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语言、文字 >

关于跨文化的选题分析报告

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
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跨文化"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董晓萍(14篇),单波(13篇),郭继荣(11篇),陶家俊(10篇),肖珺(9篇),安然(7篇),姜飞(7篇),何明星(7篇),史兴松(7篇),李勇(7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2篇),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8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33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30篇),北京外国语大学(29篇),上海外国语大学(29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6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6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6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5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电影文学》(221篇),《语文建设》(153篇),《中国教育学刊》(122篇),《电影评介》(110篇),《青年记者》(107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03篇),《心理科学进展》(91篇),《传媒》(80篇),《新闻爱好者》(76篇),《当代电影》(73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与高等教育 2020
文化主体性与跨文化 2019
大工匠神鲁班故事新论——从跨文化民间叙事学的角度切入 2019
传统工艺、多元社会模式与高等教育 2018
新疆史诗故事、佛典文献与毛毯绘画 2018
钟敬文建设中国民俗学派的背景与趋势 2017
手工业与工业化技术:中印手工纺织业的比较 2017
跨文化对话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步建设 2016
翻译与跨文化——解读(德)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翻译经过、发现与意义(下) 2016
钟敬文留日研究:东方文化史与民俗学 2016
翻译与跨文化——解读(德)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翻译经过、发现与意义(上) 2016
中法专家致力跨文化研究 2015
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主体性 2015
新时期民俗学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学理论与方法论”(16JJD750006)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初期成果,项目批准号:16JJD750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视野下的民俗研究”(编号:16JJD750006)的子课题成果。项目主持人:董晓萍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方法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5JJDZONGHE003)子课题的成果。项目主持人:金丝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总项目编号:07&ZD037)的子课题成果,首席专家:董晓萍、王一川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50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视野下的民俗文化研究”(编号:19JJD7500003)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方法论研究”(项目批准号:15JJDZONGHE003)子课题的成果,项目主持人:金丝燕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方法论研究”(15JJDZONGHE003)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视野下的民俗文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6JJD750006)的子课题成果
2. 单波 武汉大学
论文成果:
记者角色的地方性实践与记者比较范式的跨文化重构 2020
面向跨文化关系:报道他者的可能性 2020
他者的分享与分享的他者:Quora社区中国知识分享的跨文化分析 2020
海外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建构——基于语料库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2018
新探索与内卷化:2015-2017年西方跨文化传播研究述评 2018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势 2017
论国家形象跨文化转向的可能性 2017
跨文化互动与西方传教士的中国形象认知 2016
跨文化传播视野中的他者化难题 2016
比较新闻学的新问题与新方法 2016
建构具有对话性的中国形象——评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 2015
边缘人经验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2014
“全球本土化”的跨文化悖论及其解决路径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与跨文化传播”(项目编号:16JJD860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12AXW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2AXW006)的成果之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与跨文化传播”(16JJD860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12AXW006)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与跨文化传播”部分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2AXW0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攻关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与跨文化传播”(项目编号:16JJD860004)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跨文化传播”(16JJD860004)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12AXW006)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860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CNU17A06008)的研究成果
3. 郭继荣 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成果:
“新思维”与“文化例外”: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历史镜鉴与哲学反思 2020
跨文化视域下翻译行为影响要素体系及其作用路径分析 2020
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翻译:时代意义与实践难点 2020
“一带一路”倡议下社会文化情报决策支援路径研究 2018
系统聚类在英语外交新闻计量文体特征中的应用 2018
文化翻译政治策略的理据及模型构建 2018
符号互动论视阈下国际恐怖主义新生态的跨文化阐释 2017
家族相似视阈下文化意象可译度研究 2017
跨文化外推视阈下的“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提升路径 2017
复杂适应系统视阈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究——从西学东渐到中国文化走出去 2017
跨文化视角下美国情报失误实证研究 2015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类重大培育项目“明末儒耶对话的文化间性阐释及其当代价值研究”(G2020KY05101)
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图书出版走出去中的译介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2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效能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15BYY088)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形象建设与外宣翻译效能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017K009)研究成果之一;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陕西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编号:2016ZB002)研究成果之一;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自觉视域下的陕西形象构建研究”(编号:2016K001)研究成果之一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陕西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6ZB00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自觉视域下的陕西形象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6K001)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翻译政治策略研究”(编号:2016k006);陕西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陕西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6ZB002)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效能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编号:15BYY088)研究成果之一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西自贸区人文交流与合作新模式研究”(19JK038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效能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BYY088)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类重大培育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文化情报支援数据平台建设研究”的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效能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编号:15BYY088)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梦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J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重大培育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社会文化情报支援数据平台建设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YY08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效能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BYY08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语义网的中国对外政治话语隐喻图景及其译介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分别为:2020-GMB-046、2020M683442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J19)
国家民委项目“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陕西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6ZB002)及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形象建设与外宣翻译效能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K009)的成果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梦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编号:2014J19)研究成果之一
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自信与西安城市形象构建研究”(编号:17X09)的研究成果之一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梦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4J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4. 陶家俊
论文成果:
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瑞查兹的跨文化异位认同研究 2020
钱锺书《谈艺录》中的中西诗学共同体意识 2020
跨文化视阈中的文学关联——论萨义德、劳伦斯和卡桑诺瓦的文学关联理论 2019
英国现代主义者对中国古典文明的美学阐释 2018
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对英国文学的跨文化选择 2018
唯美中国的诱惑:20世纪30年代牛津才子的中国之旅 2018
现代性的生死断裂——1976年福柯与鲍德里亚视野中的生死边界 2018
左翼思想视野中的中国妇女——史沫特莱的中国书写研究 2016
论萨义德“理论旅行”的批评实践观 2016
西方阐释学与读者反应理论在中国的跨文化接受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现代旅行文学的中国叙事研究”(2016jj021)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2010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摹仿诗学的革命”(项目编号:NCET-10-0256)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中国妇女形象研究”【项目批号:15CWW02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英国现代主义对中国古典文明的美学阐释”(20AWW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的文学场:20世纪中英现代主义的对话与认同”(11BWW00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跨文化的文学场:20世纪中英现代主义的对话与认同研究”(11BWW0009)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美国现代女性视域中的民国妇女研究”【项目批号:2014QNWX27】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的文学场:20世纪中英现代主义的对话与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1BWW009)的阶段性成果
5. 肖珺 武汉大学
论文成果:
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难点及其理论回应 2021
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叙事研究 2020
粉丝社区的面子协商:一种跨文化传播视角 2019
“泛喜马拉雅地区”跨文化传播共同体建构的可能性 2018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模型及其对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2017
跨文化虚拟学习团队:新疆新闻传播学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情况与学习效果研究 2016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脉络 2015
跨文化适应研究的解读、进展与趋势——访文化适应理论奠基人约翰·贝瑞教授 2015
认同危机:基于国家形象塑造的网络跨文化传播研究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武汉大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274183)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项目(103-27502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跨文化传播”(16JJD860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860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XWB024)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基金资助“新技术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之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媒体融合创新实践”(19FXWB024)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9BXW019)
6. 安然 华南理工大学
论文成果:
中方外派管理者的跨文化适应压力及应对机理 2019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评估体系建构初探 2017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评估维度研究 2017
移动社交媒介对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研究 2017
华裔新生代公共外交能力研究 2016
意识形态下的新闻图式:英国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选择性误读” 2014
解析跨文化传播学术语“濡化”与“涵化”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项目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研究”(12BXW03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16ZDA2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221)
广东人文社科国际创新平台项目“以企业为载体的文化融合研究”(2014WGJHZ001)
201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孔子学院的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研究——以英国为例”(2013XMS12)
广东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创新平台“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的研究成果之一~~
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项目成果之一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跨文化"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164项,其中2019年立项21项,2017年立项14项,2018年立项12项,2012年立项12项,2013年立项11项,2021年立项10项,2014年立项10项,2020年立项9项,2016年立项9项,2015年立项9项,2011年立项8项,2022年立项6项,2010年立项6项,2005年立项6项,2008年立项3项,2007年立项3项,2004年立项3项,2009年立项2项,2006年立项2项,1997年立项2项,2003年立项1项,2001年立项1项,1999年立项1项,1996年立项1项,1992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103项属于一般项目,37项属于青年项目,10项属于西部项目,8项属于重大项目,6项属于重点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理雅各《中国经典》译释策略及跨文化传播研究.张萍 上海政法学院 202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一带一路”合拍片的跨文化共情传播研究.杨柳 北京工商大学 2022
跨文化视域下中美日动画电影审美价值观与国际传播策略研究.杨建华 青岛科技大学 2022
包容民族地区跨文化用户的信息交互设计研究.韩海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2
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误解冲突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亓华 北京师范大学 2022
新时代国家教育开放战略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跨文化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谭瑜 中南民族大学 2022
中华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与推进策略.周惠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21
跨文化视域下长沙窑古陶瓷设计变迁研究.李辉 湖南大学 2021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当代价值观调查项目的中国认知研究.张路黎 中南民族大学 2021
中国对外传播的跨文化转向及其路径研究.林莉 安徽大学 2021
20世纪以来的戏曲跨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的文化认同研究.郭超 中山大学 2021
当下中国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教育回应.王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和而不同”视角下跨文化经历对普遍信任的影响研究.白丽英 福州大学 2021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社会群体的防疫决策心理机制比较研究.张克顺 青岛大学 202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万里茶道”跨文化传播研究.赵鹏升 武夷学院 2021
“跨文化修辞”视角下的中国研究生英语学术语篇特征历时研究.战菊 吉林大学 2021
现代新儒家跨文化传播模式研究.金小方 合肥学院 2020
少林武术在日本跨文化形态生成的实证研究.张国栋 西南大学 2020
庄子命运观的跨文化研究.袁艾 清华大学 2020
跨文化互动视域下的托莱多城市史研究(1085—1284).王玖玖 中山大学 2020
跨文化视域下《文心雕龙》在西班牙的诠释性研究.张雅惠 厦门大学 2020
跨文化视野下的非洲哲学研究与译介.王俊 浙江大学 2020
跨文化体验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李加军 江苏大学 2020
“一带一路”倡议下创新创业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李辉 西北工业大学 2020
中外戏剧经典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陈戎女 北京语言大学 2020
《和汉朗咏集》之中国文学接受的跨文化阐释与研究.吴雨平 苏州大学 2019
中国武术科学话语体系构建及跨文化传播研究.支川 南京体育学院 2019
跨文化视角下人工智能的伦理嵌入机制研究.王亮 西安交通大学 2019
在华西方旅居者的中国故事书写及其跨文化传播研究.王媛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
中美跨文化背景下人情关系对腐败行为的影响和心理机制研究.定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多元价值的跨文化能力理论建构研究.戴晓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南亚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与提升路径研究.戚剑玲 南宁师范大学 2019
基于日常生活史视角的“十三行”跨文化传播研究.韩红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壮族非遗传承与乡村文化复兴的耦合机制研究.周飞伶 南宁师范大学 2019
“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路径研究.赵君香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2019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研究.刘志刚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19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跨文化教育研究.高宝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跨文化戏剧四十年.沈林 中央戏剧学院 2019
中美“负责任创新”跨文化比较研究.李平 清华大学 2019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亚华裔跨文化经济行为研究.雍琳 西北师范大学 2019
中缅跨境民族跨文化教育与边疆文化安全治理研究.杨明宏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国家华侨华人谱牒跨文化传播研究.邢永川 广西大学 2019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澳大利亚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陈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艺术美学领域跨文化阐释的空间性研究.李庆本 杭州师范大学 2019
全球史视域下17世纪中俄两国早期交往的跨族群、跨大陆、跨文化特征研究.孔源 首都师范大学 2019
基于群际接触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多维融入发展模型研究.曹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罗伯特·白英跨文化叙事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汪云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培养跨文化交际情感能力的外语教学模式研究.郑萱 北京大学 2018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历史、形态和跨文化政治研究.余夏云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体系构建及传播模式研究.漆谦 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 2018
亚洲命运共同体与环喜马拉雅跨文化研究.李希光 西南政法大学 2018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艺复兴”——20世纪上半叶留学艺术家绘画研究.杨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价值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张三元 武汉工程大学 2018
美国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时、度、效研究.刘荣 四川大学 2018
南海《更路簿》的跨文化研究与国际传播.张军军 海南大学 2018
中国舞蹈跨文化交流理论与实践研究.郭磊 北京舞蹈学院 2018
跨文化视角下“美好生活”的价值底蕴及现实构建研究.钟芙蓉 长沙理工大学 2018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美地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李牧 东南大学 2018
中尼印藏族乡村影像的本土化表达与跨文化传播的多点民族志研究.陆双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7
网络空间语境下“一带一路”跨文化分众传播与话语策略研究.周翔 武汉大学 2017
船山学的跨文化发展与当代建构研究.韩振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语境下的叙事策略研究.王曙光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7
新疆维吾尔族形象的重塑:乡村影像的本土化表达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孙传国 塔里木大学 2017
体育人类学视角下中国朝鲜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杨长明 吉林大学 201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蔡海龙 北京工商大学 2017
跨文化接触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吴卫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1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网络游戏在东盟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薛强 广西大学 2017
宁夏回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研究.虎晓东 宁夏大学 2017
跨文化视域中晚清小说现代性研究.方頠玮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新疆民族间跨文化传播的经验与问题研究.熊建军 石河子大学 2017
当前类型电影跨文化策略研究.冯欣 中央美术学院 2017
“互联网+”视域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中的跨文化学习研究.朱敬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蒙汉民族交往与“走西口”现象的跨文化研究.王换芳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6
基于泛在媒体网络的中国电影跨文化绩效提升途径研究.李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中外跨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再生产研究.撒露莎 中南民族大学 2016
本土媒体报道国际新闻的跨文化伦理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唐佳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跨文化视阈下青少年运动行为与健康促进的实证研究.张惠红 东南大学 2016
内蒙古地区蒙传和汉传佛教仪式诵经音乐跨文化比较研究.董波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域下回鹘文汉译佛经的跨文化翻译研究.张巧云 西南科技大学 2016
跨文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民族想象与认同.赵博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6
留日蒙古族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与对策研究.套图格 赤峰学院 2016
跨文化交流视角下跨国公司内部冲突管理及跨文化适应研究.邓一恒 西南财经大学 2015
《京报》外译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王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
跨文化视阈下唐诗在西方的译介与研究.李春蓉 四川大学 2015
古希腊悲剧在近现代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实践研究.陈戎女 北京语言大学 2015
跨文化视域下的中西跨国婚姻研究.秦博 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2015
基于计算机中介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研究.李清平 中南大学 2015
跨文化视阈下的康巴藏族文学研究.朱霞 西藏民族学院 2015
跨文化视域下佛教图像的象征图式研究.王忠林 盐城师范学院 2015
中国企业走出去跨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范徵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5
基于跨文化互动下的中国近现代汉传因明研究.曾昭式 中山大学 2014
维汉民族跨文化交际话语研究.王玲 新疆大学 2014
现当代舞蹈的传播与跨文化研究.欧建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跨文化视阈下的19世纪入华新教传教士汉语基督教文学研究.邱业祥 河南大学 2014
体验经济及其跨文化管理实践研究.赵放 吉林大学 2014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越南如清使在华交往活动研究.禹平 吉林大学 2014
跨文化修辞视阈下中国学者英语学术期刊论文写作与发表研究.穆从军 上海海事大学 2014
皮尔斯符号理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颜青 重庆师范大学 2014
跨文化宗教学的理论建构与主题研究.王桂彩(思竹) 浙江大学 2014
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王晓葵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张红静 山东大学 2013
中国新移民在南非的跨文化适应研究.陈凤兰 福州大学 2013
运用认知诗学对跨文化叙事理解的探索.张叶鸿 清华大学 2013
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研究.曹丽虹 伊犁师范学院 2013
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有效性的控制实验研究.漆谦 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 2013
中美跨文化背景下权力心理表征的特点、影响因素和激活机制研究.定险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英语国际语视角下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研究.任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
民族复兴背景下“中国道路”的跨文化研究.高旭红 西北工业大学 2013
来华非洲人社会交往和跨文化适应研究.李慧玲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13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模式研究.谭瑜 中南民族大学 2013
社会情感的语音生成与认知的跨语言跨文化研究.顾文涛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弥尔顿在中国的跨文化之旅研究 .郝田虎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研究 .高永晨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路径研究 .彭仁忠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孟子》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 .杨颖育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
跨文化交流背景中的“十七年电影”研究.李玥阳 中国传媒大学 2012
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研究 .单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2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研究 .安然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12
提升我国媒体对重大事件报道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研究 .陈红梅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2012
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 .张景云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2012
跨文化语境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转型研究 .殷国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12
新疆锡伯族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使用与社会认知研究 .王晓江 新疆大学 2012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影响力研究 .安然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12
中国电影影像表达的跨文化传播.陈晓伟 郑州大学 2011
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孟建 复旦大学 2011
中国国家形象及其软实力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王异虹 北京大学 2011
跨文化的文学场:20世纪中英现代主义的对话与认同研究.陶家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1
儿童社会创造性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谷传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庄子》文学的跨文化研究.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
儿童社会创造性的跨文化研究:基于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谷传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张昆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战后中国题材英语作品的跨文化研究.张喜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学部 2010
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及跨文化英语教学实践研究.宋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中国跨国企业跨文化冲突及其战略定位研究.蔡建峰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0
中英文跨文化语言剽窃文本自动识别技术研究.秦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0
近代上海英文出版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跨文化传播研究(1867-1941).孙轶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2010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综合评价研究.樊葳葳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
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田晖 中南大学商学院 2009
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内在因素的跨文化研究.张惠红 东南大学体育系 2009
藏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刘永文 西藏大学文学院 2008
中国当代对外政治话语-建构模式与跨文化语用研究.尤泽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科基地 2008
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英文演讲之批评话语分析.纪玉华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2008
西南少数民族特殊儿童社会适应性的跨文化研究.申仁洪 重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研究所 2007
来华留学生语言社会化进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史兴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2007
言者意义推断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唐德根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7
儿童道德认知与道德教育跨文化实验研究.刘华 浙江大学 2006
儿童道德认知与道德教育跨文化实验研究.刘华 浙江大学 2006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基于跨文化变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李绪红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05
翻译中人际意义的中跨文化建构.郑元会 西藏民族学院 2005
跨文化视野中的跨学科研究.何云波 中南大学 2005
城乡文化冲突与跨文化传播.袁艳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跨文化交际中言语信息差及其调控的研究.许丽芹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外语系 2005
民族体育跨文化研究.陈青 西北师范大学 2005
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防御机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陈中永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2004
跨文化视野中的卡夫卡研究.曾艳兵 青岛大学文学院 2004
中英时事述评篇章跨文化对比分析.杨敏 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2004
评价理论、跨文化自传和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潜力研究.李战子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二系 2003
文化诗学:文学批评的跨文化视野与现代性进程.蒋述卓 暨南大学 2001
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活动原理.黄振定 湖南师范大学 1999
语言指代现象的跨文化交际研究.熊学亮 复旦大学外文系 1997
对外开放中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研究--英汉比较语用学.陈治安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997
莎士比亚的跨文化阐释--莎士比亚与中国文化的互渐研究.杨林贵 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1996
中美儿童数学认知发展及能力水平差异的跨文化研究.刘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992
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与管理研究.安然 华南理工大学
与"跨文化"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139项,其中2010年立项18项,2013年立项16项,2018年立项13项,2017年立项12项,2020年立项11项,2015年立项11项,2019年立项10项,2021年立项9项,2012年立项9项,2011年立项9项,2009年立项8项,2022年立项5项,2016年立项4项,2014年立项4项;立项项目中,73项属于青年项目,48项属于规划项目,9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5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2项属于重大项目,1项属于自筹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面向触觉体验的跨文化非遗共创方法研究.王巍 湖南大学 2022
跨文化视野下西方学者的中国园林研究(1900-1950年).洪泉 浙江农林大学 2022
基于新媒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及活化研究.何春雨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2
“在地国际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研究.王小青 华中科技大学 2022
跨文化视阈下《二十四诗品》在西方的译介与研究.李春蓉 四川大学 2022
法国戏剧经典在中国的跨媒介传播与跨文化阐释.徐欢颜 西南大学 2021
17-19世纪东方外销纺织品上的“中国风”与海上丝路跨文化交流研究.宋炀 北京服装学院 2021
跨文化视域下伊文思涉华纪录片研究.张同道 北京师范大学 2021
粉丝共同体的跨文化建构及其国际传播价值研究.侯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1
本色化自觉与跨文化书写:谢颂羔的翻译与创作研究.赵晓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1
中国茶母国形象的跨文化解析与提升研究.林帜 大连海事大学 2021
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跨文化戏剧的伦理表达研究.王璐 暨南大学 2021
疫后时代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的跨文化研究.张凡 暨南大学 2021
中国形象:跨文化视角下20世纪新移民文学影视改编研究.马阿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
跨文化舞蹈传播视域下的俄罗斯男子芭蕾教学研究.赵鸿 山东大学 2020
丝绸之路视域下中原乐舞的跨文化交流研究.刘斌 许昌学院 2020
“第三空间”理论视角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机制研究.杨元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020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手稿跨文化阐释研究.刘小龙 中央音乐学院 2020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中国“地方”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研究.雷璐荣 重庆文理学院 2020
自我意识在恐惧管理中的作用机制及跨文化研究.范小月 江苏师范大学 2020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华武术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周圣文 湖南科技学院 202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跨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周惠新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02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王艳红 鲁东大学 2020
跨文化互动视角下“来华留学研究生-导师”耦合关系及协同成长策略研究.孔兰兰 江苏大学 2020
语言特质与跨文化人才培养对“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影响机制研究.张雨微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0
生态心理学视域下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动态研究.王福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从想象到接触:文化身份危机视域下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对话研究.李华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手工艺跨文化发展和创新研究.王慧卉 青岛滨海学院 2019
跨文化语境下英语学习者具身互动能力提升研究.王容花 湖南大学 2019
“第三空间”视域下中外大学生在线跨文化互动的多模态研究.石晓玲 南通大学 2019
跨文化视野下莫言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王汝蕙 吉林大学 2019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中跨文化邻避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范对策研究.胡健 重庆理工大学 2019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转译机制研究.矫雅楠 山东大学 2019
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策略实证研究——以云南省为例.刘俊玮 云南大学 2019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研究.赵翔 山东大学 2019
中资在德企业跨文化管理研究.潘亚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
跨文化交际伦理规范构建研究.蒋晓萍 广州大学 2018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模型的构建和多维影响因素研究.孟茜 长春理工大学 2018
跨文化翻译研究.周宣丰 五邑大学 2018
莎剧在当代中国的跨文化戏曲改编研究.刘昉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2018
文化异质性与跨文化团队创新研究.李福荔 西安交通大学 2018
中美儿童模仿策略选择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王志丹 江苏师范大学 2018
新时代武术中美跨文化传播研究.孙刚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问题及跨文化建设研究.李桂真 菏泽学院 2018
跨文化语境下的MCLC期刊研究.秦烨 苏州大学 2018
尼古拉斯·周思的跨文化叙事研究.张丽丽 南通大学 2018
跨文化视角下近代中日小说观念变革研究.刘小荣 天津理工大学 2018
跨文化交流视角下英语国家云冈石窟文献整理、翻译与研究.刘鸿庆 山西大同大学 2018
中美3-6岁幼儿“家”概念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王任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跨文化视域下辜鸿铭儒家文化传播研究.唐慧丽 惠州学院 2017
《论语》儒家思想英译及其跨文化意义研究.张小曼 合肥工业大学 2017
“国际人文主义”的双重跨文化实践:白璧德与学衡派的关系研究.李欢 广东海洋大学 2017
跨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批评.张元 广东财经大学 2017
跨文化视域下“丝绸之路”纪录片研究.刘云飞 重庆邮电大学 2017
孔子学院与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融合发展的探索.张心蔚 北京师范大学 2017
新疆古代传播中的跨文化融合研究.张唐彪 喀什大学 2017
大学英语教育背景下借由《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反思导向教学法培养学习者的思辨能力.谢芹 中国政法大学 2017
跨文化视域下“一带一路”与体育文化传播研究.袁书营 山东大学 2017
跨文化交流学视角下的公共外交研究.郭威 山西大学 2017
跨文化交际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对策与路径研究.朱霁 湖南工程学院 2017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孔子家语》英译研究.伊咏 常州大学 2016
高校出国短期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跟踪研究.金玉花 福州大学 2016
中国西班牙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话轮转换方式的多模态研究.张志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基于大学生跨文化体验的跨文化能力维度的本土化研究及量表研制.李加军 江苏大学 2016
中国企业跨国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动态分析研究.李艳 厦门大学 2015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习投入的跨文化比较.徐丹 湖南大学 2015
联通和对话视域下的翻转课堂实证研究—以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杨昊 江南大学 2015
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社会网络的视角.张悦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中美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跨文化比较.周珂 河南大学 2015
撒哈拉以南非洲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调查研究.吴强 浙江师范大学 2015
跨文化视域下的法国毛主义研究.徐克飞 北京师范大学 2015
云南伊斯兰教的跨文化对话研究.马创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5
高校外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发展路径研究.吴卫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15
跨文化视野下的蒙古民间幻想故事类型研究.白秀峰 呼伦贝尔学院 2015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之外宣翻译研究——以越剧为例.凌来芳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15
论辩体裁语篇功能跨文化对比研究.刘丹 黑龙江大学 2014
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张成军 扬州大学 2014
交融与冲突:新世纪内地、香港、台湾电影跨文化传播研究.钱春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李红丽 山西财经大学 2014
跨文化的文类构建:以晚清民国文学翻译为例.张丽华 北京大学 2013
中医药跨文化传通——英国地区的人类学考察与传播学分析.严暄暄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3
沪、港、新、北华人四城与北欧五国中学教育跨文化比较-基于PISA数据多元统计分析.李晓煦 复旦大学 2013
中日儿童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任波 天津大学 2013
跨文化视域下的爱默生思想研究.龙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3
莎士比亚戏剧在当代中国跨文化改编与演出研究.张瑛 南京大学 2013
近代戏曲译介与跨文化评价个案研究.江棘 中国人民大学 2013
新媒体语境下的动画跨文化研究.王可越 中国传媒大学 2013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跨文化影像改编研究.李萍 北京语言大学 2013
跨文化语境下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研究.赵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跨文化影像写作:海外华人独立纪录片研究.王庆福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跨文化视阈下的赛珍珠英译《水浒传》研究.钟再强 南通大学 2013
新疆高校汉维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禁忌语对比研究.于志浩 塔里木大学 2013
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跨文化问题研究.张利满 东北师范大学 2013
基于综合语言活动的翻译研究——以三至五世纪佛教和基督教的跨文化发展为例.蒋哲杰 上海海事大学 2013
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对外传播研究.李庆本 北京语言大学 2013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奢侈品感知价值和品牌态度影响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侯丽敏 华东理工大学 2012
基于跨文化视角的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陈德金 上海交通大学 2012
西藏中小学汉族教师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程东亚 西藏大学 2012
儿童同伴交往中的资源获得行为及其社会适应意义的跨文化比较.曹睿昕 中国人民大学 2012
跨文化的草根艺术——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特质研究.李敬民 信阳师范学院 2012
内地高校港澳台学生与大陆师生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问题研究.付永钢 暨南大学 2012
全球化语境下的身份认同与跨文化能力研究.任裕海 南京大学 2012
语言跨文化演变安全预警及濒危语言保护的复杂系统建模与计算机仿真.云健 大连民族学院 2012
中西文化在戏剧中碰撞与交融——中国现代戏剧的跨文化改编(1907-1949).胡斌 南通大学 2012
跨文化管理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策略研究.徐波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2011
基于跨文化语境的赖肖尔与东西方交流.张素菊 吉林大学 2011
中日小学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跨文化比较研究.李广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中美高校学生学习行为差异与教师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差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程宏宇 浙江大学 2011
孔子学院中方教师的跨文化适应和传播能力研究.安然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声音重塑——当代中国电影声音创作的跨文化状态及特征研究.吕甍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1
当代跨文化语境下中西设计比较研究.张雅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1
大学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潘亚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1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体系研究.孟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现代性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冯小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0
跨文化远程虚拟团队共享领导机制及领导策略.何斌 广东工业大学 2010
自有品牌成长与作用机理及跨文化比较研究.李健生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中国跨国企业外派经理跨文化能力开发研究.徐笑君 复旦大学 2010
跨文化视角下的话语研究——《仪礼》作为“礼性诠释”观照下的教育与沟通文本.胡美馨 浙江师范大学 2010
文学影视改编的跨文化研究.周建华 巢湖学院 2010
跨文化互动的逻辑认知机制与计算机模拟研究.鞠实儿 中山大学 2010
中加大中学生问题行为、恋爱状况及依恋关系的跨文化研究.李志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跨文化语境中的影视艺术传播研究.彭文祥 中国传媒大学 2010
西文东渐与中国早期电影的跨文化改编(1913-1931).徐红 盐城师范学院 2010
跨文化语用学视野下的英汉商务语篇翻译研究.余祥越 湖州师范学院 2010
实施藏汉英三语教育促进跨文化理解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以四川藏区为例.王慧 乐山师范学院 2010
基于语料库的近代中日汉字术语生成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刘凡夫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京剧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吕世生 南开大学 2010
跨文化交际中留学生语用习得研究.赵瑾 天津科技大学 2010
跨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黄永红 黑龙江大学 2010
中亚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对汉语学习影响研究.刘宏宇 新疆师范大学 2010
世界华文文学中的跨区域跨文化现象研究.刘俊 南京大学 2010
跨文化作家笔下的现代性书写研究.周桂君 吉林大学 2009
跨文化传播前沿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孙英春 中国传媒大学 2009
中国文化精神与汉语熟语的跨文化传播.胡晓研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跨文化戏剧:西方戏剧在中国的改编和演出研究.何成洲 南京大学 2009
跨文化传播与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梅启波 郑州大学 2009
多元文化场中大学生跨文化交往力的培养.刘莉 广州大学 2009
中德跨文化语篇中他者与自我的互融建构.孔德明 南京大学 2009
汉英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王建华 绍兴文理学院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不享受套餐优惠

购买后在我的已购内容中查看
当前余额:金币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