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双核】《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4期目录与内容提要

2022年07月06日

点击订阅

 

内容提要

本刊特稿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非洲发展的启示

李新烽

【内容提要】西方现代化理论以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为主轴,以西方国家为范式,为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描绘了一条“标准”的现代化之路,彰显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但西方现代化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不断被证伪,许多生搬硬套、抄袭复制西方现代化方案和模式的非洲国家陷入经济凋敝与政治衰败的困境,引发了非洲有识之士对现代化道路多样性的反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狭隘现代化理论,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拓展了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和选择。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和精神特质。非洲国家长期无法摆脱贫困陷阱,探索现代化之路也历经曲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其提供了诸多启示和新的选项,包括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以泛非主义为精神指引、谋求独立自主发展等。

【关键词】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非洲  脱贫

作者简介:李新烽(196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中国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北京  100101)。

 

名家访谈

深化对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解——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冯虞章教授

本刊记者

冯虞章,男,1936年生,江苏无锡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55年进入清华大学理工科专业学习,1959年初转向哲学社会科学,1982年底至1988年秋在中共中央党校工作,后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退休20多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青年思想教育和党的建设问题。主要代表作有《革命气节:共产党人的伟大道德旗帜》《防止思想庸俗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大课题》《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论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对“普世价值”思潮的解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是社会转型》《党的历史文献对个人主义的定位和批评》《认清大势坚定自信》《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纲领》《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百年风华正茂的文化基因》等。长期在高校参与、从事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引领工作,2021年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0周年之际,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问题作出许多重要论述,极大地武装了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如何结合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现实斗争,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论述的重大意义,是广大干部、理论工作者十分关心和正在深入思考的问题。带着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专访了清华大学冯虞章教授。

 

迎接党的二十大

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

侯衍社

【内容提要】历史主动精神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党领导人民不断战胜艰难险阻、赢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与精神密钥。历史主动精神主要包含五方面的具体内涵:一是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二是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三是清醒自觉的主动精神,四是未雨绸缪的预见精神,五是勇毅前行的担当精神。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必须继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实践;要系统把握和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在创造性运用历史智慧中提升历史自觉、把握历史主动;要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激发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主体能动作用。

【关键词】历史主动精神  科学精神  主动精神  担当精神

作者简介:侯衍社(1967-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732)。

 

精神主动的科学立场、基本规定及实践进路

王维国

【内容提要】精神主动是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与精神标识。马克思主义基于对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科学把握,科学回答了精神主动的生成、价值、主体及演进等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人的精神主动是在必然与自由、自发与自觉、为我与为他、精神与实践、落后与先进等的矛盾运动中凸显出来的精神自由、精神自觉、精神需要、精神自为与精神自信,涉及精神主动的目标指引、现实体现、内在动力、实践展开及精神标识等,这构成了人的精神主动的基本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接续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主动,需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前瞻性和统领性的视角作出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引,处理好个体精神主动与人民精神主动之间的关系,把增强中国人民的精神主动作为重中之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中,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精神生产中,在精神主动与历史主动的互存互动中,在协同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壮阔历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整体思考中国人民精神主动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解决中国人民精神主动的人民之问、实践之问与时代之问。

【关键词】精神主动  马克思主义  人民群众

作者简介:王维国(198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  10248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论习近平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特征和原创性贡献

张  新

【内容提要】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具有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一脉相承性、鲜明的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丰富性和系统性、鲜明的中国特色等显著特征,创造性地提出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理念,并深刻揭示出其内在关系,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体的系统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关键词】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简介:张新(1954- ),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新疆大学特聘教授(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意义

田旭明

【内容提要】人类文明史是多元文明共生共存和相互促进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民族习俗和社会制度会孕育催生不同的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铸就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自主发展、和谐共生、胸怀天下的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新版本,是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文明的新型文明样态,丰富了人类文明坐标图和话语史。从中国叙事和世界指向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了中华文明发展新生机,筑牢了对马克思主义理想文明形态学说的信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领导能力,建构了具有原创性和引领性的中国话语,同时也为构建美好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深刻领悟和把握这些伟大意义,有助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叠加交织的特殊历史情境中,更加坚定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作者简介:田旭明(1984-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广西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广西桂林  541004)。

 

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肖  潇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系列战略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包含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中,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总依据,要求我们合理解决社会生产各个环节的矛盾。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确保国民经济实现稳定增长,推动新就业形态的健康发展,对致富行为加强引导和规范,推动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我们也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和科学方法为导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分配

作者简介:肖潇(1986-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现实劳动过程中的复杂关系场境

张一兵

【内容提要】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进入新的经济学研究过程时,在方法论上实现了从一般物质生产向劳动过程的转换,凸显了物质生产过程中在场劳动活动的主体地位。劳动过程的“要素”,无论是劳动活动,还是劳动材料和劳动资料,都不可能独立存在,它们都是一种关系性的劳动辩证法构序中的社会场境存在。只有在劳动过程中,它们才获得劳动要素的辩证系统质,这种系统质的在场性是功能性编码生成的场境关系赋型。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劳动过程  活劳动  劳动材料  劳动资料

作者简介:张一兵(1956- ),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0023)。

 

马克思机器大生产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实践与启示

——基于19世纪英国与1980年以来美国的比较

张国胜

【内容提要】马克思机器大生产理论科学揭示了机器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革命等,具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与生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机器主要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其出现及其广泛应用是资本逻辑为实现自身而创造的条件;但智能机器人并没有超越马克思“机器制造机器”的理论逻辑、传统机器的工作机制以及机器的资本属性。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与1980年以来美国的社会生产,数字经济时代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机器大生产践行的仍然是资本的逻辑,其结果仍然是生产率快速上升与工人收入停滞不前的背道而驰、资本统治劳动的能力提升与范围扩张、财富沿地理边界线的两极分化、工人为生存而进行的持续斗争。机器大生产的问题在于制度而不在于机器,为最大限度发挥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机器大生产的积极作用并规避其对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利冲击,我国需要加快顶层设计,构建一揽子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马克思  机器大生产  智能机器人  资本  工人

作者简介:张国胜(1977-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昆明  650500)。

 

租金、平台企业利润与垄断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

赵  敏

【内容提要】马克思地租理论是理解和分析平台企业利润以及垄断问题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作为促进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中介组织,平台本身不生产价值。平台企业的利润属于租金,本质是使用平台的职能资本生产或实现的超额剩余价值。根据平台类型,平台企业可以获得级差租金或垄断租金,或同时获得两种形式的租金。平台企业获得租金的原因是数据要素所有权垄断,其中,数据要素以大数据与算法等技术为基础。当平台租金被纳入虚拟资本运动链条,金融资本投资成为平台企业垄断的主要机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平台企业垄断及其可能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都难以得到彻底解决。平台企业健康发展需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下重现平台企业的社会性。

【关键词】数据要素  平台企业  级差租金  垄断租金

作者简介:赵敏(1987-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天津  30007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唯物史观视阈下历史虚无主义新样态的解析与应对

徐秦法

【内容提要】历史虚无主义通过片面式、拼接式、诊断式、推销式阐释的学理虚无,挖阵地、毁人物的政治虚无,以所谓新解事实、明辨真相的价值虚无,以多类型、多手段、多层次的新样态而出场,以割裂党与人民、英雄与人民的历史关系为中介,以否定、消解科学历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消解意识形态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为目的,企图削弱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道路和中国发展的价值认同。这是新时代思想建设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热点、新焦点。针对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变化的新形态、新路向、新手段,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识能力,认清其错误本质,进而批判、瓦解历史虚无主义的种种谬论生成的基础,巩固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意识形态  话语权

作者简介:徐秦法(1971-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南宁  530004)。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内涵与提升路径

臧秀玲

【内容提要】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人类政党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具体体现。基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从供给力、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四个维度,深刻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的基本内涵。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准确把握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从话语体系、话语主体、传播方式、话语环境等方面,探索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政党制度  国际话语权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臧秀玲(1963-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青岛  266237)。

 

世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柴尚金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社会主义是一个包括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流派和社会主义不同力量的统合性概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新的发展格局,有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各国共产党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力量,其存在和发展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围绕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展开激烈较量,“东升西降”态势日显,“向东看”“往中靠”成为流行思潮。超越资本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将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向复兴。

【关键词】世界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党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柴尚金(1958- ),天津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38)。

 

菲德尔·卡斯特罗思想的精髓与价值

贺  钦

【内容提要】菲德尔·卡斯特罗是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是古巴人民的伟大领袖。作为古巴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菲德尔·卡斯特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古巴革命的伟大实践、斗争与创造。菲德尔·卡斯特罗思想几乎对所有关涉古巴及世界人民切身利益与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都给予了关切与回答。捍卫时代真理,坚守人民立场,遵循科学发展,勇于自我革命,弘扬国际主义,是菲德尔·卡斯特罗思想一以贯之的价值遵循。2021年11月25日,在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五周年之际,古巴及国际社会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深切缅怀菲德尔·卡斯特罗为古巴革命和人类解放与进步事业作出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菲德尔·卡斯特罗  古巴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贺钦 (198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 END —

Title
提示
图书馆已开通选题宝平台使用权限,欢迎使用各项功能。
提示
暂未绑定手机号,现在去绑定手机号
好的
Title
针对“”的选题方向

地区选题方向

2024

2023

2022

2021

我要纠错
提交

Logo
提示
*该功能为SVIP专属权益,如需查看,请点击开通SVIP
开通SVIP

请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后自动登录