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
关于记忆与南京大屠杀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记忆*南京大屠杀"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李昕(6篇),张国松(4篇),黄顺铭(4篇),王霞(4篇),李红涛(3篇),王卫星(2篇),张建军(2篇),杨小平(2篇),胡春毅(2篇),孙江(2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15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3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6篇),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6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5篇),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4篇),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篇),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篇),南京大学历史学院(2篇),日本广岛大学(2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日本侵华史研究》(25篇),《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17篇),《档案与建设》(8篇),《电影文学》(7篇),《中国档案》(6篇),《新闻与传播研究》(4篇),《南京社会科学》(4篇),《青年记者》(3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3篇),《江海学刊》(3篇)。
2. 历年研究发展态势变化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李昕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论文成果:
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国际传播的理念及其内在逻辑 2019
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的后现代转向 2018
南京大屠杀文化创伤的社会构建 2017
创伤记忆与社会认同:南京大屠杀历史认知的公共建构 2017
仇恨与记忆: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中的情感引导 2017
构建人类共同记忆:后申遗时代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的转向与深化 2017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号:13CGJ01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13CGJ01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号:13CGJ011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编号:13CGJ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13CGJ010)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2018年度课题“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国际传播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资助课题研究成果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2017年度基金项目“申请‘世界记忆名录’后的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的转向与深入”(项目号:17YJY0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研究”(项目号:13CGJ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 张国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论文成果:
记忆与书写:中国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1938—2014) 2020
“战争·书写·记忆:抗日战争研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0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化与制度化研究 2016
国家公祭与申遗视域下的南京大屠杀罪证照片之检证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首批重点高端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度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化、制度化研究——以国家公祭日为中心”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基于微观史学的南京大屠杀研究”(16KZD016)
3. 黄顺铭 四川大学
论文成果:
一个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南京大屠杀纪念与数字记忆的个案考察 2017
以数字标识“记忆之所”——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个案研究 2017
在线集体记忆的协作性书写——中文维基百科“南京大屠杀”条目(2004-2014)的个案研究 2015
“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纪念文章(1949-2012)的内容分析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了忘却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项目编号:11YJC860023)的资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60023)的资助
4. 王霞 云南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民族创伤与历史记忆:“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的人性叙事 2021
“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创伤呈现 2021
诗与真: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书写与电影呈现 2021
创伤记忆与影像建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历史书写维度 2020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创伤叙事与历史书写研究”(16CZW0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ZW01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创伤叙事与历史书写研究”(项目批准号:16CZW013)阶段性成果
5. 李红涛 浙江大学
论文成果:
一个线上公祭空间的生成——南京大屠杀纪念与数字记忆的个案考察 2017
在线集体记忆的协作性书写——中文维基百科“南京大屠杀”条目(2004-2014)的个案研究 2015
“耻化”叙事与文化创伤的建构:《人民日报》南京大屠杀纪念文章(1949-2012)的内容分析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了忘却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项目编号:11YJC860023)的资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60023)的资助
6. 王卫星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论文成果: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历史书写与记忆传承——读《黑色记忆:南京大屠杀》 2019
八十年来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2017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记忆,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3项,其中2021年立项1项,2019年立项1项,2018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项属于一般项目,1项属于西部项目,1项属于青年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研究.李昕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2021
比较视野下的南京大屠杀社会记忆研究.钱力成 浙江大学 2019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集体记忆工程研究.黄顺铭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8
与"记忆,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2项,其中2018年立项1项,2011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2项属于青年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南京大屠杀的文学记忆研究.延永刚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8
为了忘却的纪念: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李红涛 浙江大学 2011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