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文学 >

关于新诗与诗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新诗*诗"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王泽龙(23篇),李章斌(14篇),方长安(14篇),张立群(12篇),王珂(11篇),吴思敬(11篇),张桃洲(11篇),姜涛(10篇),罗振亚(10篇),陈仲义(9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武汉大学文学院(47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40篇),北京大学中文系(37篇),南开大学文学院(31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8篇),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28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7篇),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26篇),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25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2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文艺争鸣》(118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92篇),《现代中文学刊》(62篇),《文学评论》(53篇),《南方文坛》(47篇),《江汉学术》(47篇),《新文学史料》(43篇),《当代文坛》(39篇),《当代作家评论》(33篇),《文艺研究》(32篇)。
2. 历年研究发展态势变化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王泽龙 华中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分行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 2021
1930年代中国新诗讲义与新诗的经典建构 2021
朱英诞诗歌的沉默意识及其书写 2021
一代心向远方的诗人 2020
“五四”新诗集序跋与新诗初期形象的建构 2020
现代白话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建构 2019
新中国70年现代白话与中国新诗形式建构研究之检讨 2019
传播接受视域中的中国现代诗歌发生与经典建构 2019
隐没的诗神重新归来——纪念《朱英诞集》出版 2018
中国现代诗歌分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8
“新诗的代际、群体和流派”主题论坛实录 2018
论朱英诞的诗 2017
科学思潮与现代汉语诗歌形式变革 2017
论卞之琳诗歌的古典语言意识 2017
对称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变革 2017
中国新诗百年的回顾与思考(专题讨论) 2017
人称代词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6
在诗歌里爱着,痛着——余秀华诗歌讨论 2015
徐訏的诗与禅 2015
现代汉语虚词与胡适的新诗体“尝试” 2014
现代汉语虚词与新诗形式变革 2014
朱英诞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2013
卞之琳诗歌与宋诗理趣传统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批准号:16ZDA240)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式比较研究”(13YJC75105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24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支持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中国现代诗歌形式研究”(2014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项目号:16ZDA24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项目批准号16ZDA2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创新资助项目)(2018CXZZ1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40)
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代汉语与现代诗歌”(YYZX0902)成果之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项目编号16ZDA240)的支持
2. 李章斌 南京大学
论文成果:
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从张枣的“元诗”说到当代新诗的“语言神话” 2021
新诗律问题的再商略——十二封谈诗书札 2020
痖弦与现代诗歌的“音乐性”问题 2019
昌耀诗歌的“声音”与新诗节奏之本质 2019
新诗韵律认知的三个“误区” 2018
自由诗的“韵律”如何成为可能?——论哈特曼的韵律理论兼谈中国新诗的韵律问题 2018
重审卞之琳诗歌与诗论中的节奏问题 2018
帕斯《弓与琴》中的韵律学问题——兼及中国新诗节奏理论的建设 2018
胡适与新诗节奏问题的再思考 2017
昌耀《致修篁》与完全意义上的情诗 2016
“九叶”诗群的凝成与左翼作家的“反向推动” 2015
重审“九叶”诗群的诗学倾向及其与左翼作家之关系 2015
“非格律韵律”:一种新的韵律学路径 2014
韵律如何由“内”而“外”?——谈“内在韵律”理论的限度与出路问题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野下的中国新诗节奏研究”(批准号17CZW069)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制度史》(项目编号:11&ZD112)
南京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岗位计划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野下的中国新诗节奏研究”(17CZW069)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3SJD750020)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野下的中国新诗节奏研究”(17CZW069)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野下的中国新诗节奏研究”(项目编号:17CZW069)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11&ZD112)研究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野下的中国新诗节奏研究”(批准号:17CZW069)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比较诗学视野下的中国新诗节奏研究”(批准号:17CZW069)
江苏作协二〇一三年“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项目《当代新诗音乐性问题的重审与再出发》
南京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岗位计划经费支持
南京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岗位计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比较诗学视野下的新诗节奏研究”(批准号:17CZW069)成果
江苏省教育厅二〇一三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3SJD750020
江苏作协2013年“重点扶持文学创作与评论工程”项目《当代新诗音乐性问题的重审与再出发》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3. 方长安 武汉大学
论文成果:
1987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新诗“经典”重塑 2020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写与新诗经典化——以《陕西教育》连载版《中国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2020
现代文学史著作对“新诗”的命名——以20世纪20~40年代文学史著作中的“无韵诗”为中心 2019
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 2019
传播建构与现代新诗评估范式的重建 2018
新诗知识生产与经典化功能——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 2018
百年新诗元问题重释 2018
读者视野中的徐志摩 2018
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问题与方法 2018
中国现代诗歌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的三重向度 2017
《凤凰涅槃》在民国选本和共和国选本中的沉浮 2016
对新诗建构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的现代诗学立场与诗歌史价值 2015
角落到中心的位移——选本与戴望舒《雨巷》的经典化 2015
文学史著中的闻一多形象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项目批准号:16ZDA18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186)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的前期成果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项目号:09BZW05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18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百年文学史著作与新诗经典塑造关系研究”(15AZW010)
国家留学基金的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百年文学史著作与新诗经典塑造关系研究”(15AZW010)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项目号:16ZDA186)的阶段性成果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项目编号:16ZDA186]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16ZDA186)阶段性成果
2012年度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国现代重要诗人接受现象研究”(项目号:2012YB010)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项目编号09BZW052)的部分成果
4. 张立群 辽宁大学
论文成果:
林莽论——兼及当代诗歌批评的“生长性”问题 2019
当代新诗研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兼及新诗史料的若干问题 2016
贺绫声:新世纪以来澳门新诗的城市书写 2015
中国新诗的旗意象 2014
杨炼论 2014
论193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 2014
1950至196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以《诗刊》(1957—1964)为个案 2013
从感悟“宇宙的灵魂”到一部个案式的新诗史——评吴晓东的《二十世纪的诗心》 2013
论199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 2013
“功用与审美”的“二律背反”——中国新诗的政治文化价值考辨 2013
论194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 2013
论1920年代新诗的国家主题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1辽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L11DZW01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课题“现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3M530328
2012年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当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编号201203104)的阶段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诗歌史研究资料选辑”(05JJD750.11-4401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通史”配套课题
2012年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203104的阶段成果
2011辽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L11DZW012)的阶段成果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L11DZW012)
辽宁省教育厅2013年一般项目“当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
2011年辽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编号:L11DZW012)的阶段性成果
2012年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的阶段成果,编号20120310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课题(2013M53032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课题“现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编号2013M530328)的阶段成果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课题(编号2013M530328)“现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研究”
5. 王珂 东南大学
论文成果:
论诗疗诗及诗歌疗法的价值 2019
截句的诗体学意义 2019
诗疗和诗教是新诗的两大现实功能 2017
新诗现代性建设要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和解 2016
新诗现代性建设要处理好五大社会生态关系 2016
新诗现代性建设要处理好五大个人生态关系 2016
新诗现代性建设的九大诗题 2016
论香港新诗的文体生态及香港诗人的诗体观念 2016
新诗现代性建设要重视八大诗体 2015
两岸四地新诗文体比较研究的缘由、意义及方法 2014
论新诗诗美的构建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诗现实功能及现代性建设研究”(17BZW071)
2018年东南大学高校基本业务费(人文社科)重大引导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新诗创新研究”
东南大学“中央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奖金”资助项目“当前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变迁与道德取向”(2242016S30066)的阶段性成果;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两岸四地新诗文体比较研究”(12YJA51058)成果之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751058)
东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球新诗文体生态调查及新诗现代性建设研究”(项目编号:3213005423)阶段性成果
东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球新诗文体生态调查及新诗现代性建设研究”(项目号3213005423)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诗现实功能及现代性建设研究”(17BZW07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两岸四地新诗文体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YJA751058)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王珂
东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球汉语新诗文体的变异融通调查、研究和数据库建设”(2242017S10001)
东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全球新诗文体生态调查及新诗现代性建设研究”,项目编号:3213005423
东南大学高校基本业务费(人文社科)重大引导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新诗创新研究”(2242018S10007)
东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2130054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诗现实功能及现代性建设研究”(17BZW071)阶段性成果
6. 吴思敬 首都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彭燕郊的意义 2021
诗坛万象·百年新诗学案 2020
回顾与展望:百年新诗访谈 2018
在传统与现代间行进的诗学(1949—1976) 2018
对古代与西方诗学文化的双重超越——百年新诗传统之我见 2017
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2017
一只踩着赤色火焰的火烈鸟——论唐祈的诗 2016
“北大三剑客”:西川、海子、骆一禾 2014
论北岛 2014
一个有水一般智慧的诗人 2013
特立独行 心系中华——台湾诗人郭枫印象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诗歌史资料选辑”(05JJD750.11-44012)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新诗,诗"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67项,其中2018年立项8项,2019年立项6项,2015年立项6项,2022年立项5项,2021年立项5项,2016年立项5项,2020年立项4项,2017年立项4项,2014年立项3项,2009年立项3项,2002年立项3项,2013年立项2项,2012年立项2项,2011年立项2项,2010年立项1项,2008年立项1项,2006年立项1项,2004年立项1项,2003年立项1项,1994年立项1项,1992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41项属于一般项目,15项属于青年项目,5项属于西部项目,4项属于重点项目,2项属于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媒介生态中的中国新诗流变研究.余蔷薇 武汉大学 2022
美国二十世纪中叶“新诗”跨媒介诗学研究.张逸旻 浙江大学 2022
新诗与中国现代音乐文学的发生——以五四一代音乐家为中心的考察.童龙超 西南大学 2022
中国现代经典新诗集版本流变研究.向阿红 长沙理工大学 2022
中国十四行诗与新诗格律化、现代化研究.周仁政 湖南师范大学 2022
20世纪汉语新诗对希腊神话的化用研究.颜炼军 浙江工业大学 2021
20世纪中国新诗语象变迁研究(1917-2000).张凯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1990年代诗人译诗与中国新诗的突围研究.方舟 武汉大学 2021
“新批评”的中国化与新诗的审美建构(1929-1949).罗振亚 南开大学 2021
汉语新诗韵律学的现代历程研究.张中宇 重庆师范大学 2021
百年新诗对“诗言志”的承传与新时代审美意识建构研究.王昌忠 重庆师范大学 2020
共和国70年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王文静 黑龙江大学 2020
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再发展与21世纪新诗的诗学建构研究.罗麒 天津师范大学 2020
旧诗派之“新诗”观研究(1917—1949).潘建伟 杭州师范大学 2020
“新诗潮”散佚文献整理与研究.刘福春 四川大学 2019
改革开放40年新诗批评史研究.李生森 云南大学 2019
当代汉诗创新诗体研究.黄永健 深圳大学 2019
吴越文化传统在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审美传承与转化研究.潘正文 浙江师范大学 2019
中国新诗神话意识研究.王凌云 云南大学 2019
中国新诗对称形式研究.高健 扬州大学 2019
未经整理的现代诗人全集编纂暨现代散佚新诗研究.杨新宇 复旦大学 2018
新诗史料学建设研究.张立群 辽宁大学 2018
西南联大诗人群翻译活动与中国新诗翻译理论建构研究.张强 南开大学 2018
意象派与中国新诗.陈希 中山大学 2018
中国现代新诗英译的传播与接受研究.王天红 吉林大学 2018
中国新诗的“以译代作”现象研究.熊辉 西南大学 2018
抗战时期的新诗刊物与中国新诗的嬗变.马正锋 湘潭大学 2018
“知识考古”与中国新诗论争文献的整理和研究(1916-1949).郑成志 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8
新诗现实功能及现代性建设研究.王珂 东南大学 2017
中国新诗现代进程中“经验诗学”的建构与作用研究.李海英 云南大学 2017
比较诗学视野下的中国新诗节奏研究.李章斌 南京大学 2017
现代汉语新诗语言计量研究.潘夏星 华侨大学 2017
新诗作家旧体诗词创作现象的发生学研究.赵思运 浙江传媒学院 2016
新时期以来新诗话语研究.汪雨涛 江西师范大学 2016
域外行旅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研究(1898—1927).卢桢 南开大学 2016
中国新诗节奏建构研究.王雪松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百年新诗选本与中国现代新诗的经典化研究.郭勇 三峡大学 2016
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研究.翟月琴 上海戏剧学院 2015
中国新诗建构与日本影响因素关联研究(1898-1945).罗振亚 南开大学 2015
百年新诗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蒋登科 西南大学 2015
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质与中国新诗的语言智慧研究.向天渊 西南大学 2015
新诗写作背景下的旧体诗研究(1917-1927).周军 贵州民族大学 2015
近百年文学史著作与现代新诗经典塑造研究.方长安 武汉大学 2015
《星星》诗刊与中国当代新诗的发展研究.王学东 西华大学 2014
新诗抒情主体研究.傅元峰 南京大学 2014
中国新诗的“身体”现代性研究.李蓉 浙江师范大学 2014
新诗现代化语境下的民间化进程批判.吴凌 贵阳学院 2013
1980年代新诗论者的诗学系列研究.陈卫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民间话语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研究 .刘继林 湖北大学 2012
早期新诗的话语场域研究 .伍明春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2
新诗观念史上的关键词谱系研究.赖彧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泰戈尔梵爱和谐思想对我国早期新诗生态的影响研究.戴前伦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1
中国当代新诗流派史.张永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0
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方长安 武汉大学文学院 2009
《创世纪》与台湾新诗的发展流变.白杨 吉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2009
中国古典诗学与20世纪新诗.杨景龙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2009
诗人译诗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王家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2008
20世纪新诗格律问题研究.张桃洲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6
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史.吴思敬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4
新诗语言形式研究.姜耕玉 东南大学世界华文诗歌研究所 2003
中国现代新诗诗美建构与唐宋诗词.陈学祖 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2
传统汉语诗体演变规律与新诗诗体建设.骆寒超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02
中国现代旧体诗与新诗.刘纳 吉林大学文学院 2002
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吕进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1994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潘颂德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992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王泽龙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研究及数据库建设(1917.1949).方长安 武汉大学
与"新诗,诗"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20项,其中2019年立项3项,2017年立项3项,2018年立项2项,2012年立项2项,2011年立项2项,2022年立项1项,2021年立项1项,2020年立项1项,2015年立项1项,2014年立项1项,2013年立项1项,2010年立项1项,2009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1项属于规划项目,7项属于青年项目,1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1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抗战地理空间与新诗诗风流变研究.庞云芳 安庆师范大学 2022
中国新诗集“序跋”研究(1918-1949).邓艮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1
抗战时期沦陷区新诗史料搜集、整理与研究.李朝平 重庆三峡学院 2020
民国基督教报刊中的新诗史料研究(1917-1949).薛媛元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9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研究.谢君兰 四川大学 2019
改革开放40年新诗批评学术史研究.陈爱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早期中国新诗的视觉现代性研究(1917—1927).张德明 岭南师范学院 2018
1980年代以来流散汉语新诗的跨界写作研究.崔春 山东大学 2018
百年新诗“跨文体写作”演进及形式伦理研究.杨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17
现代汉语语法与中国新诗的文体革命研究.赵黎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7
中国新诗的异域写作研究.李俏梅 广州大学 2017
“民国”以来的新诗教育研究.黄晓东 铜陵学院 2015
新诗诗性标准争议问题研究.胡苏珍 宁波大学 2014
胡适译诗与中国新诗文化转型之关系研究.蒙兴灿 浙江理工大学 2013
两岸四地新诗文体比较研究.王珂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930年代新诗对古典诗传统的“再发现”倾向研究.罗小凤 广西师范学院 2012
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民族性的建构之研究.刘长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西方哲学与中国新诗.雷文学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都市文化与中国新诗研究.卢桢 南开大学 2010
中国现代诗人的英语诗歌翻译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1915-1950).陈太胜 北京师范大学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