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关于接触的选题分析报告
于生成 | 每月更新,敬请关注主题概览
1. 研究动态
下图是"接触"2010年至今的研究趋势。
2010年以来,发文较多的学者是:高承海(13篇),喻国明(13篇),敏春芳(11篇),万明钢(10篇),薛可(8篇),余明阳(7篇),艾娟(7篇),王克非(7篇),陈保亚(6篇),管健(6篇)。下图是作者合作网络图。
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39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2篇),北京大学中文系(29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6篇),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1篇),吉林大学文学院(19篇),兰州大学文学院(18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7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7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7篇)。
发文数量较多的期刊有:《青年记者》(235篇),《民族语文》(78篇),《中国教育学刊》(72篇),《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66篇),《领导科学》(65篇),《中学政治教学参考》(63篇),《美术观察》(58篇),《传媒》(57篇),《中国书法》(57篇),《出版广角》(54篇)。

发文较多的学者成果
1. 高承海 西北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民族接触减弱民族本质论:文化认同与文化相似性的中介作用 2020
消极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阻碍群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2019
改变民族内隐观可促进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 2018
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机制:一项整合的研究 2018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问题与建议 2016
民族刻板印象:形成途径与影响因素 2016
群际接触次级转移效应(STE)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 2016
群际接触理论的新进展:想象性接触假说 2014
群际威胁:影响因素与减少策略 2014
民族接触促进跨民族互动的心理机制 2014
种族心理的认知神经机制 2013
儿童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2013
民族本质论对民族认同和刻板印象的影响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项目(MJZXHZ1501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8M643820XB)的资助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心理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7-GMC-003)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GG15008)的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ZONGHE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研究”(13BMZ004)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2017-GMC-003)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5A-014)
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民族接触促进民族交往的机制研究”(2015A-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内地民族班学生交往为例”(15JJDZONGHE019)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2019-GMC-002)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民族接触促进民族交往的机制研究”(2015A-014)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内地民族班学生交往为例”(项目编号:15JJDZONGHE01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研究”(13BMZ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ZONGHE019)的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3820XB)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研究”(13BMZ004)阶段性成果
2. 喻国明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论文成果:
接触、时段、场景:中国人媒介使用全景素描——基于“2019全国居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的分析 2020
媒介动机如何影响人们的媒介使用——基于“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的描述与分析 2020
人们如何使用媒介:用户社会特征的影响——“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调研成果之一 2020
移动互联网使用的七度划分——媒介菜单的视角 2020
计时器与背景板:媒介多任务在场的影响研究 2019
传播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为例——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范式及学术框架 2017
竞争还是共生:移动互联网对当前媒介格局的影响——基于媒介接触时间的研究 2016
现阶段城市居民媒介接触行为的全景图——基于日记卡调查数据的描述与分析 2016
家庭场域的数字化重构——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空间的功能异化研究 2016
大数据方法与媒介接触界面的情境洞察 2015
我国城市互联网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的现况考察——使用时长、类型偏好、认知-使用率及在线社交活动的若干特征 2015
城市互联网用户的媒介使用和信息倚赖——对用户的媒介依赖度、信任度及网络新闻浏览模式的分析 2015
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2019年全民媒介使用与媒介观调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持,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暨南大学、封面传媒联合主持,主要研究人员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博士后曲慧、方可人、刘淼,博士生韩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杨颖兮、耿晓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视频直播影响力评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CXW039)~~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城市居民媒介接触使用状况”大型调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关于媒介用户使用体验的模型与定量化研究”(项目编号:15JJD860007)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承担的国家“985”工程的“第二期中国城市居民全媒介接触调查”项目的先期研究成果之一
3. 敏春芳 兰州大学
论文成果:
语言接触中的干扰和转用——以东乡语“?i?”和东乡汉语的“些”为例 2021
语言接触视野下甘青河湟方言“着”字句研究 2020
积石山保安语的汉语借词研究 2020
类型学视野下西北汉语方言“给”字句研究 2018
临夏回民汉语的“S是+N是/不是是”句 2016
语言接触视域下临夏话“是”字句特殊用法研究 2015
回族“经堂语”特殊语法形式研究 2015
甘青民族地区语言接触中的“格”范畴 2014
回族“经堂语”的特殊语言现象(一)——“上”和“打” 2014
“经堂语”的格标记和从句标记 2014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演变——东乡民族的语言转用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项目(17LZUJBWZD004)(2022018skzy023)(17LZUJBWCX00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甘青河湟地区接触语言调查研究》(批准号:NCET-13-0260)资助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资金(14LZUJBWZD002)项目的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2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D092)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重点项目“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研究”(编号:17LZUJBWZD004);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西北边缘民族方言与经堂语、小儿经文献研究”(编号:18LZUJBWZY023)、“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研究”(编号:2019jbkyzx007)、“‘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地区语言生态研究”(编号:2019jbkyzx016)的阶段性成果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9jbkyzx007;2019jbkyzx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11&ZD127)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3-026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17ZDA3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17ZDA31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接触研究”(12AZD09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批准号:11&ZD127,项目主持人曹广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接触研究》(批准号:12AZD092)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3-0260)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27)、重点项目(12AZD09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11&ZD127)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接触研究(12AZD092)成果之一
“新世纪优秀人才”(NCET-13-026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西北民族地区回族话与回族经堂语、小儿经语言研究”(编号:17ZDA311)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重点项目“语言接触视域下甘青少数民族特殊语言研究”(14LZUJBWZD00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项目编号:12AZD092)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项目编号:11&ZD127)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11&ZD127)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接触研究(12AZD092)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重点项目(17LZUJBWZD004)
4. 万明钢 西北师范大学
论文成果:
改变民族内隐观可促进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 2018
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机制:一项整合的研究 2018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问题与建议 2016
民族刻板印象:形成途径与影响因素 2016
群际接触次级转移效应(STE)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 2016
群际接触理论的新进展:想象性接触假说 2014
群际威胁:影响因素与减少策略 2014
民族接触促进跨民族互动的心理机制 2014
儿童民族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2013
民族本质论对民族认同和刻板印象的影响 2013
负责及参与基金:
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项目(MJZXHZ15013)
2015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民族接触促进民族交往的机制研究”(2015A-014)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心理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7-GMC-0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内地民族班学生交往为例”(15JJDZONGHE019)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青年项目(2017-GMC-003)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SKGG15008)的资助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民族接触促进民族交往的机制研究”(2015A-014)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ZONGHE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以内地民族班学生交往为例”(项目编号:15JJDZONGHE01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研究”(13BMZ0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研究”(13BMZ004)
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5A-0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5JJDZONGHE019)的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北多民族地区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研究”(13BMZ004)阶段性成果
5. 薛可 上海交通大学
论文成果:
媒介接触对新社会阶层政治态度的影响研究——基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 2019
媒介接触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基于中国网民群体的检验 2017
公益微电影对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2017
受众对PX项目的风险感知模型建构研究——基于社交媒体使用的视角 2016
新媒体语境对受众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 2015
社交媒体的媒介行为对受众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古雷半岛PX项目爆炸事件为例 2015
新媒体语境特征与用户态度关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2015
自然灾难报道中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信任度对比研究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课题“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网络论坛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优选模型研究”(11ZS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BXW046)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管控方案与社会引导研究”(项目编号:ISAZD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挖掘与传播”(项目编号:14BXW046)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中文网络论坛中突发事件传播模式比较分析及应用研究”(NCET-11-0337)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项目(NCET-11-0337)
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基金项目(13JCZ0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管控方案与社会引导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ISAZD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挖掘与传播”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XW046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资助”“中文网络论坛中突发事件传播模式比较分析及应用研究”(NCET-11-0337)阶段性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项目“灾难传播中社会化媒体守望功能研究: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复杂网络分析”(13JCZ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挖掘与传播研究”(14BXW0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挖掘与传播”(14BXW046)阶段性成果
6. 余明阳 上海交通大学
论文成果:
媒介接触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基于中国网民群体的检验 2017
公益微电影对大学生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2017
受众对PX项目的风险感知模型建构研究——基于社交媒体使用的视角 2016
新媒体语境对受众价值取向影响的研究 2015
社交媒体的媒介行为对受众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以古雷半岛PX项目爆炸事件为例 2015
新媒体语境特征与用户态度关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2015
自然灾难报道中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信任度对比研究 2014
负责及参与基金: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课题“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网络论坛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优选模型研究”(11ZS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BXW046)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管控方案与社会引导研究”(项目编号:ISAZD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挖掘与传播”(项目编号:14BXW046)的研究成果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中文网络论坛中突发事件传播模式比较分析及应用研究”(NCET-11-0337)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项目(NCET-11-0337)
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基金项目(13JCZ0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群体传播的管控方案与社会引导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ISAZD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挖掘与传播”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XW046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资助”“中文网络论坛中突发事件传播模式比较分析及应用研究”(NCET-11-0337)阶段性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文理交叉项目“灾难传播中社会化媒体守望功能研究: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复杂网络分析”(13JCZ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挖掘与传播研究”(14BXW0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挖掘与传播”(14BXW046)阶段性成果
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与"接触"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共171项,其中2022年立项17项,2021年立项17项,2016年立项16项,2011年立项14项,2020年立项13项,2019年立项12项,2017年立项11项,2013年立项9项,2008年立项9项,2014年立项8项,2012年立项8项,2018年立项7项,2015年立项7项,2006年立项6项,2009年立项5项,2010年立项3项,2007年立项3项,2004年立项2项,2005年立项1项,2001年立项1项,1999年立项1项,1996年立项1项;立项项目中,89项属于一般项目,40项属于西部项目,31项属于青年项目,6项属于重点项目,5项属于重大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题目:
甘青河湟地区少数民族转用的汉语方言接触性语法特征研究.张竞婷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22
语言接触导致的苏州方言语音变异研究.史濛辉 复旦大学 2022
接触视角下中古韵系层次与变异研究.许树妙 中山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域下撒拉语示证范畴研究.潘奥 成都理工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词汇的现代演化研究.肖江乐 广西师范大学 2022
非对称双语环境下的羌汉接触研究.高韬 成都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域下17世纪蒙古文珍稀档案文献中的借词及其传播研究.达古拉 内蒙古大学 2022
朝汉语言接触与东北地区朝鲜语变异研究.李春 吉林大学 2022
汉蒙语接触视域下蒙古语语音变异调查研究.玉荣 内蒙古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晋语指代词比较研究.史秀菊 山西大学 2022
闽西南地区客、闽方言的语言接触研究.黄淑芬 上饶师范学院 2022
湘桂边苗族平话语法深度调查与接触、比较研究.姜礼立 湖南师范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东部裕固语演变与有声数据库构建研究.韩明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22
滇西北藏语方言语法接触研究.次林央珍 云南师范大学 2022
数字经济时代免接触服务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刘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22
语言接触视阈下朝鲜语多模态语音生理和语音感知研究.李英浩 延边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域下近现代新词演变研究.刘曼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22
湘西南地区湘、赣方言语法的深度描写与接触、比较研究.蒋协众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免接触服务的用户行为、服务模式与政策支持研究.陈远高 浙江财经大学 2021
《金光明经》蒙古文译本整理与汉藏蒙回鹘语言接触研究.斯琴高娃 内蒙古大学 2021
汉语与蒙古语察哈尔方言接触研究.祎丽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域下晋冀蒙边界地带方言语音研究.余跃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蒙古语科尔沁土语韵律声学研究.那日苏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1
港澳青年在内地的社会融合研究:接触机制、结构条件和国家认同.郑婉卿 中山大学 2021
地理信息科学视野下的太行山脉晋语与官话接触路径研究.白云 山西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域下湖南东部湘、赣语过渡地带方言语法研究.陈山青 湘潭大学 2021
区域类型学视野下中国西南地区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研究.覃东生 广西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角下元明时期蒙古语文书中的借词及其传播研究.咏梅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2021
接触层叠视角下的陕南方言史及重建方法研究.郭沈青 宝鸡文理学院 2021
区域方言学视角下湘鄂赣边界方言的接触与演变研究.夏俐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21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哈萨克语变异调查研究.阿娜尔古丽·马哈提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湖南通道汉语和侗语的深度接触与演变研究.彭建国 湖南大学 2021
数字反哺视域下我国农村家庭接触和使用智能媒体的代际互动机制研究.汤璇 中国传媒大学 2021
南岭走廊中段多语多方言接触变异研究.黄平文 广西民族大学 2021
新兴工业区的方言接触与语言变化研究.孙德平 浙江财经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域中湘、赣方言的介词类型研究.胡云晚 浙江科技学院 2020
保安语与汉藏语接触研究.哈申格日勒 内蒙古大学 2020
梵汉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早期译经词汇新质研究.卢鹭 浙江大学 2020
基于八思巴字文献资料的蒙、汉、藏语接触研究.正月 内蒙古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皖西赣语语法比较研究.吴剑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角下青海藏汉聚居区贵德三屯话研究.马梦玲 青海师范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域下浙闽赣边界官话方言岛研究.黄晓东 北京语言大学 2020
五四以来透过翻译的语言接触与现代汉语语体发展的历时语料库考察.庞双子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土家语的接触性演变及形成机制研究.田静 中央民族大学 2020
战国以降楚地方言分布、接触、演变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邵则遂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语言接触视角下基于语料库的汉文训读与日语复合形式演变研究.杨琼 浙江理工大学 2020
语言接触与新疆蒙古语中的突厥语族语言借词研究.文化 内蒙古大学 2020
接触视域下的苏浙皖地区河南方言岛语言变异研究.许巧枝 湖州师范学院 2019
苏皖鄂赣江淮官话与周边方言的接触演变研究及数据库建设.顾黔 南京大学 2019
语言接触下的辽东半岛三调方言的语音变异研究.高玉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9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中古道经佛教词语研究.杜晓莉 四川大学 2019
湖南境内西南官话与湘语的比较与接触研究.李康澄 湖南科技大学 2019
类型学及语言接触视野下的湘南东安土话语法研究.胡乘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9
语言接触视域下中古北方地区汉语语词分层研究.李丽 燕山大学 2019
语言接触下的粤西北粤语语音特征研究.黄拾全 北京语言大学 2019
苗族跨国语言接触与影响研究.熊玉有 云南民族大学 2019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贵州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调查研究.吴勰 贵州民族大学 2019
新媒体时代反腐信息媒介接触对公务员与公众清廉感知的影响机制研究.杜晓燕 西安交通大学 2019
基于群际接触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多维融入发展模型研究.曹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
语言接触与湘西土家语苗语的汉借词研究.瞿建慧 吉首大学 2018
桂东南粤客方言接触与演变研究.刘莉 广西大学文学院 2018
延安方言的接触和演变研究.孙建华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8
新疆汉维语言接触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苗德成 石河子大学 201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回辉话语法演变研究.田祥胜 井冈山大学 201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青海湟源方言研究.芦兰花 天水师范学院 2018
满汉双语比较下的《清文指要》语言接触与变异研究.张美兰 清华大学 2018
明清官话与闽语的接触研究.陈泽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7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的鄂豫皖方言接触研究.叶祖贵 绍兴文理学院 2017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广西“南普”变异研究.吕军伟 广西大学 2017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广西汉语方言语音演变研究.覃远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7
跨文化接触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吴卫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17
朝汉语言接触与延边汉语变异研究.黄玉花 吉林大学 2017
满族与蒙古族语言接触研究.胡艳霞 大连民族大学 2017
元代文献中蒙汉语言接触词语解读研究.卓娜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7
文字接触与传播视野下的古壮字研究.李明 中南大学 2017
阴山地区语言接触研究.李欣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7
地方古籍文献的记忆与多语言接触下云南方言演变研究.赵锦华 玉溪师范学院 2017
北方汉语和阿尔泰语言的接触及其演变机制研究.杜兆金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社区暴力接触对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干预对策研究.李涛 中南民族大学 2016
四川湘语与西南官话接触演变研究.王春玲 西南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西北回民汉语方言研究.牛香兰 青海民族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中古汉语词汇音节形式选择机制研究.邱冰 北京语言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广西客家方言语法研究.田春来 广西大学 2016
方言接触视阈中的杭州话语法研究.汪化云 浙江财经大学 2016
方言接触下的陕南方言词汇研究.周政 安康学院 2016
媒介接触与使用对流动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研究.王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6
黎语和汉语方言接触研究.杨遗旗 海南师范大学 2016
近四十年西北多民族“接触文学”研究.陈一军 陕西理工学院 2016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的混合话现象与语言接触研究.包梅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域下回鹘文汉译佛经的跨文化翻译研究.张巧云 西南科技大学 2016
语言地理学视阈下的陕南湘语接触研究.刘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语言接触与郴州土话语音演变研究.尹凯 河北师范大学 2016
地理语言学视角下皖西南方言接触研究.徐建 安徽师范大学 2016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人士媒介接触、使用与国家认同研究.封兴中 喀什师范学院 2015
上海新生代农民工广告接触的相对剥夺感影响研究.张殿元 复旦大学 2015
两广粤客杂处地区方言接触层级特征研究.陈卫强 华南师范大学 2015
语言接触与满语中的借词研究.长山 黑龙江大学 2015
间接群际接触改善群体态度研究.艾娟 天津商业大学 2015
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的群际接触与提升研究.刘峰 渭南师范学院 2015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形成和演变研究.莫超 兰州城市学院 2015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阿尔泰语系三大语族亲缘、接触关系史研究.迪丽达·吐斯甫汗 新疆自治区党校 2014
语言接触视域中鄂豫皖赣四省交汇处方言语法研究.陈淑梅 黄冈师范学院 2014
基于中国语言及方言的语言接触类型和演化建模研究.陈保亚 北京大学 2014
从日本汉文小说“唐话学”看东亚语言接触与文化受容.王佳璐 长春工业大学 2014
维吾尔族青少年媒介接触与国家认同的调查研究.张小刚 新疆医科大学 2014
中越边境多族群语言接触与交融研究.谭群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2014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鄂东南赣语地理语言学研究.张勇生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日伪时期中日语言接触及影响研究.张守祥 佳木斯大学 2014
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接触、借用和融合性研究.尚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13
社会接触视角下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网络模型及应用研究.许正权 中国矿业大学 2013
云南民族古文字接触的地理类型学研究.刘青 云南民族大学 2013
陕北方言文化的混杂性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接触.孟万春 延安大学 2013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南部壮语语法研究.吕嵩崧 百色学院 2013
语言接触下的关中山东方言岛语言演变研究.陈荣泽 西藏民族学院 2013
粟特语、吐火罗语与古代维吾尔语接触研究.木再帕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3
基于语料库的近现代中日语言接触研究.刘凡夫 辽宁师范大学 2013
浙江沿海明清卫所驻地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接触及其历史演变研究.阮咏梅 宁波大学 2013
蒙汉语言接触背景下的《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语法研究 .任晓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方言接触带上的语言地理--以连城方言为例 .严修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2
四川凉山州彝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 .郑剑平 西南科技大学 2012
族群互动与语言接触--撒拉语的人类学研究 .马伟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2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宣州吴语地理语言学研究 .栗华益 安徽大学文学院 2012
西北民族地区的语言接触和语言联盟研究.阿尔斯兰 新疆大学 2012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研究.敏春芳 兰州大学 2012
多语接触视域下的河州方言语音研究.张建军 兰州城市学院 2012
语言接触视域中湘北湘、赣语介词比较研究.胡云晚 湖南理工学院 2011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湖南赣语语音研究.李冬香 韶关学院文学院 2011
粤西湛茂地区粤、客、闽方言接触研究.邵慧君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1
陕南方言的接触与历史层次研究.郭沈青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方言研究所 2011
桂西南地区多语接触研究.卞成林 百色学院 2011
基于语言类型差异的汉维语言接触研究.杜兆金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中文系 2011
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陈秀兰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2011
魏晋南北朝佛经中的语言接触及其演变研究.陈秀兰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2011
湘西乡话的接触与演变研究.瞿建慧 湖南省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1
闽西北地区赣语和闽语的接触研究.龙安隆 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2011
贵阳周边地区苗、布依、汉语接触研究.龙海燕 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 2011
语言接触对聋人手语发展演变的影响研究.郑璇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11
多市场接触视角下企业间公关非伦理行为的互动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李华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曹广顺 中国社科院 2011
湘语在广西境内的接触与演变研究.罗昕如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0
语言接触与蒙古语族语言历史演变与发展态势之关系研究--以东乡语为例.包萨仁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2010
语言接触与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回族用语调查比较研究.尹世玮 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2010
13-14世纪蒙汉语接触及蒙古语文献中的汉语借词研究.哈斯巴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兰玉英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009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方言接触与城郊方言的演变——以上海宝山区方言为例.薛才德 上海大学文学院 2009
侗台语中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和变异.吴福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9
语言接触与湘西苗瑶平话调查研究.胡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汉语同阿尔泰语语言接触的历时与共时研究.祖生利、周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8
新疆汉锡语言接触影响及锡伯族语濒危现状调查研究.杜秀丽 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学院 2008
新疆兵团汉语多方言接触演变情况调查及兵团语言文化研究.闵爽 石河子大学 2008
新疆维汉语语言接触的社会变量分析.希日娜依·买苏提 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 2008
南疆多民族地区语言接触与文化认同调查研究.孙丽莉 塔里木大学学报编辑部 2008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信息媒介接触状况研究.佘玉梅 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08
新疆兵团汉语多方言接触演变情况调查及兵团语言文化研究.闵爽 石河子大学 200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两广交界处勾漏粤语研究.邓玉荣 贺州学院 200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两广交界处勾漏粤语研究.邓玉荣 贺州学院 2008
蒙古语喀喇沁方言语言接触个案研究.包玉柱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2007
桂北平话语音历史层次及语言接触研究.覃远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7
民族语言接触研究.孟和宝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新疆汉语方言与阿尔泰语接触研究.周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06
民族地区“三语”环境下语言接触:田野工作与理论研究.刘全国 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6
汉语侗台语言接触类型及其机制研究.曾晓渝 南开大学文学院 2006
五岭汉语方言和瑶语生态评估及双语接触研究.范俊军 暨南大学文学院 2006
汉、壮语接触与广西平话变异研究.李子荣 广西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 2006
新疆维汉语言接触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艾尔肯·哈的尔 新疆师范大学 2006
语言接触与东晋译经断代语法研究.龙国富 中国人民大学 2005
古代汉语与回鹘语言的接触与影响研究.胡毅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2004
陕南客伙话的接触与历史层次研究.郭沈青 宝鸡文理学院 2004
西域诸语言的接触与影响--汉语及其他语言在维语发展过程中的影响.阿尔斯兰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2001
汉语方言的研究与语言接触理论的建构.邓晓华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1999
壮语与汉语粤方言的接触及其变异研究.洪波 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96
与"接触"相关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数量共63项,其中2009年立项8项,2019年立项7项,2011年立项7项,2022年立项6项,2015年立项6项,2014年立项6项,2018年立项4项,2016年立项4项,2013年立项4项,2017年立项3项,2021年立项2项,2020年立项2项,2012年立项2项,2010年立项2项;立项项目中,30项属于青年项目,25项属于规划项目,5项属于青年基金项目,3项属于规划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立项题目: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回鹘语与汉语接触研究.陈明 玉林师范学院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辽宁胶辽官话的调查与研究.安拴军 渤海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沪宁线吴语区普通话语音变异研究.张律 常州工学院 2022
彝语南部方言和汉语方言的接触研究.王琳 红河学院 2022
基于rPPG的非接触式学习者“疲劳-压力”双重状态检测方法研究.赵亮 华中师范大学 2022
语言接触视角下近代中日新动词生成演变与交流研究.杨驰 西南交通大学 2022
苏皖交界地区吴语近百年来的接触演变研究.吴健 常州工学院 2021
面向物流终端配送企业的无接触在线协作模式及运营机制研究.饶卫振 山东科技大学 2021
语言接触视角下现代汉语介词结构历时演变研究.张威 东北大学 2020
湘南土话语音类型及接触机制研究.贝先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
从想象到接触:文化身份危机视域下中国故事的跨文化对话研究.李华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语言接触与延边朝鲜语词汇变化及其机制研究.南明玉 长春大学 2019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满语与东北方言词汇研究.蒋维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晋语志延片方言接触研究.高峰 西安文理学院 2019
语言接触视域下的明清笔记借词研究.王祖霞 盐城师范学院 2019
不同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广西客家方言岛研究.唐七元 广西大学 2019
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媒介接触研究.郭小良 延安大学 2019
汉江中游豫鄂交接区域汉语方言接触与演变研究.丁沾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
东亚视阈下的文化接触与文化认同研究.徐丽丽 长春工业大学 2018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切弟哈尼语调查与比较研究.经典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8
两岸青年交流中的群际接触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张宝蓉 厦门大学 2018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广东清远地区汉语方言研究.曾建生 广州航海学院 2017
语言接触对京津冀汉语方言历史演变的影响研究.傅林 河北大学 2017
语言接触视角下城市青少年的方言使用与变异研究——以沪宁杭为例.王丽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语言接触与中古汉译佛经称谓语研究.鞠彩萍 常州工学院 2016
历时视角下的“汉语-突厥语”语言接触研究.王艳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6
翻译与创作的历时与共时研究:基于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的视角.赵秋荣 北京科技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角下闽南语对新加坡英语的影响.梁丽娜 黎明职业大学 2016
语言接触视域下汉语对韩国语影响研究.张晓曼 山东大学 2015
苏浙皖交界地区“河南话”的接触演变及其源流关系研究.吴健 常州工学院 2015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北京郊区语音演变研究.韩沛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5
粤闽客方言的接触与融合研究——以惠州地区本地话的属性界定为核心.李立林 惠州学院 2015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畲话语法研究.雷艳萍 丽水学院 2015
甘青地区汉语和藏语接触演变的类型和机制.徐世梁 南京大学 2015
湘西南侗语和汉语方言接触研究——以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孙叶林 怀化学院 2014
文学翻译作品与现代汉语----接触、影响以及制约.张威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粤港地区服务接触中的语言选择与身份建构.陈晓燕 华南师范大学 2014
朝汉语言接触与朝鲜语语序的历时演变研究.白莲花 上海商学院 2014
医患关系质量驱动因素、机理及提升策略研究-门诊服务接触视角.段桂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
羌与汉、藏等民族接触中的音乐形态调查研究.华明玲 西南科技大学 2014
贵州汉语方言岛历史文化成因及语言接触研究.吴伟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13
维吾尔族大学生媒介接触与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张小刚 新疆医科大学 2013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新移民语言接触与身份认同研究.葛俊丽 浙江工业大学 2013
汉语方言接触等级与借用成分种类的研究——以陕南赣方言岛为例.昌梅香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语言接触与东北官话语音史研究.杨春宇 辽宁师范大学 2012
语言接触视角下四川沱江流域客家方言与毗邻带官话语法比较研究.王春玲 西南大学 2012
高顾客接触型服务企业服务补救影响机制和权变模型研究:企业和顾客认同的视角.谢凤华 湘潭大学 2011
图式的竞争:我国青少年接触海外影视作品及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危机研究.杨银娟 华南师范大学 2011
南通方言的接触与演变研究.万久富 南通大学 2011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瑶族勉方言湘南土语个案研究.谭晓平 三峡大学 2011
方言接触视域中的“黄孝片”方言语法调查研究.汪化云 浙江财经学院 2011
国际化进程中的城市语言接触研究——以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的语言生活为例.毛力群 浙江师范大学 2011
陕北方言文化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接触研究.孟万春 延安大学 2011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湘西汉语方言研究.瞿建慧 吉首大学 2010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湘西土家语研究.向亮 吉首大学 2010
汉壮接触背景下的广西粤语演变研究.林亦 广西大学 2009
湘南双语区瑶语和汉语方言(赣语)接触研究——以湖南衡阳常宁塔山瑶族乡为个案.孙叶林 衡阳师范学院 2009
服务接触中的其他顾客行为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银成钺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湖南“洞绥片”赣方言与湘方言的接触及与江西赣方言的比较研究.李军 南昌大学 2009
语料库驱动的英汉语言接触研究——拉波夫的语言变异观.郭鸿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深度语言接触对词汇语义系统的影响——莫语词汇语义系统研究.王宇枫 天津大学 2009
滇西北高山峡谷区多民族杂居村落语言与文化接触关系研究.刘青 昆明学院 2009
蒙古族习惯法(约孙)的接触性传承问题研究.黄华均 绍兴文理学院 2009
微信登录查看完整版分析结果
查看完整详细报告请关注“选题宝”↓↓↓

推荐报告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查看失败
非常抱歉,您的余额不足,请充值后再查看,谢谢合作
去充值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