
数字赋能传统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机理解析、效率测度与路径探索研究.孙菲 东北石油大学 2022
“双碳”背景下西部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的空间社会学研究.孙特生 西北师范大学 2022
碳中和目标下企业低碳转型的投资路径及机制研究.黄敬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2
低碳城市试点对高碳排放企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溢出效应研究.赵刚 浙江财经大学 2022
多重利益冲突下地方政府引导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行为逻辑及路径机制研究.孙盼盼 华侨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能源低碳转型风险的测度与防范研究.林明裕 江西财经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新型城镇化低碳转型的内在机理与政策优化研究.袁凯华 湖北大学 2022
中欧绿色低碳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共生效应与提升路径研究.徐世腾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全球低碳能源转型对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吴磊 云南大学 2022
生态责任认知缺位对公民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及政策干预研究.何兴邦 西南石油大学 2022
“兼顾营养与低碳双目标”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对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影响研究.涂涛涛 华中农业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西部地区高耗能制造业低碳转型研究.黄勤 四川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多元主体协同驱动中国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韩国高 东北财经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ESG助力工业企业低碳转型的机制、路径与对策研究.鲁瑛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22
“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杜靖川 云南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数字经济促进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内在机制及政策研究.刘竹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2
制造业集群供应链低碳转型升级的测度模型及推进路径研究.廖小菲 长沙理工大学 2022
碳中和目标下低碳转型的金融风险传播路径及防范对策研究.连飞 吉林财经大学 2022
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风险测度、情景模拟及纾困路径研究.邓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
城镇居民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研究.朱迪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022
电力行业多元低碳政策的协同作用机理及政策优化研究.许博 东北大学 2022
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企业低碳价值创造的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叶修群 江西师范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我国对外贸易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及政策优化研究.段玉婉 中央财经大学 2022
有为“链长”赋能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研究.高杨 曲阜师范大学 2022
森林旅游景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识别、路径选择和政策激励研究.何丹 沈阳农业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低碳试点政策决策机制及效果评估研究.卢青 上饶师范学院 2022
面向大规模定制出行的公交优先低碳网络构建与政策研究.吴鹏 福州大学 2022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碳排放协同治理机制与低碳路径研究.张斯琴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2
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动力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陈冰 广西财经学院 2022
复杂网络结构下制造业企业低碳行为演化与政府政策仿真研究.陈婉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1
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孙传旺 厦门大学 2021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供应链低碳转型研究.沈洪涛 暨南大学 2021
“碳达峰”目标驱动的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建构、演化与政策协同研究.李楠博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企业低碳价值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贾明 西北工业大学 2021
基于大数据和社会学习的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研究.陈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
碳中和目标下国际低碳技术合作模式研究.顾高翔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情境下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的低碳转型研究.陶志苗 四川大学 2021
低碳发展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机制与风险防控研究.李金铠 郑州大学 2021
企业低碳价值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郑琴琴 复旦大学 2021
农民合作社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低碳冷链引导与协调机制研究.马雪丽 烟台大学 2020
社会共治视角下低碳供应链多主体协同减排研究.李进 浙江工商大学 2019
多维协同视角下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能培育机制研究.孙秀梅 山东理工大学 2019
新动能成长下中国低碳升级的政策异质性与协同性驱动研究.李锴 武汉大学 2019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低碳转型程度测度与倒逼路径研究.马晓君 东北财经大学 2019
农产品供应链低碳联合融资的运作协调与低碳引导机制研究.陈建新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我国低碳供应链发展的市场动力机制及评估研究.邵举平 苏州科技大学 2019
基于绿色治理的低碳转型路径及政策组合创新研究.陈文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禁牧管制、舍饲养殖集中污染排放与退耕区农户清洁低碳养殖激励机制研究.李纪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基于低碳绿色发展的“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研究.冯宗宪 西安交通大学 2019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研究.王胜 重庆社会科学院 2018
超大城市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刘学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2018
农户生产低碳化与农业低碳供应链协同发展研究.陈德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下长江经济带低碳经济增长路径研究.饶光明 重庆工商大学 2017
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研究.毛显强 北京师范大学 2017
中国低碳经济增长路径研究.彭武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17
低碳制造下陶瓷供应链碳排放测度与控制研究.邹安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7
我国制造业实现“低碳与减霾”运行的软性途径研究.殷旅江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017
《巴黎协定》对中国低碳发展的法律和政策影响及对策研究.郭锦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基于公众低碳态度与行为的政府气候传播机制研究.徐红 中南民族大学 2016
碳排放视角下超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任继勤 北京化工大学 2016
城区低碳物流配送的协作策略与政府激励机制研究.饶卫振 山东科技大学 2016
生态福利绩效视阈下的中国低碳竞争力研究.刘国平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16
西部低碳城市新兴产业培育的制度联动机制研究.蒋海勇 广西财经学院 2016
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庄贵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5
收益共享契约下低碳供应链激励的参数分析及演化博弈研究.齐源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15
O2O模式下网购供应链的低碳激励机制研究.吴义生 南京工程学院 2015
基于动态混合CGE模型的低碳交通政策效应仿真模拟研究.周银香 浙江财经大学 2015
欧盟低碳话语权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究.柳思思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5
中国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绩效评价及优化研究.邓荣荣 南华大学 2015
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申立银 重庆大学 2015
双重嵌入视角下的城镇低碳共生网络研究.姚伟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15
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申立银 重庆大学 2015
生态文明视域下国家低碳创新体系建设研究.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014
纺织产业对外贸易隐含碳评估及贸易低碳发展路径选择研究.姚蕾 北京服装学院 2014
基于动态KAYA模型的城市低碳化转型发展的政策模拟与路径选择研究.邱立新 青岛科技大学 2014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成熟度测评及政策选择研究.谭玲玲 山东工商学院 2014
低碳发展下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风险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段小萍 中南大学 2014
碳交易视角下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推进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李波 中南民族大学 2014
城乡时空置换及低碳休闲旅游养老利用机制研究.刘啸 北京联合大学 201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低碳发展的转型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蒋长流 安徽大学 2014
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数据库及其量化模型研究.廖明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不同政策工具对居民能源消费行为低碳化的作用机理和优化策略研究.芈凌云 中国矿业大学 2014
我国城镇化阶段的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易艳春 湖北师范学院 2014
我国城市群碳源演变机理及低碳转型研究.刘晓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4
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陈昌洪 西南科技大学 2014
基于系统仿真的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分析与低碳利用调控研究.陈银蓉 华中农业大学 2014
基于碳足迹理论的我国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途径与政策研究.刘明 国家海洋局 2013
低碳发展下中国环境治理模式创新与制度建构研究.杨健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3
低碳城市建设的非技术创新系统研究.蒋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013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低碳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田满文 丽水学院 2013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赵坚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低碳经济下的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刘望辉 湖北经济学院 2013
低碳生态视角下煤基多联产业链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研究.刘传庚 山东工商学院 2013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效标识制度的发展和优化研究.饶蕾 四川大学 2013
低碳转型视角下企业碳绩效评价机制研究.张彩平 南华大学 2013
低碳经济下金砖国家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研究.马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2013
低碳发展下中国环境治理模式创新与制度建构研究.杨健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3
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构建低碳城市的法律保障措施体系研究.丁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3
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安全政策选择与时空响应研究.孙永波 黑龙江科技学院 2013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低碳化路径研究.顾剑华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3
西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低碳化转型机理与调控政策研究.杨德云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2013
基于有限理性出行行为引导下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治理研究.魏庆琦 重庆交通大学 2013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低碳并购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田满文 丽水学院 2013
低碳城市物质流优化机制与对策研究 .李虹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12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贸易政策转型研究 .陆菁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012
低碳经济下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周健 山东工商学院 2012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节能减排行为分析与优化管理研究 .石磊 中国人民大学 2012
清洁发展机制下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效率提升研究 .罗堃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2012
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我国低碳消费模式建构研究 .刘敏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 2012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和区域结构改革研究.陈诗一 复旦大学 2012
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碳减排审计问题研究 .卢相君 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012
低碳经济下钢铁供应链碳排放测量与控制研究 .邹安全 长沙学院 2012
节约型社会住宅空间的低碳设计创新与实践.陈鸿雁 广州美术学院 2012
低碳经济下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宏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对策研究 .李绍萍 东北石油大学 2012
基于低碳视角的农户农地利用行为研究 .郑晶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2
低碳政策体系优化及演进路径研究.崔风暴 宜宾学院 2012
老工业基地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王胜 重庆社会科学院 2012
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机制、模式与路径研究 .郭荣朝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2
低碳经济下中国企业管理变革与创新研究 .周中林 长江大学 2012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机制设计与政策支持系统研究 .刘婧 山东工商学院 2012
县域低碳经济发展机制、模式与路径研究 .郭荣朝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2
基于低碳视角的农户农地利用行为研究 .郑晶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2
从低碳消费态度到低碳消费行为的现场实验研究.张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系 2011
低碳经济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轨道与创新绩效互动关系研究.缪小明 西北工业大学 2011
低碳成本与收益的金融均衡机制研究.甘爱平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1
我国海洋渔业经济低碳化实现机制研究.邵桂兰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2011
我国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刘险峰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1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环境社会学本土化研究.林兵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2011
低碳经济时代中美发展清洁能源的合作与冲突及我国对策研究.徐洪峰 清华大学国际关学系 2011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物流网络布局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张得志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01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问题研究.宋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2011
苏南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的系统模式与绩效评价.侯国林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11
中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研究.童霞 南通大学商学院 2011
内蒙古低碳能源发展实现路径研究.杨光 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 2011
中国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及可视化平台.王宗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低碳技术创新、转移与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尹锋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 2011
低碳经济下提升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研究.杜运苏 南京财经大学 2011
中国低碳经济的多维评估体系及可视化平台.诸大建 同济大学 2011
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赵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1
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米松华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11
低碳转型引致的经济减速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李猛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1
低碳经济视域下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路径与价值实现机理研究--基于重庆的实证.王作军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1
西部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发展模式研究.李晓琴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2011
促进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与政策研究.肖文韬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2011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徐承红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011
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马边防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文化基础教研部 2011
中国建筑业低碳竞争力评价及低碳发展机制研究.陆菊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1
低碳经济全球博弈与我国的对策研究.陈志恒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2011
中部地区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与政策研究.王玲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1
工业领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国内促进及经济气候效应研究.马建平 中华女子学院 2011
实现西部地区“负成本”低碳转型的经济政策研究.蒋海勇 广西财经学院 2011
我国扶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整合问题研究.李奎 南昌航空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1
苏南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的系统模式与绩效评价.侯国林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011
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米松华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11
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米松华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11
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米松华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11
低碳经济技术扩散与政府创新管理研究.史安娜 河海大学商学院 2010
支撑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机制研究.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 2010
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模式与机制研究.窦祥胜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0
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法律制度研究.杨解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0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模式、难点和实现途径研究.陈璐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二氧化碳减排评价研究.吴丽华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2010
低碳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的数量测度及对策研究.胡艺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0
不同区域低碳发展产业结构动态规划研究.付雪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低碳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李海燕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010
低碳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调查研究.汪清蓉 佛山大学 2010
我国低碳景区构建方式与保障机制研究.李东和 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 2010
城市中小学校低碳教育模式研究.田青 北京师范大学 2010
城市中小学校低碳教育模式研究.田青 北京师范大学 2010
低碳经济时代的碳金融机制与制度研究.杜莉 吉林大学商学院 2010
低碳经济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战略的调整研究.张为付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201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二氧化碳减排评价研究.吴丽华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2010
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法律制度研究.杨解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0
中国人口城市化低碳发展战略研究.王桂新 复旦大学 2010
中国特色的低碳旅游模式研究.胡传东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010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研究.卢现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2010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宋德勇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010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金融机制研究.乔海曙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2010
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研究.张伟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2010
低碳经济模式下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研究.王永莉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2010
全球碳博弈格局下中国低碳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张汉飞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2010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会计问题研究.施先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201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研究.王立国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0
低碳经济下的我国政府环境规制研究.王怡 大庆石油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10
低碳经济与西部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罗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0
中国区域低碳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陆小成 北京市社科院 2010
低碳社会构建中城市居民消费模式转型研究.张虎彪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2010
美、日等西方国家新能源政策跟踪及我国低碳经济研究.姚昕 厦门大学 2010
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土地调控体系研究.黄贤金 南京大学 2010
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农产品消费模式研究.胡浩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发展低碳经济的市场机制与政策研究.张晓理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2009
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城市的政策措施研究.戴星翼、张梓太 复旦大学 2009
基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低碳转型:理论与政策.任力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 2009
能源环境双约束下日本构建低碳型社会研究.尹晓亮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2009
中国低碳农业经济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吴乐知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2009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机制研究.王卉彤 中央财经大学 2008
与"低碳"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245项,其中2010年立项64项,2011年立项33项,2012年立项28项,2022年立项21项,2013年立项19项,2018年立项15项,2017年立项13项,2019年立项12项,2016年立项11项,2021年立项9项,2014年立项8项,2015年立项6项,2020年立项3项,2009年立项3项;立项项目中,118项属于青年项目,92项属于规划项目,15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15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3项属于重大项目,2项属于自筹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乡村绿色低碳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李爱琴 东北林业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乡村低碳可持续生活方式设计策略研究.许楗昀 台州学院 2022
低碳发展目标下绿色信贷促进重污染行业技术创新的机制、效果与政策优化研究.顾雪松 北京林业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数字化创新赋能低碳经济转型的内在机理与政策研究.汪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低碳技术扩散的增长效应与诱导政策研究.王为东 江苏大学 2022
绿色低碳目标下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研究.陈莉 运城学院 2022
数字化赋能低碳生活:绿色消费行为的自主激发机制及策略研究.才源源 上海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制造企业与消费者低碳行为协同激励研究.杜鹏 天津理工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混改促进国企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何丹 西南财经大学 2022
消费者低碳回收行为影响因素、偏差干预与对策研究.许燕 西北工业大学 2022
数字化赋能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的机制、效应与对策研究.张沁琳 中国海洋大学 2022
低碳循环视阈下废旧纺织品的“非服”再生利用设计研究.黄鑫鑫 广东工业大学 2022
数字经济驱动低碳转型发展:“红利”效应发生机制与“鸿沟”效应规避路径研究.徐乐 上海财经大学 2022
能源基础设施的低碳转型研究.何晓萍 厦门大学 2022
低碳需求信息更新背景下供应链减排协调机制研究.尚文芳 郑州大学 2022
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群实施效果评估与路径优化研究.王巧 华中农业大学 2022
“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金融推动制造企业低碳发展研究.王永健 江苏师范大学 2022
奈特不确定性视角下低碳供应链碳减排与定价策略研究.牛英杰 上海大学 2022
碳中和目标下政府补贴策略对制造商低碳转型动机与收益的影响研究.杨惠霄 浙江工业大学 2022
“双碳”目标下农业企业低碳技术采纳的前因机制及政策优化研究.袁平 浙江万里学院 2022
中国低碳物流效率的时空特征、驱动机制和提升路径研究.卢美丽 山西财经大学 2022
城际协同创新助推城市土地绿色低碳利用的机理及政策响应机制研究.陈丹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价值链视角下中国低碳转型的碳交易机制设计、效应评估和政策选择研究.余丽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21
低碳导向下公交优先网络设计决策优化研究.吴鹏 福州大学 2021
面向区域低碳能源统筹规划的电能替代实施路径研究.梁毅 河北地质大学 2021
碳中和背景下助力制造业低碳转型的融资和补贴策略研究.黄帅 青岛大学 2021
网络关联视角下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因素与低碳优化路径.王少剑 中山大学 2021
环境规制不确定性下基于网络博弈的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研究.吴玉娥 天津财经大学 2021
基于博弈论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演化机理及发展趋势研究.武晓晖 江苏大学 2021
大用户双渠道购电下低碳电力定价研究:基于信息共享与报价学习视角.黄守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税收机制的再设计:影响机理和路径选择研究.蒋竺均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国家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评估——基于能源行业的研究.王班班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智能化与综合化双驱动下城市低碳交通政策优化研究.张琳玲 南京财经大学 2020
绿色低碳背景下城市环境空间治理及其实现路径研究.游万海 福州大学 2019
低碳导向下城市分区域道路收费策略研究.李遥 合肥工业大学 2019
排污权交易机制下低碳产品定价与供应链协同减排研究.王新宇 天津财经大学 2019
低碳经济下绿色快递包装及服务系统设计研究.徐丽 南京林业大学 2019
气候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低碳电力技术投资决策优化研究.陈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9
低碳节能视域下湘中地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郭俊明 湖南科技大学 2019
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决策机理与干预机制研究——源自实验经济学的证据.蒋琳莉 广西民族大学 2019
公路拥堵和不确定网络服务能力下的集装箱公铁联运低碳路径优化研究.孙岩 山东财经大学 2019
低碳通勤导向的大城市建成环境优化调控研究:以济南市为例.刘清春 山东财经大学 2019
目标框架视角下政策感知对低碳出行方式选择的双路径影响研究.耿纪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19
营养约束下我国消费者动物源食品低碳化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徐中岳 福建农林大学 2019
基于绿色循环的低碳公交线网与换乘优惠协同优化方案研究.吴文静 吉林大学 2019
OFDI驱动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碳化升级绩效评价研究.王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
低碳城市建设对环境污染与公共健康的影响研究.宋弘 复旦大学 2018
低碳环境下考虑动态公平的零售商主导型低碳供应链动态决策与协调研究.石平 广东工业大学 2018
基于计算试验的我国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及政策研究.宋晓倩 山东工商学院 2018
不确定环境下基于低碳视角的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研究.张文思 中国海洋大学 2018
基于演化博弈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水平测度与减排模式研究.仲云云 南京邮电大学 2018
低碳背景下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测试模型与实证研究.张琴 武汉理工大学 2018
基于非平衡增长理论的有偏技术进步促进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研究.何旭波 云南大学 2018
低碳技术创新的环境绩效研究:基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鄢哲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基于云制造和绿色低碳的个性化产品和生产配置联合决策研究.杨东 东华大学 2018
考虑消费者低碳意识和企业异质性的碳交易机制及其激励问题研究.令狐大智 广西大学 2018
低碳生活的居民响应:障碍、差异及政策工具选择研究.杨蕾 广东财经大学 2018
减排服务商激励与低碳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王芹鹏 河北经贸大学 2018
绿色转型视角下低碳农业发展研究:生产效率、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张颂心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2018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政策与机制研究.牛东晓 华北电力大学 2018
考虑食物里程的食品物流系统研究:碳足迹核算与低碳行为选择.谢京辞 山东大学 2017
“三低三严”新常态下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路径研究.柳亚琴 山西财经大学 2017
低碳政策下建筑废弃物减量化系统的协同管理与创新研究.彭盈 四川大学 2017
适应气候变化的高密度旧城区“低碳-低污”通风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曾穗平 天津城建大学 2017
环境规制、出口决策与对外贸易低碳转型:基于异质性企业视角.杜威剑 山东工商学院 2017
空间外部性和低碳视角下流域生态效率的提升机制研究.孙伟 安徽建筑大学 2017
绿色低碳下供应链贸易信贷融资决策及其效率评价研究.杨宽 湖南大学 2017
基于碳无形资产的企业低碳竞争力动态演化建模与仿真.范莉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7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碳金融发展与突破式低碳技术创新互动效应研究.孙立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
低碳经济视角下生鲜品的鲁棒运营策略研究.柏庆国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基于消费者低碳偏好细分的企业运营优化与供应链协调策略.徐春秋 郑州大学 2017
基于城镇化碳排放效应的区域低碳城镇化路径.张友志 江苏科技大学 2017
半城市化驱动下发达村镇的低碳型社区发展路径与空间导控机制研究:以浙江为例.朱晓青 浙江工业大学 2017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低碳农业发展水平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田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6
低碳经济导向的森林资产会计核算战略体系研究.岳上植 东北林业大学 2016
不确定风险下供应链低碳技术采纳决策与协调机制.丁志刚 绍兴文理学院 2016
三维交易模式下排放依赖型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风险管理和优化研究.史成东 山东理工大学 2016
低碳约束下考虑成员行为的闭环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高举红 天津大学 2016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演变的碳排放效应模拟及低碳调控策略.周锐 复旦大学 2016
住宅类建筑能耗、排放测算与低碳建筑政策设计.徐声星 文华学院 2016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许冬兰 中国海洋大学 2016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工业结构低碳转型和布局优化研究.蔺雪芹 首都师范大学 2016
低碳约束下供应链联合补货与协同配送集成优化问题研究.瞿慧 湖北工业大学 2016
总体碳平衡导向下区域差别化土地利用调控及农户低碳行为激励机制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单玉红 华中农业大学 2016
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影响下的城市住区低碳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魏泽崧 北京交通大学 2015
煤炭循环经济工业园低碳路径选择与优化研究.李金克 山东工商学院 2015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低碳电力调度研究.金晶亮 南通大学 2015
低碳导控下闭环供应链的“多尺度”协同计划研究.景熠 重庆理工大学 2015
广西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与实现模式研究.粟巧兰 贺州学院 2015
传统产业集群低碳转型升级的演化机理、情境仿真及对策研究.张宏娟 武汉科技大学 2015
低碳经济下逆向物流系统结构优化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刘利枚 湖南商学院 2014
消费者对绿色酒店低碳计划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谢婷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4
沿海开发战略对土地利用人为碳排放的影响及低碳土地调控反演研究.揣小伟 南京大学 2014
基于生态福利绩效的中国低碳竞争力研究.刘国平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14
岭南地域环境艺术低碳节能设计方法研究.杜肇铭 广东财经大学 2014
我国物流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顾丽琴 华东交通大学 2014
生态文明视阈下居民低碳消费意愿测度研究.董雪旺 浙江工商大学 2014
区域低碳发展指数构建及其应用.王锋 中国矿业大学 2014
食品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意愿和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王晓莉 江南大学 2013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型工业城市低碳发展标准及评价体系研究.郑红梅 天津农学院 2013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对策研究-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向低碳转型的视角.余晓泓 北京理工大学 2013
低碳经济下再制造集成供应链物流网络设计.王雅璨 北京交通大学 2013
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制度创新.袁妙彧 湖北经济学院 2013
面向网购的低碳供应链协同运作的激励机制研究.吴义生 南京工程学院 2013
面向低碳的广州市城市土地空间优化体系研究.刘毅华 广州大学 2013
低碳经济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政策转型研究.田明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3
节能减排效率视角下我国省区低碳经济评价与政策优化仿真研究.汪克亮 安徽理工大学 2013
多重反弹效应下中国低碳技术投资战略体系研究.李爱军 山东大学 2013
以绿色低碳理念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朱海玲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2013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法律政策研究.李传轩 复旦大学 2013
基于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实现路径与绩效评价研究.范德成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中国企业碳绩效评价、低碳运行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刘惠萍 山东财经大学 2013
低碳经济与企业自愿性环境审计契合度分析及实现路径研究.周竹梅 烟台大学 2013
低碳环境下生产调度模型与优化算法研究.季敏 浙江工商大学 2013
生态文明导向的低碳旅游消费模式研究.蔡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3
低碳和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牧一体化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马凤妹 沈阳农业大学 2013
生态纺织品和低碳服装的绿色设计研究.潘璠 西安美术学院 2013
中国政府环境规制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谭娟 湖南大学 2012
群体互动下中国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改变与情绪影响机制研究.郑培 湖南大学 2012
低碳背景下基于价值流分析的环境管理会计创新研究--以火力发电企业为例.罗喜英 湖南科技大学 2012
中国钢铁企业低碳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陈琦 湖南商学院 2012
提升我国低碳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分析与突破口选择问题研究.袁潮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
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机制研究.孙秀梅 山东理工大学 2012
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张新 山东女子学院 2012
基于有限理性的新型城镇居民低碳出行方式决策的影响因素、机理及对策引导研究.陈君彦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2012
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低碳转型.杨晓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2
节能减排导向下的长三角城市群低碳化合作路径与长效机制研究.刘耀彬 复旦大学 2012
我国煤炭产业低碳发展机制及政策取向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谭玲玲 山东工商学院 2012
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发展政策构建研究.周颖杰 许昌学院 2012
基于碳足迹测定的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研究.饶光明 重庆工商大学 2012
中国石化产业碳排放分析与低碳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张建华 东北石油大学 2012
基于低碳产业链的“两型”试验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策研究:以长株潭为例.杨洁 湖南工业大学 2012
基于交通网络优化的天津低碳城市发展研究.刘露 天津师范大学 2012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西部能源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贾县民 西安外事学院 2012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农业碳排放增长机理与低碳转型路径研究.李波 中南民族大学 2012
基于低碳经济的家居用品设计研究.贺赟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企业环境责任的路径选择.赵惊涛 吉林大学 2012
低碳供应链的物流与库存决策研究.汤绍龙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2012
服务低碳经济的领导模式研究.王雪峰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低碳消费模式的形成机理、博弈模型与经济政策研究.俞海山 上海海关学院 2012
基于低碳经济的跨区域企业生态共生模式演化与机制设计研究.朱其忠 云南财经大学 2012
低碳减排下成本核算管理及信息披露研究.赵鹏飞 浙江工商大学 2012
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低碳经济贡献度研究.王志亮 北方工业大学 2012
基于价值观重构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涂自力 西南科技大学 2012
我国交通碳排放及低碳交通体系的战略构建研究.周银香 浙江财经学院 2012
走向低碳化:能源监管法律制度革新.邱新 中山大学 2011
价值工程在机械制造企业低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张铁山 北方工业大学 2011
低碳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模型与实证研究.王月辉 北京理工大学 2011
大型工业城市低碳发展的途径、模式与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李健 天津理工大学 2011
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型的低碳生态适应机制及其路径优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仇方道 徐州师范大学 2011
职业群体公民行为推进中小企业低碳社会责任策略研究——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研究.张凤荣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我国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路径与政策研究.欧阳强 长沙理工大学 2011
支撑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碳金融产品与机制创新研究.王苏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路径依赖及最小抵制路径研究.杨淑霞 华北电力大学 2011
基于低碳发展的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研究.赵新刚 华北电力大学 2011
低碳经济背景下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研究.韩玉玲 山东财政学院 2011
中国CO2排放、影响因素及低碳经济政策研究:多部门多地区的分析.张宏武 天津商业大学 2011
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张江雪 北京师范大学 2011
我国经济低碳化转型中的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姚明龙 浙江大学 2011
农户低碳生产决策行为研究:基于太湖流域水环境保护的视角.侯博 湖南科技学院 2011
低碳经济下相关主体利益分配与运行机制研究.孙希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中国发展低碳金融的法律保障体系研究.丁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1
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研究.朱伯玉 山东理工大学 2011
政府低碳政策绩效动态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朱建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碳金融视角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和政策研究.秦军 南京邮电大学 2011
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基于案例研究.华锦阳 上海财经大学 2011
低碳经济社会转型的动力机制研究.李爱琴 东北林业大学 2011
铁路枢纽城市低碳空间形态的模式、评价及对策研究.杨立国 衡阳师范学院 2011
低碳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决策研究——以广州为例.付迎春 华南师范大学 2011
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和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叶瑞克 浙江工业大学 2011
城镇居民低碳化能源消费行为及政策引导研究.芈凌云 中国矿业大学 2011
“低碳”内涵的国际贸易问题研究.邓小华 安徽大学 2011
我国交通运输业低碳绿色发展研究.刘翠莲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低碳产业链与产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研究.易伟义 湖南工程学院 2011
西江流域开发与低碳产业体系构建研究.谭建新 广西财经学院 2011
碳税情景下企业低碳经营决策仿真研究.王志强 浙江农林大学 2011
低碳经济背景下基于碳流分析的企业碳管理会计研究——以矿冶流程业为例.周志方 中南大学 2011
低碳经济视角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王世进 徐州师范大学 2011
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及其法律政策保障机制研究.邓剑光 汕头大学 2010
中国能源消费及其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理念.张珍花 江苏大学 2010
中国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多维低碳模式研究.陈晓文 青岛大学 2010
基于低碳排放约束的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吴国华 山东财政学院 2010
中国低碳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李军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产业集群低碳化演化的仿真建模研究.秦荪涛 浙江财经学院 2010
中国低碳经济能源环境政策研究.袁家海 华北电力大学 2010
低碳经济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徐大丰 华东政法大学 2010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城市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与政策选择.谢品杰 上海电力学院 2010
"低碳旅游业"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模式研究.刘长生 吉首大学 2010
全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研究.邓常春 四川大学 2010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低碳化发展研究.詹晶 南华大学 2010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张彩平 南华大学 2010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吴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0
低碳经济对我国能源结构、能源消费和能源产业的影响研究.张群洪 厦门大学 2010
基于低碳经济模式的临港产业发展研究.庞晶 山东财政学院 2010
海洋经济低碳化路径选择与测评研究.徐胜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低碳目标约束下农村贫困地区户用沼气技术采纳行为研究.彭新宇 长沙理工大学 2010
低碳背景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黄晓云 长江大学 2010
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对科技创新管理的职能需求研究.邓廿庆 安徽医科大学 2010
大中型工业企业低碳生产模式及动力机制研究.赵贺春 北方工业大学 2010
面向低碳管理的工业生产“碳足迹”评价研究――以林业产品为例.王震 北京林业大学 2010
低碳诉讼与程序公正的冲突与协调——以诉讼程序电子化为视角.吴俐 上海海事大学 2010
基于低碳经济的公共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李林 湖南大学 2010
基于感知价值的旅游低碳消费研究.傅云新 暨南大学 2010
低碳经济模式下碳税理论与应用研究.赵湘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市场机制和低碳机制双重约束下的发电投资研究.黄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0
中国低碳自主创新模式选择与对策研究.张玉明 山东大学 2010
城市低碳发展模式的规划和评价.郑立群 天津大学 2010
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激励政策研究.操小娟 武汉大学 2010
低碳经济模式下钢铁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张霜 西南科技大学 2010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体系研究及评价系统开发.刘蓓琳 北京工商大学 2010
低碳供应链网络设计与发展策略研究.杨珺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低碳经济下产业技术链的演进及创新机制研究.王晰巍 吉林大学 2010
面向低碳经济的生态产业链多元稳定与管理研究.于成学 大连民族学院 2010
低碳经济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集团“归核化”的动力、途径及结果.黄山 广东工业大学 2010
低碳经济背景下创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现代服务业的数据.田茂利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0
中国城市居民低碳消费选择的驱动因素及决策过程研究.杨君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0
低碳时代发展清洁能源国际比较研究——兼论中国清洁能源国际合作战略.许勤华 中国人民大学 2010
旅游业低碳经济的创新发展模式研究.魏卫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有色金属行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张建玲 江西理工大学 2010
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执行力研究.江秀平 厦门大学 2010
我国化工行业碳排放脱钩指标及低碳发展对策研究.梁日忠 上海大学 2010
低碳环境下的食品包装设计优化研究.孙超 天津科技大学 2010
“产业化低碳住宅”建设及其发展战略与支撑体系研究.沈良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旅游景区低碳化转型机制、效应及对策研究.侯晓丽 北京工商大学 2010
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杭州城市为例.祁巍锋 浙江大学 2010
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模式和政策研究.陈平 浙江工商大学 2010
我国低碳绿色港口构建机制研究.范厚明 大连海事大学 2010
低碳经济视角下产业投资结构优化研究.刘春梅 上海财经大学 2010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制度研究.漆雁斌 四川农业大学 2010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路径探索:日本构筑低碳社会研究.陈志恒 吉林大学 2010
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保障研究.张平 武汉大学 2010
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协同机制研究.余晓钟 西南石油大学 2010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与政策设计.吴玉萍 河南理工大学 2010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我国碳交易定价机制研究.朱冬元 中国地质大学 2010
环渤海经济圈低碳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耦合研究.黄瑞芬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低碳之路: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科学构建.许飞琼 中国人民大学 2010
低碳社会建设与我国阶层结构演进的新趋势.戴洁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低碳经济转型下的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研究.齐绍洲 武汉大学 2010
减缓气候变化的低碳城市化发展模式:基于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姚从容 南开大学 2010
低碳经济时代产品包装的低碳设计研究.王东 华东交通大学 2010
低碳城市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证研究.张剑 山东大学 2010
中英美媒体关于低碳经济的话语建构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钱毓芳 浙江传媒学院 2010
低碳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邹骥 中国人民大学 2009
基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陆小成 清华大学 2009
低碳城市评估体系与经济-能源-环境多目标优化调控.季曦 北京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