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总论 >
关于语言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语言"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王文斌(50篇),何伟(48篇),张积家(40篇),王寅(36篇),陆俭明(34篇),陈新仁(34篇),李宇明(33篇),张辉(33篇),文旭(30篇),徐锦芬(29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北京外国语大学(251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50篇),上海外国语大学(249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87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84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78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77篇),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76篇),南京大学文学院(173篇),武汉大学文学院(162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语文建设》(2752篇),《电影文学》(1250篇),《中国教育学刊》(835篇),《外语学刊》(785篇),《教学与管理》(720篇),《美术观察》(677篇),《青年记者》(626篇),《电影评介》(616篇),《外语教学与研究》(559篇),《外语教学》(557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王文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
论文成果:
汉英时间词空间化特质及其语言蕴含共性 2021
关于“十三五”期间的外国语言学及外语教育教学研究 2021
论沃尔夫的语言相对性原则 2021
中国高阶英语习得中时间状语从句与一般过去时关系研究——以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角 2021
语音意识与儿童读写能力发展的关系研究:争议与展望 2021
现代英语贴近律的历时发展考察 2020
侧显化视角下英语名词源于动性词根的成因分析 2020
从偶对式成语非均质性及其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2020
象似性视野下的英汉名词重叠对比 2020
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传承与创新*——“第11届中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纪实 2020
汉语会意字构造与意合表征方式的相承关系 2020
少数民族基础外语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自觉行为 2020
高阶英语学习者对线性思维特征习得的实证研究 2020
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跨学科发展 2020
专题·语言对比研究 2020
汉语叙述体篇内句的特点及其二语习得研究——基于汉英篇章结构的对比分析 2019
词汇概念及其包容性和选择趋向性特征阐释 2019
英语时间性思维特质影响其语言加工的实证研究 2019
论词汇意义的构建:以语言与情境模拟理论为视角 2019
语言符号和修辞的多样性和民族性 2019
英汉否定表征及其时空性民族思维特质差异 2019
我国汉外语言对比研究70年 2019
主观化视角下的“有”义及其用法探讨 2019
认知语言学与互动语言学的可互动性探讨——宏观和微观层面 2019
汉、英、俄存在句时空表征对比研究 2019
汉英对动作和时间的不同概念化:时空性差异的映显 2019
关于构建外语教育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8
从独语句的存在看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2018
汉、英、俄存在句表征的时空观对比研究 2018
外语教育属于什么学科?——外语教育学构建的必要性及相关问题探析 2018
文化组学:大数据时代的人类文化研究 2018
足立本土,眼放国际——读《陈平语言学文选》 2018
英汉时间词特质及其语言蕴含共性 2018
并重外语研究与汉语研究 2017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传承与发展——从Saussure,Hjelmslev到Firth 2017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域变异多维分析:英汉时空特质差异视角 2017
从语义论元共指原则视角考察英语X-ee派生词 2017
中国学习者英语时体习得偏误分析:英汉时空差异视角 2017
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 2017
中国学习者产出英语“流水句”现象剖析:英汉时空差异视角 2017
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与解析 2017
空间性特质与汉语的个性特点——从离合词的成因谈起 2016
试论英语的西方音乐特征与汉语的中国绘画特征 2016
词汇与语法:清单与规则之争 2016
汉英进行体标记的语法化差异及其时空特质 2015
从“形动结构”看行为动作在汉语中的空间化表征 2015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词缀语义韵考察 2015
时间性特质与空间性特质:英汉语言与文字关系探析 2015
英汉“N_时-ly/-的”结构化及其句法特征考察 2015
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本质、结构类型及其内在关系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语句法类型的演化研究”(项目编号:17BYY032)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7年度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ZDI135-49)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量化的汉英名名复合隐转喻的内在层级性对比研究”(17NDJC047Z)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编号:15ZDB09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15ZDB09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与英汉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18AYY003)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建设项目”的支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英汉浮现词缀的语言演变模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4BYY00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英汉语的时空性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编号15JJD740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7SKJ158)的资助
2019年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认知语法侧面化视角下英语名词源于动性词根的成因分析”(2019JX05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与英汉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编号18AYY0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我国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6M6009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7年度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ZDI135-49)
2018年度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西方及俄罗斯语言哲学视域下的事实与事件问题研究”(2018M630104)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研究”(11BYY018)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与英汉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编号:18AYY003)
2018年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汉语流水句内在语义整体性探究”(项目编号:2018JX004)的阶段性成果
罗思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13BYY013)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一般项目“从西洋传教士著作看台州方言百余年来的演变”(12YJA740064)
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文化关键词的译介及文化影响力研究”(16ZJQN028YB)的阶段性成果
第5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英汉时空性差异视角下的汉语流水句及其应用研究”(编号2015M58102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2批面上资助项目“英汉反义关系对比下的时空性思维特质研究”(2017M620678)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研究”(11BYY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英汉语的时空性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项目编号:15JJD740003)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建设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维吾尔族双语儿童英语学习者语音意识及其读写能力获得和发展研究”(15CYY019)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建设项目的支持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规划项目“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英名词重叠对比研究”(项目编号:GH18105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40002)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学术语篇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浙江财经大学杰出中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所资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英时间词空间化特质及其语言蕴含共性”(2020JX026)的支持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与英汉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18AYY003)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YBYY077)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英汉浮现词缀的语言演变模型建构研究”(14BYY001)的阶段性成果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英汉浮现词缀的语言演变模型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4BYY001)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建设项目”支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740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从离合词的习得看汉语二语词汇教学模型的构建”(14YJC74002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5ZDB099)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研究”(11BYY018)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英汉语的时空性差异对二语习得的影响”(15JJD740003)
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英汉时间词特质及其语言蕴含共性”(19NDJC110YB)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与英汉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18AYY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9JJD740002)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6JJD740002)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战略的外国语言与外语教育创新研究”(16JJD740002)子课题“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0批面上资助项目“我国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16M600959)的阶段性成果
第5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英汉时空性差异视角下的汉语流水句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5M581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与英汉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AYY003)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编号:16JJD740002)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基于量化的汉英名名复合隐转喻的内在层级性对比研究”(编号:17NDJC047Z)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汉反义词共现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16CYY006)
第58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英汉时空性差异视角下的汉语流水句及其应用研究”(2015M581021)阶段性成果
张媛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反义词共现构式的认知对比研究”(16CYY006)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战略的外国语言与外语教育创新研究”(16JJD740002)子课题“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9JJD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9JJD740002)
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外语教育学”建设项目的支持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与英汉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AYY003)
2018年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汉语流水句内在语义整体性探究”(2018JX004)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研究”(11BYY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对比”(项目编号:16JJD740002)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服务国家战略的外国语言与外语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JJD740002)子课题“汉外语言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语四字格成语内生性与空间操作”(编号:2019JX052)阶段性成果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汉时空性特质差异与英汉二语习得的关系研究”(编号:18AYY00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研究”(编号11BYY0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经费“英汉疑问句习得与加工双向研究”(2018r08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5ZDB099)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16JJD740002)
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英汉时间词特质及其语言蕴含共性”(19NDJC110YB)阶段性成果
2018年度第6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西方及俄罗斯语言哲学视域下的事实与事件问题研究”(编号:2018M630104)的阶段性成果
宁波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项目“汉英篇内句子的特点及其双向习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 何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
论文成果:
从语言元功能的编码方式看英汉语本质差异 2021
语法描写与分析有机观 2021
汉语“一量名”结构指称现象的功能视角研究 2021
“生态话语分析”:韩礼德模式的再发展 2021
英汉小句状语成分分布对比研究 2021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逻辑关系系统 2021
新中国理论语言学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2021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评价系统 2020
语言系统的复杂性与语篇功能的体现方式 2020
生态哲学观下语言暴力的界定、成因及防治 2020
功能句法理论的融合与发展 2020
从名词的数量范畴看汉英语言的生态性 2020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主位系统 2020
生态语言学学科体系的融合与发展 2020
英汉限定小句体现形式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 2020
语言学流派及语言观的历史嬗变 2020
汉语动词重叠式之系统功能视角研究 2020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澳大利亚主流媒体之十九大报道 2019
英语经验型强势主位结构的功能视角研究 2019
英汉非限定小句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 2019
现代汉语“被”字结构的功能视角研究 2019
英汉词组研究综述 2019
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思想的源起、流变、融合与发展 2019
现代汉语“来”“去”的功能视角研究 2019
国际生态话语之介入系统分析模式建构 2019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杂合性研究:语法、语篇和话语语境》(2016)评介 2018
话语分析范式与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2018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人际意义系统 2018
新西兰媒体之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表征研究——以《新西兰先驱报》为例 2018
关于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几个重要问题 2018
汉语“动量词”之加的夫语法视角研究 2018
多元和谐,交互共生——国际生态话语分析之生态哲学观建构 2018
生态语言学的超学科发展——阿伦·斯提布教授访谈录 2018
汉语非限定小句之功能研究 2018
英汉语“小句”语法地位再审视 2018
英汉语存在句研究:现状、问题和解决思路 2018
生态语言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 2018
语言建筑论视域下的多维度英语教学 2017
英汉语复合体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 2017
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构建 2017
国际生态话语之及物性分析模式构建 2017
英汉语复合时相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 2017
现代汉语使役句的功能视角研究 2017
生态语言学:整体化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语言科学》主编苏内·沃克·斯特芬森博士访谈录 2017
新“被”字结构之功能视角研究 2017
语域视阈下《论语》语篇成长性研究 2017
《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评介 2016
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功能视角研究 2016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6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项目(2016000020124G02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域理论视阈下的儒家典籍核心概念词英译研究”(16YYB014)
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结构数据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JHQ008)
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16YYB015)的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16YYB015)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16YY3015)
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结构数据库建设及研究”(17JHQ008);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6JJD740002)的部分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编号:19ZDA319)的部分成果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YYB015)资助
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编号:16YYB015)的部分研究成果
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YYB015)的部分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6JJD74000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9ZDA3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编号:16JJD74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9ZDA319)的部分成果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YYB015)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6JJD74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编号:19ZDA319)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编号:16JJD740002);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结构数据库建设及研究”(编号:17JHQ008)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6JJD740002)及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结构数据库建设及研究”(17JHQ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编号:16YYB015)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16YYB01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9ZDA319)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的支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时间系统体现方式之系统功能视角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1BYY007)的部分成果
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16YYB015)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项目“汉英致使句式研究”(SM20180009007)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编号:19ZDA31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706460082)的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01706460082)的资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汉语量名结构指称现象的功能视角研究”(2020JX027)的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计算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6YYB015)的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时间系统体现方式之系统功能视角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1BYY007)的部分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9ZDA3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批准号为19ZDA319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9JJD740002)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706460082)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16YYB01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英时间系统体现方式之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比研究”(11BYY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06198079)的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编号:201706460082)的资助
留学基金项目(编号:201706460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分析之计算机模式研究”(16YYB0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项目编号:16JJD74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19JJD740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汉外对比及外语学习者语言研究”(项目编号:16JJD740002)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英汉语功能句法结构数据库建设及研究”(项目编号:17JHQ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3. 张积家 中国人民大学
论文成果:
多元语言文化对个体情境下与社会情境下认知转换功能的差异性影响——来自锡伯族的证据 2020
朝鲜语敬语词加工中的空间隐喻和重量隐喻——语义信息与语法信息的双重作用 2020
父亲参照效应的语言与文化差异:来自提取诱发遗忘的证据 2019
语言和文化影响颜色认知:直接语言效应抑或间接语言效应? 2019
汉语水平对朝鲜族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社会排斥与抑郁的链式中介作用 2019
颜色类别知觉效应的机制:语言的作用 2019
语言和文化对自我参照条件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 2019
侗歌经验对侗族中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2019
蒙古族青少年文化适应的量化述评——基于约翰·贝理文化适应四象限理论的视角 2019
双语与双言影响心理理论内隐系统与外显系统的分离 2019
正字法深度对汉族、维吾尔族大学生汉字词命名的影响 2019
颜色范畴知觉效应发生在大脑两半球:来自纳西族和汉族的证据 2019
语言熟练程度对蒙古族小学生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2018
“各说各话”的语言经验影响景颇族大学生的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 2018
空间语言标记影响亲属关系的容器隐喻 2018
颜色词的语用关系影响颜色认知 2018
语言和颜色文化对蒙、汉大学生颜色认知的影响 2018
语言影响汉、苗、回族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 2017
语言影响人格:研究证据与理论解释 2017
中国英语学习者翻译歧义词的跨语言识别 2017
“各说各话”的语言经验对景颇族大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 2017
汉、英讲话者对“前”、“后”时空隐喻的偏好及其成因 2017
语言在情绪理论中的作用:从基本情绪观到心理建构观中的概念行为模型 2017
论手语对聋人认知的影响 2016
宗教对信徒颜色认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中国台湾宗教信徒为例 2016
聋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兼与汉族健听人的亲属词概念结构比较 2015
语言资本视野下的学生学习困难探析 2015
非直义性语言理解的神经心理机制 2015
主人公的动机水平对句子理解中心理模拟的影响 2015
启动语言对汉-英双语者场景一致性判断的影响 2014
义符研究20年:理论探讨、实验证据和加工模型 2014
熟练粤语-普通话双言者听觉词的语言表征 2014
汉语言语产生中的词长效应 2014
汉英双语者语义饱和效应研究 2014
熟练手语-汉语双语者的语言联系模式 2013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对手语具体名词语义加工的影响 2013
语义分解性在惯用语理解中的作用 2013
中文身体动词的语义特异性加工 2013
认知风格对日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影响 2013
汉-日双语者在日语短语理解中对日语量词的通达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广州大学“青年博士”专项课题“手语词汇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05QNBS)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学习认知规律研究”(项目编号:2017-GMA-004)
国家973计划课题(项目编号:2014CB340502)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语言与情绪的关系探讨:以自豪情绪为例”(X512209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13&ZD115)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6B28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语音信息对聋生书写产生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EBA14036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GD10CXL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心理促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ZD155)
国家民委重点课题“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学习认知规律研究”(编号2017-GMA-0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社会排斥研究”(项目编号:16XNLQ0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社会排斥研究”(项目编号:16XNLQ0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030729和J1210024)的支持
国家留学基金(留金发[2018]3058号)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隐喻认知/脑机制及对汉语母语者认知的影响”(项目编号:14XNLQ05)的阶段性成果
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与文化适应状况调查研究及对策研究”(MJZXHZ15003)
广州大学“人文社科学术团队”专项课题“广州市公立中学教育质量自我改进与评价学术团队”(项目编号:201405XSTD)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14XNLQ05)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6XNLQ009)成果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词汇获得年龄对双言、双语者字词加工的影响与机制”(DBA120177)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2014年青年课题“语音信息对聋生书写产生的影响研究”(课题批准号:EBA140362)的研究成果
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语言影响汉、苗、回族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项目编号:MJZXHZ15003)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流动儿童学业情绪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课题编号:DBA130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14XNLQ05)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4XNLQ05);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的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14ZDB155)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6XNLQ05)资助
江苏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XWRO13)资助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3SJB19000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全国民族教育研究课题2015年度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课题批准号:MJZXHZ1500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社会排斥研究”成果(16XNLQ05)
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少数民族心理健康和文化适应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MJZXHZ1500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隐喻的认知/脑机制及对汉语讲话者认知的影响——子课题1”(14XNLQ05)的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语言影响人格:来自双语者和双言者的行为与生理证据”(项目编号:17XNL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语言影响人格:来自双语者与双言者的行为与电生理证据”(项目编号:17XNL002)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YYB024)
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少数民族心理健康和文化适应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MJZXHZ1500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14XNLQ05;14XNH065)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二语习得中翻译歧义词的跨语言识别研究”(编号2017-ZZJH-542)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语言影响人格:来自双语者与双言者的行为与生理证据”(项目编号:17XNL002)阶段性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科研项目资助
全国民族教育合作课题“少数民族心理健康与文化适应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MJZX1500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语言影响人格:来自双语者与双言者的行为与生理证据”(项目编号:17XNL002)阶段性成果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2017-GMA-004)
张积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亲属词认知研究”(19FYYA002)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4XNLQ05)的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社会排斥研究”(16XNLQ05)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7XNL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对学生认知、情绪及社会化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CMA150131)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学习认知规律研究”(2017-GMA-004)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重点项目“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学习认知规律研究”(2017-GMA-004)
国家民委重点课题“少数民族学生双语学习认知规律研究”(2017-GMA-004)的成果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共建课题“汉语惯用语加工基本单元研究:来自ERPs的证据”(GD14XXL01)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二语学习者语块加工的心理现实性研究”(编号2016CYY027)
4. 王寅 四川外国语大学
论文成果:
体认翻译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 2021
体认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021
马克思语言哲学与西方语言哲学的对比研究——兼论体认语言学 2021
从MRC认知视野探索《果臝转语记》中的同源词 2020
体认翻译学视野下的“映射”与“创仿” 2020
用对称性体认方式统一解释汉语平行结构和怪句——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思考 2020
歇后语的体认性——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思考 2020
概念整合理论的修补与翻译的体认过程研究 2020
翻译的隐转喻学——以英语电影名汉译为例 2019
基于罗素摹状论分析There-be存在构式——“存在”能否作谓词的思考 2019
体认语言学发凡 2019
体认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成语英译——基于《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2019
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 2019
体认语言学之语言哲学分析(续) 2019
体认语言学之语言哲学分析 2019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构式语法研究——兼论体认语言学 2018
认知生态语言学初探 2018
国外马克思语言哲学的特征探析 2017
哲学与语言学互为摇篮 2017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 2017
命名转喻观——以石钟山命名为例 2017
国际化视野下的语言教育 2017
WH-问答构式的对话句法学分析——WH-问答构式系列研究之一 2016
WH-问答对话构式的认知语用分析(之三) 2016
英语WH-问答对话构式的语义分析(之二) 2016
再议认知传播学的体认观 2016
基于建设性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认知传播学初探——体认语义的建构与实践 2015
对比研究需要前沿理论,理论创新促发对比研究——认知对比语言学初探 2015
体认一元观:理论探索与应用价值——心智哲学的新思考 2015
语用学之理论前沿——简论普遍语用学和新认知语用学 2015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后的语言学新论(下) 2015
认知语言学对西方哲学的贡献 2015
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 2014
指称之争新解读:转喻论 2014
索绪尔语言学哥白尼革命意义之所在(之二) 2013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认知语言学——哲学第四转向后的语言学新论(上)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语言哲学研究——21世纪中国后语言哲学沉思录”(13FY009)的阶段性成果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知翻译学”(编号:18FYY021)成果之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式视角下的汉语动量组配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5BYY133)
四川外国语大学“认知语言学本土化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修辞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项目编号:14BYY52)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体认翻译学”(编号:18FYY021)的部分成果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YY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M591659)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编号:18FYY021)的部分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修辞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项目编号:14BYY152)阶段性成果
2015年重庆市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现代哲学视野中汉语拷贝构式的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5SKG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3FYY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语言哲学研究”(13FYY009)的部分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3FYY00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修辞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项目编号:14BYY152)的阶段性成果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成果之一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编号:18FYY021)的成果之一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知翻译学——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思考”(编号:18FYY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体认翻译学”(18FYY021)的部分成果
5. 陆俭明 北京大学
论文成果:
汉语研究的未来走向 2021
亟需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和汉语本体研究的接口问题 2021
语言研究要多做些实事 同时一定要有时代意识 2021
引领与创新——朱德熙先生的为教与为学 2021
社会心理与语法 2020
“施—受—动”主谓谓语句“功能-认知”探究 2020
顺应科技发展的大趋势语言研究必须逐步走上数字化之路 2020
以国际视野、全球眼光思考华语和华语教学——序周清海教授《语言选择与语文教育》 2020
近百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评说 2019
试论中华文化的传播 2019
语文课程所担负的任务与责任——兼说提升国民个人语言能力的意义 2018
再谈语言信息结构理论 2018
构式语法理论研究中需要澄清的一些问题 2018
关涉国家安全的语言战略实施中语言文字基础性建设问题 2018
语言学论证中的证据问题 2018
重视语言信息结构研究 开拓语言研究的新视野 2017
试议句法成分长度问题 2017
汉字为何能延续数千年——增强对汉语言文字的自信 2017
对构式理论的三点思考 2016
构式语法理论有待深究的三个问题 2016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2016
从语言信息结构视角重新认识“把”字句 2016
要重视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兼说语言教育之创新 2016
进一步深入研究汉语语法的钥匙 2016
让真语文落到实处——循着汉语特点和规律的路径教学 2015
消极修辞有开拓的空间 2015
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2015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 2014
试说语言信息结构 2014
构式语法理论再议——序中译本《运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的本质》 2013
再谈要重视对新的语言事实的挖掘 2013
“汉语危机”论可以休也 2013
再谈《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教学 2013
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几个问题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13JJD740001)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13JJD740001)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JJD740001)的资助
“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项目编号:2020AAA01067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3JJD740001)经费的资助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JJD740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构式的语义分析及其在语料库中的标注”(编号:15JJD740002)阶段性成果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构式的语义分析及其在语料库中的标注”(编号:15JJD74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构式的语义分析及其在语料库中的标注”(15JJD740002)的阶段性成果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构式的语义分析及其在语料库中的标注”(项目编号:15JJD740002)的科研成果之一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编号:13JJD740001)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3JJD740001,15JJD740002)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构式知识库建设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3JJD740001)
6. 陈新仁 南京大学
论文成果:
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接口研究——界定、目标与议题 2021
语用理性刍议 2021
基于元语用的元话语分类新拟 2020
试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语言应急服务 2020
语言治理观及其实践范式 2020
语言顺应(性):概念与操作——Jef Verschueren教授访谈与评解 2020
外语生活能力:缘起与内涵 2020
新时代我国对外话语研究的进展、议题与范式 2020
语料库语用学研究的国际热点解析 2019
语用修辞学:学科定位与分析框架 2019
主持人语 2019
冲突话语中身份的操作、认知与磋商 2019
基于语料库的“有+动词+过”的语言模因学分析 2019
言语交际者关系管理模式新拟 2018
试探礼貌翻译的对等观——基于国家标准程式语语料的翻译研究 2017
美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沿革与启示 2017
跨学科前沿研究:伦理语用学 2017
基于谚语理解的语用充实新探 2017
词汇-语法创新的语言模因论解读——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 2017
西方特称描述语研究的学派之争:观点、分歧与趋势 2017
学术语境下的身份冲突及话语策略——基于学术会议主持人话语的分析 2016
新历史因果论视角下术语“face”的跨文化旅行探讨 2016
间接言语的实质与动因——评Terkourafi和Pinker之辩 2015
中文报纸“叙事性”新闻标题的语用研究:调查与分析 2015
语义学与语用学的分界:一种新方案 2015
语言隐喻的来源与理解——Deirdre Wilson与Raymond Gibbs的对话评议 2015
语料库方法在语用学研究中的运用 2014
语法隐喻的认知语用解读 2014
基于社会建构论的语用能力观 2014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 2014
中国英语的语用视角——基于央视9套《对话》节目中国英语使用状况的分析 2014
国外历史语用学研究述评 2013
广告用语的个人化趋向:一项历时研究 2013
语言顺应论视角下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以医疗咨询会话为例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语委“十三五”2019年度重点项目“新时代城市语言文明建设研究”(编号:ZDI135-1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项目“文化话语视域下基于中国OSN的网络身份建构研究”(2013M531442)的资助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空间社会治理语言问题研究”(编号:20&ZD29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区域安全视角下‘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15BYY059)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重大项目“语言学视域下当代中国社会礼貌观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7ZDAXM002)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商业会话与语用身份建构”(苏教师〔2010〕27号)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NJU985JD05)资助项目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英汉限定摹状词的语义—语用界面研究”(3091701311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社会化与城市新生代方言传承的关系研究”(18BYY071)
第九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ZGWYJYJJ2018Z05)资助
到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商业会话中语用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10YJC74012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19M651453)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网络平台的人际互动与话语结构研究”(2012SJB740024)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语言学视域下当代中国社会礼貌观的实证研究”(2017ZDAXM002)的部分成果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2012年度委托项目“语言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研究”(编号:WT125-37)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政府留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S-2016-015)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编号19ZDA339)
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编号:NJU985JD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51453)的资助成果
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NJU985JD05)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成果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空间社会治理语言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ZD2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重大项目“语言学视域下当代中国社会礼貌的实证研究”(ZDAXM002)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NJU985JD05)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语用身份论”(编号:14FYY030,2014-2017)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3092014013203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JUSTWGY1400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语用身份论”(项目编号:14FYY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项目“‘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翻译政策与翻译战略研究”(16jsyw-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学学科建构研究”(18YJC74003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社会化与城市新生代方言传承的关系研究”(18BYY071)成果之一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语言"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1216项,其中2017年立项92项,2018年立项88项,2022年立项86项,2016年立项79项,2021年立项78项,2020年立项78项,2019年立项74项,2014年立项71项,2011年立项71项,2015年立项70项,2013年立项70项,2012年立项53项,2010年立项42项,2009年立项38项,2008年立项33项,2006年立项30项,2007年立项26项,2004年立项21项,2002年立项17项,2003年立项15项,2005年立项12项,1996年立项12项,2001年立项9项,1997年立项8项,1994年立项7项,1998年立项6项,1993年立项6项,1999年立项5项,1992年立项5项,2000年立项4项,1991年立项4项,1995年立项2项;立项项目中,681项属于一般项目,219项属于青年项目,166项属于西部项目,74项属于重大项目,73项属于重点项目,1项属于无,1项属于教育部重点,1项属于教育部青年;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党内法规语言的特殊性及其规范化研究.苗雨 山东政法学院 2022
稳疆兴疆视角下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教育促进南疆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和路径研究.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22
中国文学变革视野中的鲁迅文学语言思想研究.时世平 天津社会科学院 202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南疆农村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成效跟踪研究.张婷婷 石河子大学 2022
计量语言学视域下多维源语特征对口译质量的影响和预测模型研究.蒋新蕾 西安交通大学 2022
语言接触导致的苏州方言语音变异研究.史濛辉 复旦大学 2022
宪法视角下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效果评估与对策研究.才让旺秀 西南民族大学 2022
巩固和提升新疆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成效研究.付东明 新疆师范大学 2022
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效教学研究.王阿舒 新疆师范大学 2022
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助推西南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成效调查研究.魏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2
海南自贸港“多模态”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构研究.苑洋 三亚学院 2022
基于依存树库和复杂网络的翻译语言计量研究.范璐 西安交通大学 2022
结果事件的语言编码和语义糅合的类型研究.魏银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域下撒拉语示证范畴研究.潘奥 成都理工大学 2022
语言学视域下的《红色中华》整理与研究.刘禀诚 井冈山大学 2022
新疆南疆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跟踪研究.李虎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22
多语言对照达斡尔语语法知识库构建.其布尔哈斯 内蒙古大学 2022
基于跨语言词向量的英汉词汇语义地图研究.邓海龙 赣南师范大学 2022
汉蒙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的蒙古语现代小说语言研究.巨宝山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词汇的现代演化研究.肖江乐 广西师范大学 2022
澳大利亚华裔新生代语言生活和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张露蓓 西南交通大学 2022
地理语言学视野下秦晋两省地名语言文化的深度调查研究.贺雪梅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2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史及政策发展研究.张军历 甘肃政法大学 2022
《花儿语言辞典》编纂.毕小红 天水师范学院 2022
汉阿波多语料文献《穆信麻提》的整理与语言学研究.马玉桂 西北民族大学 2022
湘鄂渝黔边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陈沛照 湖北民族大学 2022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与中国当代文学语言建构研究(1949-1966).杨洁 贵州师范大学 2022
新中国70年文学语言观念研究.郝敬波 江苏师范大学 2022
云南若柔人濒危多语状态下的语言变异研究.李昱 武汉大学 2022
面向人工智能的微观语言结构与语言网络复杂性研究.赵怿怡 厦门大学 2022
服务国家治理的语言舆情监测体系建构研究.邹煜 中国传媒大学 2022
基于词向量的中日现代语言通用汉字词汇语义计量研究.施建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2
海南民族地区珍稀文献抢救集成与语言专题研究.冯青 海南师范大学 2022
互动语言学视域下的汉语元语用否定研究.龙磊 曲阜师范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域下17世纪蒙古文珍稀档案文献中的借词及其传播研究.达古拉 内蒙古大学 2022
朝汉语言接触与东北地区朝鲜语变异研究.李春 吉林大学 2022
藏缅语言的音节类型及演变共性研究.燕海雄 中国人民大学 2022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呣奈语、优诺语研究.杨再彪 吉首大学 2022
人机混合智能下的高质量英文期刊论文语言特征研究.杨瑞英 西安交通大学 2022
香港特别行政区新阶段语言政策研究.邵青 广西大学 2022
来华外国人语言治理研究.孙浩峰 浙江师范大学 2022
北魏语言规划研究.郭常艳 赣南师范大学 2022
新时代西藏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升策略及效果跟踪研究.张院利 西藏民族大学 2022
建国以来西南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史研究.石琳 西南民族大学 2022
琉汉对音资料的语言学研究.赵志刚 黑龙江大学 2022
第二语言情感信息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基于脑刺激技术的促进研究.郭晶晶 陕西师范大学 2022
进化语言学视域下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模式研究.鲁艺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22
西夏文法律文献词汇所见多民族语言文化交融研究.孔祥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22
新疆南疆农村妇女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调查研究.张蒙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2022
清代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献中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吴迪 新疆大学 2022
国外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吴长青 湖北经济学院 2022
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比较研究.陈丽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22
语言文化史视野下的民国时期民众识字运动研究.陈阳 四川师范大学 2022
西南陆路边境口岸语言应急服务调查研究.李佳 云南大学 2022
文化润疆视域下汉语言文字在新疆的传播使用研究.赵江民 新疆师范大学 2022
中国老龄人群语言蚀失及其计量研究.刘建鹏 浙江师范大学 2022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闽南客家方言音韵研究.陆露 集美大学 2022
面向临床语言学的汉语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梁丹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22
丝路沿线语言运动事件表达的区域类型学研究.柳俊 常熟理工学院 2022
英汉异位话题结构的语言表征与加工机制研究.黄健平 重庆交通大学 2022
跨语言比较视野下汉语方言引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张金圈 曲阜师范大学 2022
跨语言比较视角下的居间量化词形式语义研究.冯予力 复旦大学 2022
朝鲜语语言知识结构化建模及深度语义理解研究.毕玉德 复旦大学 2022
彝语嗓音声学语音数据库及其语言发声类型和韵律特征研究.陈顺强 西南民族大学 202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李旭练 云南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晋语指代词比较研究.史秀菊 山西大学 2022
闽西南地区客、闽方言的语言接触研究.黄淑芬 上饶师范学院 2022
人工智能生成语言的安全问题研究.秦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2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语言规划研究.郝兴跃 昆明理工大学 2022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的上市公司ESG“漂绿”现象识别及其治理机制研究.杨国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2
地理语言学视域下胶辽、冀鲁、中原官话交界地区方言语音研究.亓文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22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在语言加工中的心理表征实验研究.康鑫 重庆大学 2022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附加疑问式研究.田咪 湖北师范大学 2022
基于语言智能的国际中文测试话题-词汇图谱研究.佟悦 黑龙江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东部裕固语演变与有声数据库构建研究.韩明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22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跟踪研究.侯莉敏 广西师范大学 2022
清水江流域苗族家庭语言环境流变与优化研究.刘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2
蒙汉双语儿童英语句法习得的跨语言影响研究.吴白音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阈下朝鲜语多模态语音生理和语音感知研究.李英浩 延边大学 2022
语言地理学视域下的汉代汉语语法研究.刘海平 赣南师范大学 2022
跨语言视角下成分复现的句法合并-接口层互动性研究.邓昊熙 梧州学院 2022
量子语言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王仁强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2
语言学视域下傣语民间诗歌韵律研究及数据库建设.何冬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域下近现代新词演变研究.刘曼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2
陕北出土墓志语言文字研究.姬慧 榆林学院 2022
越南汉文燕行日记文献整理及语言研究.丁桃源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2022
壮傣语支语言地图集.吕嵩崧 百色学院 2021
语料库驱动的英汉语言学话语体系对比研究.冯浩达 渤海大学 2021
互动语言学框架下的汉语句末语气词研究.刘锋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1
基于语料库的当前我国立法语言研究.殷树林 黑龙江大学 2021
中国全球语言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张耀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
图根特哈特语言分析哲学研究.朱海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新开放格局下新疆高校国际化人才语言能力提升研究.刘懋琼 新疆财经大学 2021
新疆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线学习模式研究.刘韵华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金光明经》蒙古文译本整理与汉藏蒙回鹘语言接触研究.斯琴高娃 内蒙古大学 2021
“两个一百年”背景下的语言国情调查与语言规划研究.王敏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21
秦汉至唐律令立法语言分类整理、谱系建构与数据库建设.刘晓林 吉林大学 2021
西藏地区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吴瑞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
贵州多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谢春林 武昌理工学院 2021
稳疆兴疆背景下少数民族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胡炯梅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海洋强国视域下海事语言标准化及国际海事话语研究.张滟 上海海事大学 2021
中国老年人语言退化及障碍干预的临床语言学研究.马文 山东大学 2021
新时代国家语言治理理论体系建构研究.王世凯 天津师范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域下晋冀蒙边界地带方言语音研究.余跃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21
湄公河五国华人家庭语言规划及华语传承研究.李丽虹 广西大学 2021
中欧班列沿线欧洲国家宏观语言生活研究.张京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城步巴那语及其周边语言的调查与比较研究.贺福凌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抑郁症患者的多模态语言使用标记及干预研究.周晓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大型网络聚集促销决策中前瞻性情绪发生的心理语言机制研究.卢长宝 福州大学 2021
民族地区推广通用语言文字与就业关系的跟踪调查研究.傲日格乐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1
晚清边疆语言文字新政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赫佳妮 北京大学 202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中的医疗语言服务人才断链弥合研究.郭聪 中山大学 2021
澳门语言政策的实践与居民身份认同关系研究.张媛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浙江契约文书语言研究.郭敬一 陕西师范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蒙古语科尔沁土语韵律声学研究.那日苏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1
黎语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王彩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21
中国古代典籍跨语言知识库构建及应用研究.王东波 南京农业大学 2021
教育信息化助力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魏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电化教育馆 2021
新疆兵团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成效与质量监测研究.卢建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学研究室 2021
黄河流域新出葬仪文书整理与语言文字研究.褚红 洛阳理工学院 2021
汉语动补结构的宏事件历时语言类型学研究.李福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负面情理立场表达研究.李先银 北京语言大学 2021
基于跨语言视角的汉语亲涉性语义范畴研究.崔延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域下湖南东部湘、赣语过渡地带方言语法研究.陈山青 湘潭大学 2021
区域类型学视野下中国西南地区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研究.覃东生 广西大学 202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语言生态建设机制及路径研究.文兰芳 湖南工商大学 2021
新时代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陈丽湘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21
中缅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生态调查及语料库建设.施璐 保山学院 2021
互动游戏干预对自闭症儿童语言社会交际神经机制影响的研究.赵朔 深圳大学 2021
语言规划视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多语语音数据库建设与研究.黄行 北京师范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角下元明时期蒙古语文书中的借词及其传播研究.咏梅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21
新时代教育评价观与语言课堂学习导向测评的反馈体系研究.兰春寿 福建师范大学 2021
东南沿海地区岩画图像语言及美学品质研究.王毓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韩春花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021
我国中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管理问题研究.何文君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21
法典化时代中国民法的语言研究.朱涛 重庆大学 2021
晚清西人西学著译的文化机理与语言路径研究.张涌 铜陵学院 2021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声音”维度研究.邓伟 重庆工商大学 2021
文学语言批评的问题意识与知识构成研究.王丹 信阳师范学院 2021
陆上丝绸之路“华夷译语”文献整理、语言研究与数据库建设.周永军 宁夏大学 2021
傣文贝叶经《长阿含经》文献语言学研究.戴红亮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汉外语言论元配置模式及其语法效应的类型研究.于秀金 山东财经大学 2021
最简界面视域下限定性的跨语言对比研究.李京廉 北京理工大学 2021
低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习得规律研究.郝美玲 北京语言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哈萨克语变异调查研究.阿娜尔古丽·马哈提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新时代新疆中小学语文教育多模态语言资源需求及建设应用研究.张全生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国家应急语言服务需求框架体系研究.刘晓海 北京语言大学 2021
长三角城市群语言景观研究.徐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注疏文献的精加工数据库建设与语言知识挖掘研究.马创新 江苏师范大学 2021
实验语言哲学视域下的专名指称机制建构.李金彩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巴基斯坦语言运动及其对中巴经济走廊影响研究.袁雨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跨语言完成语义对比研究.张安琪 南京大学 2021
四省藏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龙红芝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语言扶贫视角下青海农牧区妇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问题研究.朱韶晖 青海民族大学 2021
语言生态学视域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质量提升研究.刘贵雄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中国朝鲜族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改革实践研究.朴今海 延边大学 2021
双语言语产出的多层级语言控制机制研究.章勇 西南政法大学 2021
日藏汉文古写本、古刻本禅宗文献语言文字研究.王长林 四川大学 2021
基于语料库的《唐宋禅宗语言辞典》编纂.王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夏农村语言生活的调查与研究.郭玉梅 北方民族大学 2021
历史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词汇“误解误用义”研究.顾军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国家语言安全大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彭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我国老年人语言能力的常模、评估及干预体系研究.顾曰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中国民族语言大规模语法标注文本在线检索系统研制与建设研究.江荻 江苏师范大学 2021
当代逻辑与语言哲学视域下的模态认识论研究.张力锋 南京大学 2020
语言学视野下的中国文章研究.王斌礼 西藏民族大学 2020
日本应急语言“简明日语”结构特征及应用机制研究.孙莲花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群体性事件演化机制研究.胡珀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隆福寺《格斯尔传》语言研究.哈斯其木格 赤峰学院 2020
新兴工业区的方言接触与语言变化研究.孙德平 浙江财经大学 2020
“一带一路”背景下以中文为轴心语言的口笔译路径研究.张爱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基于老年多模态语料库老年语言能力与语言障碍研究.顾曰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域中湘、赣方言的介词类型研究.胡云晚 浙江科技学院 2020
江汉流域自然语言交互的地理信息及格局形成研究.萧红 武汉大学 2020
认知类型学视角下动量范畴的跨语言编码策略研究.高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湘西乡话语言生态调查及有声语料库建设.孙叶林 怀化学院 2020
服务国家治理的语言安全评估与预警体系建构研究.彭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空间语言生活治理与语言文明建设研究.王宇波 武汉大学 2020
明代语言规划史研究.晁瑞 淮阴师范学院 2020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自治区语言景观规范化建设研究.索朗旺姆 西藏大学 2020
青海藏区语言生态与和谐语言生活构建研究.崔军民 重庆理工大学 2020
新时代“共同体”构建视域下我国边疆地区语言能力建设研究.安丰存 延边大学 2020
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和谐语言生活发展变化研究.尹枝萍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香港中文立法语言研究.郑友阶 黄冈师范学院 2020
生物语言学视域下汉语宏事件编码的形态句法研究.杨大然 杭州师范大学 2020
汉语儿童语言中的信息结构研究.吴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
基于发声诱导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前语言沟通能力提升研究.宿淑华 济南大学 2020
汉语发展性语言障碍的语音加工缺陷及其深层机制研究.张林军 北京语言大学 2020
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谢钰涵 四川师范大学 2020
语言概念能力增龄性蚀失机制及其干预路径研究.姜孟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0
清末民初白话发展的计量语言学研究.张聪 浙江财经大学 2020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当代蒙古族人名研究.莫巴特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
东北亚地区语言演化及其与人群混合历史的相关性研究.孙娜 华侨大学 2020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汉语语言特征研究.汲传波 北京大学 2020
基于语言类型学的跨境拉祜语语序比较研究.张琪 云南民族大学 2020
朝鲜半岛古代汉文词辑录校注与语言文字研究.王彤伟 四川大学 2020
语言人类学视角下的苗族空间认知研究.唐巧娟 凯里学院 2020
梵汉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早期译经词汇新质研究.卢鹭 浙江大学 2020
玄应《一切经音义》写本文献整理集成与语言研究.李乃琦 浙江大学 202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满通古斯语言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朱振华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身份认同视域下的粤港澳大湾区语言规划研究.郭宇菲 中山大学 2020
网络语言暴力资本消费操纵机制及其防治的批评性话语研究.靳琰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基于绘本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5-9岁儿童汉语语言能力发展研究.姚颖 北京师范大学 2020
基于语言文化的中国现当代声乐创作研究.刘涓涓 武汉音乐学院 2020
面向新疆义务教育的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邢欣 新疆大学 2020
汉语自然口语对话的互动语言学研究.方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20
佛典语言的中国化.朱冠明 中国人民大学 2020
回应突发舆情的政务微博话语及政务语言能力建设研究.袁周敏 南京邮电大学 2020
《管子》制度文化语言英译对比研究.陈甜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阅读素养评价标准的构建与测评研究.王鸿滨 北京语言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皖西赣语语法比较研究.吴剑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角下青海藏汉聚居区贵德三屯话研究.马梦玲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域下浙闽赣边界官话方言岛研究.黄晓东 北京语言大学 2020
国家语言治理能力研究.王辉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全球治理视域下国家语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沈骑 同济大学 2020
五四以来透过翻译的语言接触与现代汉语语体发展的历时语料库考察.庞双子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基于语料库统计的新疆全媒体新闻语言研究.宫媛 新疆大学 2020
社交媒体用户语言指纹识别及语言指纹库构建研究.张少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
中国刑事诉讼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变迁及语境化研究.余素青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语言前感音神经性聋儿汉语普通话声调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李强 天津理工大学 2020
语义信息概念化及其语言外化的神经基础和功能特异性研究.燕浩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0
中国德语学习者语料库建设与德语语言能力发展研究.李媛 浙江大学 2020
教育公平背景下的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何莲珍 浙江大学 2020
瑞典雅林收集品中的清代察合台文文献《热萨拉》语言研究.日孜完古丽·库尔班 北方民族大学 202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亚国家语言政策研究.刘国辉 延边大学 2020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西藏三江流域藏语康方言比较研究.陈荣泽 西藏民族大学 2020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喜马拉雅周边语言研究.韦韧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20
反贫困视域下西南藏彝多民族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发展研究.武小军 西华大学 2020
哈尼语地理语言学研究.李泽然 中央民族大学 2020
基于语料库的习近平著述日译文本语言特征研究.朱鹏霄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
清代四川县级司法档案问供笔录的语言学研究.陈伟 曲靖师范学院 2020
语言接触视角下基于语料库的汉文训读与日语复合形式演变研究.杨琼 浙江理工大学 2020
网络时代中国家庭语言环境研究.石家宜 西安交通大学 2020
语言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郭友旭 云南民族大学 2020
基于新疆青少年国家认同培养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研究.汤允凤 新疆师范大学 2020
台湾“去中国化”的语言政策剖析及应对研究.郭光明 贵阳学院 2020
基于语言资源理念的撒拉语有声数据库构建研究.妥洪岩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基于SPSS数据分析的汉朝语言交际模式检测标准研究.金贵花 延边大学 2020
语言接触与新疆蒙古语中的突厥语族语言借词研究.文化 内蒙古大学 2020
面向新疆义务教育的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贾媛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20
大语言视域中汉语修辞与词汇、语法互动研究.傅惠钧 浙江师范大学 2020
网络空间社会治理语言问题研究.王建华 浙江科技学院 2020
世界语言生活观测分析及数据库建设.王克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
跨语言视角下的汉语连词功能历史演变研究.徐朝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英国维多利亚晚期小说中的语言危机意识研究.应璎 杭州师范大学 2019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藏汉英三语语序对比研究.谭益兰 西藏大学 2019
接触视域下的苏浙皖地区河南方言岛语言变异研究.许巧枝 湖州师范学院 2019
新中国语言政策与国家语言能力发展关系研究.关彦庆 长春理工大学 2019
全面小康进程中的新疆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群众语言使用及国家通用语普及情况调查研究.柳元丰 喀什大学 2019
日韩珍藏“语录解”类文献语言研究.陈明娥 厦门大学 2019
中国境内语言核心词汇声学数据库及计算研究.冉启斌 南开大学 2019
中国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朝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2019
明代至民国西北地区契约文书整理、语言文字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黑维强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青年马克思的语言哲学研究(1840—1844).李捷 中山大学 2019
中西部农村留守家庭语言环境对幼儿认知发展影响研究.肖文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19
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语言战略研究.邓伯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
唯识学与现象学语言观之比较研究.陈鑫 海南师范大学 2019
语言哲学视阈下的歧视语及其意义研究.张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双外语学习中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研究.蔡金亭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语言转换影响双语者抑制控制和转换控制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王瑞明 华南师范大学 2019
基于东亚语言词汇语音结构演变的语言学理论创新研究.庄会彬 河南大学 2019
语言学语域的释义元语言研究.刘宇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9
语言接触下的辽东半岛三调方言的语音变异研究.高玉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9
《尚书》政治法律语言英译比较研究.熊德米 西南政法大学 2019
汉英语言差异对分数认知与使用的影响研究.汪运起 浙江大学 2019
清至民国杂字文献语言研究.尹喜清 邵阳学院 2019
宋元禅宗颂古评唱文献汇校与语言研究.徐琳 嘉兴学院 2019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中古道经佛教词语研究.杜晓莉 四川大学 201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语言教育政策和规划研究.韩亚文 东南大学 2019
环贡嘎山地区的语言生态与非主流语言教育研究.赵静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蒙古族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孟根图娅 赤峰学院 2019
卫拉特蒙古语言语发声空气动力学研究.金玲 西北民族大学 2019
温州地区方言的语言地理学研究.孙宜志 杭州师范大学 2019
基于《蕲春语》的蕲春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杨凯 黄冈师范学院 2019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农民工与留守儿童的言语互动研究.詹海玉 宜宾学院 2019
云南濒危语言的家庭语言政策研究.刘代容 云南财经大学 2019
基于多模态语料库的正常老年人和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语言蚀失
及大脑机制对比研究.刘红艳 北京工商大学 2019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行为评估系统及康复支持模式研究.徐胜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脱贫攻坚背景下的南疆地区语言与贫困关系研究.吕君奎 新疆财经大学 2019
巴基斯坦语言问题及其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杨洪贵 西华师范大学 2019
语言具身认知中的民族国家身份建构与认同研究.肖燕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文人、僧人与黄山景致——渐江山水画中的流行语言与个人经验.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
人工智能领域中汉语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范畴语法研究.张璐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类型学及语言接触视野下的湘南东安土话语法研究.胡乘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华裔新生代汉语语言态度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马冰琼 广西财经学院 2019
英汉语言单位形—义关系类型的神经认知研究.孙崇飞 山东财经大学 2019
新移民时期语言国籍鉴定案例库与语种语音库的建设研究.陈祥雨 东南大学 2019
局部语法视角下英语言语行为的标注、描写和历时研究.苏杭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
脑科学视角下音乐干预对汉语阅读障碍人群语言能力提升作用的实证研究.孙晓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9
基于历时复合语料库1919—2019的翻译对现代汉语语言特征影响研究.赵秋荣 北京科技大学 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英译的法律语言学研究.黄永平 海南大学 2019
汉语文献语言常用字历史层次研究.张能甫 四川师范大学 2019
敦煌汉藏对音语言文献整理与研究.史淑琴 西南大学 2019
语言接触视域下中古北方地区汉语语词分层研究.李丽 燕山大学 2019
蒙古语言学史及理论创新研究.曹道巴特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9
“一带一路”视域下缅甸华人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谭晓健 云南大学 2019
藏语名物化的句法生成机制及其语言类型特征研究.程杰 华南师范大学 2019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韵律感知和产出的实验研究.陈莹 南京理工大学 2019
嘉戎语组语言的植物学研究.林幼菁 北京大学 2019
语言接触下的粤西北粤语语音特征研究.黄拾全 北京语言大学 2019
商务外语谈判语言能力评估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张斐瑞 山东财经大学 2019
多民族语言数字资源语义互联框架研究.赵生辉 西藏民族大学 2019
新时代新疆积极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及实践研究.刘璐 新疆社会科学院 2019
“课语整合式学习”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焦江丽 新疆师范大学 2019
景颇语支语言异构现象研究.赵小东 云南财经大学 2019
青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价值与推普策略研究.王兆宁 青海师范大学 2019
苗族跨国语言接触与影响研究.熊玉有 云南民族大学 2019
基于功能语言学翻译视角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朝韩译本对比研究.尹岗寿 延边大学 2019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贵州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调查研究.吴勰 贵州民族大学 2019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比较研究.苏金智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中国古代通俗类书的文献整理及语言文学研究.闫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及汉外对比研究.何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
“新维特根斯坦学派”日常语言分析美学研究.林云柯 南开大学 2019
语言哲学视域中宋明儒学文本经典化架构研究.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 2019
出土西夏文药方语言文字专题研究.惠宏 宁夏医科大学 2019
面向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资源融合的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吴丹 武汉大学 2019
汉语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习得关系从句跟踪研究.胡深爱 厦门大学 2018
双语者语言学习中的认知控制及其神经机制研究.夏天生 广东工业大学 2018
西方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思想研究.刘志丹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8
语言认知老化效应及其神经机理研究.何文广 曲阜师范大学 2018
语言库藏类型学视角下并列标记研究.李丹弟 浙江工商大学 2018
语言理解的适应性诊断测试研究.蔡宏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
“格局+碎片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研究.刘振平 广西师范学院 2018
面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语音量子理论研究.解焱陆 北京语言大学 2018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术语的整理、英译及双语术语知识库建设.邓耀臣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8
“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南亚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吴坚 华南师范大学 2018
古丝绸之路视野下的祁连山两麓古代汉语民俗语言研究.贾爱媛 青海师范大学 2018
当代汉语身份指称形式与语言文明的发展:以“键盘输入法”为语料采集手段的研究.金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中国语言哲学史(多卷本).彭传华 宁波大学 2018
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逻辑构建和符号接地问题的哲学、心理学研究.霍书全 安徽大学 2018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媒体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杨菁 贵阳学院 2018
二语阅读“熔断假说”的语言及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马拯 上海海事大学 2018
跨语言多义性句式分析及语义地图构建研究.肖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18
基于动态语言网络计量的汉英结构涌现研究.丛进 鲁东大学 2018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的西藏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格桑益西 西藏社会科学院 2018
习近平总书记语言风格研究.汪少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8
卢梭语言哲学文献的翻译与研究.汪炜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8
基于实证分析的播音语言停连模式研究.刘迎新 吉林大学 2018
对话构式语法框架下儿童的语言建构特征研究.曾国才 四川大学 2018
基于手语语料库的中国手语“体范畴”特点及其语言学价值研究.刘鸿宇 燕山大学 2018
新疆维吾尔贫困家庭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研究.尹小荣 新疆师范大学 2018
语前聋儿的语言康复与大脑语言功能发育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李芋均 川北医学院 2018
国家语言战略与文化安全视阈下的新疆外语教育规划研究.李成 石河子大学 2018
经济学语言转向的根源和影响研究.蔡辉 中央财经大学 2018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数词类型学研究.刘苹 中南民族大学 2018
汉语国际教育史视阈下近现代域外汉语教育文献语言研究.李春红 吉林大学 2018
汉语水平考试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连接研究.罗莲 中央民族大学 2018
语言接触与湘西土家语苗语的汉借词研究.瞿建慧 吉首大学 2018
大国博弈视角下的中亚语言竞争与语言规划研究.杨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非洲马格里布地区的语言问题及语言政策研究.饶敏 重庆工商大学 2018
国家语言服务视阈下黄河上游黄南地区语言生活调查研究.孔祥馥 青海民族大学 2018
汉俄语言意识对比研究及联想数据库建设.赵秋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研究.魏晖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18
新时代国家语言能力建设研究.潘涌 浙江师范大学 2018
人口流动与柯因内化语言问题研究.李素琼 湘潭大学 2018
丝绸之路沿线眉户戏曲语言与民俗研究.崔金明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
语言社会化模式与城市新生代方言传承的关系研究.王玲 南京大学 2018
萨班·贡嘎坚赞语言学学术思想研究.利格吉 西藏大学 2018
20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中的诗化语言观研究.张国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网络语言生态文明建构策略研究.曹进 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2018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语言社会性研究.赵永峰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
基于大型语料库的汉语非组构性历时演变与语言演变规律研究.吴义诚 浙江大学 2018
精神障碍人群语料库建设及面向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语言研究.丁红卫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西南各民族及“一带一路”邻国语言文字中汉字音的数字化整理与研究.郑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中国民族语言形态句法类型学研究.黄成龙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8
中国满通古斯语言语料数据库建设及研究.赵阿平 黑龙江大学 2018
语言交流中不确定性的博弈模型及其逻辑研究.唐丽萍 中山大学 2018
我国国际化城市外国人的语言生活与语言规划研究.俞玮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18
西北宝卷文献整理与语言研究.程瑶 新疆师范大学 2018
现代语言诗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关系研究.赵黎明 暨南大学 2018
句法“浮现”的心理语言学实证研究.贾光茂 南京邮电大学 2018
新疆汉维语言接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苗德成 石河子大学 2018
新发现语言吉兆话调查及系属研究.吴艳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18
基于大数据的翻译质量评价计量语言学研究.王金铨 扬州大学 201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回辉话语法演变研究.田祥胜 井冈山大学 2018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汾河流域方言混合地带的语言传播现象研究.沈力 山西大学 201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青海湟源方言研究.芦兰花 天水师范学院 2018
地理语言学视阈下苏皖浙交界地区吴语音变研究.侯超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18
陕南客家方言岛群语言研究.付新军 陕西中医药大学 2018
国家主权形象驱动下的菲律宾语言政策研究.刘燕 宁夏大学 2018
新时代云南“直过民族”语言能力建设研究.王国旭 云南民族大学 2018
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李振中 衡阳师范学院 2018
满汉双语比较下的《清文指要》语言接触与变异研究.张美兰 清华大学 2018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句类演变研究.王建军 苏州大学 2018
基于大规模语言调查的普通话轻声词规范和轻声词认知机制研究.朱宏一 北京语言大学 2018
蒙古语谜语、喻世三言、熟语等语言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海银花 内蒙古大学 2018
中国民法立法语言规范化研究.李康宁 西北政法大学 2018
中国馆藏托忒文历史文献及其所记录的语言资料整理与研究.赛尔格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18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元语义”研究.王铜静 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8
基于通用依存数库的依存关系分布跨语言计量研究.陈芯莹 西安交通大学 2018
相邻语言单位的语义负载与语法化研究.张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8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和新时代“话语治理”研究.王佳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语言生态与语言政策研究.李发元 兰州大学 2018
广西地名的语言地理学分析研究.龙国治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8
中缅边境跨境民族语言认同与语言教育研究.冯智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18
GRIT与核心动机构念预测语言学业成就的增益效度研究.冯小俐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8
海南稀见明清抄刻文献整理与语言研究.冯青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8
明清、民国滇黔地方志所记录的民族语言资料整理与研究.乔立智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8
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土著语言文化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李岩松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西北地区流动儿童家庭语言生活及其语言规划研究.冀芳 长安大学 2018
语言资源保护视角下跨境民族的境内外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李晓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8
香港语言教育政策实施现状与中学生国民身份认同关系研究.康淑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18
中国诗歌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规律.李健 深圳大学 2018
河西走廊民族语言的跨学科研究.苗东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8
克普恰克文献语言研究.阿力肯·阿吾哈力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世界百种语言基本核心词词义数据库.冉启斌 南开大学 2017
译出与译入文本语言特征的计量风格学研究.蒋跃 西安交通大学 2017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杭嘉湖地区方言语法研究.张薇 杭州师范大学 2017
GMS五国语言政策及其主要外来语言地位嬗变研究.孙瑞 广西大学 2017
非洲语言政策与规划发展变革研究.徐丽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17
日僧无著道忠中国禅籍语言研究论考.雷汉卿 四川大学 2017
范式视域的俄罗斯语言哲学史研究.姜宏 复旦大学 2017
基于事件语义的语用标记词汇化跨语言对比研究.孔蕾 曲阜师范大学 2017
认知语言学视域的英汉受事前置句对比研究.汤敬安 吉首大学 2017
地理语言学视域下的赣闽粤交界地带客家方言语法特征研究.付欣晴 南昌大学 2017
地理语言学视域中的客赣交界地带方言研究.汪高文 南昌大学 2017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鄂豫皖方言接触研究.叶祖贵 绍兴文理学院 2017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周边国家语言政策对新疆语言规划的影响和对策研究.郭建荣 新疆教育学院 2017
宁夏家庭语言生活状况调查研究.杨晓宇 宁夏大学 2017
市民化进程中流动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尹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17
西藏地区手语使用状况调查及汉藏手语的语言比较研究.郑璇 重庆师范大学 2017
朝鲜朝教科书《童蒙先习》中国因素及其语言历史研究.李光华 延边大学 2017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俄汉语言学术语词典编纂研究.丁晓梅 大连海事大学 2017
十九世纪哈萨克著名诗人阿合提·乌鲁木志作品语言研究.帕提曼·比都拉 新疆大学 2017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学语言研究.颜同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17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应答语研究.谢心阳 上海财经大学 2017
蒙古贞土语区蒙古语言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吴孟根格日乐 赤峰学院 2017
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发掘整理及其语言研究.哈斯巴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广西“南普”变异研究.吕军伟 广西大学 2017
先秦两汉出土简帛和传世典籍异文语言研究.胡波 西南大学 2017
“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王烈琴 宝鸡文理学院 2017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能力标准及发展研究.孙二军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贸易中的语言经济价值研究.周震 宁夏大学 2017
北疆维、哈、锡、俄、汉五种语言多媒体口语平行句库建设.张晓 伊犁师范学院 2017
汉语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与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语法能力对比研究.何晓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
吐鲁番文献合集、校注、语言文字研究及语料库建设.王启涛 西南民族大学 2017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广西汉语方言语音演变研究.覃远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7
满清中央政权语言政策史研究.张晓传 东北财经大学 2017
中东欧国家转型进程中的“国家语言”建构研究.何山华 扬州大学 2017
婴儿交际意图表征的心理语言学研究.郑小蓓 深圳大学 2017
比较语言学视野下的达斡尔语方言研究.郭玲丽 内蒙古大学 2017
莎士比亚语言观研究.陈星 南京大学 2017
日汉语错位修饰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谢渊 暨南大学 2017
畲族语言与口头文化有声数据库建设及利用研究.赵峰 宁德师范学院 2017
基于汉语儿童语料库的语言障碍诊断系统研究.周兢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多模分布式语义模型研究.杨东强 山东建筑大学 2017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汉语依存句法计量与模拟研究.陆前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现代汉语新诗语言计量研究.潘夏星 华侨大学 2017
《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语言文字研究.郭仕超 大连民族大学 2017
北方宝卷语言文化研究.曹强 渭南师范学院 2017
金元医籍语言研究.涂海强 温州医科大学 2017
丝绸之路沿线语言比较视野中的上古汉语词汇研究.叶晓锋 温州大学 2017
跨语言视角下“来”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研究.张言军 信阳师范学院 2017
句子功能中心的跨语言差异对句法结构的影响研究.司罗红 郑州大学 2017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语气词演变研究.翟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17
国家语言战略背景下的汉语修辞能力标准研究.李德鹏 云南师范大学 2017
微语言语用平衡路径研究.周芬芬 湖南农业大学 2017
句法—形态接口视域下的汉语“得”字结构的跨语言研究.汪昌松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朝汉语言接触与延边汉语变异研究.黄玉花 吉林大学 2017
东部裕固语语言生态调查研究.阿拉腾苏布达 内蒙古大学 2017
历史语言学视角下的蒙古语和满语静词形态比较研究.佟金荣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17
满族与蒙古族语言接触研究.胡艳霞 大连民族大学 2017
蒙古语语言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孟和宝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元代文献中蒙汉语言接触词语解读研究.卓娜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7
类型学视野下的突厥语言元音和谐现象研究.魏玉清 新疆师范大学 2017
藏传佛教语言的厘定、规范及其历史意义研究.索南东主 青海师范大学 2017
壮语词汇的计量语言学研究.韦爱云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史料学派”学术话语的建立.刘承军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鲁迅全集》古代文献语言研究.杨福泉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17
语言变迁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演进研究.吴翔宇 浙江师范大学 2017
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语言学问题研究.杨晓 吉林大学 2017
“汉语言哲学”视域下中国哲学话语创建的理论与实践.刘梁剑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网络语言中汉英习语变异的生态语言学研究.黄曼 深圳大学 2017
海南归难侨六十年语言与文化适应调查研究.岳朋雪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017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篇章回指加工机制研究.程伟 暨南大学 2017
东亚朱子语录文献语言研究.潘牧天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网络新词生成与存在的语言哲学研究.谢萌 黑龙江大学 2017
阿尔泰语系语言格范畴比较研究.钦德木尼 西北民族大学 2017
基于领域知识图谱构建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热点与前沿问题研究.杨媛媛 渤海大学 2017
察合台文文献《爱情书》语言研究.古力阿伊木·亚克甫 新疆财经大学 2017
类型学视野下中国境内南亚语系语言述补结构研究.王俊清 山西大同大学 2017
胡塞尔的语言符号理论研究.赵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中的“约定主义”研究.王振 湖北大学 2017
阴山地区语言接触研究.李欣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7
语言哲学和隐喻学所见《蒙古秘史》的本质特征.阿古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中蒙俄跨境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哈申格日乐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2017
地方古籍文献的记忆与多语言接触下云南方言演变研究.赵锦华 玉溪师范学院 2017
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云南少数民族民歌“腔形态”研究.冯凌燕 扬州大学 2017
信息化教育资源优化设计的语言工具:“多媒体画面语言学”创新性理论与应用研究.王志军 天津师范大学 2017
偏侧化范式下语言影响数字认知的神经机制.徐贵平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017
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巴达玛敖德斯尔 内蒙古大学 2017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和策略研究.王炜 新疆师范大学 2017
基于《世界语言结构地图集》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型研究.李云兵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7
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敏春芳 兰州大学 2017
吐鲁番文献合集、校注、语言文字研究及语料库建设.王启涛 西南民族大学 2017
中缅泰老越印度六国跨境傣泰语言比较研究.杨光远 云南民族大学 2017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语言生态建设研究.张先亮 浙江师范大学 2016
语料库语言学意义发现理论建模研究.濮建忠 浙江工商大学 2016
顾客语言认知视角下的企业家口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研究.袁兵 浙江师范大学 2016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语言转向研究.蒋昭阳 厦门大学 2016
历史语言学理论研究(1960—2010).李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区域类型学视野下中国境内语言的量词及其对指称系统的作用研究.陈玉洁 浙江大学 2016
博洛尼亚进程的欧洲大学语言教育研究.赵硕 西北工业大学 2016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课堂互动能力研究.杨雪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近30年中美外交语言风格嬗变对比及翻译研究(1986—2015).范武邱 中南大学 201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语法习得的言语加工策略研究.王瑞烽 北京语言大学 2016
北方汉语和阿尔泰语言的接触及其演变机制研究.杜兆金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基于新语言分析方法的伦理学研究.黄正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语言生态学批判与重建研究.秦琳 贵州师范大学 2016
德勒兹的语言符号批判和生命权力研究.袁文彬 深圳大学 2016
美国华裔文学诗性语言汉译研究.都庭芳 青海师范大学 2016
近现代西班牙传教士文献中闽台语言文化资料的发掘整理及其传播史研究.金美 厦门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西北回民汉语方言研究.牛香兰 青海民族大学 2016
司法话语的适用语言学研究.王振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一带一路”沿线中东主要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王辉 宁夏大学 2016
互动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语气成分的功能与兼容模式研究.邵洪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中古汉语词汇音节形式选择机制研究.邱冰 北京语言大学 2016
中国境内汉藏语言的语音类型与音变共性研究.燕海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6
东乡语社会语言学研究.包萨仁 内蒙古大学 2016
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朝鲜语连接词尾语法知识库研究.毕玉德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16
“言文一致”与中国文学语言现代型构研究.邓伟 重庆工商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广西客家方言语法研究.田春来 广西大学 2016
基于大数据的“一带一路”沿线十国汉语言文化推广研究.雷莉 四川大学 2016
河湟民族杂居地区语言生态研究.李鸿春 青海民族大学 2016
宁夏移民安置区回族语言交际问题研究.周永军 宁夏大学 2016
泾河与渭河流域语言民俗特征比较研究
.吴怀仁 陇东学院 2016
早期汉译伊斯兰教典籍整理及语言研究.丁桃源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2016
蒙古语族语言中的梵藏语借词研究.希日胡 内蒙古大学 2016
认知语言学视阈下先秦典籍中的隐喻研究.钱建成 郑州大学 2016
吴语处衢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王文胜 杭州师范大学 2016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消费”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李艳 首都师范大学 2016
近代日本在华语言同化政策研究.陈林俊 常州大学 2016
新时期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微观语言规划研究.郝兴跃 昆明理工大学 2016
藏汉英性别语言中的女性地位异同研究.尼玛普赤 西藏大学 2016
多方言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语言生活研究.王绍峰 湖州师范学院 2016
新市民语言市民化的模式研究.夏历 沈阳师范大学 2016
国家语文政策视野下的网络语言规范化研究.张颖炜 南通大学 2016
国际标准视野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口语等级标准研究.孙晓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16
二语对一语跨语言影响研究.倪传斌 南京师范大学 2016
二语隐喻性语言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陈宏俊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人类语言句法移位的认知过程与神经基础研究.刘涛 江苏师范大学 2016
使用眼动追踪考察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周鹏 清华大学 2016
蒙古语族语言的类型学研究.金双龙 赤峰学院 2016
近代维吾尔语文献《巴布尔传》的语言研究.吾麦尔江·吾吉艾合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维汉情态对比研究及其应用.林青 喀什大学 2016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广西左右江流域壮语方言研究.韦景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6
中国境内南岛语言示证研究.潘家荣 南开大学 2016
中国境内语言数词系统句法语义界面研究.贺川生 湖南大学 2016
基于对比语言学视角的蒙古语和日语语法范畴比较研究.赛音乌其拉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一带一路”语言景观汉俄比译模式化研究.刘丽芬 黑龙江大学 2016
认知术语学视角下俄汉术语语言世界图景表征对比研究.吴哲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中国文学中的语言问题研究:从晚清到“五四”.段怀清 复旦大学 2016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本体论思想研究.刘东方 聊城大学 2016
阿多诺哲学中的语言思想研究.陶锋 南开大学 2016
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跨语言表述的意义建构研究.郑元会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雷卡纳蒂语言哲学思想研究.刘龙根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城市化视野下的蒙古族语言适应研究.额尔敦图雅 赤峰学院 2016
中国孟高棉语族语言流变研究.王育弘 云南师范大学 2016
中国境内佤德语支语言类型特征及语言普遍现象研究.赵云梅 保山学院 2016
濒危撒拉族语言与口头文学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
.李安强 青海师范大学 2016
基于认知心理学实验的时间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的关系研究.杨文星 扬州大学 2016
神经语言学视角下的外语学能评估研究.岳金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的混合话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包梅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域下回鹘文汉译佛经的跨文化翻译研究.张巧云 西南科技大学 2016
纳瓦依名著《伊斯坎德尔城堡》语言研究.阿衣努热·牙生 西北民族大学 2016
民族文化交融视野中的内蒙古二人台语言研究.张金梅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6
语言地理学视阈下的陕南湘语接触研究.刘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语言接触与郴州土话语音演变研究.尹凯 河北师范大学 2016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皖西南方言接触研究.徐建 安徽师范大学 2016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粘合式述补结构习得研究.朱旻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中国高校英语教师语言评估素养研究.潘鸣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互动语言学视阈下汉语羡余否定现象研究.鲁承发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多语能力视角下少数民族双语学习者的语言迁移研究.乌日嘎 太原理工大学 2016
二语熟练度及语言使用特征对双语者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孙桂芹 石河子大学 2016
舞蹈语言的设计——当代舞蹈创作理论研究.胡晶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语言系统中的语词:“课程”指称的时空歧变与共识寻求.宋国才 沈阳师范大学 2015
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变革史.张卫中 江苏师范大学 2015
认知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文旭 西南大学 2015
中国境内语言语法化词库建设.洪波 首都师范大学 2015
湘与黔桂边跨方言跨语言句法语义比较研究.唐贤清 湖南师范大学 2015
保罗·德·曼语言理论的认识论研究.岳国法 河南工业大学 2015
濒危语言卡别话记录与研究.杨艳 玉溪师范学院 2015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理论视角下的高考英语改革研究.黄丽燕 华南师范大学 2015
唯递归假说的心理语言学实证研究.杨彩梅 苏州大学 2015
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藏语短语研究.才藏太 青海师范大学 2015
黑龙江省濒危少数民族语言的记录研究.邬文清 齐齐哈尔大学 2015
青海河湟地区少数民族语言态度及濒危语言保护问题研究.李增垠 青海师范大学 2015
回鹘汗国时期古突厥文碑铭语言的词汇研究.艾尔肯·阿热孜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质与中国新诗的语言智慧研究.向天渊 西南大学 2015
现代中国文学的语言选择与文体革新研究.时世平 天津社会科学院 2015
延安时期文学语言研究.白振有 延安大学 2015
新时期蒙古族小说语言综合研究.巨宝山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5
以智能交互技术构建汉语语言能力情境化测评环境.王蔚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文学原著与简写本易读度比较研究.陈瑜敏 中山大学 2015
苏北江淮官话的地理语言学研究.冯青青 盐城师范学院 2015
中缅中老边境地带汉语方言及少数族群语言生态调查研究.肖自辉 暨南大学 2015
国际比较视野下面向拉美地区的语言传播战略研究.曹羽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5
伪满语言制度与汉语变异研究.李逊 厦门大学 2015
中外史学交流视野下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术范式与成就探析.张峰 西北大学 2015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构式自动判别模型研究.田臻 湖南大学 2015
西南边疆跨境民族语言认同研究.王仲黎 云南大学 2015
对语言范畴感知的ERP研究.程冰 西安交通大学 2015
学语后药物神经性聋儿中国手语理解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李强 天津理工大学 2015
中国第二语言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及应用研究.秦晓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组合范畴语法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接口研究.李可胜 合肥师范学院 2015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话语规范研究.于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15
新疆语言社情及安全隐患调查研究.周殿生 新疆大学 2015
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国家语言能力对比研究.王晋军 云南大学 2015
楚简文献话语类型调查及语言研究.罗曼 湖北民族学院 2015
“语言学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肖伟胜 西南大学 2015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周领顺 扬州大学 2015
地理语言学视阈下的环渤海方言比较研究.王临惠 天津师范大学 2015
四川省藏区语言生态与和谐语言生活的创建研究.尹蔚彬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5
基于语言观更新的汉语复音词疑难问题研究.沈怀兴 宁波大学 2015
中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丁石庆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湘语和赣语交界地区的语言地理学研究.李永新 长沙师范学院 2015
政务新媒体语言表达模式建构研究.王建华 浙江科技学院 2015
民国时期江南语言学家对中国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影响研究.赵贤德 江苏理工学院 2015
中国沿海开放区的语言景观研究.尚国文 浙江大学 2015
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网络语言暴力研究.刘文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中国媒体语言政策社会知晓度及推广策略研究.郭龙生 教育部 2015
区域安全视角下“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战略研究.吴志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日本伪满殖民语言政策与汉语“协和语”研究.岳辉 吉林大学 2015
中英西儿童运动事件的语言呈现与心理呈现的对比研究.纪瑛琳 深圳大学 2015
英汉文本特征的计量语言学研究.陈蕊娜 贵州大学 2015
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融合视角下语法隐喻研究.丛迎旭 宁波大学 2015
语言符号学视域的中医语言体系研究.李崇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汉语古典韵文体文学语言颜色词历时演变研究.马燕华 北京师范大学 2015
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考释先秦汉语疑难词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杨逢彬 上海大学 2015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程度副词历史演变与跨语言比较研究.张家合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语言知识与统计模型融合的英语功能小句句法分析研究.马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日本汉字问题与语言政策研究.陈月娥 上海财经大学 2015
中日法律语言对比与互译研究.陶芸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俄罗斯语言学的本土化研究.薛恩奎 黑龙江大学 2015
语言接触与满语中的借词研究.长山 黑龙江大学 2015
道德语言与道德推理研究.刘隽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
量级结构理论下结果构式的跨语言研究.李文超 浙江大学 2015
康巴藏区道孚藏族族群(濒危)语言调查与比较研究.根呷翁姆 西南民族大学 2015
中国新发现濒危语言蔡家话参考语法研究.张永斌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015
中国朝鲜族语言资源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马今善 延边大学 2015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形成和演变研究.莫超 兰州城市学院 2015
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图像语言及美学品质研究.王毓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新疆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形式语言研究.肖锟 新疆师范大学 2015
晋域道观建筑艺术语言的模式研究.要宇 山西大学 2015
语言、思维、文化层级的高阶认知研究.蔡曙山 清华大学 2015
面向第二语言习得的汉语句法复杂度测评指标研究.冯丽萍 北京师范大学 2014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语言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彭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语言学视阈中的俄罗斯百年符号学史研究.赵爱国 苏州大学 2014
中国南亚语系语言类型特征及语言普遍现象研究.高永奇 苏州大学 2014
社会化媒体在跨语言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刘伟成 武汉科技大学 2014
左江流域壮语语言文化典藏.黄美新 梧州学院 2014
语言服务的价值与战略研究.李现乐 扬州大学 2014
语言接触视域中鄂豫皖赣四省交汇处方言语法研究.陈淑梅 黄冈师范学院 2014
历代学术笔记中语言文字学论述整理和研究.李娟红 南阳师范学院 2014
马克思与维特根斯坦语言观对哲学革命深化的比较研究.李包庚 宁波大学 2014
二语具身语言理解的动感共振制约研究.林立红 宁波大学 2014
撒拉语的地理语言学研究.舍秀存 青海民族大学 2014
汉藏语系语言格范畴的类型研究.王跟国 山西大同大学 2014
山西省移入民语言调查研究.李伟 山西师范大学 2014
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抽样调查研究.李志忠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陈保亚 北京大学 2014
中国濒危语言数字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范俊军 暨南大学 2014
汉语非字面语言大脑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江铭虎 清华大学 2014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王小潞 浙江大学 2014
数位典藏的理论探讨和软件平台建设及其实践语言研究.徐世璇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 2014
青少年网络语言生活方式及其引导策略研究.汪磊 广州大学 2014
蒙古语族语言语料库研制(蒙古、达斡尔、土族语部分).包玉柱 中央民族大学 2014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特指问句研究.薛小英 中南大学 201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野下的写作教育研究.陆丹云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2014
中国西北边境地区语言生态个案研究.郭风岚 北京语言大学 2014
儒学与中国古典绘画形式语言研究.华强 常州大学 2014
从日本汉文小说“唐话学”看东亚语言接触与文化受容.王佳璐 长春工业大学 2014
文化科技融合视野下的数字图像视觉呈现与认知语言研究.涂中方 吉林艺术学院 2014
闽北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形式语言研究.柯培雄 福州大学 2014
城镇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语言生活研究.德红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2014
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英汉话语隐喻对比研究.孙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
美国“关键语言战略”及其对中国面向东盟语言战略的启示.李丽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14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豫西方言变异研究.马楠 河南理工大学 2014
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宋文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学语后感音神经性聋儿语言理解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康顺利 天津理工大学 2014
汉语儿童语言能力评估体系与语言治疗模式的循证研究.李欢 西南大学 2014
多民族语言信息资源跨语种共享策略研究.赵生辉 西藏民族学院 2014
基于语篇语言学的俄语口译研究.顾鸿飞 厦门大学 2014
18世纪文献《和卓传》语言研究.阿衣先木·依力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语言生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研究.王莉 新疆医科大学 2014
云南藏区三语教育语言生态评估与外语政策研究.原一川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基于英汉浮现词缀的语言演变模型建构研究.邵斌 浙江财经大学 2014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知识库及其应用研究.昝红英 郑州大学 2014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话语连贯研究.李佐文 中国传媒大学 2014
台湾多语言社会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调查研究.吴晓芳 闽南师范大学 20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哈萨克文文书语言结构研究.杜山那里·阿不都拉西 中央民族大学 2014
起始年龄和语言学能与英语最终水平的关系研究.李红 重庆大学 2014
缅甸境内缅语支语言调查与研究.蔡向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14
中越边境多族群语言接触与交融研究.谭群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2014
语言图式表征认知模式建构与二语习得能力研究.田延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域外汉籍《燕行录》所见明清语言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汪银峰 辽宁大学 2014
认知语言学手册.束定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传播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络语言生活方式研究.郑欣 南京大学 2014
网络语言对话语权、社会情绪、价值观的影响研究.隋岩 中国传媒大学 2014
《论语》汉英对比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方法研究.黄国文 中山大学 2014
中国对外宣传的英译语言研究.余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
广西各语言与东南亚语言共享特征的区域类型学研究.覃东生 广西大学 2014
多语竞争中的中国语言形象建构研究.杨绪明 广西师范学院 2014
俄汉语言文化场对比研究.张志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清至民国清水江流域抄本、刻本文献语言研究.魏郭辉 贵州师范学院 2014
新疆多民族语言关系与和谐语言生活的创建研究.徐世璇 伊犁师范学院 2014
民族语言观对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影响研究.胡潇元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西方语言哲学中的图像意识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研究.朱全国 江西省九江学院 2014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鄂东南赣语地理语言学研究.张勇生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日伪时期中日语言接触及影响研究.张守祥 佳木斯大学 2014
跨境濒危印欧语系语言瓦罕塔吉克语调查与研究.李兵 南开大学 2014
中国与周边国家语言互联互通建设的战略研究.张治国 上海海事大学 2014
绍兴城市方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王轶之 绍兴文理学院 2014
语义理解的具身性及语言学习.苏得权 广州大学 2014
《经典释文》文献与语言研究.杨军 安徽大学 2014
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龙海燕 贵州民族大学 2014
新疆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杜秀丽 伊犁师范学院 2013
脑瘫语言康复评估与训练的原理与方法.黄昭鸣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语言能力描述语数据库建设和汉语能力标准制定研究.刘淑学 江苏师范大学 201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立法研究.郭友旭 云南民族大学 2013
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接触、借用和融合性研究.尚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13
认知语言学视野下俄语空间概念的人类中心性研究.赵亮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13
自然语言的智能化处理和语言分析哲学研究.徐英瑾 复旦大学 2013
平行建构理论框架下话题结构的跨语言比较研究.高秀雪 青岛农业大学 2013
跨境彝族倮人(濒危)语言调查研究.邱富元 西南民族大学 2013
语言变革与近现代中国知识人的认同危机及重建研究.曾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3
语言距离的经济学测评及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引力模型的拓展与实证.苏剑 山东大学 2013
新疆维吾尔族汉语使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朱学佳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2013
俄罗斯语言学家帕杜切娃动态语义学思想研究.蔡晖 首都师范大学 2013
汉语实词虚化的变异社会语言学研究.蔡冰 江苏师范大学 2013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标准特征参数研究.赵雯 东北大学 2013
西藏存梵语语言学文献《妙音声明经》汉译与研究.尼玛 西藏大学 2013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委婉语研究.李军华 湘潭大学 2013
汉语言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耿红卫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标话语言文化典藏研究.杨璧菀 贺州学院 2013
朱熹语录宋本及明清传本语言研究.冯青 海南师范大学 2013
标准化语言测试的标准制订与效度研究.范劲松 复旦大学 2013
西部儿童外语能力战略发展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研究.汤红娟 乐山师范学院 2013
整体效度观下的计算机化语言测试效度研究:基于证据的效度验证.高怀勇 四川农业大学 2013
彝族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苏连科 西南民族大学 2013
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梅剑华 首都师范大学 2013
海外华语语言生活状况调查及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建设.刘华 暨南大学 2013
基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日语“に‐が”构式研究.赵蓉 清华大学 2013
黎语支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建设.符昌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语言转向研究.徐长福 中山大学 2013
艾约瑟与19世纪西方汉语语言学的起始.陈喆 中山大学 2013
互动-共享型汉语幼儿会话语言知识库研究.李葆嘉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壮侗语族语言致使范畴的类型学研究.袁善来 南阳师范学院 2013
语言学转向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冲击.艾昆鹏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中国西北地区戏曲歌谣语言文化研究.赵学清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新疆多民族语言有声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张定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美国国防语言规划研究.吴承义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13
新词语规范及科学语言规范观研究.刘楚群 江西师范大学 2013
藏语言文字学初探.吉太加 青海师范大学 2013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藏语句型自动分析及分布统计.才智杰 青海师范大学 2013
濒危锡伯族语言文化生态保护研究.佟清福 伊犁师范学院 2013
新中国语言政策演变对新疆语言生活的影响研究.王远新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语言建构视角下ALJAZEERAENGLISH与CCTVNEWS塑造的中国形象比较研究.李宇晴 贵州师范大学 2013
秦汉时期楚方言与南方民族语言关系研究.谢荣娥 中南民族大学 2013
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机制研究.伍新春 北京师范大学 2013
学前特殊儿童汉语语言治疗标准研究.刘巧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跨语言的韵律研究及外语口音探析.丁红卫 同济大学 2013
基于语言地理学的北京方言调查研究.卢小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界面关系习得研究.赵杨 北京大学 2013
英语语言学研究生实验研究能力系统评价研究.鲍贵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南部壮语语法研究.吕嵩崧 百色学院 2013
汉语意识流语篇的语言学研究.杨增宏 合肥师范学院 2013
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混合法研究.张培 天津财经大学 2013
语言接触下的关中山东方言岛语言演变研究.陈荣泽 西藏民族学院 2013
从社会语言学视觉研究语码转换学理论及藏语卫藏方言中的语码转换行为.格桑益西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2013
汉语儿童语言中的句法语用接口研究.吴庄 湘潭大学 2013
基于汉英双语平行历时语料库的汉语言语幽默及其英译研究.戈玲玲 南华大学 2013
边界移动与语言创新.刘辰诞 河南大学 2013
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杨光荣 四川大学 2013
中国当代语言学口述历史研究.张宜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基于神经语言学的汉英关系从句加工的多因素作用模型研究.王慧莉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基于语料库的近现代中日语言接触研究.刘凡夫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标话语言文化典藏研究.杨璧菀 贺州学院 2013
语言地理学视域中的宁波方言调查与比较研究.赵则玲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3
应用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英语教与学实证研究.卢植 宁波大学 2013
汉日语言情状范畴的类型学研究.彭玉全 西南大学 2013
言据性与语篇类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杨林秀 山西大学 2013
边界移动与语言创新.刘辰诞 河南大学 2013
双语语言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抑制加工及对个体认知发展的影响.王瑞明 华南师范大学 2013
小学英语交际性语言水平测试研究.李胜利 赣南师范学院 2013
社会情感的语音生成与认知的跨语言跨文化研究.顾文涛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英汉科技语篇中语言评价系统对比研究 .徐玉臣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基于大规模标注语料库的自媒体语言计量研究 .王宇波 武汉大学文学院 2012
唐代汉译佛经注疏语言研究 .张春雷 南阳师范学院 2012
蒙汉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语法研究 .任晓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呈现语言真实面貌:嘉戎语参考语法 .林幼菁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12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藏语虚词研究 .索南才让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2012
基于汉语和部分少数民族语言的手语语料库建设研究.龚群虎 复旦大学 2012
面向网络文本的多视角语义分析方法、语言知识库及平台建设研究.王厚峰 北京大学 2012
汉藏语系语言存在范畴研究 .余成林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12
基于《说文解字》字(词)汇隐喻语料库的汉英语言隐喻模式比较 .吴世雄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名词词组对比研究 .李满亮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基于文化视角的法律语言翻译研究 .马莉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2012
秦汉简牍法律文献语言文化研究 .赵久湘 长江师范学院文新学院 2012
方言接触带上的语言地理--以连城方言为例 .严修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2
族群互动与语言接触--撒拉语的人类学研究 .马伟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2
青海省少数民族宗教场所语言文字生态调查研究 .李春玲 青海师范大学 2012
跨语言视角的汉英词汇推理加工机制发展研究 .范琳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2012
事件结构理论与跨语言类型比较参照下的汉语结果句式研究 .周长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2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蒙古语音变构词现象研究 .图门吉日嘎拉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12
中日两国现代语言生活中的同形词汇研究 .施建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2
中国学生与俄罗斯人俄语语言意识对比及模式化研究 .赵秋野 哈尔滨师范大学斯拉夫语学院 2012
生命诉求与中国现代话剧语言的嬗变研究 .陈留生 徐州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 2012
互联网环境下的语言生活方式与建设和谐的网络语言生活研究.何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声学参数统一平台建设研究.呼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2012
新语境下中国政治语言传播的接受研究 .仝品生 曲靖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2012
明清传教士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研究 .董方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感传译研究 .潘震 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宣州吴语地理语言学研究 .栗华益 安徽大学文学院 2012
非传统安全领域语言安全问题与语言规划研究 .沈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长三角地区城市语言状况变化与城市语言规划研究 .俞玮奇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李宇明 北京语言大学 2012
基于大型词汇语音数据库的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江荻 中国社科院 2012
西北民族地区的语言接触和语言联盟研究.阿尔斯兰 新疆大学 2012
数字语言符号的认知加工机制--以汉蒙维数字为例 .张明亮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2
清代语言政策史研究 .黄晓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2
新疆多元语言文化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认同研究 .油小丽 石河子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敏春芳 兰州大学 2012
土库曼斯坦语言政策研究.李敬欢 新疆师范大学 2012
生物语言学及其研究范式下儿童语言习得机制研究.吴文 长江师范学院 2012
民国语言学史.薄守生 西华师范大学 2012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领属范畴英汉对比研究.成军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濒危语言有声语档建设的理论体系、实践规程和技术准则研究 .范俊军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2012
东南亚语言汉语借词研究 .韦树关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语言知识资源的可视化技术研究 .詹卫东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12
伊斯兰文献《古兰经注释》语言结构研究 .赵明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2
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文学、文化理论研究 .赵奎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商周文学语言的演变 .陈桐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2
维吾尔族古典诗学名著《文坛荟萃》和《两种语言之辩》的汉译研究 .姑丽娜尔 喀什师范学院 2012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周边性语言现象多维度实证研究 .朱鹏霄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2
先秦道家语言哲学研究 .才清华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2012
海南元素的视觉语言符号研究.唐丽春 海南大学 2012
新时期语言文字动态规范研究.沈阳 南京大学 2012
黔湘桂边区汉字记录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分类搜集整理研究.龙耀宏 贵州民族大学 2012
波兰语义学派与语义元语言理论方法比较研究.李炯英 南京邮电大学 2011
生物语言学概论:理论、方法及课题.宁春岩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
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王启涛 西南民族大学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所 2011
语言接触视域中湘北湘、赣语介词比较研究.胡云晚 湖南理工学院 2011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湖南赣语语音研究.李冬香 韶关学院文学院 2011
中国俄罗斯族语言研究--以新疆、内蒙俄罗斯语田野调查材料为依据.白萍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语言实地调查--保安语使用现状与演变研究.哈申格日勒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11
汉英双语者敌人语言语法加工的影响因素研究.陈宝国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11
认知语言学与外语教学新理论研究.刘正光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2011
俄罗斯功能语法理论与西方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比研究.姜宏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2011
认知心理范式下的俄罗斯语言学研究.郅友昌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11
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以圣经中译本为中心.赵晓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1
中国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源研究.阿不都热西提•亚库甫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刑侦领域中汉语方言与语言规范化研究.黄萍 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 2011
基于语言特征的中文意见挖掘研究.张莉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1
基于语言类型差异的汉维语言接触研究.杜兆金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 2011
认知语言学角度的日汉语省略对比研究.朱立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11
语言知识论研究.刘小涛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 2011
网络语言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敖永春 重庆邮电大学 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 2011
广西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张景霓 广西民族大学 2011
现代语言观的兴起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郭勇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1
20世纪中国的文学语言建设研究.张卫中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脑神经系统疾病及语言障碍的语言学研究.韩在柱 北京师范大学 2011
现代汉语计量语言学研究.刘海涛 浙江大学 2011
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在津、滇、黔、琼六百年历史演变比较研究.曾晓渝 南开大学 2011
中国突厥语族诸语言词源研究.阿布里克木·亚森 新疆大学 2011
东汉佛经译者语言特点比较研究.方一新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2011
城镇化进程中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语言适应情况调查研究.刘宏宇 新疆师范大学 2011
汉语儿童语言发展障碍研究.梁丹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广西壮族语言生活与壮族地区和谐社会关系研究.杨玉国 广西师范学院 2011
宁夏回族社区语言调查研究.刘晨红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2011
广西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张景霓 广西民族大学 2011
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陈秀兰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2011
修辞的神经认知语言学研究.廖巧云 四川外语学院 2011
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陈秀兰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2011
认知科学视域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姜孟 四川外语学院 2011
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张家骅 黑龙江大学 2011
美国语言派诗歌研究.周昕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
服务信息检索的自然语言.熊文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1
皮尔士语言学思想研究.曾凡桂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 2011
汉英时间系统体现方式之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比研究.何伟 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
黑水城文献语言研究.张秀清 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 2011
语言结构异态范畴的功能表现研究.王海峰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11
泰国语言政策、外语竞争及其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研究.郭熙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2011
新时期国家利益视角下的语言规划研究--中美个案对比.蔡永良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
青海河湟地区多民族走廊语言生态调查研究.马梦玲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011
上海市区方音演变的社会语言学研究.陶寰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 2011
听障学生自然语言学习研究.吕明臣 吉林大学文学院 2011
语言前耳聋者中国手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李强 天津理工大学 2011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建设研究.和丽峰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 2011
英语文学体验阅读与语言创新思维研究.黄远振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
历史语言研究所与现代中国学术体制的建构研究.马亮宽 聊城大学学报编辑部 2011
语言转向视野下的文学理论问题重估研究.汪正龙 南京大学文学院 2011
20世纪中国的文学语言建设研究.张卫中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研究.王志娟 中央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1
自媒体影响下语言文字热点舆情量化研究及语言舆情库建设.张挺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11
再论聋人手语的语言地位--基于手语符号任意性的实验研究.刘润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语系 2011
形容词性同义词群的基本词与释义元语言研究.于峻嵘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中古文献异文的语言学考察.真大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011
语言接触对聋人手语发展演变的影响研究.郑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1
汉藏语系语言话题结构的类型学研究.李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11
广西金秀瑶族语言生态及其保护模式研究.赵敏兰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秦腔语言及民俗研究.王怀中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汉语诗律的语言基因与文化传统研究.张中宇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朦胧诗”以来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问题研究.李子荣 广西大学文学院 2011
新疆维吾尔语言态度调查研究.卡米力·阿不都克力木 新疆大学 2011
现代语言观的兴起与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郭勇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1
傣族语言史研究.赵瑛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2011
少数民族语言田野调查系统.韦茂繁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1
黑水城文献语言研究.张秀清 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 2011
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曹广顺 中国社科院 20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杜超 信阳师范学院 2010
语言地理学视角下江西徽语现状及历史调查研究.胡松柏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2010
传播学视野下的新闻语言羡余现象研究.李杰 南通大学文学院 2010
语言输出与英语专业课程优化设计研究.刘春燕 江西师范大学 2010
汉语语法化演变中语言弱化及结构省缩研究.李小军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0
敦煌出土藏译汉文佛教文献的语言文字研究.嘎藏陀美 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 2010
纳西族语言调查研究及有声资料库建设.钟耀萍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2010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英关系从句使用处理模式对比研究.李金满 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 2010
中国文学语言现代转型研究(1898-1924).邓伟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0
历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日语使役性表达研究.陈慧玲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语言接触与蒙古语族语言历史演变与发展态势之关系研究--以东乡语为例.包萨仁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10
语料库的格萨尔史诗语言研究--以《霍岭》为例.多拉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 2010
汉英双语者请求行为表现的多元语言能力双向研究.李柏令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汉语特殊型语言障碍儿童的语法缺损研究.何晓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 2010
大众传媒的语言与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段业辉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2010
蒙古语族语言词汇数据库及词汇比较研究.斯钦朝克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0
语言接触与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回族用语调查比较研究.尹世玮 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2010
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有声资料库建设研究.海柳文 广西民族大学 2010
我国大学生英语公式化语言运用规律研究.肖福寿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语言文字网络舆情及相关语言政策研究.刘靖文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10
词语认知属性的语言知识库建设.李斌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0
中英文跨文化语言剽窃文本自动识别技术研究.秦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0
中国语言学批评研究.肖翠云 闽江学院 2010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与文化适应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龙玉红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沈卫荣 中国人民大学 2010
神经语言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研究.杨亦鸣 徐州师范大学 2010
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状况与文化适应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龙玉红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逻辑语义学研究.邹崇理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 2010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及软件平台.黄行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0
陕北民歌语言民俗研究.李占平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0
从生态语言学视角解读中国濒危语言现状--以云南少数民族语言为例.寸红彬 昆明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2010
中亚地区语言联盟现象个案研究--以东干语变异现象为例.海峰 新疆大学 2010
《南海寄归内法传》语言研究.谭代龙 四川外语学院 2010
蒙古语族语言的语音比较研究.姜根兄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10
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言资料平台建设研究.吐尔根·伊布拉音 新疆大学 2010
计算机自适应语言测试模型设计.何莲珍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010
外籍教师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冲突现象调查研究.饶振辉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语言概括能力研究.刘东虹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法国新语言学派语言说理理论研究.李元华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0
先天性耳聋助听辅听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康顺利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 2010
历史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日语使役性表达研究.陈慧玲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孔江平 北京大学 2010
唐蕃古道青海段濒危弱势语言的调查与保护研究.陈涛 青海民族学院 2009
卫拉特方言语言声学参数数据库.图雅 内蒙古大学 2009
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及其语言特征.吴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 2009
汉语和藏缅语族语言体范畴的类型学比较研究.罗自群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 2009
从语言到话--20世纪西方文论的“语用学转向”研究.刘晗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9
网络学术信息的多语言表示与获取模式研究.吴丹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2009
美国大报(2008-2010)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唐丽萍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
卫拉特方言语言声学参数数据库.图雅 内蒙古大学 2009
面向语言学的东亚文字字体及输入法.李龙 广西大学文学院 2009
城市化进程中的维吾尔语言变异研究.热孜婉·阿瓦穆斯林 新疆师范大学 2009
以法语言为中介的法思维与法存在的关系研究.张守夫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09
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对比研究.周民权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
面向信息处理的俄汉语言模型策略.薛恩奎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2009
文艺美学的语言论重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王峰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9
中国高考汉语言测试的调查与研究(1977年后).桑哲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语文》编辑部 2009
2-8岁儿童修辞性语言发展研究.郑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9
现代汉语言说动词.吴剑锋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09
任务型语言教学与测试中听力理解任务的难度评估研究.潘之欣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
中国高考汉语言测试的调查与研究(1977年后).桑哲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语文》编辑部 2009
语言哲学中的哥白尼式转折--布兰顿推理主义语义学研究.李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2009
语言文化生态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江承凤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2009
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雅俗观的生成--以白话报为中心的考察.王平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9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与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实践(1928-1949).陈洪波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009
濒危土族语言与口头传承文学资源库的建设.胡枫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系 2009
“花儿”语言民俗研究.曹强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9
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视野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付东明 新疆师范大学 2009
认知语言学方法比较研究.束定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 2009
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土著民族语言与英汉对比研究.韦启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2009
江苏东北部多方言交界地区方言的语言地理学研究.苏晓青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所、文学院 2009
人口跨域流动中的语言问题及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研究.武小军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2009
基于网络媒体监测语料库(汉语)的性别语言比较研究.李向农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方言儿童的元语言意思及其双语效应和迁移.李荣宝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
语言接触与湘西苗瑶平话调查研究.胡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王忻 杭州师范大学 2009
中·日·韩三国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以“性向词汇”为切入点.施晖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
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范畴类型逻辑研究.邹崇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9
基于范畴论的语言逻辑研究.文学锋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系 2009
当代中国水墨语言体系研究.刘进安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经典释文》特殊读音的来源、流变及其所蕴涵的语言现象和规律研究.陈会兵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2008
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锡伯族语言和锡伯族语言影像档案.奇车山 新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08
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汉语同阿尔泰语语言接触的历时与共时研究.祖生利、周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8
多语环境下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策略个案研究.邢欣 中国传媒大学 2008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声调范畴习得模拟研究.王建勤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2008
新疆汉锡语言接触影响及锡伯族语濒危现状调查研究.杜秀丽 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学院 2008
新疆兵团汉语多方言接触演变情况调查及兵团语言文化研究.闵爽 石河子大学 2008
新疆维汉语语言接触的社会变量分析.希日娜依·买苏提 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 2008
学习者英语写作中语言表现的测量及其测量方法问题的研究.陈慧媛 云南财经大学 2008
文学语言张力论.陈学广 扬州大学文学院 2008
变体汉文文献《古事记》的语言文字研究.冯良珍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2008
敦煌灵宝经语言研究.叶贵良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2008
新发现濒危语言“来语”研究.符昌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08
俄语功能语言学研究.王福祥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08
3-5岁汉语儿童叙述语言发展研究.张放放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8
人工耳蜗移植后语言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李强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 2008
南疆多民族地区语言接触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孙丽莉 塔里木大学学报编辑部 2008
新疆兵团汉语多方言接触演变情况调查及兵团语言文化研究.闵爽 石河子大学 2008
儿童语言(普通话)能力检测量表.宁春岩 湖南大学 2008
我国当代军事领域语言状况研究.向音 军事经济学院基础部 2008
纳西东巴经语言研究.木仕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0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两广交界处勾漏粤语研究.邓玉荣 贺州学院 2008
语言背后的文化流传:一组西夏藏传佛教文献解读.段玉泉 兰州大学 2008
通过语言文字塑造民族国家:中国近代国语运动研究.王东杰 四川大学 2008
外交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传播形象、机制及策略调查研究.谢爱伟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2008
金华方言的语言地理学研究.孙宜志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0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两广交界处勾漏粤语研究.邓玉荣 贺州学院 2008
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语言研究.李无未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008
安徽安庆方言的语言学及文化语言学研究.鲍红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2008
网络语言传播对现实语言生活影响的多视角研究.汪磊 肇庆学院 2008
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研究.袁平华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8
多语环境下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策略个案研究.邢欣 中国传媒大学 2008
艺术语言研究.李荣启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8
古希腊语言观与存在论研究.宋继杰 清华大学 2007
蒙古族语言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研究.正月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07
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包玉柱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2007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语言特征量化研究:以英汉翻译为例.肖忠华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007
来华留学生语言社会化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史兴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2007
新疆城市居民的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研究.孟红莉 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 2007
语言和逻辑:当代反实在论的核心问题研究.胡瑞娜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2007
达米特意义理论及其在当代逻辑学、哲学与语言学中的应用研究.张燕京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2007
大众媒体中的蒙古语言与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冬叶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07
新疆语言教育双向性研究.梁云 新疆师范大学 2007
新疆维吾尔族城市居民维汉语码转换社会语言学调查分析.曹湘洪 新疆师范大学 2007
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研究.陈波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07
中介语语言学的多维研究与学科建构.杨连瑞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007
应用语言学名词审定.潘文国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07
语言非范畴化研究.刘正光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
桂北平话语音历史层次及语言接触研究.覃远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7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朱晓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7
民族语言接触研究.孟和宝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新疆和中亚五国同源跨国民族语言生活与语言教育选择对比研究.周珊 新疆师范大学 2007
刑法的语言论分析.王政勋 西北政法大学 2007
汉、维失语患者语言韵律损伤的对比研究.梁洁 新疆师范大学 2007
面向自然语言理解的会话行为研究.杨平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
俄语言语行为理论与功能意向类型.孙淑芳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2007
中国北方(部分)人口较少民族语言保持模式个案研究.丁石庆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院 2007
移民与城市语言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蒋冰冰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007
新型语言教育评价和发展研究.唐雄英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
基于本体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理论与实验研究.王惠临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06
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和干预绩效的实验研究.方俊明 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 2006
中美官方语言的文化差异及其语言策略研究.窦卫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2006
古藏文文献与吐蕃早期语言文字研究.金雅声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6
西方语言学史:从苏格拉底到乔姆斯基.姚小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研究所 2006
粤北土话濒危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李冬香 韶关学院文学院 2006
全球化时代面对英语扩散的中国的语言规划研究.王辉 宁夏大学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研究所 2006
西藏传统绘画艺术的造型语言与形式研究.格桑次仁 西藏大学 2006
广西语言语音信息电子地图.陈海伦 广西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 2006
网络语言监控语料库建设及研究.何婷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语言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名量词演变研究.张赪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2006
唐五代禅宗语言研究.谭伟 四川大学 2006
彝缅语言比较语法话语材料数据库建设.刘劲荣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2006
自然语言逻辑系列研究.夏年喜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2006
基于梵汉对勘的《正法华经》语言研究.朱冠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军情系 2006
濒危语言--土家语的抢救与传承研究.谭志满 湖北民族学院 2006
民族地区“三语”环境下语言接触:田野工作与理论研究.刘全国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
文学语言的类型学研究.王汶成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6
汉语侗台语言接触类型及其机制研究.曾晓渝 南开大学文学院 2006
中国民族杂居区语言使用和语言关系典型个案研究.王远新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 2006
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研究.张冰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 2006
全国统一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研究.杨惠中 上海交通大学语言文字工程研究所 2006
汉语与同语系语言的同源词根研究及同源字总谱.郑张尚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6
汉语对回鹘文佛典语言的影响.阿依达尔 新疆大学 2006
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莫再树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
美国的语言政策研究及借鉴.周玉忠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
新疆语言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趋势.郭卫东 新疆师范大学 2006
新疆维汉语言接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艾尔肯·哈的尔 新疆师范大学 2006
科技语篇中语言评价系统研究.徐玉臣 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系列参考语法.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2006
20世纪俄罗斯(前苏联)语言学遗产:理论、方法及流派.赵爱国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5
俄罗斯应用语言学研究新景观.易绵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5
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朝鲜语知识库研究.毕玉德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系 2005
汉法语言句法结构对比研究.贾秀英 山西大学外语学院 2005
汉语特殊儿童语言发展与语料库建设的研究.周兢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2005
语言权势与社会和谐:转型期中国机构语言的社会效果研究.李艺 南开大学 2005
语言接触与东晋译经断代语法研究.龙国富 中国人民大学 2005
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研究.骆小所 云南师范大学 2005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的语言学研究.齐航福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2005
语言规划的区域经济学、区域政治学分析.薄守生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5
媒介话语:语言与意识的博弈.姜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2005
面向第二语言习得的汉语词化模式研究.张雁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2005
吐鲁番出土文书语言研究.王启涛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4
阿尔泰语言元音和谐的形式与功能研究.李兵 湖南大学 2004
濒危语言--撒拉语研究.马伟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2004
面向网络信息组织的中文网络本体语言研究.戴维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2004
自然语言逻辑与汉语信息处理.黄华新、邹崇理 浙江大学哲学系 2004
城市蒙古人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巴达玛敖德斯尔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04
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与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应用研究.赵彦春 四川外国语学院 2004
古代汉语与回鹘语言的接触与影响研究.胡毅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2004
民族杂居区的语言关系研究.白碧波 玉溪师范学院 2004
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的研究.蒋跃 西安交通大学外语部 2004
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变迁史.张卫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4
无穷长语言的模型及可满足问题研究.李娜 南开大学哲学系 2004
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阐释.彭文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4
书目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具有检索语言兼容性的《集成词表》的开发与检索方式扩展研究.詹萌 武汉大学图书馆 2004
语言与认知、脑的关系心理学研究.张积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2004
广西濒危语言个案研究.韦茂繁 广西民族学院 2004
语言转换中的文体与思想.董炳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2004
聋儿语言能力获得的功能评估体系研究.吕明臣 吉林大学文学院 2004
中西比较诗学的语言阐释.范方俊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 2004
中国无声调语言民族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实验研究.刘岩 中央民族大学 2004
科学语言中非逻辑分析方法的整合.殷杰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2004
俄罗斯语言学通史.郅友昌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2003
语言神经机制与脑区功能互动关系研究.方环海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2003
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文旭 西南师范大学 2003
新诗语言形式研究.姜耕玉 东南大学世界华文诗歌研究所 2003
濒危语言--满语、赫哲语共时研究.赵阿平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2003
语言冲突.何俊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03
进行中的语言变化:包头言语社区15年后的再调查.徐大明 南京大学中文系 2003
中国手语的语言学调查.龚群虎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3
计算语言学方法研究.冯志伟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2003
东汉魏晋疑伪佛经的语言学鉴别研究.方一新 浙江大学中文系 2003
中西语言哲学问题比较研究.韩东晖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2003
英汉语多维连贯系统研究:语言类型学比较及在小说翻译中的应用.王东风 中山大学 2003
入湘三峡移民的语言交际问题研究.刘青松 中南大学文学院 2003
现代语言学视角下的俄语成语学.吴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新闻传媒语言规范化研究.俞香顺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03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闻语言比较研究.段业辉 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 2002
湘西鄂西杂居区少数民族语言受汉语影响研究.杨再彪 吉首大学中文系 2002
哈萨克族语言史研究.阿里木·朱玛什 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2
中西语言诗学比较研究.赵奎英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2
形式语言学研究.宁春岩 湖南大学外语学院 2002
西部地区(广西)语言文字应用问题调查与研究.陈海伦 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中文系 2002
语码转换与语言规范问题研究.黄国文 中山大学外语学院 2002
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及相关语言学问题研究.温端政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2002
专书语言研究--《楚辞章句》研究.黄灵庚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02
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李葆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2
现代逻辑及其在哲学、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的应用.李小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2002
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王寅 四川外语学院 2002
甘、青、宁三省区农村汉语言文字应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赵小刚 兰州大学中文系 2002
聋人语言教育认知基础的实验研究.方俊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汉语与英语语言习得对比研究.单兴缘 哈尔滨理工大学儿童语言研究中心 2002
《老乞大》多版本语言学比较研究.张卫东 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2002
论索绪尔语言理论及其对法国文论和思想的引生.屠友祥 河南大学 2002
面向信息处理的俄语语言知识库.傅兴尚 黑龙江大学 2001
汉语语言哲学研究.朴金波 吉林大学 2001
先秦时期的语言观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沈立岩 南开大学中文系 2001
中国濒危语言个案对比研究.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2001
诗性语言研究.马大康 温州师范学院 2001
语言学名词审定.董琨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2001
中文大脑词库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杨亦鸣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2001
《金瓶梅》语言研究.蒋宗福 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2001
西域诸语言的接触与影响--汉语及其他语言在维语发展过程中的影响.阿尔斯兰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001
语言实践在外语教学中的主导功能与实践性外语教学新体系研究.王惠昭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0
甘青地区独有民族语言文化的区域特征研究.钟进文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艺术研究所 2000
高昌回鹘文献语言语法研究.李经纬 新疆工学院语言教学研究部 2000
汉语、阿拉伯语文化语言之比较.付志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 2000
先秦语言哲学研究.周建设 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9
20世纪语言逻辑发展状况研究.陈道德 湖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1999
结构对称性汉文字语言的认知研究.黄希庭 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1999
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活动原理.黄振定 湖南师范大学 1999
汉语方言的研究与语言接触理论的建构.邓晓华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1999
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维思考.朱永生 复旦大学外文系 1998
中学教学语言研究.王显槐 吉安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 1998
苗族古歌的语言研究.李炳泽 中央民族大学 1998
近二十来中国语言学理论建设研究.陈保亚 北京大学中文系 1998
联网环境中检索语言兼容互换问题研究.侯汉清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 1998
阿拉伯语篇章语言学研究.周烈 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8
语言指代现象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熊学亮 复旦大学外文系 1997
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状态研究(中原区).杨晋毅 洛阳工学院中国语言教研室 1997
中国广告科学与广告语言.赵恩芳 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1997
弱智儿童的语言习得问题研究.马玉贵 辽宁教育学院 1997
突厥语族语言比较研究.李增祥 中央民族大学突厥语言文化系 1997
现代汉语标题语言句法研究.尹世超 哈尔滨市教育学院 1997
广义模态逻辑与新型计算语言研究.何向东 西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 1997
弱智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刘春玲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 1997
汉德语言比较研究.彭肇兴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 1996
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特点的变化及其对策.戴庆厦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1996
自然语言的逻辑分析.黄华新 杭州大学哲学社会学系 1996
中国民族语言发声类型研究.孔江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96
英汉对比语言学.何善芬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996
从语言哲学回归传统.陈嘉映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1996
阿伊努语言与文化的综合研究.孙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系 1996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比较研究.周庆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96
新疆民族语文分布状况与语言发展趋势.谢欣 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委员会编辑部 1996
教学篇章语言学.刘辰诞 信阳师范学院 1996
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1996
法律语言研究.王洁 中国政法大学语文教研室 1996
当前社会语言文字应用不规范现象调查研究.詹伯慧 暨南大学中文系 1995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不规范现象研究.姚喜双 北京广播学院 1995
藏区特殊语言研究.多尔吉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199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型学研究.赵明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94
语言不对称现象的研究方法.沈家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94
自然语言的语义学和语用学.诸葛殷、邹崇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94
中国少数民族新发现语言深入调查研究.孙宏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94
对汉日朝三种语言现代词汇及其变异的研究.张兴权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文一系 1994
自然语言的预设理论--从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观点看.陈银科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1994
现代蒙古语言艺术语体计算统计研究.苏雅拉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93
西方语言思维模式研究.褚孝泉 复旦大学外文系 1993
新疆北疆地区汉语词汇与民族语言词汇的双向影响研究.邢欣 新疆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3
商标及商品的命名与社会文化心态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缑瑞隆 河南省郑州大学中文系 1993
清代皖派语言学史.李开 江苏南京大学中文系 199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媒体数据库的研究.徐昂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1993
当前我国语言文字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对策的研究.吕冀平 黑龙江大学 1992
现代化汉语时间方所语言形式之研究.邢福义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1992
语言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论.江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992
数理语言学.方立 北京语言学院 1992
中西语言学说史的比较研究.伍铁平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2
日语的语言变异及其变异的社会因素.王秀文 辽宁师范大学外语系 1991
道教典籍语言研究.俞理明 四川大学中文系 1991
自然语言的逻辑表达和认知系统.潘道江 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 1991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音档及主要语音现象实验分析.毛宗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 1991
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高玉 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学史(分类多卷本).陈昌来 上海师范大学
国防和军队改革视野下的国防语言能力建设研究.梁晓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环南海国家语言生态研究及语言资源库建设.邵宜 暨南大学
与"语言"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637项,其中2012年立项62项,2011年立项56项,2010年立项55项,2019年立项52项,2022年立项48项,2013年立项48项,2018年立项47项,2017年立项47项,2015年立项45项,2020年立项41项,2009年立项41项,2016年立项37项,2021年立项30项,2014年立项28项;立项项目中,323项属于青年项目,227项属于规划项目,49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27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7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一般项目: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语言转向与有限性问题研究.王瑜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2
中国藏族学习者国家通用语言意识地图集.龚彦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
基于互动语言学视角的现代汉语回声构式研究.王长武 重庆文理学院 2022
社交媒体中图文字与语言互动的发展趋势及机制研究.张艺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2
身份建构视域下《澳门日报》新闻语言的嬗变研究.刘军 新疆财经大学 2022
新疆南疆农村青壮年劳动者国家通用语言口语能力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杨新璐 新疆师范大学 20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军事语言演变及国际影响研究(1949-2021年).范武邱 中南大学 2022
中国境内语言话题标记的体系建构、历时演变和相关类型特征研究.邓莹洁 北京工商大学 2022
语言文字治理的理论体系与路径研究.葛东雷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辽宁胶辽官话的调查与研究.安拴军 渤海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沪宁线吴语区普通话语音变异研究.张律 常州工学院 2022
基于知识图谱和场景画像的自然语言生成研究.宗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2
西部多民族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语言适应问题及调解机制研究.曹波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2
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的变调加工及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黄旭男 电子科技大学 2022
类型学视野下否定表达策略的跨语言对比与实验研究.李菲菲 电子科技大学 2022
智力障碍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类型研究.王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022
黎语支语言的语音类型与演化研究.王文敏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2
中国当代小说德语译本语言问题研究.崔涛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2
潇贺古道方言地理语言学研究.杨慧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2
应急语言能力提升视域下的新媒体科学话语再语境化研究.邹航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跨语言视野下评价性范畴与数、指称的关系研究.刘星 华中科技大学 2022
重叠现象的语言类型学研究.赵琛 华中科技大学 2022
跨语言致使-被动转换的微观句法研究.胡笑适 清华大学 2022
发展性语言障碍儿童动词论元结构认知损伤及循证干预研究.周彦每 新乡学院 2022
云南濒危语言拉务话研究.段秋红 云南财经大学 2022
基于人工智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语言认知及人群自动识别研究.潘玥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2022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特区语体差异与计量研究.张力 郑州大学 2022
视觉叙事:绘本图像语言研究.夏平 武昌工学院 2022
空间设计语言的非视觉化研究:假设视障群体为设计对象.包辰 华侨大学 2022
身体语言视域下汉画像中的乐舞图像研究.祁佳 盐城师范学院 2022
语言环境下舆情引导动力学模型与最少干预策略优化机制研究.吴裕珠 西南财经大学 2022
新疆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研究.陈瑾 新疆师范大学 2022
新疆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研究.张娟娟 伊犁师范大学 2022
基于认知功能训练的新疆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高嘉成 新疆师范大学 2022
社会经济统计领域的自然语言处理方法体系研究.许艳 东北财经大学 2022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语用教学库构建研究.王帅 南开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近代中日新动词生成演变与交流研究.杨驰 西南交通大学 2022
纳西族哥巴文文献合集、校译与语言文字研究.李晓兰 东华理工大学 2022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非正常专利申请量化识别研究.沈永珞 广东财经大学 2022
感觉运动经验影响第二语言词汇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刘聪 青岛大学 2022
祖辈参与幼儿分享阅读促进祖孙语言共同发展研究.何立媛 天津师范大学 2022
新冠肺炎中老年患者语言认知功能长期损伤的跟踪研究.廖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2
信息化语言研究范式下的英语学术语篇言据性研究.陈芳 浙大城市学院 2022
基于语言标志物的语言老化特征研究.王欣 中山大学 2022
认知文体学视域下英译雪漠作品中乡土语言的再现与重构研究.杨建新 河西学院 2022
新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跟踪研究.陈得军 新疆师范大学 2022
新疆南疆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研究.刘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2022
新疆少数民族幼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李晨晨 石河子大学 2022
天山北麓汉语方言区民间曲艺语言文化研究.马静 昌吉学院 2021
语言战略视域下的当代外语教育政策国际比较研究.王檬檬 河北大学 2021
中国语言基数表达和序数表达的类型学研究.王霞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21
后脱贫时代广东潮汕农村的语言生活与社会流动研究.付义荣 汕头大学 2021
19世纪英国汉语语言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孟繁杰 厦门大学 2021
基于语料库的留学生中文学位论文语言差异研究.朱宇 厦门大学 2021
视觉语言学视角下的聋人手语研究.刘永萍 豫章师范学院 202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测量模型构建研究.胡伟杰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英日致使结构语义系统网络构建与句法实现研究.赵宏伟 北方工业大学 2021
基于追踪语料库的4-6岁汉语儿童游戏互动语言研究.杨晓岚 常州工学院 2021
基于语言复杂度的文本分类研究.朱浩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
家庭语言规划与身份文化认同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方帆 汕头大学 2021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日“可能”范畴研究.孙颖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2021
学业语言发展中的城乡差异:考察幼儿连接词认知的眼动追踪研究.LIUSIYING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
道德秩序视阈下网络语言暴力的语用生态研究.陈倩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中国民间美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美术中的语言转换研究.韩慧荣 北京师范大学 2021
语言音乐学视阈下的赣剧唱腔传承研究.马艳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中国电影语言的民族化路径研究.马权威 南阳理工学院 2021
语言音乐学视角下的汉语古典诗词歌曲研究(1912-2012).王洪涛 广州大学 2021
奖励影响语言控制的认知机制研究.刘欢欢 辽宁师范大学 2021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测评与提升策略研究.陈伦超 西南大学 2021
基于视觉—声音—语义多模态融合的濒危语言自动识别应用研究.于重重 北京工商大学 2021
神经反馈训练影响老龄化进程中语言加工能力的机制研究.庄捷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南疆地区学龄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魏亚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1
语言经济学视域下RCEP国家的语言政策及语言规划比较研究.李龙 德州学院 2021
基于听觉感知神经信号的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干预研究.巨兴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研究.孟婷 长春工业大学 202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在线语言特征、影响机制及基于在线文本分析的分化研究.张微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云模型不确定度量方法及其语言型多属性评价应用研究.龚艳冰 河海大学 2021
会话分析和互动语言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罗星琪 宝鸡文理学院 2021
跨区域语言联盟视域下波英汉问答系统的比较研究.王小穹 重庆理工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角下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历时演变研究.张威 东北大学 2020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认识立场标记研究.曹旸旸 吉林师范大学 2020
语言经验对加工汉语语篇结构的影响研究:来自行为和脑电的证据.张秀平 北京语言大学 2020
“一带一路”海湾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路径中的语言政策研究.廖静 复旦大学 2020
大湾区语言状况调查及语言态度对三语者跨语言语音系统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罗惠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020
基于语料库的跨语言幽默话语多模态比较研究.罗希 中山大学 2020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诗学研究.吴承笃 山东师范大学 2020
物质的维度——20世纪雕塑材料语言独立性研究.王轶男 清华大学 2020
中国传统“腔化”语言在当代钢琴作品中的运用与体现.刘琉 中国人民大学 2020
后深度学习时代低资源语言机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刘伍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
面向商品评论的跨语言细粒度情感分析方法研究.阳爱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中国语言文化异域传播动态监测指数研究.张崇 北京语言大学 2020
融合语言学知识的蒙汉无监督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包乌格德勒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20
漫画语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表达与实践路径研究.胡坚 浙江理工大学 2020
理查德·罗蒂语言和文学思想研究.殷振文 中国海洋大学 2020
麦克道尔经验论、语言哲学、道德哲学三重统一思想研究.苏瑞 黑龙江大学 2020
析义元语言理论与《现代汉语词典》元语言研究.田宇贺 南通大学 2020
跨语言比较视角下及物化现象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高秀雪 青岛农业大学 2020
现代汉语方言农业词汇的语言地理学研究.李润生 北京语言大学 2020
社会地理语言学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客家方言研究.李菲 广州体育学院 2020
基于历时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学习者语言复杂度发展研究.晏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认知视角下手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教学研究.傅敏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2020
超越规范主义与自然主义——语言意义的解释与辩护问题研究.赵晓聃 山西大学 2020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不同水平学习者区别性语言特征研究.高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句法复杂度的评估指标与自动测量研究.张迎宝 广州大学 2020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汉语疑问结构功能浮现研究.刘丞 河南师范大学 2020
语言共性视野下汉语与南方民族语言否定范畴的标记特征研究.熊雯 浙江科技学院 2020
面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市民获得感评价的概率语言大群体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王枫 广东财经大学 2020
20世纪中国女作家翻译语言的价值形态与历时演变.刘立香 集美大学 2020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汉语人称复指语及其话语立场研究.陈泽源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中国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生语言学习观念:基础阶段跟踪研究.宋扬 北京大学 2020
基于语料库与眼动实验的汉语元语言否定及其认知加工研究.赵旻燕 宁波工程学院 2020
自由贸易关键小语种语言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王琳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 2020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吴语太湖片语音变异研究.莫娲 苏州大学 2020
影响关系网络视角下的灵活语言大群体共识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姚升保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
母亲语言支架对自闭症儿童叙事发展的影响及干预研究.王娟 江苏师范大学 2020
考虑生理信息的产品设计方案分布式语言多属性评价方法研究.杨艺 湖南工商大学 2020
蒙藏文化互动中阿旺丹达对藏语言文字的贡献研究.仁欠扎西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跨境独龙族语言生活现状及演变研究.黄兴亚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
语言特质与跨文化人才培养对“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影响机制研究.张雨微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0
汉字、欧洲字母文字与中西语言和哲学话语体系的关系研究.李志岭 聊城大学 2019
形象、物品、时空: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具象语言研究.罗幻 清华大学 2019
中国当代首饰艺术设计及艺术语言研究(1990-2020).曹毕飞 广东工业大学 2019
动态图形设计的视觉语言与媒介功能研究.李翔 四川大学 2019
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的语言学考察研究.曹利华 攀枝花学院 2019
构式语法视角下的汉语元语言否定研究.龙磊 曲阜师范大学 2019
西方语言哲学思想史编纂与研究.谢群 黑龙江大学 2019
语言接触与延边朝鲜语词汇变化及其机制研究.南明玉 长春大学 2019
维果茨基心理语言学语义系统理论研究.刘星河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国家语言能力建设视域下话语模式化与去模式化研究.陈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满语与东北方言词汇研究.蒋维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语言经济学视域下当代东北亚语言政策及其战略变革研究.刘国辉 延边大学 2019
近代汉语词汇演变趋势的计量语言学研究.张聪 浙江财经大学 2019
语言学习中线索效应及母语迁移效应的神经机制:横向和纵向研究.王路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1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五国语言状况研究.周梦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
语言类型学视阈下的汉日语名词性成分指称功能对比研究.郭蓉菲 中南大学 2019
少数民族杂居区家庭语言政策及母语传承研究.彭庆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搭配知识库建设及习得机制研究.李梅秀 云南民族大学 2019
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语言策略与表意方式研究.范云晶 内蒙古大学 2019
中国境内语言状语的类型学研究.郭中 华侨大学 2019
语言调查词表核心词项视听数据库建设研究.丁志斌 吉首大学 2019
多维视角下闽台语言与文化交流研究.李仲民 闽江学院 2019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贸易协定语言特征及其复杂度研究.程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9
基于历时语料库的我国大学生书面语语言特征变化与应用研究.陆元雯 上海交通大学 2019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明清笔记借词研究.王祖霞 盐城师范学院 2019
从马克思语言哲学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隐喻语言及其中国文化思想内涵研究.李雪 郑州大学 2019
区域通语视角下庐剧语言词汇语法研究及数据库建构.刘宗保 安徽大学 2019
非洲文学作品中英语变体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认同研究.扈启亮 长沙理工大学 2019
马格里布三国高等教育视角下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比较研究.张婧姝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9
基于眼动的汉语第二语言阅读能力研究.王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
基于语言类型学的德钦藏语语法研究.汪岚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新时代政治话语翻译研究与国家语言能力建设.霍跃红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9
不同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广西客家方言岛研究.唐七元 广西大学 2019
罗素语言哲学研究.贾可春 南京工业大学 2019
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建构与发展研究.孙杨 重庆师范大学 2019
“一国两制”实践中香港语言规划的反思与引导机制研究.郭宇菲 中山大学 2019
基于语言Q阶模糊集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褚衍昌 中国民航大学 2019
跨语言短文本情感分类方法研究.周咏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
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的精准扶贫效应评估及完善路径研究.刘金林 广西民族大学 2019
多语言情境下基于深度表示与对齐的观点摘要研究.余传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
社交媒体非语言成份自动分析研究.钱涛 湖北科技学院 2019
深港跨境学童语言使用与身份认同研究.梁志芳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019
语言经济学视阈下的移动外语教育规划研究.景飞龙 山西财经大学 2019
基于社交机器人的行为障碍儿童非语言交流机制研究.刘丽 宁波大红鹰学院 201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意大利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吴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
复杂系统理论视域下美国大报中金砖国家概念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单理扬 复旦大学 2019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王海兰 广州大学 2019
语言文化学视角下的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研究.刘娟 北京师范大学 2019
东南亚国家语言景观中的汉语使用现状及竞争力研究.何山燕 广西民族大学 2019
政务新媒体语言计量分析及话语优化策略研究.王宇波 武汉大学 2019
面向计算机辅助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日语长短音感知线索研究.张琰龙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9
语言原型-模型视域下英汉不对称状标记性构式认知对比及习得研究.成汹涌 河南工业大学 2019
跨语言视角下语言限定性及相关句法问题研究.李京廉 北京理工大学 2018
濒危民族语言传承的语言社会化视角——以广东畲族为例.崔捷 南京理工大学 2018
生态语境化第二语言发展研究.肖好章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现代日语动词的时空性特质及其语言表征研究.宋欣 吉林大学 2018
新时代汉语网络话语的生态语言学研究.俞建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
基于脑科学理论的跨认知域语言能力演化研究.孙晓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8
复数行为在量词型语言中的实现研究——基于现代汉语的考察.桑紫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汉语二语者语言产出的任务复杂度效应研究.吴继峰 首都师范大学 2018
汉字构造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周运会 信阳师范学院 2018
基于网络空间内交际符号考察的语言生活治理研究.刘昌华 扬州大学 2018
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桂西“高山汉”与“黑衣壮”混居地区汉语官话的语言生态研究.包静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8
云南华侨农场社区语言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胡亮节 云南大学 2018
语言库藏类型学和词汇—构式语用学的融合研究.刘小红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2018
非洲语言类型学研究.吴桐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8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中轻度阿尔茨海默症言语失调的特征、评估和修复研究.潘玥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2018
语言生态视域下广州城中村居民语言生活与语言服务研究.郭杰 广州大学 2018
语言主观意义研究.彭兵转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
“走出去”背景下中国企业语言服务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李晓静 河南科技大学 2018
纸艺载道视域下现代服装装饰语言重构研究.徐艳华 常州大学 2018
汉语言语交际中提问-应答序列的会话分析研究.李枫 山西大学 2018
语言转向视域下本雅明语言哲学思想研究.吴长青 湖北经济学院 2018
基于老年人体态语言的智能家居产品及服务系统设计研究.孙辛欣 南京理工大学 2018
时间感知-认知机制的理论及跨语言实证研究.孙娟 中山大学 2018
澜湄合作视角下跨境民族语言生态问题研究.吴海燕 昆明理工大学 2018
中国语言概数表达的类型学研究.宫领强 鲁东大学 2018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语言服务基础设施需求与设计研究.崔启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
基于语言对比的现代汉语焦点表现手段制约机制研究.刘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8
地理语言学视野下的毗陵吴语变异研究.黄河 上海大学 2018
从语用身份构建看语言社会化和文化的交互性:中英大学生请求电子邮件的实证研究.朱武汉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8
汉藏语言非典型宾语的类型学比较研究.郭戈 北京理工大学 2018
学龄前聋儿语言处理机制及其应用研究.杨影 滨州医学院 2018
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汉日同义句式对比研究.李哲 常州工学院 2018
性别语言学视域下俄汉性别概念的认知语义对比研究.刘博 大连理工大学 2018
城市化进程下珠三角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之语言研究.张斌华 东莞理工学院 2018
语言教育规划视角下的菲律宾泰国汉语(华文)教育比较研究.陈艳艺 福建师范大学 2018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北魏语言规划研究.郭常艳 赣南师范大学 201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切弟哈尼语调查与比较研究.经典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
生成语言学视域下汉语双宾句的句法生成机制研究.全峰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18
中国当代独立动画创作及其艺术语言研究(2000-2020).张一品 浙江工业大学 2018
网络语言对新闻话语表达影响研究.周妍 山东大学 2018
内蒙古跨境民族双语教育及其语言使用研究——以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为例.苏宇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8
第二语言情绪意义加工及表征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郭晶晶 陕西师范大学 2018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与交流策略研究.肖潇 北华大学 2018
唐五代宋初敦煌写本蒙书语言研究.王金娥 兰州文理学院 2018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蒙古族语言生态研究.席红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
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新使命与发展方略研究.赵世举 武汉大学 2018
中华诗词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机制研究.韩经太 北京语言大学 2018
3-6岁汉语特定型语言障碍儿童词汇获得研究.郑荔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之本地化翻译与语言服务研究.徐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广东清远地区汉语方言研究.曾建生 广州航海学院 2017
后移民时期湖南三峡移民语言生态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李振中 衡阳师范学院 2017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考试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语言测评基本素质实证研究.黄金雁 湖南大学 2017
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习语性构式研究.骆琳 华中科技大学 2017
中国古代阴阳辩证法理论对西方功能语言学的影响研究.赵霞 江苏科技大学 2017
新疆民汉语言和谐与多语互学助推民族团结研究.肖青青 喀什大学 2017
60年(1955-2015)年来的中国特色语言规划理论研究.李海英 鲁东大学 2017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语言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鹿彬 洛阳师范学院 2017
多语环境下美国华裔家庭隐形语言规划调查研究.王玲 南京大学 2017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现代汉语否定形式的肯定识解研究.尹海良 山东大学 2017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存现句认知语言学对比再研究.高文成 上海理工大学 2017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物象词语研究.吴汉江 苏州科技大学 2017
“一带一路”沿线海湾阿拉伯国家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唐雪梅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基于科学实验发展的自然语言意义问题转向研究.鲁艺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17
汉法语序演变的语言类型学对比研究.曲辰 同济大学 2017
基于大数据的农村家庭语言能力状况及对策研究.吉晖 武汉大学 2017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语言生态比较和方言可持续发展研究.蔡晨 浙江树人学院 2017
“一带一路”沿线巴尔干国家语言政策与民族认同研究.曹佳 中国民航大学 2017
基于生物语言学的合并机制研究.杨烈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双语者语言与文化认知的交互作用研究.胡杰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
语言评价意义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张鸣瑾 东北林业大学 2017
中国语言产业国际拓展途径研究.褚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中学英语教材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及其呈现方式研究.王昊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语言接触对京津冀汉语方言历史演变的影响研究.傅林 河北大学 2017
社会认知视角下双语产出中的语言控制研究.胡永祥 华东交通大学 2017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文本校释语言分析模型的构建与运用.张耀平 山西大学 2017
VR背景下电影语言的承继与演进.花晖 上海交通大学 2017
语言与逻辑:语言转向视域下的拉康中后期思想研究.于洋 北京师范大学 2017
全球化背景下英国隐性语言推广策略研究.张天宇 吉林警察学院 2017
多模态视角下汉日祈使句语言策略对比研究.董芳良 暨南大学 2017
汉魏六朝墓券语言研究.褚红 洛阳理工学院 2017
语言接触视角下城市青少年的方言使用与变异研究——以沪宁杭为例.王丽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跨境语言背景下延边朝鲜语语音演变的实验研究.杨慧 青岛科技大学 2017
作格性连续统的跨语言研究.王遥 山东理工大学 2017
我国应用语言学学术国际化现状与发展研究.林琳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怒族良苏人的语言调查与比较研究.谭丽亚 西南林业大学 2017
基于梵汉对勘的东汉译经语言成分研究.曹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
基于区域熵的位置广告语言风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李珊 四川大学 2017
信息传播视角下的教师有效教学语言研究:机理、标准和促进策略.吴志华 辽宁师范大学 2017
脑刺激技术对语言学习的促进.薛红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7
语言影响面部表情范畴知觉的实证研究.钟伟芳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17
学前儿童元语言意识的发展及其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钱怡 江南大学 2017
面向语言学的文献计量及知识可视化分析.黄月 北京语言大学 2017
校园网络欺凌语言及其防治研究.杨偃成 湖南科技学院 2017
语言表征及其重构对个体心理水平的促进:基于观点采择视角.徐芃 广州大学 2017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黄梅戏经典剧目舞台道白研究.鲍红 安庆师范学院 2016
语言接触与中古汉译佛经称谓语研究.鞠彩萍 常州工学院 2016
语言学视角下失语症患者语块能力康复状况的跟踪.周荣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言规划观及其中国实践研究.方小兵 南京晓庄学院 2016
《官话指南》多版本语言比较研究.徐丽 山东科技大学 2016
历时视角下的“汉语-突厥语”语言接触研究.王艳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6
论阿普列相语言学思想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王钢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6
粤港城市语言景观对比研究.韩艳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 2016
浅文理《圣经》译本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刘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6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制度建设研究(1928-1949).刘承军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基于媒体场域语言腐败治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话语体系研究.李凌燕 东华大学 2016
基于软集合理论的二维不确定语言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及其应用.徐新瑞 重庆文理学院 2016
促进还是抑制:网络语言影响规范汉语言认知的心理机制研究.罗荣 湖南科技大学 2016
长三角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语言融合研究.刘艳 安徽农业大学 2016
翻译与创作的历时与共时研究:基于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的视角.赵秋荣 北京科技大学 2016
中东欧国家语言政策对我国非通用语人才规划的影.董希骁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复合词词义识解及其制约因素.孟凯 北京语言大学 2016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社会化过程研究.闻亭 北京语言大学 2016
汉日复句构式的跨语言认知研究——以条件、因果复句为中心.苏鹰 湖南大学 2016
迪肯语言学思想研究.楚行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
基于语料库的藏族大学生英语书面语语言迁移研究.王亚军 兰州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角下闽南语对新加坡英语的影响.梁丽娜 黎明职业大学 2016
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刘志丹 辽宁石油化工大 2016
批判语言测试视阙下CET的反拨效应研究.吴涛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日本明治期中国语教科书语言研究.张照旭 同济大学 2016
文学翻译译者的语言心理研究.袁圆 中南大学 2016
濒危少数民族语言木雅语的人称范畴及其类型学研究.饶敏 重庆工商大学 2016
中国汉唐古典舞流派语言形式研究.陈捷 深圳大学 2016
基于主客观偏好信息的区间双边犹豫模糊语言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戚筱雯 浙江财经大学 2016
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下中医医案类古籍文献的研究.王蕾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6
语言对客体类别知觉的影响.刘思耘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参照性交流学习中交流语言特征及交流共享因素效应的研究.张恒超 天津商业大学 2016
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体语法研究.汲传波 北京大学 2016
低资源濒危语言的跨语言迁移学习自动识别研究.于重重 北京工商大学 2016
基于社会空间理论的日本华人社区语言景观演变研究.孙莲花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新疆维吾尔族家长汉语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对其子女汉语学习的影响研究.方建华 石河子大学 201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语言文字工作研究.侯业智 延安大学 2016
屈赋的语言学研究.梁文勤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5
语言接触视域下汉语对韩国语影响研究.张晓曼 山东大学 2015
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口语框架语块研究.王军 山东大学 2015
利玛窦中文著译文本的语言学考察.曹保平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5
网络环境下企业家口碑对品牌评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语言类别理论视角.袁兵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基于犹豫模糊语言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彭娟娟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2015
基于CHILDES语料库的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与促进研究.辛宏伟 苏州科技学院 2015
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研究与文献翻译.李国山 南开大学 2015
构建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语言哲学基础.霍永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荀子》文献中的名物化现象研究:认知语言学和形态学视角.张俊 河北工程大学 2015
语言动态观下语法和修辞界面的同形结构研究.吴春相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5
新时期俄罗斯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李迎迎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5
在线机译与人工翻译的语言计量特征对比.蒋跃 西安交通大学 2015
输入分布、词汇语义、语篇语用及语言类型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动词论元构式习得影响研究.薛小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15
新疆少数民族的家庭语言规划研究.尹小荣 新疆师范大学 2015
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城市语言景观中的语言使用状况调查研究.李丽生 云南师范大学 2015
跨语言视野下有标记焦点结构的神经认知研究.黄健平 重庆交通大学 2015
基于语言可加工理论的高校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分布研究.王筱晶 北京师范大学 2015
英、汉母语使用者时间认知与语言相关性的多任务实证研究.陈光明 北京语言大学 2015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北京郊区语音演变研究.韩沛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
基于多元语言文化能力的中国多语档案袋研究.孙东云 复旦大学 2015
小称的语言类型学研究.雷容 湖北大学 2015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畲话语法研究.雷艳萍 丽水学院 2015
类型学视野下的藏缅语族语言动量词研究.戴宗杰 鲁东大学 2015
转型社会中话语与性别身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深圳经济特区中单亲家庭为例.徐嗣群 南方科技大学 2015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现代汉语动量词研究.刘杰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基于动词的俄汉语言世界图景研究.关月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15
法国对外语言推广政策及其借鉴意义研究.刘洪东 山东大学 2015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新疆图瓦人语言使用及语言教育研究.裴蓓 石河子大学 2015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日汉结果构式对比研究.崔玉花 延边大学 2015
云南跨境少小族群阿克人的语言记录与研究.石常艳 玉溪师范学院 2015
基于认知视角的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实证研究.胡伟杰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双语双言交际中朝鲜族语言选择与变异研究.吴圣爱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二语语感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吴晓倩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超级多样性方言环境中的家庭语言选择.梁斯华 中山大学 2015
互动语言学视野下的引述回应类构式研究.王长武 重庆文理学院 2015
语言变革与汉语小说的“现代”生成(1898-1937).陈迪强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5
现代文学语言论争及其对中国文学面貌的影响.邹铁夫 中国民航大学 2015
多通道信息加工理论下视听化教材对语言习得影响的认知机制研究.霍云贞 德州学院 2015
译后编辑自动化语言规则系统研究.李梅 同济大学 2015
基于交际语言学本土化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俄语教学与评价机制研究.安岩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2015
微语言的社会语用平衡路径研究.周芬芬 湖南农业大学 2015
语言生活与城市社区发展的人类学研究.余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5
公安机关讯问笔录的语言规范研究.张彦 中国政法大学 2015
世界语言政策综合资源库建设及比较研究.赵蓉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5
基于孤独症儿童有声语料分析的语言治疗研究.王梅 北京联合大学 2014
不同类型的双语经验对语言控制脑网络的塑造作用.邹丽娟 枣庄学院 2014
语言哲学的实验转向研究.刘龙根 上海交通大学 2014
云南濒危语言——布角话记录与研究.许鲜明 玉溪师范学院 2014
云南丽江纳西族聚居区多语言环境下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研究.杨红艳 云南民族大学 2014
语言监测视角下媒体外文缩略语的使用及规范.张荻 安徽师范大学 2014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言意识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何周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
日汉对音资料的语言研究.赵志刚 黑龙江大学 2014
粤港地区服务接触中的语言选择与身份建构.陈晓燕 华南师范大学 2014
20世纪初至60年代闽籍女作家翻译语言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考察.刘立香 集美大学 2014
“微”时代下微博语言的互动特征及规范化研究.方艳 南京审计学院 2014
人工耳蜗术后儿童汉语语言能力及特征的实证研究.张伟锋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2014
符号学巴黎学派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姜永琢 西南大学 2014
多维视野中的钱锺书文学语言论.刘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历史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日语时体研究.杨文江 南开大学 2014
朝汉语言接触与朝鲜语语序的历时演变研究.白莲花 上海商学院 2014
元语言视角下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与句型模式研究.翁晓玲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2014
现代语言服务行业的术语管理体系研究.王少爽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4
汉文疑伪经与失译、误题之经语言比较研究.方梅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2014
汉藏语言否定范畴的句法实现方式研究.马宏程 浙江外国语学院 2014
话语语言学视角下中日美主流舆论与中国国家形象关系研究.袁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4
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与完善研究.杨解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
公司信息披露的语言复杂性、信息含量与披露机制优化.陈昆玉 云南财经大学 2014
语言知识驱动的社会化媒体在线消费观点分析与推荐研究.刘丽珍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基于Web2.0技术的社会语言生活监测.孙琳 青岛大学 2014
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俄罗斯民族心理研究.李丽 吉林大学 201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绩效的犹豫直觉语言评估模型研究.林锐 重庆文理学院 2014
面向汉语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多模态范畴语法研究.张璐 中国矿业大学 2014
犯罪语言风格与刑侦个体识别研究.袁瑛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 2013
贵州汉语方言岛历史文化成因及语言接触研究.吴伟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13
基于语义占优的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其在旅游管理决策中的应用研究.杨恶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
经济学语言转向的根源和影响研究.蔡辉 中央财经大学 2013
农民工子女的自我认同及教育策略研究——语言公正之维.赵翠兰 青岛大学 2013
穆勒的语言逻辑思想研究.宋伟 湖北大学 2013
西部民族非语言符号及图形艺术象征研究.万国英 青海民族大学 2013
多语言高质量社会化标签生成及聚类研究.章成志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日瓦戈医生》语言艺术研究.王加兴 南京大学 2013
羌族女性舞蹈的身体语言研究.杨俊 西南科技大学 2013
黑龙江俄裔人口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及族群认同研究.刘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
基于功能语言学的英语课程的目的和目标研究.程晓堂 北京师范大学 2013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新移民语言接触与身份认同研究.葛俊丽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基于“批评语言学理论”和英语新闻语篇的中国形象研究.焦俊峰 浙江理工大学 2013
“官”民语言冲突及其社会风险研究.冯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13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比喻的词语标记和句法结构系统研究.李胜梅 河北大学 2013
批判与救赎:阿多诺美学与语言理论的关系之研究.陶锋 南开大学 2013
语言批评的社会历史向度研究.王丹 信阳师范学院 2013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体的现代转型.王佳琴 盐城师范学院 2013
基于语料库的《论语》英译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西方修辞学视角.鞠玉梅 曲阜师范大学 2013
语言考试的公平研究——科学与道德.朱正才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城市化进程中语言变异的语用生态批评研究--以厦漳泉区域一体化为例.张艳君 厦门理工学院 2013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日语语法研究影响的研究.刘学 浙江财经大学 2013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语言政策研究.林晓 浙江大学 2013
华人译者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的优势与缺憾——语言模糊性对比研究视角.范武邱 中南大学 2013
语言模因论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习得影响的探究.刘琳琪 北京邮电大学 2013
基于民间文学文本的俄汉语言世界图景比较研究.徐佩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
长三角都市圈外语生活状况调查研究:语言服务视角.杨荣华 河海大学 2013
网络语言的创新因素及其对日常语言的影响.徐默凡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功能视角下的儿童语言发展个案研究.王岩 吉林大学 2013
有声语言的人际功能及语体策略研究——以电视语言为视角.李小凤 暨南大学 2013
日语感情词汇的体系与历史变迁——客观认识日本人的一个语言学视角.陈岗 江南大学 2013
生态语言学环境下东部裕固语的濒危和保存.阿拉腾苏布达 内蒙古大学 2013
内蒙古人口较少民族杂居区语言生态与语言传承研究.许晋 内蒙古大学 2013
英译汉翻译语言语义韵特征研究:历时的视角.杨梅 山东科技大学 2013
汉语“在”字句的中介语研究及语言理论探索.陈凡凡 汕头大学 2013
基于综合语言活动的翻译研究——以三至五世纪佛教和基督教的跨文化发展为例.蒋哲杰 上海海事大学 2013
东汉-唐代石刻文献语言研究.柏亚东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面向深层语言处理的汉语短语结构语法.杨春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医患会话中的评价性语言:一项基于中国医患门诊会话语料库的研究.刘兴兵 四川外语学院 2013
面向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汉语构式研究.耿军 西南大学 2013
禅宗语言话语体系研究.李艳琴 西南科技大学 2013
翻译、语言及历史语境——直译意译问题的元理论研究.方仪力 西南民族大学 2013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文本翻译研究及应用.赵红梅 烟台职业学院 2013
中外留学生语言测试体系比较与研究.柴省三 北京语言大学 2013
汉英空间语言比较研究.刘礼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
索绪尔语言学的当代观照.胡剑波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魏晋以来汉语言语行为的历时演变研究.李军 暨南大学 2013
文学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文类知识谱系的重建.李玮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鲁迅早期翻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语言的生成关系研究.张鑫 苏州大学 2012
青藏地区双语语境下第三语言认知规律问题研究.李增垠 青海师范大学 2012
中国元素在西方油画语言中的应用与成果.王忻 中国戏曲学院 2012
俄罗斯语篇语言学研究综论.王辛夷 北京大学 2012
语言类型学视角的中国手语定中语序调查研究.吕会华 北京联合大学 20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属性基础研究.朱志平 北京师范大学 2012
中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发展的系统性和差异性研究.刘永兵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汉语幼儿咿呀学语及其早期语言发展跟踪研究.陈晓湘 湖南大学 2012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篇章语言学研究.王倩 黄淮学院 2012
基于语言类型学的形名组合研究.赵春利 暨南大学 2012
后殖民语用学视域下的语言不礼貌现象研究.严敏芬 江南大学 2012
语言接触与东北官话语音史研究.杨春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在云南的历史演变研究.曾晓渝 南开大学 2012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英词汇推理加工机制综合研究.范琳 宁波大学 2012
言语幽默的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吴霞 清华大学 2012
儿童双语学习者元语言意识的发展与迁移.卢敏 山东大学 2012
面向精确语言理解的中文介词短语语义角色识别技术研究.由丽萍 山西大学 2012
清末《圣经》粤方言汉字译本的语言学研究——以四福音书为中心.邓小琴 汕头大学 2012
我国大学生英语隐喻能力与语言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李杰 汕头大学 2012
我国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抄袭行为和语言错误分析研究:语料库语言学视角.贾冠杰 苏州大学 2012
俄罗斯人类中心主义范式语言学理论研究.赵爱国 苏州大学 2012
移动语言学习MALL与西部英语生态教学的整合模式构建-基于2006年来的历时研究.孟亚茹 西安交通大学 2012
宋元话本语言研究.周文 咸宁学院 2012
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新时期小说语言研究.江南 徐州师范大学 2012
“塔兰奇文本”语言研究.尼加提·苏皮 伊犁师范学院 2012
云南省西双版纳边境地区民族语言生活调查.周芸 云南师范大学 2012
基于“发现程序”设计计算机模型模拟儿童语言习得过程.赵亮 北京科技大学 2012
语言教师的专业判断发展研究.董辉 东北林业大学 2012
社会语言学视角的《歧路灯》语言研究.崔晓飞 河南大学 2012
汉英语言中兼格“兼”的认知机制研究.李香玲 河南大学 2012
基于语料库的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思想研究.谢群 黑龙江大学 2012
《语言文字规范化和标准化有效实施的路径探索》.易花萍 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敦煌写本医籍语言研究.王亚丽 兰州大学 2012
语言资源与规划理论的本土化.吴志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2
具身认知方式下的模糊语言研究.樊娜希 宁波大学 2012
中动及其相关去及物性结构——基于句法-语义-语用综合界面的跨语言比较研究.高秀雪 青岛农业大学 2012
中国日语学习者表达失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毛文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农民工语言城市化研究.夏历 沈阳师范大学 2012
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中蒙古族言语社区语言状况研究.邬美丽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2
基于语料库的日语周边性语言现象研究.朱鹏霄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2
语言中的去时间化研究.莫启扬 西南大学 2012
语言接触视角下四川沱江流域客家方言与毗邻带官话语法比较研究.王春玲 西南大学 2012
语言理据学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李二占 盐城师范学院 2012
服务经济背景下的语言服务研究——语言资源观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李现乐 扬州大学 2012
60年来《人民日报》套语嬗变研究——中国新闻语言现代性进程的一个视角.付伊 浙江财经学院 2012
语言结构、概念结构、语言使用的历史互动研究——以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演化为例.史文磊 浙江大学 2012
意向相关项,对象和语言意义——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解释学维度.高建民 西南政法大学 2012
语言分析与规范判断.杨松 厦门大学 2012
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朱子辉 中国人民大学 2012
东亚国家语言中汉字词汇使用现状研究.施建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2
法律语言与法治基本问题研究.程朝阳 烟台大学 2012
接受学视域中的中国政治语言研究.仝品生 曲靖师范学院 2012
我国语言产业及语言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张卫国 山东大学 2012
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薄守生 西华师范大学 2012
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组合范畴语法研究.满海霞 北京科技大学 2012
语言跨文化演变安全预警及濒危语言保护的复杂系统建模与计算机仿真.云健 大连民族学院 2012
无文字民族语言口传文学作品的记录与综合研究--以广西融水侗语为例.何彦诚 广西师范大学 2012
基于非平衡语言术语集的多重不确定性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孟丹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中国人言语行为的语言社会学探究.唐礼勇 浙江农林大学 2012
面向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广义量词理论研究.黄朝阳 厦门大学 2012
巴特勒和西苏理论比较研究:以身体、语言、女性性为中心.郭乙瑶 北京师范大学 2012
不完全语言判断的群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许叶军 河海大学 2011
基于语言知识库的英汉双向口译训练系统的研制.马立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1
改变语言改变认知吗?-语言表征对认知心理水平的模式识别与干预研究.徐芃 广州大学 2011
我国立法文本语言失范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董晓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传闻证据规则的语言学研究.邹玉华 中国政法大学 2011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理论研究.苏德超 武汉大学 2011
理性的复兴——乔姆斯基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胡朋志 宁波工程学院 2011
现象学视野中的语言.蔡祥元 山东大学 2011
文学自觉时代诗学论争的语言学考辨.朱恒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1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语言模因幽默的翻译--从语言模因到文化复制.苏奕华 黑龙江大学 2011
“语言学转向”视域下的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吴长青 湖北工业大学 2011
ESP导向下基于语言学及文化理论的BEC文本解构主义范式归解与研究.乔琼 武汉科技大学 2011
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发展的影响——以云南地方文献中的语言文献为例.赵锦华 玉溪师范学院 2011
幼儿语言发展及语言发展障碍的早期检测和干预.马维毅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地图语言艺术化研究.凌善金 安徽师范大学 2011
语言音乐学视野中的土家族母语音乐艺术及其当代人文价值研究.陈东 吉首大学 2011
东盟国家语言状况及广西语言发展战略研究.陈兵 广西大学 2011
性别语言变体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梁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角的EFL构式习得研究.詹宏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11
吴语处州方言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王文胜 杭州师范大学 2011
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区域族群语言语音数据库建设与研究.陈才佳 贺州学院 2011
课堂语言学习中的社会行为特征研究.王晓燕 湖南工业大学 2011
现代汉语时间词的语言类型学研究.余东涛 湖南理工学院 2011
基于意义进化理论的语言构建性研究.赵霞 江苏科技大学 2011
语言意义认知的形式与语用推断法实验研究:汉语等级含意检验.刘思 兰州大学 2011
翻译过程的语言学研究.徐莉娜 青岛大学 2011
三峡工程外迁移民语言生活状况调查研究.周卫华 三峡大学 2011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瑶族勉方言湘南土语个案研究.谭晓平 三峡大学 2011
任务型语言教学和多模态话语交际框架下的高级英语视听说课程研究.戴劲 同济大学 2011
外语教育语言学的多维思考.夏侯富生 温州大学 2011
外交语言“政治等效”翻译理论与实践.杨明星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2011
国际化进程中的城市语言接触研究——以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的语言生活为例.毛力群 浙江师范大学 2011
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语言学研究.胡素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韩国语与汉语被动语法的他者认识:以认知语言学为方法论.齐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语言使用与社会认同.付义荣 集美大学 2011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的网络交际中语码转换现象研究.柴磊 济南大学 2011
汉语动量结构状补句位选择机制及跨语言比较.周娟 暨南大学 2011
韩礼德的计算语言学思想研究.李学宁 江南大学 2011
哲学视角下语言评价理论的重建及验证.胡文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11
声调语言母语者的汉语特殊否定句语音习得研究——以泰、越、柬留学生为例.尹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1
基于词价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应用研究.苏向丽 鲁东大学 2011
利用丰富的语言学信息预测语音合成中的重音事件.赵建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英汉语言学书评语篇中的负向评价研究.布占廷 青岛大学 2011
藏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李丽娟 西藏大学 2011
陕北方言文化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接触研究.孟万春 延安大学 2011
江浙地区三峡移民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佟秋妹 中国计量学院 2011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疑问句系统的习得与认知研究.施家炜 北京语言大学 2011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甲骨、西周金文动词研究.闫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1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日语条件句习得研究.刘晓华 大连外国语学院 2011
清末中国人使用的日语教材——一项语言学史考察.鲜明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大明度经》及其异译经的语言对比研究.季琴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1
在中间语言习得理论框架下的日语语音习得研究.刘佳琦 复旦大学 2011
俄汉阐释动词词义的元语言释义对比.王洪明 黑龙江大学 2011
西周时期文学语言的因革.陈桐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1
后“五四”时期的语言路径与话语传播——1930年代的“大众语”问题研究.马友平 四川师范大学 2011
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研究.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 2011
新形势下国家语言文字发展战略研究.赵世举 武汉大学 2010
法律语言学科规划研究.张法连 中国政法大学 2010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语声调习得、训练及其神经机制.张林军 北京语言大学 2010
简牍日书文献语言研究.张国艳 济南大学 2010
汉语语言系统“关系”网络模型的计算机应用可行性研究——以“物质过程”小句为例.惠婷 同济大学 2010
网络语言所折射的大学生价值观分析及语义建模研究.孙莉玲 东南大学 2010
大兴安岭文化区域的文化语言多样性研究.阿拉腾 黑龙江大学 2010
欧盟促进语言多元化教育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比较研究.周晓梅 云南财经大学 2010
儿童汉语句法能力量表的研发和单纯性语言障碍(SLI)的诊断.杨彩梅 天津师范大学 2010
俄国文艺学中的语言学诗学倾向.凌建侯 北京大学 2010
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诗学理论研究.田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10
在华留学生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李利 华南师范大学 2010
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功能研究——以西藏、新疆地区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媒体为研究样本.赵丽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0
山岳风景区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乡土语言与适用方法研究.赵玫 北京理工大学 2010
现代民族器乐创作中新和声语言的探索与研究.匡君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儿童语言中空间、时间等语义范畴的发展.孔令达 安徽师范大学 2010
西方传教士与近代中日语言文化互动.孙建军 北京大学 2010
汉语国际教师课堂非语言语及规范研究.亓华 北京师范大学 2010
当代商务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比较视角.谷小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国际强势语言的形成规律及汉语走向世界战略研究.褚孝泉 复旦大学 2010
壮、汉、英三语背景下的语言迁移研究.黄影妮 广西工学院 2010
量词语言的生成类型学研究.伍雅清 湖南大学 2010
长沙、株洲、衡阳境内湘语和赣语边界的语言地理学研究.李永新 湖南商学院 2010
流行语的特殊语言符号结构及其运作逻辑.李明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原苏联国家语言现状和语言政策研究.张宏莉 兰州大学 2010
语言具身认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许先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0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言学习观.范连义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2010
“语言的逻辑分析”课题组的俄语语用学研究.许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英语倒装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袁秀凤 绍兴文理学院 2010
中、西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趋势.张培 天津财经大学 2010
秦东皮影戏剧本语言研究.田晓荣 渭南师范学院 2010
英语访谈节目中模糊语言的批评话语分析.蒋跃 西安交通大学 2010
蒙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文英 西北民族大学 2010
新疆哈萨克族语言使用及语言演变研究.曹湘洪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维吾尔语方言和语言有声数据库构建研究.玉素甫·艾白都拉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汉语欧化语法现象专题研究.崔山佳 浙江财经学院 2010
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现状分析与展望.黄国文 中山大学 2010
类型学视角下俄英汉语言和文化中的概念隐喻——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杨华 安徽大学 2010
自然语言处理和语料库技术在我国高校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俞敬松 北京大学 2010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汉语多模态书面语篇研究.杨增成 北京工商大学 2010
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韵律边界习得的实验和模拟研究.陈默 北京语言大学 2010
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王娟 昌吉学院 2010
ESP教学视阈下专业敏感度与学术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证研究.王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西南地区(广西)民族语言转用情况研究——以人口较多民族语言壮语为例.康忠德 广西民族大学 2010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语言量范畴和汉语量范畴的类型学研究.惠红军 贵州民族学院 2010
大众传媒的语言学阐释:传媒语言学研究.丁文 湖南文理学院 2010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湘西汉语方言研究.瞿建慧 吉首大学 2010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湘西土家语研究.向亮 吉首大学 2010
美国语言政策研究.李英姿 南开大学 2010
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大型辞书编纂、修订研究——以《汉语大词典》为例.胡丽珍 湘潭大学 2010
世界濒危语言影响模型及语言政策研究.卡米力·阿不都克力木 新疆大学 2010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刘艳春 中国传媒大学 2010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朱晓进 南京师范大学 2010
1949年以后大陆与台湾文学语言比较研究.张卫中 徐州师范大学 2010
中国现代文学的语言问题.张昭兵 乐山师范学院 2010
形式化视角之下的自然语言语法研究.王修力 安徽大学 2009
英汉语言空间的认知神经阐释.齐振海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9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思想研究.杨衍春 北京师范大学 2009
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产出语言及心理过程动态模型.马冬梅 东南大学 2009
语言中的高层转喻思维机制研究.陈香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9
基于南博会的汉语、英语及东南亚语言对应和语码互译的语料库建设.傅治夷 桂林工学院 2009
东北影视传媒视域中的和谐语言研究.高林波 吉林师范大学 2009
中国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评估指导标准研究.孙汝建 南通大学 2009
现代语言学理论视角的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体系构建.陈建平 宁波大学 2009
不同语境下语言的心理空间建构.马冬 齐齐哈尔大学 2009
中国语言学批评的缘起与流变.肖翠云 闽江学院 2009
语言与生态——西方自然语言观与当代生态诗学、美学的语言哲学基础建构.赵奎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自然语言中量化结构的逻辑分析和语义计算.张炯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2009
多语言信息获取中的用户相关反馈研究.吴丹 武汉大学 2009
基于多语言本体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系统及其应用研究.刘伟成 武汉科技大学 2009
基于语言技能评价体系的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周红 嘉兴学院 2009
胶东语言塔布(taboo)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李海英 鲁东大学 2009
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卢卫中 曲阜师范大学 2009
句子生成机制及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孟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09
基于语料库的早期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张云秋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SOV语言句法语义结构的类型学研究.唐均 西南交通大学 2009
英汉语言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席建国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2009
外媒针对中国事件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侯福莉 中国传媒大学 2009
新时代俄汉、汉俄语言学术语新编.丁晓梅 大连海事大学 2009
广东外来人口的社会语言学实证研究.杨筱霞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2009
汉语复句书读前后语言片段的非分句识别.李琼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湘西地区语言态度与语言保护研究.瞿继勇 吉首大学 2009
中国城市弱势群体语言环境和语言生活调查研究.王玲 南京大学 2009
两岸四地立法语言中的情态动词研究.苏小妹 南开大学 2009
语料库驱动的英汉语言接触研究——拉波夫的语言变异观.郭鸿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深度语言接触对词汇语义系统的影响——莫语词汇语义系统研究.王宇枫 天津大学 2009
郑玄语言学研究.李玉平 天津师范大学 2009
商代甲骨军事卜辞语言研究.李发 西南大学 2009
工业化过程中的语言变异与变化——江汉油田言语社区调查.孙德平 浙江财经学院 2009
中国语言方言濒危全浊辅音实验对比研究.彭春芳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2009
阿奎那语言哲学及其当代发展效应研究.董尚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09
魏晋玄学中的语言哲学思想研究.才清华 复旦大学 2009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知识表达系统研究.郑艳群 北京语言大学 2009
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理论框架下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项目:构建ESP一体化课程体系.龙芸 贵阳医学院 2009
滇西北高山峡谷区多民族杂居村落语言与文化接触关系研究.刘青 昆明学院 2009
立法语言研究.黄震云 中国政法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